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三卷错判的案子 第07节历史的观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医生的鉴定竭力向我们证明,被告脑子错乱,是一个狂人。我以为他的脑子是健全的,但是这样更坏,因为假使脑筋果真错乱,也许还要聪明些。至于说他是狂人,我还可以同意,但是只限于一点——医生鉴定时指明的一点,那就是被告对于这三千卢布的看法,把它认作父亲没有付清给他的款子。不过也许还可以找到一种比说他有疯狂的倾向更接近事实的看法,以解释被告对于这笔钱为什么总是露出疯狂的态度。我十分赞成那位青年医生主张被告现在拥有、而且以前也拥有完全正常的智力,只是处于激动愤慨之中的意见。原因是被告时常表现狂怒,起因并不在于三千卢布,并不在于这笔款子的本身,却在于其中有引起他的愤怒的特殊原因。这原因就是嫉妒!”
  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说到这里,广泛地描绘了被告对格鲁申卡所产生的那种不幸的热恋。他首先说起被告到这“年轻的女士”家里去“揍她”,——据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解释,这用的是被告自己的说法,——“然而不但没有动手,反而拜倒在她的脚下了,——这就是爱情的开端。恰恰这时,被告的老父亲看上了那位女士,这是一个奇怪的、注定的巧合,因为虽然以前两人都认识而且也常见这位女士,却偏在这时两颗心才忽然同时燃烧起来。同时燃烧起完全抑止不住的、卡拉马佐夫式的热情来。现在我们再看她自己供认的话。她说:‘我同时取笑他们两人。’是呀,她也忽然想同时取笑起他们两人来;以前并没有想,这时却忽然心血来潮起了这个念头,——结果是两人都被她征服了。那一向视财如命的老人,这时立刻预备下三千卢布,只求她到他家里来一趟,不久以后,甚至更进一步,只要她肯做他的正式妻子,就情愿把他的名誉和他的全部财产都呈献在她的脚下,并把这当作无上幸福。对于这层,我们有确实的证据。至于说到被告,他的悲剧是明显的,完全摆在我们面前。但这位年轻女士正是要这样‘耍着玩儿’。这位迷人精甚至不肯给不幸的青年人一点点希望,因为那希望,最后的希望,是直到他跪在他的折磨者的脚下,朝她伸出那双杀死父亲兼情敌的血手来的最后时刻才得到的:他就在这情形下被捕了。‘让我,让我也同他一块儿流放去吧,是我把他弄到这个地步的,我是最大的罪人!’这就是这个女人在他被捕时怀着真心的悔恨自己喊出来的话。我已经提过的天才青年拉基金先生着手描写这个案件时,曾用简单扼要的几句话形容了这个女主人公的性格:‘早年的失望,早年的受骗和堕落,引诱她的未婚夫的变心和遗弃,再加上贫穷,遭到诚实家庭的咒骂,最后受一个她直到现在仍把他看作恩人的富翁的保护,这一切使一个也许曾含有许多优点的少女的心里,过早地就积蓄起了愤怒,养成了贪钱财而好计算的性格,养成了好嘲笑和对于社会复仇的性格。’听了这样的性格分析之后,就可以明白她能单单为了游戏,为了恶作剧而同时取笑两个人。被告在这一个月内,除了毫无指望的爱情,道德上的堕落,对未婚妻的变心,侵吞人家托付给他的钱财之外,还由于不断地嫉妒,而且还是对自己父亲吃醋,几乎已达到了暴怒和疯狂的地步!特别是那个发痴的老头子竟蛊惑勾引起他的意中人来,——而且用的就是那三千卢布,就是被告认为是母亲遗留下来,他责备父亲扣留不给的那笔款子。是的,我同意,这是难于忍受的!这是甚至会激得人发狂的。问题不在金钱,而在于别人就用这笔钱,那样下流无耻地打破了他的幸福!”

