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恐怖黑唇 - 第四章 饥饿岛(5-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和死神搏斗
  午后,离开了资料室。
  原田义之走在街上,又瞧见了那憔悴而深眍的双眼,那一只特大号口罩。街上的行人纷纭杂沓,有男人、女人,也有老人、孩子,无论是谁都洋溢着满足的神色,至少不存在挨饿的人们。
  原田在心理描绘着的,是这些人的背后,库拉西岛的饥饿地狱。在三十多年前,南方一座小小环礁构成的地狱图,那一切令人感到是骗局。
  原田坚信,袭击原田一家的悲剧根源,就是从那里延伸出来的。
  “是热带传染病研究所吗?”
  原田嘀咕着着,走开了。
  有一面墙耸立在眼前,这就是战后之墙。要推翻它!
  库拉西岛的存在,又明白了岛中教授和中冈干事长在库拉西当过大佐,也明白了父亲以及三个伙伴曾被遣往库拉西岛,推理的脉络纷繁。再往后,要是能探知在库拉西岛上有什么,那谜就迎刃而解了。
  若仅仅根据尾形的说法,那是不存在什么谜的。军官和士兵间相互倾轧,遂起杀意。可是,饥饿岛的杀意,在经过三十余年后的今日,却爆发出来——令人不可思议。姑且认为爆发了,那也只能是士兵报复军官,不能认为父亲和三个伙伴反被军官杀害。这种道理是讲不通的。
  可是,最令人生疑的两人却没有曾被派往库拉西岛的形迹,然而在兵籍簿里又有记载——他们是昭和十九年二月从库拉西岛撤退。曾被派往该岛是确凿无疑的。
  热带传染病研究所——余下的问题就在这里。作为军医大佐被谴往传染病研究所,这是一般常识。但是,研究所的厉史却隐匿在冥冥黑暗之中。在同一小岛上,却与守备部队毫无交往,甚至在什么时候被全部毁灭也无人知晓。而且,在厚生省的记录、防卫厅的战史记载中都没有。是何地的什么人在那里服役呢?简直无从得知。
  ——怎么办好呢?
  麻烦就在这儿。曾作为报社记者的尾形没有调查清楚的事情,原田当然也不可能调查清楚,听说是从各地抽出来而汇集到一起的工作人员。
  望见的目标又失去了,原田感到焦躁不安。
  这是可以想象的。
  岛中和中冈是军医。热带传染病研究所极有可能是研究秘密武器——细菌。细菌武器是国际条约规定禁止的,所以不能公开,就只能借研究热带传染病之名,极其秘密地进行研究。
  因为极其秘密,配属人员便可能没有记录,就象尾形说的那样,把所有被毁灭了的人员都说成是在战场上阵亡了。要严守秘密,就必须禁止与守备部队变往。
  研究人员全被消灭了。
  可只有岛中和中冈回国了。
  假设如今的事件就是从研究所那里发端的,那除了岛中和中冈之外,在全都被消灭的研究人员当中,一定包皮皮括了父亲等四名士兵。但是不知他们由于发生了什么事件而幸免一死。
  ——俘虏了?
  突然,原田收住了脚步,尾形没有当过战时俘虏,而是从库拉西岛直接回来的,与盟军的接触仅仅是空袭。这自然不会成为俘虏。
  父亲等四人到过科罗拉多州的收容所,成为战时俘虏。驻扎在库拉西岛的残存部队,则在战败那年的九月,由日本政府的特设医院的船接回国的,仅仅是解除了武装,作为复原兵而不是作为俘虏。八百人在别府着陆,直接送往医院。这些都是在尾形的书中确记载着。
  父亲他们在库拉西的研究所,并且成为战时俘虏——从这里能得出什么绪论呢?
  ——逃亡吗?
  倘若是逃亡,成为俘虏,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从昭和十九年至昭和二十年,内南洋群岛已处于盟军的控制之下。四人若是逃出库拉西岛,大概是乘坐橡皮船之类的。在西加罗林群岛周围有众多的岛屿和环礁。
  想从本岛逃往其它的什么地方而被盟军俘虏的可能性极大。
  “是这样的吗?……”
  原田继续走着。
  父亲等四个士兵,为什么要逃亡呢?又没有被饿死?而且,是迫不得已才从研究所逃出,在此之前是否存在有排挤四人的纷争呢?
