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三卷错判的案子 第07节历史的观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医生的鉴定竭力向我们证明,被告脑子错乱,是一个狂人。我以为他的脑子是健全的,但是这样更坏,因为假使脑筋果真错乱,也许还要聪明些。至于说他是狂人,我还可以同意,但是只限于一点——医生鉴定时指明的一点,那就是被告对于这三千卢布的看法,把它认作父亲没有付清给他的款子。不过也许还可以找到一种比说他有疯狂的倾向更接近事实的看法,以解释被告对于这笔钱为什么总是露出疯狂的态度。我十分赞成那位青年医生主张被告现在拥有、而且以前也拥有完全正常的智力,只是处于激动愤慨之中的意见。原因是被告时常表现狂怒,起因并不在于三千卢布,并不在于这笔款子的本身,却在于其中有引起他的愤怒的特殊原因。这原因就是嫉妒!”
  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说到这里,广泛地描绘了被告对格鲁申卡所产生的那种不幸的热恋。他首先说起被告到这“年轻的女士”家里去“揍她”,——据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解释,这用的是被告自己的说法,——“然而不但没有动手,反而拜倒在她的脚下了,——这就是爱情的开端。恰恰这时,被告的老父亲看上了那位女士,这是一个奇怪的、注定的巧合,因为虽然以前两人都认识而且也常见这位女士,却偏在这时两颗心才忽然同时燃烧起来。同时燃烧起完全抑止不住的、卡拉马佐夫式的热情来。现在我们再看她自己供认的话。她说:‘我同时取笑他们两人。’是呀,她也忽然想同时取笑起他们两人来;以前并没有想,这时却忽然心血来潮起了这个念头,——结果是两人都被她征服了。那一向视财如命的老人,这时立刻预备下三千卢布,只求她到他家里来一趟,不久以后,甚至更进一步,只要她肯做他的正式妻子,就情愿把他的名誉和他的全部财产都呈献在她的脚下,并把这当作无上幸福。对于这层,我们有确实的证据。至于说到被告,他的悲剧是明显的,完全摆在我们面前。但这位年轻女士正是要这样‘耍着玩儿’。这位迷人精甚至不肯给不幸的青年人一点点希望,因为那希望,最后的希望,是直到他跪在他的折磨者的脚下,朝她伸出那双杀死父亲兼情敌的血手来的最后时刻才得到的:他就在这情形下被捕了。‘让我,让我也同他一块儿流放去吧,是我把他弄到这个地步的,我是最大的罪人!’这就是这个女人在他被捕时怀着真心的悔恨自己喊出来的话。我已经提过的天才青年拉基金先生着手描写这个案件时,曾用简单扼要的几句话形容了这个女主人公的性格:‘早年的失望,早年的受骗和堕落,引诱她的未婚夫的变心和遗弃,再加上贫穷,遭到诚实家庭的咒骂,最后受一个她直到现在仍把他看作恩人的富翁的保护,这一切使一个也许曾含有许多优点的少女的心里,过早地就积蓄起了愤怒,养成了贪钱财而好计算的性格,养成了好嘲笑和对于社会复仇的性格。’听了这样的性格分析之后,就可以明白她能单单为了游戏,为了恶作剧而同时取笑两个人。被告在这一个月内,除了毫无指望的爱情,道德上的堕落,对未婚妻的变心,侵吞人家托付给他的钱财之外,还由于不断地嫉妒,而且还是对自己父亲吃醋,几乎已达到了暴怒和疯狂的地步!特别是那个发痴的老头子竟蛊惑勾引起他的意中人来,——而且用的就是那三千卢布,就是被告认为是母亲遗留下来,他责备父亲扣留不给的那笔款子。是的,我同意,这是难于忍受的!这是甚至会激得人发狂的。问题不在金钱,而在于别人就用这笔钱,那样下流无耻地打破了他的幸福!”

