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恐怖黑唇 - 第五章 断罪(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章断罪
  1三十年前
  九月二十九日。
  原田义之连续奔走了多日。
  为查明库拉西岛的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真相,他八方寻求,可是无论哪里,都没有透出一丝解明真相的曙光。
  已访问过许多在旧军队中枢部,特别是还活着的为数不多的南方派遣军军官,其中不乏有将校级的人物。但是,谁也不知道库拉西岛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事情。
  在厚生省查阅了旧南洋厅的资料,但仅得知热带传染病研究所是开战那年被陆军接收,同时,接收以前研究所的原全部人员都撤离了。
  调查异常艰难。原田又会见了在N报社资料室工作的尾形。
  “你可以了解一下战友会的名册,怎么样?”
  尾形这样说。
  “战友会名册,什么地方的?”
  “包皮皮括库拉西岛那一带,被派遣的是陆军五一八师团,各师团部有防疫给水部,其主要职能是确保防疫和军队食用水,再者就是兵要地志的制作。兵要地志就是作战地域的详细图,各军队分布等。这些姑且不论,五一八师团防疫给水部应该知道其势力圈内的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事,这是可以肯定的吧?”
  “那个战友会名册,在什么地方可以见到呢?”
  “在厚生省有全国的战友会名簿。到那儿查阅,要寻找有关防疫给水部,不就容易了吗?”
  “太感谢了!”
  “可你为什么如此热心于此呢?”
  尾形露出谜惑不解的神色。
  “是的,要想干出点什么,就非得钻进去不可。”
  原田苦笑了。
  出了资料室,向厚生省走去。
  这时的厚生省,已是黄昏时分了。
  原田得到了一个人的住址。
  ——户恒保道。
  是世田谷区“世田谷成人病医疗中心”的院长,原兵籍是陆军第五一八师团的军医少佐防疫给水部部长,战败后从西加罗林群岛的佩累利乌岛复员。
  原田给户恒院长挂电话说希望会见,户恒昕说原田是医师,就答应了。
  晚上八点,原田拜访了户恒的宅邸。户恒住在经堂侥高级住宅,是座相当豪华的宅邸。
  被引进会客室。
  户恒进来了,年龄六旬,体魄矮小,容貌和蔼而略带微笑。
  “请坐,和您见面很高兴。听说您想知道战争中的事情,是吗?”
  “先生曾是五一八师团防疫给水部部长吧。”
  “是的。你知道得很清楚。”
  “在厚生省调查时得知的。”
  “是吗?”
  户恒的身体深深凹进沙发,作出一种不拘礼节的姿态。
  “现有一事相求。我想调查一下设在库拉西岛那座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真实情况。”
  “哦,哦。”
  “《饥饿岛》一书作者——N报社的尾形先生您知道吗?”
  “知道,因为买了这本书。”
  “从那位尾形先生开始,到防卫厅战史室、厚生省、南言派遗军的军官们,我逐步进行了调查,可都不知道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怎样呢?在研究所服务的军队名册没有。就是说,研究所从战史上被抹掉了。那么,作为当时第五一八师团防疫给水部部长的先生您,不会不知道吧?……”
  原田中断了谈话,窥视着户恒的表情。户恒的面部神色并无特别的变化。
  “是库拉西岛的热带传染病研究所吗?有关那个研究所的事,连我也不太清楚。”
  户恒衔着烟回答。
  “您不知道?”
  “是的。传染病研究所。确实是归我们防疫给水部管辖。可是,那个研究所是例外,指挥系统不同。”
  “那么,照你所说,那个研究所不是归第五一八师团管辖……”
  “是的。我被派遣到第五一八师团防疫给水部,是在昭和十八年底。当时,师团长告之,热带侍染病研究所不在管辖之内,所以不过问。”
  “不过,那一带的岛屿是五一八师团的守备区域吧?”
  “是的。”
  “这么说,那是陆军的直辖组织……为什么……”
  “我想不是吧!”