  归国的岛中和中冈,在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偶然地发现了四个逃亡士兵。两人如今虽然已成为日本医学界巨头和左右日本政局的干事长,却仍然冒着可能丧失其地位的风险,铤而走险,杀了四人。必须要用地位、人生进行赌博的过去,就是在那热带传染病研究所。
  ——那里,有什么呢?
  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内部纷争吧?关于这点,可以从四人殊死逃亡中大体可知,也可以从四人作了美军的俘虏,到现在中央情报局还在继续寻找什么这一事中得到证实。
  ——是细菌武器吗?
  想象力在这里又搁浅了。
  要是细菌武器,而且四人掌握了这一秘密,那三十余年后这血腥杀人案件的出现,是可以想象的。
  原田进入了车站。
  这堵墙依然挡在面前,想象终归是想象,连只鳞半爪的证据也没有。姑且认为上述的推理都是事实,也不可能翻越这堵墙。倘若找不到研究所的残生者,那就毫无办法将想象变为事实。活着的人只有岛中和中冈,但谁也无法从他们口中掏出证辞。

  知道实情的四人,已不在人间了。
  原田乘坐上地铁。
  返回新宿时,不到四点。
  出了车站,原田向旅馆走去。
  突然,注意到了谁的视线。原田转头一看,在后面的人群中,就有上午见到的那个男子。任凭那男子身体如何变化,却不能变相,在他的周围浮泛着孤寂感。
  全身的肌肉都缩紧了,那男子如同高效粘液一样贴在皮肤上,让人难受。他宛如毒蛇那样潜藏着,纹丝不动地等待着原田从资料室出来。
  ——是杀气?
  是这样的,那男子毫不隐讳自己的存在,当原田注意到他时,已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站在自己的背后了。这就是作为行凶者的异样行为。可以看出,在这异样中,包皮皮含着自信和冷酷的杀意。
  “好,要是这样……”
  原田嘴里嘟哝着,明确地意识到,口罩遮掩着的,是代表残酷阴森的黑唇。
  一定要决一雌雄!
  旧原田见到的是繁茂的推理枝叶,繁茂得遮掩了枝干,核心的枝干则不能见到。而且也无法再见到,已紧紧地封闭了。如果说现在能做什么,那就是袭击这个行凶者。倘若他招供了指使者,那就有证据了。
  有了证据——仍然同以前一样,要复仇。杀人凶手自不待言,还有主谋,要用自己的手杀死他们。
  ——干、干!
  他强烈意识到要采用非常手段,不用非常手段,是不能对付对手的。最好是作出一副调查搁浅的模样,这样反而可省去麻烦。倘若能得到他的自白,使可一举成功。
  原田走向旅馆。
  峰岸五郞在旅馆的走廊上。原田默默地进了房间,峰岸也进来了。
  “到新宿署去,所以顺便来看看。”
  峰岸惦念着原田的事。
  “那个女人,就是芝村叶子的事,知道了吗?”
  原田问。
  “那个女人以前叫川田宏,是根来组的一个成员的妻子。那个川田宏今年二月六日去向不明,二月二十日重新在东京出现。芝村是本姓。来京之后,随即就住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
  “恐怕,芝村叶子是作为人身供品献上来的,丈夫被杀了吧。这是可以想象的。中冈是施虐婬者,普通的女子不能满足。即便是用钱买的,要是过份虐待,就会逃跑。根来组看中了叶子,于是便除掉了她的丈夫。这个供品,是作为组织献上的,叶子若是背叛了,则要被杀,若有同伙也要被杀。可能威胁她,不仅是本人,连亲属也要被杀。”
  “那么,代价呢?”