  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接着进而分析被告心里怎样渐渐产生了杀父的念头,并据事实来加以层层剖析。
  “起初我们只是在酒店里叫嚷,嚷了整整一个月。哎,我们是爱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并且喜欢把一切事情,甚至是最恶毒可怕的念头向人家和盘托出,我们爱跟别人推心置腹,而且不知为什么,立刻就要求别人对我们马上报以完全的同情,关心我们所焦虑和担心的一切,随声附和我们,毫不违拗我们的性子。不然,我们就要勃然大怒,把整个酒店都掀翻。”这里,接着就讲了讲关于斯涅吉辽夫上尉的故事。“在这个月看见过被告,听见过他说话的人终于感到这里面也许已不仅仅是对于父亲的叫嚷和威吓了,看他那疯狂的样子,威胁也许真会变成事实。”这时检察官描写了修道院里那次家庭聚会,和阿辽沙的谈话,还有被告饭后闯进父亲家里动武的那一幕丑剧。“我不想强言断定,”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继续说,“被告在演出这幕丑剧之前,就已经周密而有意识地决定把父亲杀死了事。但是这念头已经有好几次横梗在他的心头,他曾经详细地审察过,这我们有事实、证人和他自己的供词为证。说实话,诸位陪审员,”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补充说,“我甚至在今天以前还犹豫不定被告是否确实完全有意识地蓄谋犯了指控他的罪名。我深信他的心里已多次想见未来这个不幸的时刻,但只是想见,只是心里想到了这种可能性,还没有决定实行的日期和在什么情况下实行。然而,我只是在今天以前,在维尔霍夫采娃小姐今天向法庭呈出那张决定性的文件之前,才一直犹豫不定。诸位,你们亲耳听见了她的喊声:‘这是计划,这是谋杀的计划!’这就是她对于这位不幸的被告那封不幸的醉后来信所下的定义。真的,这封信也确实具有计划和预谋的含义。它是在犯罪前两天写下的,因此我们现在确切地知道,在实行这个可怕的谋划前的两昼夜前,被告曾罚神赌咒地宣称,假使他明天弄不到钱,就要把父亲杀死,抢走他枕头底下的钱,‘装在系着红绸带的信封里’,‘只要伊凡离开了这里’。你们注意:‘只要伊凡离开了这里’,由此可见,一切都已谋划好,一切情况都已考虑到,而且果然,以后也都照所写的实行了!预谋和经过深思熟虑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犯罪的目的就是为了谋财,这是坦率宣告,形诸文字,而且签字署名的。被告并没有否认他的签字。有人会说:这是他在醉后写的。但是这一点丝毫不能减轻问题的严重性,却反而更显得重要,因为他在醉后写了清醒时所谋划的一切。清醒时没有谋划,就不会在醉后写出来。也许有人会说,他何必在酒店里把他的计划信口乱说出来呢?一个人如果预谋干这种事,一定会秘而不宣,放在心里的。这话不错,但他叫嚷的时候是还没有计划和预谋好,只有一个愿望摆在那儿,还只是形成了一个意向。以后他就叫嚷得少些了。在写这封信的那个晚上,他在‘京都’酒店里喝得烂醉,一反往常地沉默不言,不打弹子,坐在一旁,不同人说话,只把此地商家的一个伙计从座位上赶了开去,但这几乎是无意识的,出于好吵嘴的习惯,他一进酒店就不可能不吵嘴。不错,在下最后的决心的时候,被告的脑子里应该会产生一个顾虑,就是他在城里预先叫嚷得太多了,在他实行计划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他受到揭发和指控的佐证。但是有什么办法?公开宣扬的傻事已经做了,就没法收回,再说,他以前曾靠运气混了过去,现在也可能混过去。诸位,我们是相信我们的照命星宿的!我应该承认,他做了许多事情,企图逃避那不幸的时刻,他尽了很大的力量来避免造成流血局面。‘我明天要去向所有的人告借三千卢布,’他曾用他那种别致的言语写道,‘如果借不到钱,只好流血。’这也是在喝醉的时候写的,同样也是在清醒的时候照计施行了!”