  回答好象并不自信。
  “那种直辖组织,在陆军中有吗?”
  “我实在是……”户恒摇摇头。“按照常识,应归南方派遣军医务局所属,或者是陆军省直辖吧?关于这些,我就不清楚了。可是,难道连记录也没留下吗?”
  “是的,无论什么地方,都没有库拉西岛那个研究所的记录。”
  “真奇怪……”户恒歪着头。“虽然不能认为那是个重要的研究所……”
  “当时的五一八师团长现在还在吗?”
  原田认为,倘若是师团长,那也许知道。热带传染病研究所是否归归陆军省直辖,目前尚不明了。但这是极其机密的。这一点可以肯定。姑且认为师团长也不知道内情,可指挥系统是一定知道的,从那儿也许可以追溯。
  “师团长在战后病死了。并且,师团参谋长等主要军官在对盟军的登陆作战时也都战死了。反正,那是一个随着战局的恶化而临时拼凑起来的师团,所以师团的番号数字大,正常的兵器没有,有的士兵连训练都没有参加过就上了战场。”
  “是这样……”
  原田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那么说——不,这事对你有什么用处吗?……”户恒比较客气地问。“我因为防疫给水部的工作关系,曾调查对库拉西岛。那时,从配备给库拉西岛守等部队的军医那里,听说过一丁半点的那个研究所的事。”
  户恒向空中近眺。
  “是什么样的事呢?”
  “我记得大概是在昭和十九年去的岛上。当时,盟军的蛙跳作战已经开始,马绍尔群岛的库泽林刚失守。战局急转直下,库拉西岛的饥饿状况日益严重。那个军医说,守备部队没有补给物资,士兵们认为研究所内当然储备有粮食,因而引起骚乱。那军医问我,那个研究所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
  “问题在于,士兵们怎么会认为研究所储藏粮食,这是什么道理?”
  “……”
  原田无言地望着户恒。
  “这话要追溯到开战之始。研究所被陆军接收后,听说海军的‘二式大艇’经常飞到研究所来。”
  “海军?”
  “是的。那时库拉西岛上的飞机跑道当然还在,可研究所被湿地隔开。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二式大艇有时在研究所前面的海面上降落,但一律在夜间。”
  “在夜间……”
  “是的,夜间来,夜间又去,一定是运来什么又运走什么。所以,士兵们就想到研究所里有粮食之类的。据说这一疑惑被驻岛守备队长否定了。随着战局的变化,二式走艇也消声匿迹了。”
  “若说到海军的二式大艇,那研究所是受到陆军的支持在研究什么了?”
  “我就是这么说的。哦,我所知道的,只有这些。”
  “哦。”
  原田小声说着,点点头。
  出了户恒宅邸,不到九点。
  向车站走去。原田边走边感到,这谜真是越调查越高深莫测,扑朔迷离。送个拉西岛的热带传染病研究所,你越是调查,似乎它的真实面目就越发遥远。
  守备师团防疫给水部部长不知道,师团长也不过问,南方派遣军、陆军省,还有大本营都没有记录,战后的战史也抹掉了它的存在。这座研究所——
  原田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他醒悟到:在此以前的一切调查都是徒劳的、蓄谋抹掉的东西,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依靠个人力量是不能再重新崛起了。
  研究所是由军队中枢部某个机关极其秘密地开设,又极其秘密的关闭了。全体所员在库拉西岛饿死的幌子下消失了,研究所也消失了,仅是岛中大佐和中冈大佐悄悄回国了。然而,原田光政和他的三个伙伴在一切都消失之前逃脱了。
  能想象的只有这些。
  这些想象是不能公诸于世的。
  一切一切都随着战局恶化而消失了。
  “只能直接行动了吧?”
