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科学怪人 - 第17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个家伙说完之后,便用眼睛直视着我,等待我的回答。但我的脑子乱成一锅粥,根本理不出什么头绪,也无法理解他的真正意思。他接着说:"你得给我造个女人,这样我就可以与她相依为命,共享祸福。这个只有你才能办到,我向你提出的是我应有的权利,你绝对不能拒绝我。"
  当他讲述在德拉赛家旁的草棚里度过的宁静生活时,我胸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可是听到后面的那些事,我的胸口重新燃起了愤怒的火焰。此刻,他又对我说了上面那番话,我便再也按奈不住心头的怒火了。
  "我不会答应你的。"我回答道,"你再怎么折磨我,我也不会同意的。你可以使我沦为世上最不幸的人,但你永远都不能让我成为连我自己都瞧不起的卑鄙小人。我怎么可能再造出一个跟你一样的东西呢?你们俩肯定会狼狈为奸,把整个世界都给毁了!滚吧!这就是我的答复。你可以来折磨我,但我永远也不会答应你。"
  "你错了,"那魔鬼回答道,"我并不想恐吓你,而是想跟你好好讲道理。我之所以邪恶,是因为我悲惨。全人类不都躲避我,仇视我吗?别忘了,你——我的创造者,不也是恨不能把我撕成碎片而后快吗?请你告诉我,如果人类对我没有丝毫的怜悯,那我为什么要怜悯人类呢?如果你把我推进冰川的深渊,把你的亲手杰作毁尸灭迹的话,你绝对不会认为这是谋杀的。如果人类作践我的话,我怎么会再去尊重人类呢?如果人类能与我和平共处,互相交好的话,我不但不会伤害任何人,相反,如果人类能够接受我的话,我一定会感激涕零,涌泉相报的。"
  "但是这已经不可能了。人类的感官是我们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我也有感觉,我绝不会甘居人下,供人差遣的。我要为我受到的伤害向你报复。如果我的内心不能激发出爱心,那我就要制造恐怖,而且我会主要针对你的,因为我已经发誓和你,我的创造者,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你小心点!我一定要把你摧毁,直到把你折磨得痛不欲生,后悔为什么你妈要把你生出来才罢休。"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横肉,青筋暴跳,一副凶神恶煞的摸样,简直让人无法目睹。但是,他很快平静下来,接着说:"我本来想和你讲道理的。但是你实在把我惹毛了,因为你到现在还不认为是你把我逼到这一步的。如果任何人曾经对我发发慈悲的话,我都会百倍、千倍地报答他,。而且就算看在他一个人的分上,我也会从此与人类和平共处!"

  "但是,这只不过是我一相情愿,白日做梦罢了。我向你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恰当地。我只要求得到一个异性,但是要长得和我一样丑陋。这并不能给我带来多大满足,但是这是我能得到的全部了,我也该知足了。不错,我俩将是一对怪物,被整个世界所摈弃。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更加依恋对方。我们的生活虽然不会多么幸福,但是我们不会伤害别人,而且不会遭受我现在正承受的苦痛。噢,我的创造者,让我快乐吧。让我好歹对你心存一丝感激之情吧。我让看到我终于激发出了一个人的同情心吧。请别拒绝我的要求。"
  我被他的话打动了。可我想到一旦我同意了之后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又不禁毛骨悚然,但是我也觉得,他的话里有公平的一面。他的故事,以及他刚才表达的感情都证明他是个感情细腻的家伙。而我作为他的制造者,难道我不该力所能及地尽量使他幸福吗?
  他见我的态度起了微妙的变化,便补充说:"如果你同意我的要求,那么无论是你还是别的人类,都再也不会见到我们了。我们将隐居在南美广阔的荒野里。我不会和人类吃同样的东西,也不会捕杀羊羔和婴儿来填饱肚皮。橡树果和浆果将提供足够的营养。我的伴侣的习性将和我一样,会满足于同样的生活条件。我们将以枯叶为床,而太阳在照耀人类的同时,也会眷顾我们,并且让我们的食物成熟。我向你描绘的图景是如此宁静、充满人性。你要是不想滥用你的权力,泯灭你的良心的话,你一定会觉得难以拒绝我的要求的。你对我始终是铁石心肠,可是现在我却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怜悯。让我抓住有利的时机,说服你允诺给我我热切盼望的东西吧。"
  我回答说,"你打算离开人类的聚居区,而到只有野兽与你为伍的蛮荒之地居住。那你又怎能受得了这种流放式的生活呢,因为你是那么渴望获得人类的爱和同情。你一定会回到尘世,再次企求人类的善心,结果肯定又会遭到他们的嫌弃。然后你又会心生恶念,而且那时你还有一个同伴与你勾结起来共同作恶。当然这种事不会发生,想都不要想,因为我根本不会同意。"
  "你的感情真是反复无常。一分钟前你还被我的述说打动,怎么一转眼又对我硬起心肠?我以我居住的地球的名义向你起誓,只要你赐予我伴侣,我就离开人类的领地,在最荒蛮的地方定居。我邪恶的念头会烟消云散,因为我要对得起我得到的同情。我的生命将静静地流逝,在我临终之时,我也不会诅咒我的制造者!"