  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接着进而分析被告心里怎样渐渐产生了杀父的念头,并据事实来加以层层剖析。
  “起初我们只是在酒店里叫嚷,嚷了整整一个月。哎,我们是爱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并且喜欢把一切事情,甚至是最恶毒可怕的念头向人家和盘托出,我们爱跟别人推心置腹,而且不知为什么,立刻就要求别人对我们马上报以完全的同情,关心我们所焦虑和担心的一切,随声附和我们,毫不违拗我们的性子。不然,我们就要勃然大怒,把整个酒店都掀翻。”这里,接着就讲了讲关于斯涅吉辽夫上尉的故事。“在这个月看见过被告,听见过他说话的人终于感到这里面也许已不仅仅是对于父亲的叫嚷和威吓了,看他那疯狂的样子,威胁也许真会变成事实。”这时检察官描写了修道院里那次家庭聚会,和阿辽沙的谈话,还有被告饭后闯进父亲家里动武的那一幕丑剧。“我不想强言断定,”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继续说,“被告在演出这幕丑剧之前,就已经周密而有意识地决定把父亲杀死了事。但是这念头已经有好几次横梗在他的心头,他曾经详细地审察过,这我们有事实、证人和他自己的供词为证。说实话,诸位陪审员,”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补充说,“我甚至在今天以前还犹豫不定被告是否确实完全有意识地蓄谋犯了指控他的罪名。我深信他的心里已多次想见未来这个不幸的时刻,但只是想见,只是心里想到了这种可能性,还没有决定实行的日期和在什么情况下实行。然而,我只是在今天以前,在维尔霍夫采娃小姐今天向法庭呈出那张决定性的文件之前,才一直犹豫不定。诸位,你们亲耳听见了她的喊声:‘这是计划,这是谋杀的计划!’这就是她对于这位不幸的被告那封不幸的醉后来信所下的定义。真的,这封信也确实具有计划和预谋的含义。它是在犯罪前两天写下的,因此我们现在确切地知道,在实行这个可怕的谋划前的两昼夜前,被告曾罚神赌咒地宣称,假使他明天弄不到钱,就要把父亲杀死,抢走他枕头底下的钱,‘装在系着红绸带的信封里’,‘只要伊凡离开了这里’。你们注意:‘只要伊凡离开了这里’,由此可见,一切都已谋划好,一切情况都已考虑到,而且果然,以后也都照所写的实行了!预谋和经过深思熟虑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犯罪的目的就是为了谋财,这是坦率宣告,形诸文字,而且签字署名的。被告并没有否认他的签字。有人会说:这是他在醉后写的。但是这一点丝毫不能减轻问题的严重性,却反而更显得重要,因为他在醉后写了清醒时所谋划的一切。清醒时没有谋划,就不会在醉后写出来。也许有人会说,他何必在酒店里把他的计划信口乱说出来呢?一个人如果预谋干这种事,一定会秘而不宣,放在心里的。这话不错,但他叫嚷的时候是还没有计划和预谋好,只有一个愿望摆在那儿,还只是形成了一个意向。以后他就叫嚷得少些了。在写这封信的那个晚上,他在‘京都’酒店里喝得烂醉,一反往常地沉默不言,不打弹子,坐在一旁,不同人说话,只把此地商家的一个伙计从座位上赶了开去,但这几乎是无意识的,出于好吵嘴的习惯,他一进酒店就不可能不吵嘴。不错,在下最后的决心的时候,被告的脑子里应该会产生一个顾虑,就是他在城里预先叫嚷得太多了,在他实行计划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他受到揭发和指控的佐证。但是有什么办法?公开宣扬的傻事已经做了,就没法收回,再说,他以前曾靠运气混了过去,现在也可能混过去。诸位,我们是相信我们的照命星宿的!我应该承认,他做了许多事情,企图逃避那不幸的时刻,他尽了很大的力量来避免造成流血局面。‘我明天要去向所有的人告借三千卢布,’他曾用他那种别致的言语写道,‘如果借不到钱,只好流血。’这也是在喝醉的时候写的,同样也是在清醒的时候照计施行了!”