  原田嘟哝着。
  2岛中身世
  在九州,夏日还迟迟不肯离去。
  原田义之来到长崎县的谏早。

  十月三日,根据季节,可能已是深秋了,但肌肤上却毫无这种感觉。空气中的干燥度加大了。原田的心中,已意识到了深秋的寂寥感,不,是先于季节变更的寂寥,早已埋在了心里。
  调查八方受阻——这越来越明显。峰岸也没得到情报,他似乎也在为此苦虑。
  一切突破口都淤塞了。原田死心了。旧陆海军联合秘密地研究什么的那座热带传染病研究所,已融化在无法开掘的冥冥黑暗之中了。
  靠个人力量不能使三十多年前的恶梦复苏,原田被绝望苛责着。虽然已杀了直接凶手,可在铁槌没向岛中教授和中冈干事长砸下去之前,不能说复仇是成功的。
  原田考虑的是直接复仇。阳光无论从什么角度也射不到被湮没了的谜。即使诱拐、拷打,也要让岛中和中冈吐露真情——这个决断,在心里渐渐坚固起来。
  谏早诊疗所。
  在这招牌面前,原田停住脚步。
  谏早诊疗所院长——后藤有弘,毕业于帝大医学部,战败时在陆军大村医院工作。原田从毕业生名册上发现的,他和岛中是同期学生。
  同期学生,又是医生,对岛中军医时代的事可能还有记忆。原田怀着这一线希望。如果访问了同期学生还不能得到什么,再停止调查,届时便直接付诸行动——这就是原田的既定方针。
  访问后藤有弘院长,还不仅因为他是岛中的同学,在岛中的兵籍簿中,记载他从医学部毕业后,被任命为军医少尉,立刻在陆军大村医院工作,由医生马上被授予尉官,取得博士学位后马上又被授予佐官。这些姑且不论,岛中在昭和十七年十月,以军医大佐身份被派往库拉西岛。
  岛中被任命少尉军官的同时,战争爆发了。这期间,他在陆军大村医院约工作了一年。后藤院长也是同样经历。询问后藤,或许能得到点儿什么——原田抱着一种侥幸心理。
  他也知道,这尤如抓住一根稻草。
  请求面见院长。
  后藤院长轻声将原田唤进诊疗室。他有一张瘦削的脸,一见就知道性格光明磊落,与岛中不同,的的确确是一个粘着人们手垢的、作为好爷爷的市镇医生。
  “话长吗?”
  “是的。想在先生有空的时候,再占用您的时间……”
  后藤以大家都听不见的声音,招呼护士。
  “我有急事,要停止工作。”
  后藤站了起来,好象左腿不太方便。
  “可是,先生……”
  原田不想打扰他的诊疗。
  “还有孩子呢,”后藤笑了笑。“与我相比,病人更愿找孩子停诊。好,请。”
  后藤把原田引进与诊所一样的住宅。
  “有远客,而且是晚辈呢。”
  他吩咐女佣人,拿出了啤酒。
  “哦,您有什么事呢?”
  “是这么的,先生您知道岛中常平教授吧?”
  “当然知道。”后藤立即答到。“我是市镇医生,人家岛中是教授——运气好哇。”
  他笑了。
  “在陆军大村医院时,他和您在一起?”
  “是这样,我与他是同期同学。”
  “想了解一下岛中教授军医时代的事情。可以预先告诉您,不是要陷害教授,只是……”
  原田认为还是要根据具体对象,讲一定程度的真话为好。医学界狭窄,一个青年医生搜寻教授的昔日,很容易引起反感,尤其后藤又是岛中的同窗、旧友。
  “只是,什么呀?”
  后藤望着原田。
  “他把握着解开杀人事件的钥匙。”
  “杀人事件?”
  后藤放下了饮酒的杯子。
  “是的。”
  原田作了概要地说明,当然不会说出中冈干事长的名字。
  “可怕的事呀!”
  听完后,稍息片刻,后藤感慨地说。
  “能从先生这儿得到些什么,我不清楚。只是我已对父亲和妹妹的亡灵发过誓。但是,库拉西岛的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究竟有什么?为何从所有的记录中抹销?这点不弄清楚,就无法向对手复仇。”
  “对于这种事,岛中君是杀人的指使者,可能吗?”