  “从中冈作运输大臣时起,根来组就飞黄腾达了。”
  “果真如此。”
  “在知道中冈干事长的存在以前,我还以为是岛中教授雇佣的行凶者,好容易才知道,似乎是根来组的。”
  “中冈命令的吗?”
  “不是命令吧。根来组和中冈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中冈只要稍许透露说自己濒临危险,根来组就会立刻来消除中冈的敌人。凶手一定是根来组雇来的。”
  “凶手?……”
  原田想起了那个身影孤愁的跟踪者,那个兽一样的鸡奸犯。
  “你想到了什么?”
  峰岸已觉察到原田的沉思,好象有什么心事,呈现出一种懈怠感。
  “碰见了一堵巨墙……死亡之墙。”
  原田陈述了从尾形那里听到的事情。
  “是热带传染病研究所?”
  “线索就是在那里消失了。倘若真是研究细菌武器的,那事到如今,无论如何也无法查明事件的真相了。军方的意图,就是连一切与此有关人员的档案都不建立,可能考虑到战败而消除证据,也许已经把研究所的所有人员都灭绝了……”
  原田缄口了。
  “作为饿死人员处理而全都杀害了?”
  峰岸发出沉重的声音。
  “父亲等四人,可能事先觉察到这点,因而逃亡了……”
  “有可能。不过,倘若仅是如此,那你父亲等人就不应该到了战后还在用幽灵户籍隐匿,相反应该去找岛中和中冈,告发他们。”
  “这种事?”
  关于这点,原田还不大明白。
  “姑且认为是研究细菌武器,包皮皮括你父隶在内的四名逃亡者,也可能犯了同样的罪。研究所里可能试制出了什么奇异的细菌武器,暗中对美军使用了,中央情报局觉察到这一秘密,便开始着手进行调查战争罪犯一类的事情——虽然推测显得有点荒唐……”
  “要是这样,那为何岛中和中冈又不惧怕中央情报局呢?”
  “是呀……”
  峰岸沉默了。
  “无论向什么方向推测,这一事件都搁浅了。在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究竞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总不可能超想象之外吧?”
  原田的视线落在桌上。
  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两人都沉默了。
  “唉。”峰岸从床上移到椅子上。“在在想什么?”

  “其它事情。怎么啦?”
  “隐藏可不好哇!”
  “……”
  “不行。看你这神态,好象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而下定了决心似的。”
  “出现了一个行凶者。”
  决不能躲藏起来,要接受这个挑战。成败在此一举。如果,自己的运气不佳被杀死,那今后的事情就全权拜托峰岸了。
  “确实是吗?”
  “是的。”
  “那么,你如何打算的?”
  “给那家伙设个圈套,而且抓住他后要拷打他。别无它法了。”
  “那个家伙,危险呀。”
  “危险,这当然知道。”原田苦笑了一下。
  “什么时候干?”
  “今天晚上,那家伙已把我盯上了。若能哄他上钩,今晚就结束他。”
  “不好吧?”
  “叫我作罢才不好吧。”
  峰岸神情严肃地说:“据可靠情报,‘布兰克’黑唇是岛中教授用战争期间的杀人指令的恶魔,力大无穷,技击高超,枪法如神,实在难以对付。”
  原田目光迟钝地望着峰岸。
  “应该计划一下。”峰岸说。
  “不,待一会儿再考虑。”
  “这么办,到了晚上,也就是说在七点钟,你乘出租汽车回自己家里去。”
  “回家?”
  “是的,你若回家,那家伙一定会来袭击。在你回家之前,我先去。一定。”
  “你?”
  “我若不去,你可能要被杀死。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对手。”
  “那怎么行,你不是警察吗?”
