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科学怪人 - 序章 阿尔汉格尔的第二封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这里,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时间过得好慢啊!我目前完成了此行的第二步。我已经租了一条船,现在正忙着挑选船员。那些我已经招募到的水手,都是我可以信赖的男子汉,铮铮铁骨、无所畏惧。
  但是我内心有一种渴求,至今无法得到满足,而这种缺失,此时我觉得是最严重——玛格丽特,我没有朋友。当我因成功而激动万分时,我无法向其他人吐露我的喜悦;而我灰心丧气时,也没人会给我打气。
  当然,我可以在日记中倾诉我的思想,但这对感情交流来说,却实在是一种可怜的方式。我非常渴望有个能与我产生共鸣、进行心灵交流的伙伴。我亲爱的姐姐,你可能会觉得我太多愁善感吧,但我太渴望有个朋友了。但是我周围却找不到这样的人——彬彬有礼、有胆有识、受过良好的教育,思维开阔,而且与我志同道合,能够对我的计划有所帮助的朋友。
  如果有了这样一位朋友,我的很多错误就可以避免了呀!我办事太过冲动,而面对困难又会缺乏耐心。而对我来说更大的问题是,我都是靠自学的:在我生命的最初十四个年头里,我不务正业,除了托马斯叔叔的航海书籍之外,从不涉猎别的书籍。后来我才知晓了一些别的东西。但那是在我意识到,除了本国语言之外,还有必要熟悉外国语言的时候。可惜为时以晚,我已经没有能力多学点什么了。
  现在我已经二十八岁,但实际上却比许多十五岁的学童更无知。不错,我更乐于思考,我的幻想也更壮丽宏伟,但是它们需要"协调",就像画家行话说的那样。我非常需要这样的朋友,他非常敏锐,不会将我的想法贬为异想天开,而是充满热情地将我的想法引上正轨。

  唉,再抱怨也没什么用。反正在无边的大海上,我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就算在阿尔汉格尔,在这些商人和海员中间,我也找不到什么朋友。但是,即便在这些人粗鲁而朴实的心胸之中,也同样拥有一些人性中纯洁、细腻的情感。比如说我的副船长,他富于勇气,胆略超群,他极度渴望获得荣誉,用更有特色的说法就是,他渴望自己能功成名就。
  他是个英国人,尽管受到其民族和职业的影响,他的思想有些偏颇,但他还是保留着人性中一些最高尚的品质。最初,我是在一艘捕鲸船上认识他的,我发现他没有工作,于是很容易就说动他来协助我的事业。
  我们的船长品性极好,在船上因其宽容厚道、和蔼可亲而颇有威望。这些优点,加上他众所周知的正直和无畏的勇气,使我诚心诚意地想去聘请他。
  我的青年时代在孤单寂寞中度过。你温柔的呵护陪伴我度过其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但这也造成我的性格在骨子里太过细腻温良,以至于忍不住要对船上通行的那种粗俗的作风产生厌恶。我从不认为这种行事作风有任何必要,所以我一听说有这么一个人,不仅为人心地善良,而且深受船员的尊重和爱戴,便觉得要是能够将他纳入我的麾下,那真是太幸运了。
  我是从一位女士的口中第一次听说他的事迹的,非常浪漫的是,这位女士正是因为他才获得了一生的幸福。下面我就简单地讲讲他的故事。

  几年前,他爱上一位家境清贫的俄国小姐。当他积攒了一笔为数可观的礼金后,姑娘的父亲同意了这门婚事。就在举行婚礼之前,他同他的未婚妻见了一面,可是那位小姐哭成泪人一般,扑倒在他脚前,恳求他的宽恕,并且坦言说她另有所爱,只是那人身无分文,所以她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婚事。我那位慷慨宽容的朋友,允诺了姑娘的哀求。他立即放弃了对她的追求。
  他本来已经买下了一座农庄,打算结婚后在那儿共度余生,但是他却把整个农庄都送给了自己的情敌,并用剩下的礼金为他添置用具,然后亲自劝说姑娘的父亲,希望他同意让姑娘和她的爱人成婚。这位老人觉得这样做有辱他的名声,于是断然拒绝了。船长发现他如此不通情理,就索性离开了自己的国家,直到听说那位他曾经爱过的姑娘与自己的情人终成眷属之后,才回国。
  "一个多么高尚的人啊!"你一定会这样赞叹。的确如此,但是他却完全没受过教育,寡言少语,而且做起事来有点粗心大意、漫不经心,这就使他的以前的仗义之举更加令人意外。要不然的话,他还应该博得别人更多的兴趣和同情。
  你可别因为我抱怨了几句,就猜测我的决心动摇了。此次旅行是我命中注定的,我绝不会动摇的。我现在只是被天气耽搁了,一旦天气允许,我马上就会出发。这里的冬天严寒彻骨,但是春天也不远了。这里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因此我可能会提前出发。我不应该轻率行事,你是非常清楚我的性格的,如果我身上还肩负着别人的安全的话,我一定会考虑得非常审慎和周全。

  我对这次探险期待的心情无以言表。我无法向你表述在我准备出发时,那种令人战栗不已的喜忧参半的心情。
  我打算前往的是一片前人从未进入过的区域,即所谓的"雪虐风饕的土地"。但是我决不会捕杀信天翁的,因此你不要为我的安全担心,以为我会像《老水手之歌》里的那个倒霉水手一样疲惫、悲惨地回到你的身边。
  这个比喻一定会令你发笑吧,但是我要向你吐露一个秘密。我常认为,正是因为当代诗人最怪诞奇诡的诗篇,才令我对危险而又神秘莫测的大海充满巨大的热情。在我灵魂深处,有一种我不能理解的东西。我实际上很勤奋,愿意埋头苦干,就像一个不辞劳苦的工人一样,但除此之外,我却对奇幻的东西非常着迷,在我所有从事的事业中,都交缠着这种对奇妙事物的痴情。以至使我不愿因循普通人的生活道路,而要到苍茫的大海上,开拓无人问津的地带。
  现在还是回到我们更关注的问题上吧。我还可以在我横穿汪洋大海,并经由非洲或美洲最南端的海峡回国之后,见到你吗?我现在不敢奢望成功,可也无法承受相反的情形。请你现在抓紧一切机会继续给我写信,也许在我最需要精神支持的时候,这些信就会来到我身边。我非常爱你。万一我以后杳无音讯,请永远将我珍藏在你的心中。
  你亲爱的弟弟罗伯特·沃尔登
  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