  后藤的眼中,掠过一道亮光。
  “有可能。”
  原田直率地回答。
  后藤沉默了一会儿。
  “那么,您想知道什么呢?”
  询问时,表情轻松了。
  “岛中教授从大村医院被派往库拉西岛。如果,先生曾听到什么他在研究所的事情的话……”
  “那个,弄错了。”
  后藤打断原田的话。
  “那……”
  “岛中君在大村医院约待了一个月,立刻被派往战地。”
  “可是,那——不会有什么地方弄话了吧?在兵籍簿……”
  “若这样,那就是兵籍簿弄错了。我参加了岛中君的送别会,不会错。”
  后藤断言。
  “……”
  “为什么,会那样呢……”
  后藤自言自语。
  “岛中教授去哪儿了?”
  原田受到冲击。不仅是热带传染病研究所,就连岛中的军历,军方也有意隐瞒。他的身体因激动而颤抖着。
  “应征到哪儿,是军事秘密。就是问,恐怕也不会说。可是,仅半年就从哈尔滨来信了。所以我知道岛中君参加的是关东军。”
  “是哈尔滨……”
  “因为身体健康,又积极肯干,晋升了中佐——就只有这样一封信。想回信,可驻地、所在部队番号一样也没有,只好作罢了。”
  “那么,岛中教授就再也没回大村医院了吗?”
  “没有。”后藤摇了摇头。“我毕业那年患了坏疽病,没能去战场,战败后很久,都在大村医院工作。再没有收到岛中的来信了。现在,我进京时,还与他互相问候。仅此而已。”
  “那时,热带……”
  “不对,我听说,是从关东军被编入南方派遣军的呀。”
  “是吗?……”
  原田叹了口气,有一种深深的虚脱感。研究所被埋没,连军历也被埋没。在此以前,无论怎样还可寻觅,可即日起,就不知从何入手了。这就是所谓的军队、国家匿秘的军队。仅哈尔滨一个地名,有什么用呢?
  “意外地拜访您……”
  原田感到歉意。
  “请等一会儿。”
  后藤把已起身的原田挽留住;
  “我对岛中君并无仇恨。按理说,谈话到此可以结束了,不过听了你的话,知道你的苦衷。倘若如你推测那样,岛中君是事件的幕后操纵者,那是决不能饶恕的。一个医生,杀人……”
  后藤语气变得尖锐。
  “若是误解或曲解,那就好了。可是着托盘端出,就可怕了——听了你在此之前的调查结果,我不能不这样推测。”
  “……”
  “你知道岛中君在帝大医学部细菌学研究教室研究过杆菌吗?”
  “嗯。”
  “这个,已调查过。所谓杆菌,是一种细长棒状的细菌,霍乱、伤寒等就是那种细菌。岛中在杆菌教室里待过是有记录的,而可推测是由此才被派到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
  “所谓关东军七三一部队呢?”
  “关东七三一部队!”
  刹那间,原田如同被水浇了一般。
  东军七三一部队——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别名。
  什么没想到这儿?——原田感到惊诧,不由得身体一阵痉挛。
  “你已追到这儿了,但没想起七三一部队,这是因为岛中君在关东军里没有军籍的缘故吧。从大村医院直接被派往南方派遣军——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吧?”
  后藤似乎觉察到原田的内心。
  “是。”
  口渴了,声音有点儿变调。
  “我在听你讲话时,就感到这里有复杂的背景。库拉西岛的热带传染病研究所是否与关东军七三一部队有关系,尚不清楚。一般说来没有吧。从库拉西岛的那个研究所的规模看,可能进行了不起的研究。可是,从你说的那些外部条件和现象分析,又与关东军七三一部队相仿。”
  人们在叙述秘密事情的时候,常常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姿势。后藤的身体前趋,压低了声音。
  “嗯。”
  原田凝视着后藤那皱纹环绕的双耳,点点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