  “又不是去作什么别的案。”
  “可……”
  “别说了,就这么干。七点以前,我到你家去。钥匙给我。”
  峰岸站起来,伸出手。
  “先说好。”
  峰岸一界入,拷打之类的事情就干不成了。
  “那么,就劳驾你了。从现在起,还有好几个小时,你让跟踪者钓着你。怎么行动,你决定吧。”
  峰岸的手还未收回。
  “你打的什么算盘?对你来说,不是坏事。”
  “不友好的行动。”
  原田把钥匙放在峰岸手上。
  “总比死了好。”
  峰岸走了。
  ——警察的本性。
  峰岸不止一次地救了自已,这是不能忘却的。可是,如今的峰岸一反常态,虎视耽耽地盯住事件。正面不能冲破,就迂回收集能击中要害、恰到好处的情报。原田把在此之前峰岸的行动,看成是对自己的好意,是对已故妹妹的怜悯。然而,以前的看法一定正确,峰岸的目的是为自己,给我提供情报是为了加倍索取。
  峰岸最终打算怎样处理这一事件,不太清楚。他会不会认为,要想掌握这一牵涉到超级人物的事件真象,对自己来说是太棘手了。
  “季美……”
  原田轻声嘟哝着。在原田潜意识深处,对于妹妹季美的爱甚至超过了凉子,他永远难以忘怀季美的娇憨之躯。他感到身上寒冷异常,如同北风刺骨。父亲和季美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都是些多么弱小而可怜的生物啊!
  他甚至想,如果自己也变成了“布兰克”黑唇,只知报仇雪恨,也许更好吧!
  6大战之前
  六点三十分,原田义之出了旅馆。
  他向自己的家走去。这时的新宿,仍然熙熙nang攘。
  那男子是否在跟踪不清楚,大概还在吧。那男子是个老练的家伙,在白天无论如何不会袭击,一定会等待夜里。
  步行回家是危险的,这原田也知道。可是并没有叫出租汽车,他很快地向四谷方向走去,提防着车辆。有可能那男子在车内边开边袭击。再说,从车上跳下一群根来组的,不容分说将自己绑架走,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原田继续走着。
  那男子可能仍在跟踪吧。也许,已按成另一个人了。无论怎么说,只要原田一行动,那男子也会出动,这是可以肯定的。
  原田在祈祷,但愿那家伙现再不要采取最后的行动。若是夜里来袭击,峰岸正在那里等待。这样一来,他便无路可逃了。
  那失去理性的男子可能不会来袭击。原田返回自己的住宅,在那里设下圈套,这是一般常识。况且他若是一连串谋杀的凶手,那原田家就是凶杀现场。再次进入杀害父亲、妹妹的现场杀人,大概不会吧。
  不过,那人也许并不介意,原田感到他身上有一种孤寂感。他以杀人为职业,情感在他身上已经不存在了,他身上的任何地方,都充满冷漠。可以说,这家伙已将整个人生都赌在这上面了,或者说,那家伙根本就是一架杀人武器。
  结局将会怎样,原田自己也不清楚。
  不能让那男子袭击得手。要是在其它什么场所,两人还可以较量一番。明了事件真象的通道,现已被封闭着,在这家伙的身上,存在着最后一线希望。成败在此一举。若决斗胜利,就要从这男子身上得到口供。
  原田不愿让峰岸来打搅。
  回到了家,已是久别未归了。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开了门,进去。门没锁。家里一片漆黑,冷飕飕的,一股霉味扑鼻而来。也许这正是死亡的气息。

  峰岸在会客室,是父亲和妹妹被杀的房间。
  “一个人吗?”
  原田感到莫名奇妙。他认为峰岸会带着部下,也许已经潜伏在什么地方了吧。
  “有我足够了。”
  峰岸轻声回答。
  原田取出威士忌。
  “想来点儿吗?”
  原田掺水配成两份,边喝边问。
  “不要说话,我在这屋不能动,你可以任意行动。约莫两小时后就关灯睡觉,别再想着来不来的事情。”
  峰岸一饮而尽,靠在沙发上。抱着胳膊,闭上眼睛。
  “好吧,任意行动。”
  原田独自饮酒。
  喝了几杯之后,原田出了房间,打开积压的信件,并写了需要回复的书信。然后,又整理了书斋,把不要的东西,装进废物桶里。
  住房正在出售,不知何时就会有人来买,稍事整理是有必要的。
  大约过了两小时左右,自己的东西整理完毕。而父亲和妹妹,再就是亡母的遗物还没有动。不知该怎样处理。虽然明知没有什么用了,可要扔掉却又下不了决心,尤其是妹妹的西服之类的东西更是如此。
  还是达观一些,他返回会客室。峰岸仍旧同一姿势闭着眼睛。原田默默地回到书斋。峰岸的想法不清楚,单人前来,两个多小时,抱着胳膊,纹丝不动,表情严肃,简直不象警官。峰岸抓住那男子究竟要怎样处理?