  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说到这里,开始详细描述米卡怎样努力弄钱,以图避免犯罪。他讲出他在萨姆索诺夫家里的行动和去找猎狗的那次旅行,一切全有文件为证。“他挨饥受累,饱受嘲笑,还卖掉了钟来支付这趟外出的用费。(但据说身上还带着一千五百卢布,——据说!)最后,怀着留在城里的意中人可能乘他不在那里时跑到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家里去的担心嫉妒,终于回到城里来了。谢天谢地!她竟没有到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家去。他亲自送她到她的保护人萨姆索诺夫那里。(奇怪的是他对萨姆索诺夫并不嫉妒,这是这件案子里十分突出的心理特点!)接着他就跑到‘后门’的监视岗哨上去。到了那里,才知道斯麦尔佳科夫发了羊癫疯,另一个仆人也生了病。时机正好,‘暗号’又已经掌握在他手里,——这是多么引诱人呀!然而他到底还在那里抵抗。他到受大家尊敬的、此地的临时住户霍赫拉柯娃夫人那里去。这位太太早就对他的命运发生同情,向他提出一个极有益的劝告,就是戒除酗酒的习惯,放弃胡闹的爱情,不再到酒店里闲坐,白白浪费青春的精力,而动身到西伯利亚找金矿去:‘那是您那旺盛的精力,您渴望奇遇的浪漫性格的一条出路’。”接着在描述了谈话的结局和被告忽然得知格鲁申卡并没有在萨姆索诺夫家里时的情景,又描述了这个满腹醋意、被神经过敏所折磨的不幸的人一想到她居然欺骗他,现在已经到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那里时,怎样顿时期得发狂之后,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又请大家注意一个偶然情况所起的致命影响:如果女仆当时来得及对他说,他的爱人正在莫克洛叶,和‘以前的’、‘无可争议的’那一位在一起,那就什么事情也不会有了。但是她竟吓得愣住了,开始发誓赌咒,被告当时不杀死她,只是因为他正急如星火地要去追他的负心的女人。不过请注意:他无论怎样气忿,到底还把一个铜杵抄在手里。为什么偏偏要抄这个铜杵,为什么不拿别的什么凶器呢?假如我们已整整一个月经常默想到这幅图画,心里已有所准备,那么我们只要看见有什么象凶器的东西在眼前闪过,就一定会马上抓起来当凶器使用的。至于哪一类东西可以当凶器用,我们已经设想了整整一个月了。正因这样所以才这么一刹那间就毫不犹豫看出它可以当作凶器!所以他在拿起这个倒楣的铜杵时,毕竟并不是无意识的,并不是随便拿的。于是,他到了父亲的花园里,——时机正巧,在深沉的夜中,没有一个证人,只有黑暗和嫉妒。他疑心她在这里,正在他的情敌的怀抱里,也许这时候还在笑他,这使他喘不过气来。何况这已不仅是疑惑,——现在还有什么疑惑,欺骗是明白而且显然的事:她就在这里,就在这间有灯光的屋子里,就在他的屏风后面,——这时候人们想让我们相信:这个不幸的人踮着脚走近窗旁,恭敬地朝里面窥看,善良地低声下气,懂事地走开,连忙远离这是非之地,不使危险而不道德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知道被告的性格,而且根据种种事实,了解他正处在什么心理状态,最主要的是他已经知道那立刻可以叫开门进去的暗号!”说到“暗号”一层,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暂时搁下他对被告的指控,认为必须就斯麦尔佳科夫的事情做一个详细说明,把关于斯麦尔佳科夫有杀人嫌疑的一段插曲完全分析透辟,以便彻底撇开这种想法。他说得十分详尽,因此大家都明白,尽管他口头表示那种猜想不置一驳,但毕竟还是认为它十分重要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夜城6·毒蛇的利齿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伦敦中心附近藏有一个可怕的秘密,有如毒蛇缠绕在其中:夜城。一个黑暗堕落的地方,一个大城市中的小城市,一个太阳从未照耀也永远不会照耀的所在。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诸神、怪物,以及来自地底深处的灵体,如果他们没有先找上门来的话。欢愉与恐惧永远都在打折,不但价格低廉,也不会在橱柜中陈列太久。我是个在夜城出生的人,而打从三十几年前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我名叫约翰·泰勒,职业是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日常生活的冒险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读者可曾想象过接到这样来信时的辛酸味?信上说,你的某一尽管时有龃龉,但长期来常挂心间交谊甚笃的好友,不意在某个远如火星上的共和国的哪个陌生处所,原因不明,轻生自尽了。在弱小的兽类世界,想来也有像遇到较强兽类,将其坚实头颅,如同软蜜饯似地一下咬碎一类的残酷体验,但在人类世界,以我目前的想法,即此便是辛酸不过的体验了。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一、结识卡沃尔先生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明星晚宴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浅见光彦十二月中旬打电话约野泽光子出来,照例把见面地点定在平冢亭。平冢亭位于浅见和野泽两家之间,是平冢神社的茶馆。据说神社供举的神是源义家,至于为什么叫平冢神社,个中缘由浅见也不清楚。浅见的母亲雪江寡妇很喜欢吃平冢亭的饭团,所以母亲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浅见必定会买一些饭团作为礼物带同家。浅见和光子在平冢亭会面,并非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而且饭团店门前的氛围也不适合表白爱意。对此,光子也心领神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