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科学怪人 - 第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那天以后,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以及有关的一切综合学科,成为了我惟一的兴趣爱好。
  我怀着极大的热诚阅读了当代学者们写的有关论著,这些著作充满精辟、睿智的见解,以及深刻的思辨力。我还认真地聆听各种课程,并拜见大学里研究各种科学门类的学者。我甚至发现克兰帕教授的课也是富有不少真知灼见,当然,他的相貌和举止实在不能让人苟同,但是这却不能影响他研究的学术价值。
  瓦德曼教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他为人和善,一点都没有沾染上学究气,思想也没有被教条所禁锢。他的言谈总是那么坦率、自然,没有任何炫耀的意思。他能够用变化多样的方法为我扫平求知道路的障碍,就算碰上再难解、深奥的问题,他也能讲解得浅显清晰,让我容易理解。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渐渐地,我变得加倍勤奋,而且很快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我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因为我如此刻苦,所以很容易想象,我的进步神速。我的努力勤奋令同学们大为佩服,我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精通,也让教授们刮目相看。克兰帕教授常常会带着揶揄的表情问我:"科纳柳斯·阿格里帕现在怎么样了?"瓦德曼教授则对我的进步表示了最由衷的欣慰。
  两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一次也没有回日内瓦的家,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上,希望能有所发现。除了那些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之外,没人可以体会科学的诱惑之处。在别的学科研究里,你只能重复前人走过的路,而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但是在科学研究中,你永远可以有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奇迹。哪怕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只要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也一定能够成为精通这项课题的行家。
  而我,就是树立一个目标,然后不断努力、锲而不舍,全身心投入,所以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两年后,我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对一些化学仪器做了改进,这些都为我在大学里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和好评。
  这个时候,我对自然科学的理论、以及实践研究已经极为精熟,可以说,在这所大学里,我已经不能从任何一位教授的课堂上学到新鲜的知识了。既然继续住在大学里已经对我的进步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考虑回到家乡,回到我朋友的身边。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把我给拖住了。
  有一种现象特别吸引我,那就是人体的结构,或者说,任何有生命的动物都让我感兴趣。我经常这样问自己:生命的本源究竟在哪里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这个问题都被认为是不解之谜。可是有多少次揭开谜团的机会都被我们错过了啊,那全是因为怯懦和疏忽阻碍了我们的研究。我脑子里翻来覆去考虑着这些想法,最终决定我要集中精力,研究和生理学有关的自然科学。我怀疑我的热情几乎具有超自然的来源,因为我对这门学科所付出的努力是令人乍舌,而且几乎让人难以承受的。
  要研究生命的起源,就必须求助于死亡。我已经掌握了解剖学,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必须观察尸体自然腐烂的经过。父亲在我幼年时期对我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非常小心,不让我的心灵被任何超自然的恐怖事物所惊吓。我记得我从来都不害怕迷信传说,也不害怕幽灵鬼怪。黑暗不会令我产生任何恐怖的联想,墓地对我来说也只是存放失去了生命的躯壳的地方,那些原本美丽强健的肉体最终会成为蛆虫的美餐。

  我现在正在研究人体腐烂的原因和过程,所以我只得整天守在墓穴和停尸房里。我所关注的细节对人类脆弱的神经来说,都是最不能忍受的东西。我眼看着人体构造精密的组织如何蜕变、腐烂;眼看着原来充满生机的红润脸颊如何因死亡而逐渐腐败;眼看着蛆虫怎样侵入人类神奇的眼睛和大脑组织。
