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科学怪人 - 第12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躺在草堆上面,但是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一直想着白天看到的事情。他们文雅、温和的举止深深打动了我,我真希望能够融入他们的生活,但是又不敢。前天晚上那些村民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还记忆犹新。我打定主意,不管将来我怎么想出办法和他们接近,至少现在我就还是安安心心地待在棚子里,观察他们,并且努力弄清楚他们行为的来龙去脉。"
  "第二天,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屋里的人就都起床了。姑娘收拾完屋子,又做了早饭,小伙子吃完早饭后就离开了。"
  "这一天他们的情形和前一天完全一样。小伙子一直在外干活,姑娘则在屋子做各种家务。至于那个老人,我很快就发现他是个瞎子。他在空闲的时候,不是演奏乐器,就是陷入沉思之中。但是这两个青年对这位慈祥的老人却是无比的尊重和爱戴,对他的生活起居也照顾得无微不至,而老人总是以慈祥的微笑回报他们的孝顺。"
  "其实他们并不十分快乐。两个年轻人常常躲到一边哭泣,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痛苦,但是我被他们深深地触动了。如果像他们那样可爱的人都有烦心事,那么像我这样模样丑陋的孤魂野鬼,境遇凄惨点儿也就不那么奇怪了。但是为什么这些温和善良的人会感到痛苦呢?他们有舒适的房子——至少在我眼里看来是这样——,他们有火炉用来驱寒,饿的时候有食物充饥,而且有得体的衣服。更重要的是,他们相处和睦,谈笑风生,每天都用最温柔热情的目光互相交流着。那么他们流眼泪是为了什么呢?他们真的那样痛苦吗?一开始,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是随着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那些一开始令我迷惑的问题后来总算有了答案。"
  "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发现这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总是笼罩着一层阴影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贫穷,而且穷得很厉害。他们每天的主食就是自己菜园里种的蔬菜,还有一头奶牛可以挤一点奶。但是冬天他们给奶牛的饲料也不够,所以奶牛产奶很少。我想他们经常挨饿,特别是那两个年轻人。我有好几次看到他们把食物端给了老人,自己却没什么可以吃。"
  "他们的孝心让我深受感动。我以前一直在夜里会去小屋偷一点东西果腹,但是当我发现我这样等于加剧了他们的苦难时,我就不忍心了。我后来就到边上的树林里去找些浆果、果仁和块茎来吃。"
  "我还发现另外一个能帮上他们忙的办法。因为小伙子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去砍柴,所以我经常在半夜拿着他的工具出去砍柴——我很快就学会了怎样用那些工具——每天带回家的柴火,足够用上好几天。"

  "我记得我第一次帮他们砍完柴的第二天早上,那个姑娘打开门,看见门口放着一大堆柴火,简直大吃一惊。她忍不住大声嚷嚷起来,闻声出来的小伙子一看也惊得目瞪口呆。我很高兴小伙子那天没有到林子里去,而是忙着修理房子,或者在菜园里耕地施肥。"
  "接着,我又有了更重要的发现。我发现他们有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发出清晰的音节来交流彼此的经历和情感。我注意到他们说的话,能让听者时而高兴,时而难过,而他们的面部表情也会随着时阴时情。这个本领真是太神奇了,我迫切地想学会这种方法。可是我绞尽脑汁也白搭,他们吐字太快,而且所说的东西和眼前具体的实物没有明显的联系,所以我无法找到任何规律,也就不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不过,通过我的努力,在经过月亮的几次阴晴圆缺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些我最熟悉的东西的名称,比如我学会了‘火‘、‘牛奶‘、‘面包皮‘和‘柴火‘等等。我还弄清楚了这家人的名字,小伙子和姑娘每人都有好几个称呼,但是那个老人却只有一个,叫做‘父亲‘。他们管那姑娘叫‘妹妹‘或者‘阿加莎‘,管小伙子叫‘费利克斯‘、‘哥哥‘或者‘儿子‘。当我弄明白这些词代表了什么意思,而且自己也能说得出来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可以分辨出另外一些词,例如‘好‘、‘亲爱的‘、‘不高兴‘等等,但是我还不明白它们的意思,也不会运用。"
  "我就这样过了一个冬天。我深深喜爱着屋子里面那些举止文雅,模样端庄的人们。而且他们郁郁寡欢的时候,我也觉得沮丧,他们兴高采烈的时候,我也同样分享着他们的快乐。除了他们之外,我没怎么见过别的什么人。就算别人碰巧到他们家来,可是那些人粗鲁的言谈举止更显得我的这几位朋友鹤立鸡群。我看出来那个老人经常给他的一双儿女打气鼓劲儿。因为,有的时候他会把他们叫到自己跟前,努力劝解他们。他说起话来那么和颜悦色,看了甚至让我都感到很舒心。阿加莎总是满怀敬意地听他说话,时不时还会热泪盈眶,但是她总是悄悄地把泪水抹去。在听完父亲的开导之后,阿加莎脸上的神色和说话的语气通常会变得开朗起来,但是费利克斯不是这样。他是三个人当中最忧郁的,就连我这样迟钝的感觉都能察觉出他比另外两个人内心更痛苦。不过,虽然他的神色更悲伤,但是声音听上去却显的比他妹妹更轻松,尤其是他在和老人说话的时候。"