  原田熄了灯。
  十点钟不到。
  取出枕头,原田躺下了。枕下放着学生时代常用的木刀,没有其它目的,那男子若进来了,就用它搏斗。家里亮着灯,决不会遭到攻击,但灯灭了,那对手就会用无声手枪进行了。然而,即使用木刀,也要等待。
  况且,还有峰岸。
  室内鸦雀无声。街上,除了车音外再也无它声了,庭院里蜩虫嘶叫,已是深秋了,仅能听见它的聒噪。一听这声音,便可知道这蜩虫是对于死亡临近的焦躁。
  时间在无声地流逝。
  近十一点了,原田已解除了紧张,那男子不会来了吧。原田知道一直被跟踪着的,所以留下了一个破绽。对手不是一个乘虚而入的人,若要袭击,那一定是会使你感到意外的袭击。
  这样一考虑,便准备睡了。这时原田听见微弱的声音,是不是有声响?那声响又象是夜幕在摇曳似的。
  原田悄悄地握着木刀。声响没了。似乎是有什么潜入了黑暗之中。全身的肌肉都抓紧了。
  ——是那男子!
  原田慢慢爬起来,潜入门后的阴暗处。压迫感在黑暗中解除了。这象是那男子身上发出的杀气。那男子也不知道潜藏在哪儿,一动不动。
  握木刀的手出汗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玄关的门锁着的,一声不响地就开了。又悄悄地溶化在黑暗之中。这是不寻常的技术。倘若不是神经高度集中,是不会察觉的。
  ——峰岸察觉了吗?
  原田调整了呼吸。那男子的位置不知道,不能随意乱动,一动就可能要挨枪弹。自信心在手持枪支的人身上是有的。哪怕对手是两人、三人也好,无论何处都可以射击。可以断定他一定会来的。
  那男子如同冥暗中的幽灵。
  谁都站着不动。在这种情况下,谁如果先动,必然要成为对方袭击的目标。几分钟过去了。
  ——是耳听虚了吗?
  感觉渐渐地淡薄了。黑暗象是挟着异物似的一晃,又再度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不能动!黑暗中虽无异常感觉,可那男子也许就在其中,三十分钟也好,一小时也好,一动不动,只有“布兰克”黑唇这样的职业杀手,才有这样绝对的冷漠和信心,倘若等不耐烦而一开门,那不知在何处就会飞来枪弹。
  峰岸也是如此吗?他当然也应该感到了先前的动静,可也不能动。动了,就是死亡。现在,形成三人互相窥视的局面,无论哪方一动,就是死亡。郡男子也许有动物般的嗅觉。已闻到在会客室和书斋中都潜藏有人了吧?
  十分钟过去了。
  二十分钟过去了。
  依然处于三人相互窥视的局面。
  原田感到中那男子的计策了,自己设下的圈套,可能会自食其果。倘若那男子确实潜入了,情况就是这样。那男子如果感觉到这点,立刻就占优势了。关于这点,也许那男子从最初就觉察到了,所以才毫不踌躇地进入这一圈套。
  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
  原田的身体已僵硬了。
  毅然决然地出去吧——原田屡次这样想。要和这隐藏的男子暗中较量毅力,那就要在这种状态中去迎接黎明。但是,原田没有动。不,是不能动。在这里,愚蠢地一动,那等待的无疑就是死亡。
  砰!可怕的声响划破了寂静的夜晚。
  声音是从会客室传来的。那声音如同什么家具倒下了。仅仅一声重新沉默了。原田出来了,没有听见枪声,是峰岸被击中了吗?被击中后倒在桌上……
  原田晕眩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