  然后,我对人体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变化中所显露出来的任何因果关系,和细枝末节进行检验和分析,直到最后有一天,我的脑中突然一道灵光乍现,像闪电般劈开了我身处的黑暗环境。这道闪电如此耀眼、绚丽,可是又很简洁。当我为这道灵光所预示的广阔前景而晃得头晕目眩的时候,我也极为讶异:自古以来,众多的天才在研究同一门学科,可是惟独将由我来发现这旷世的秘密。
  您记住,我说的并非痴人说梦。我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就像此时照耀在空中的太阳一样真真切切。能够有这样的发现也许该归因于某种奇迹,但是这个发现的每个阶段却非常清晰,而且都是极具可能性的。就这样,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在我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劳动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生命繁衍和诞生的根本原因,不,还有更惊人的,我还有能力从失去活力的物质上注入生命力。
  刚开始时,我对我的重大发现还只是震惊不已,但是很快,我就变得欣喜若狂。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我耗尽了心血,终于一下子到达了我理想的顶峰,这简直是对我所付出的努力最好的回报了。但是这个发现太重大了,太振聋发聩了,以至于我都不记得我是如何一步步得出这个结果的,我只看到这最后的成果。自从世界有史以来,多少智者贤人孜孜不倦研究、期盼的结果目前就在我掌握之中了。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像表演魔术似的突然展现在我眼前。我所掌握的信息其实是最本质的东西。与其说是它是由已经完成的成果展示给我看的,不如说是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向着我的研究目标深入所获得的。我就像一个被当作陪葬活埋的阿拉伯人,突然找到了一条出口,然后仅凭着一丝微弱的光线在向前摸索。
  我的朋友,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热切、好奇和充满期待的神情,我明白你期待我会告诉你我所掌握的秘密;但是我不能;请你耐心的听我讲完我的故事吧,然后你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保留。我不能让你坠入这个深不见底的可怕深渊,你就像我当年一样充满热情,又毫无防备。请你吸取我的教训,如果你不愿听我的忠告的话,至少也要看看我的惨痛结果:疯狂的获取知识有多么的危险!那些随遇而安、服从天命的人要比野心勃勃,妄图更大的成就的人要幸福的多了。
  虽然我发现我的手中掌握了令人震惊的能力,但是我仍然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来考虑如何运用此种能力。尽管我有能力构筑生命力,但是我还需要准备一副骨骼,然后加上所有纷繁复杂的神经纤维、肌肉和血管,作为我赋予生命的基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并具有极大的难度。
  开始我还犹豫不决,到底是创造一个结构和我一样的生命,还是造一个生理结构更为简单的生命。但是我的想象力被初次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所以我丝毫不怀疑自己可以造出一个和人类一样复杂、神奇的生命。

  那时手头我现有的材料根本不够进行如此大胆、狂热的计划,但是我毫不怀疑我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挫折,我已经做好了多重准备,我的实验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挫败,最终的结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当我想到科学理论和仪器设备每天都在发展、进步,我就欢欣鼓舞,我想我现在的努力至少会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从不因为我正在进行的计划如此庞大繁复,就认为这个计划最后不能实现。这些就是我开始制造人体的时候的想法。
  由于人体的每个组成部分都过于精密,所以这大大影响了我的速度,所以和我的初衷相反,我最后决定造一个体形高大的巨人,也就是说,他身高约八英尺左右,其他部分也按照比例放大。在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我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成功地收集、整理到了所需的材料,最后我开始动工了。