  他的话对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影响。我同情他,有时甚至想安慰他几句。但是当我的目光一接触到他,看到他脸上那堆横肉在挪动着、说着话,我就直打恶心,怜悯之情马上就变成嫌恶和憎恨。我竭力想抑制住这些想法。我想,虽然我无法同情他,但是我也无权把我能力范围之内能够提供给他的那一小部分幸福捏在自己手里。
  "你发誓说不会再伤害人,"我说,"但是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已经暴露了你邪恶的一面了吗?我完全有理由不相信你。难保这次不是你耍的花招,你想借此扩大你报复的成果,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了。"
  "这是怎么说的?我可不想被人耍,我只是要求得到一个回答。如果我没有家庭纽带,没有精神寄托,那我一定会心怀歹毒和邪恶。但是另一个人的爱心会消除我犯罪的根源,而我将从此销声匿迹,不为人所知。我的邪恶是我所痛恨的、而且是强加于我的孤独生活的产物。但是如果我能和我的同类心心相印地共同生活,我的美德就一定会显露出来。我将会感受到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那里得到深情厚谊,那么我才会和这个世界产生某种联系,而现在,我是被所有生命排斥在外的。"
  我默然无语,心里权衡着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和他的辩解之辞。我想到,他刚踏入人类世界的时候,还表现出一些善良的品格,可后来由于他的邻居们对他表示出极度的反感和憎恶,他的那些善良本性全都被扼杀了。我也没有忘记他所具有的力量和对我发出的威吓之辞。他能在冰窖内生存,也能在人类无法攀缘的悬崖峭壁上奔走如飞,躲避别人的追踪。他具有别人无法对付的能力。我考虑良久,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对他还是对我的同胞来说,公平的做法是我应该答应他的请求。
  于是,我转过身对他说:"我同意你的要求,但是你必须立下重誓,等我把你的女伴交到你的手里,你必须带着她立即离开欧洲,永远离开人类居住的地方。"
  "我发誓,"他大声喊着,"以太阳、苍天、和我心中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的名义郑重起誓,如果你兑现了我的恳求,那么,不到天荒地老,爱情泯灭,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我的。快回家去,开始你的工作吧!我带着难以表达的焦急心情,关注你工作的进展。你不用担心,只要你不完工,我就不会露面的。"

  说罢,他突然拔腿就走。也许是怕我改变主意吧。我眼看着他以比苍鹰还快的速度飞奔下山,很快便消失在曲折起伏的冰海之中了。
  他的故事讲了整整一天。当他离开的时候,夕阳已经有一部分落在地平线之下了。我知道我得赶紧下山,否则我就会在黑夜里迷路;但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步履蹒跚。山间的小径蜿蜒崎岖,我双腿僵硬,走得手忙脚乱的。而且我满腹心事,不断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事。当我走到半山腰休息的时候,夜色已经降临。我在山泉边坐下,只见星光闪烁,片片浮云在天上飘荡,黑黝黝的松树影影绰绰地横在面前,四处横卧着一棵棵断裂的枯树。这真是一副庄严肃穆的图景啊。
  我的内心泛起一种奇怪的感受。我不禁痛苦地哭泣起来。我痛苦地绞着双手,大声呼喊:"噢,星辰啊,云彩啊,狂风啊,你们难道都在嘲弄我吗?如果你们真的可怜我,就抹杀我的意识,清除我的记忆吧,让我从此消失吧。否则,你们就给我滚开,把我独自一人留在黑暗之中吧。"
  这些都是我疯狂、悲惨的想法,但是我无法向你描述那些永远闪烁不停的星星是如何压迫着我。而我每次听见呼呼的风声,就觉得好像有一个丑陋的怪兽正呼啸而来要把我吞没。
  当我回到夏蒙尼村时,天已经亮了。我一刻不停,立即返回了日内瓦。我自己都说不出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我只觉得好像有座大山压在心头,如此沉重,甚至把我的痛苦都碾得粉碎。
  我就这样回到家里。我走进屋子,我蓬头垢面,形容憔悴地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使得他们大吃一惊。但是我对他们的询问充耳不闻,一言未发。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被人世摈弃了,根本无权要求得到他们的同情,我似乎再也感受不到和他们相处的愉悦了。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发自内心地热爱他们。为了拯救我的亲人,我才决定投身于这项我最痛恨的工作。这个工作使得我周围一切发生、存在的事都像梦境一样恍惚,而心中惟有那一念才令我觉得自己仍处于真实严峻的现实生活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