  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说到这里,开始详细描述米卡怎样努力弄钱,以图避免犯罪。他讲出他在萨姆索诺夫家里的行动和去找猎狗的那次旅行,一切全有文件为证。“他挨饥受累,饱受嘲笑,还卖掉了钟来支付这趟外出的用费。(但据说身上还带着一千五百卢布,——据说!)最后,怀着留在城里的意中人可能乘他不在那里时跑到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家里去的担心嫉妒,终于回到城里来了。谢天谢地!她竟没有到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家去。他亲自送她到她的保护人萨姆索诺夫那里。(奇怪的是他对萨姆索诺夫并不嫉妒,这是这件案子里十分突出的心理特点!)接着他就跑到‘后门’的监视岗哨上去。到了那里,才知道斯麦尔佳科夫发了羊癫疯,另一个仆人也生了病。时机正好,‘暗号’又已经掌握在他手里,——这是多么引诱人呀!然而他到底还在那里抵抗。他到受大家尊敬的、此地的临时住户霍赫拉柯娃夫人那里去。这位太太早就对他的命运发生同情,向他提出一个极有益的劝告,就是戒除酗酒的习惯,放弃胡闹的爱情,不再到酒店里闲坐,白白浪费青春的精力,而动身到西伯利亚找金矿去:‘那是您那旺盛的精力,您渴望奇遇的浪漫性格的一条出路’。”接着在描述了谈话的结局和被告忽然得知格鲁申卡并没有在萨姆索诺夫家里时的情景,又描述了这个满腹醋意、被神经过敏所折磨的不幸的人一想到她居然欺骗他,现在已经到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那里时,怎样顿时期得发狂之后,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又请大家注意一个偶然情况所起的致命影响:如果女仆当时来得及对他说,他的爱人正在莫克洛叶,和‘以前的’、‘无可争议的’那一位在一起,那就什么事情也不会有了。但是她竟吓得愣住了,开始发誓赌咒,被告当时不杀死她,只是因为他正急如星火地要去追他的负心的女人。不过请注意:他无论怎样气忿,到底还把一个铜杵抄在手里。为什么偏偏要抄这个铜杵,为什么不拿别的什么凶器呢?假如我们已整整一个月经常默想到这幅图画,心里已有所准备,那么我们只要看见有什么象凶器的东西在眼前闪过,就一定会马上抓起来当凶器使用的。至于哪一类东西可以当凶器用,我们已经设想了整整一个月了。正因这样所以才这么一刹那间就毫不犹豫看出它可以当作凶器!所以他在拿起这个倒楣的铜杵时,毕竟并不是无意识的,并不是随便拿的。于是,他到了父亲的花园里,——时机正巧,在深沉的夜中,没有一个证人,只有黑暗和嫉妒。他疑心她在这里,正在他的情敌的怀抱里,也许这时候还在笑他,这使他喘不过气来。何况这已不仅是疑惑,——现在还有什么疑惑,欺骗是明白而且显然的事:她就在这里,就在这间有灯光的屋子里,就在他的屏风后面,——这时候人们想让我们相信:这个不幸的人踮着脚走近窗旁,恭敬地朝里面窥看,善良地低声下气,懂事地走开,连忙远离这是非之地,不使危险而不道德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知道被告的性格,而且根据种种事实,了解他正处在什么心理状态,最主要的是他已经知道那立刻可以叫开门进去的暗号!”说到“暗号”一层,伊波利特-基里洛维奇暂时搁下他对被告的指控,认为必须就斯麦尔佳科夫的事情做一个详细说明,把关于斯麦尔佳科夫有杀人嫌疑的一段插曲完全分析透辟,以便彻底撇开这种想法。他说得十分详尽,因此大家都明白,尽管他口头表示那种猜想不置一驳,但毕竟还是认为它十分重要

或许您还会喜欢: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一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天下精灵铸三戒,地底矮人得七戒,寿定凡人持九戒,魔多妖境暗影伏,闇王坐拥至尊戒。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魔戒至尊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魔多妖境暗影伏。※※※当袋底洞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宣布不久后会为自己一百一十一岁大寿举行盛大宴会时,哈比屯的居民都兴奋的议论纷纷。比尔博不但非常富有,更是个特立独行的奇人。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