  没有人能够明白当我初次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那种纷繁复杂的心情,就好像在我的身体里刮过一阵飓风一样。生死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被理想化的界限,而我将冲破它,将耀眼的光明投向那黑暗的世界。此后,将有新的物种把我奉为它们的造物主,无数幸福、完美的生命将因我应运而生。我将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父亲,都更有权力获得我创造的生命的感恩之情。为了追求这些,我甚至还想到,如果我能够将生命力注入没有生命的物质,那么,今后我也许还可以让已经开始腐烂的身体重新恢复生命。但是,现在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就是这些想法成为支持我的精神动力,使我将源源不断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我的脸颊因为工作过度,又不见阳光而日渐苍白,身体也因为足不出户而消瘦下去。有的时候,我已经在成功的边缘了,可是又功亏一篑。但是我始终坚信:我只要再坚持一天,甚至再坚持一个小时,我就能够实现我的梦想。
  这个我倾注全部精力的梦想是我自己独享的秘密。明月可以见证我在深夜是如何不辞辛劳、紧张忙碌得连气都透不过来,就是为了试图找到大自然隐藏的秘密。谁能体会到我在不为人知的工作中所经历的种种恐怖呢?我在潮湿、污秽的墓穴中进进出出,有的时候我为了让没有生命的肉体恢复活力,我甚至要折磨那些活着的动物。
  即便此刻,我一想到这些都禁不住四肢发颤,天旋地转的。但是在当时,我却被一股不可抗拒、狂乱躁动的冲动支配着,我好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灵魂和知觉,一心一意扑在这个工作上。不过这真的只是一时的神志不清,一旦这种反常的激动情绪平淡下来,我恢复原来的生活、工作习惯之后,我反而变得更加敏锐了。
  我从停尸间里收集到各种骨骼,用我不洁的手指去去探寻人体骨骼结构的惊人秘密。在我住的楼房顶上,经过一条走廊,再爬上扶梯,可以进入一间和其他公寓完全隔离的密室,或者更像一个单人牢房,我就把那个房间作为自己的工作室,进行着肮脏的创造生命的实验。
  我因为全神贯注于那种精密的工作,连眼珠子都差不多要从眼眶里面弹出来了。解剖室和屠宰场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虽然出于人类的天性,我常常恨不得扔下手头恶心的工作,但是内心持续增长的迫切心情,却驱使我继续干下去。

  终于,我的工作接近尾声了。
  就这样,当我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上时候,整个夏季就在身边流逝掉了。夏季是这里最美丽的季节之一,大地赐予人们最大的丰收,葡萄园也让人们满载而归。但是我却对大自然这样的美景无动于衷。而且,我不但对周围的景色漠然视之,我甚至把我阔别多年、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都置之脑后了。
  我知道我的杳无音讯令他们非常不安,我至今都很清楚地记得我父亲在信里说:"我知道,即使你在那里自得其乐的时候,也仍然会充满深情地想念我们,但是我们也该定期收到你的家信呀。请你一定要原谅我,如果你中断和我们的联络的话,我只能将之视为你连你其他应尽的责任也一概打算忽视了。"
  所以我很清楚父亲的感受是怎样的,但是我的思想片刻也不能从我的工作上移开。虽然工作本身很让人厌恶,但是我的思想已经毫无反抗力地被它控制住了。所以我希望暂时把我对家人的思念搁在一边,直到把那个已经把我所有的天性、和生活都吞噬掉了的伟大工程结束之后再说吧。
  我当时还觉得父亲把我对家人的疏忽看成是我的过错和缺点,实在有失公允,但是我现在却明白,父亲认为我有可指摘之处是非常公正的。一个完美的人永远应该保持平静、详和的心态,永远都不能让热情和一时的冲动破坏内心的宁静。我想,即便是为了探求知识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如果你为之奋斗的工作会削弱你对别人的感情,阻碍你去体会生活中简单质朴的快乐,那么这种工作肯定是不符合道义的,也就是说,是不适合人类的。
  如果人人都遵循这个原则,没有人让任何贪欲影响他最本质的人性的话,那么希腊就不会被奴役,恺撒就会放过他自己的国家,对美洲的入侵也就会更和缓,而古时的墨西哥和秘鲁帝国就不会被消亡。
  哦,我忘了我正在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朝着你喋喋不休、一通数落,你的眼神已经在提醒我继续了。
  父亲后来在来信中并没有进一步责怪我,而只是把我的沉默理解为我比往日更加投入在学业上。冬天、春天、夏天,时光就在我的辛劳中从身边滑过,但是我没有欣赏到鲜花盛开,嫩叶暴芽的美景。这些都是在以前最令我兴奋雀跃的景致了,我只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了。
  那一年,当我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树叶都已经完全凋落了。那时,每天我的工作都有显著的进展。但是我的喜悦渐渐被紧张不安所代替。我看上去更像一个被奴隶制,或其他什么不道德的贸易所驱使,因而被迫在矿井中干苦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沉浸于最心爱的工作的艺术家。
  每个夜晚,我都被低烧折磨着,我紧张地到了令人无比痛苦的程度;甚至一片落叶也会吓到我,而且我还像犯了罪一样躲避着自己的同伴。
  有时候,我都会被自己形容憔悴的样子吓一跳,惟一支撑着我的就是我的目标:我的工作很快就要结束,我相信锻炼和娱乐会赶走初发的疾病;我下定决心等我的工程完成之后,一定要好好锻炼、放松一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