  "有很多例子简直举不胜举,虽然都是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但是却显示出这家人和蔼温和的气质。比如,尽管他们生活困窘、清贫如洗,但是费利克斯会兴高采烈地把从积雪覆盖着的大地上绽放出来的第一朵小白花摘下来,送给妹妹。凌晨,当阿加莎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他会先把妹妹去挤奶时要经过的那条小路上的积雪打扫干净,然后再到井边打水,最后再从外屋去拿柴火——不过每次都让他非常惊讶,因为柴火每次都被一只他看不见的手堆得更高了。我想,他白天有时可能去邻近的农户去帮工,因为他去后常常要等到吃晚饭的时候才回家,而且也没有带柴火回来。其他的时间,他就在菜地里面干活。而眼下正是天寒地冻的时节,菜园里没什么活,那么他就会读书给老人和阿加莎听。"
  "一开始,这种阅读真的把我搞糊涂了。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他念书的时候发出的很多音节,和他讲话时的那些音节完全一样。所以,我推断,一定是他在纸上能找到可以看懂的发音记号,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搞懂那些记号啊。可是那个时候,我连声音本身是什么意思都不清楚,有怎么可能认识那些用来表示声音的符号呢?不过,我还是在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还不足以听懂他们之间的任何对话。可是我仍然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个上面,因为我很明白,尽管我非常想和自己的邻居结交,但是在我掌握了他们的语言之前,我根本不能卤莽行事。只有我掌握了他们的知识以后,他们才可能会忽略我丑陋的外表。我和他们之间相貌上的巨大差异让我不得不这么想。"
  "我始终对邻居家的完美形象钦佩不已——他们风度翩翩,高贵优雅,俊美细腻。可是当我在清澈的池水里看到自己的倒影时,简直吓得倒抽冷气!一开始我被吓得倒退几步,怎么都不能相信水里面的倒影就是我自己。可是等到我让自己相信我真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时,我内心充满了最痛苦的沮丧和自卑。天哪!那时候我还没有完全明白,我这副恐怖的模样对我来说真是致命的呢。"
  "大地回暖、日照变长、冰雪消融,光秃秃的树木和黑黝黝的大地又显露了出来。费利克斯这时候更忙了,以前他们那种令人揪心的食不果腹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我后来发现,他们的事物虽然很粗劣,但是却很健康,而且供应充足。他们的菜园里面,长出了好几种新鲜的蔬菜;总之,随着春天临近,他们的境遇日渐好转。"
  "只要天不下雨,老人每天都会扶着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我知道‘下雨‘是因为,每次天上有水倒下来时,他们就会说到这个词。天常常下雨,但是风也很急,很快就把大地吹干了。气候越来越宜人了。"

  "我在棚子里面的生活,每天都很有规律。在上午,我留心看我的邻居的活动,当他们各自走开忙活的时候,我就去睡觉;而白天剩下的时间,我都是用来观察他们。他们晚上休息的时候,如果月朗星稀,我就到树林里去,给自己找点吃的,同时也为邻居砍些柴火回来。我回来的时候,只要有必要,我总是尽可能把他们门前小路上的积雪打扫干净,再把费利克斯平时早上会做的活儿做完。后来我发现这个现象总是令他们惊叹不已,觉得冥冥中有人相助。一两次,我听到他们碰到这种情况时惊呼‘善良的主啊‘‘太奇妙了‘,不过那个时候我还不懂这些字的含义呢。"
  "我的思想后来越来越活跃了,我渴望了解这些可爱的人的思想和情感。我特别好奇,为什么费利克斯会这样痛苦,阿加莎为什么这样忧伤。我甚至傻呼呼地幻想,自己或许有能力使他们重获应得的的幸福。当我睡着或者走开的时候,那位双目失明、面容慈祥的父亲,还有那位温柔端庄的姑娘阿加莎,以及优秀、出众的小伙子费利克斯的形象始终会盘旋在我脑海里。我把他们看的至高无上,能够主宰我未来的命运。我脑子里多次幻想自己如何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他们又是如何对待我自己的。我想他们开始可能会讨厌我,但是此后,我会用我温文尔雅的举止、和得体的谈吐来博取他们的好感,然后再赢得他们的爱。"
  "这些想法简直让我精神大振,更加孜孜不倦地去努力掌握那门语言。我的发音器官实在太粗糙了,但是发音很顺畅。所以虽然我的声音根本不像他们的那种温言细语,但是吐字和发声都比较容易。这就像伊索寓言《驴子和哈巴狗》里说的一样,温顺的驴子尽管举止粗鲁,但是用心良苦,理应得到更好的待遇,而不应该被打骂和嫌弃。"
  "春雨绵绵,暖风轻拂,大地回春,焕然一新。以前,人们都好像躲在洞穴里面一样不肯出来,此时,他们都忙着耕作播种。小鸟们的歌声也更动听了,枝头上也纷纷暴出新芽。整个大地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简直像天堂一样了。可是不久之前,这个世界还是阴冷、潮湿、污秽的样子。我也因为大自然的复苏而变得兴致勃勃,情绪高涨。往事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淡去,眼前是那样平静、宁谧。未来对我来说光明灿烂,充满希望和喜悦。"?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