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二卷伊凡·费多罗维奇哥哥 第07节再访斯麦尔佳科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斯麦尔佳科夫那时候已经出了医院。伊凡-费多罗维奇认识他的新住处:就在那所歪斜的小木头房里,房子里面一明两暗共三间。玛丽亚-孔德拉奇耶芙娜和母亲住一间,斯麦尔佳科夫单独住在另一间。谁也不知道他凭什么住在她们家里,是白住呢还是出租金。以后人家猜想:他是以玛丽亚-孔德拉奇耶芙娜的未婚夫的身分住在他们家里,而且是白住的。母女俩都很敬重他,把他看作是比她们自己高一头的人。伊凡-费多罗维奇敲开门后走进外屋,依照玛丽亚-孔德拉奇耶芙娜的指示,一直走进左面斯麦尔佳科夫所住的“上房”里去。屋子里有一个磁砖砌成的火炉,烧得很旺。墙上糊着淡蓝色的花纸,都已破碎,有许多壁虫在花纸底下的裂缝里爬,不住发出沙沙的声音。家具是很简陋的:两面靠墙各有一只长凳,桌旁放着两把椅子。桌子虽然是白木头的,但是铺着一块玫瑰色的花桌布。两个小窗台上各放着一盆天竺葵。角落里有一个神像龛。桌上摆着一个撞得坑坑洼洼的小铜茶炊,还有一个盘子,里面有两个茶杯。但是斯麦尔佳科夫已经喝完了茶,茶炊已熄灭了。……他正靠着桌子坐在长凳上,一面看着一个本子,一面用钢笔画着什么。旁边放着墨水瓶和一只低矮的生铁蜡烛台,但上面却插着一根洋蜡。伊凡-费多罗维奇从斯麦尔佳科夫的脸上立刻看出,他的病已经完全复原。他脸色好得多了,也胖了些,额头卷发高耸,鬓角也梳得光光的。他穿着花花绿绿的晨衣,但已经穿得很旧,而且破得不象样了。鼻子上架着眼镜,是伊凡-费多罗维奇以前没有看见过的。这件无所谓的小事却似乎凭空使伊凡-费多罗维奇怒气倍增:“这样一个畜生,居然还戴眼镜!”斯麦尔佳科夫慢吞吞地抬起头来,隔着眼镜打量走进来的人;然后轻轻摘下眼镜,从长凳上站起来,但是似乎并不十分恭敬,甚至是懒洋洋的,单只是为了遵守最起码的、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点礼貌。这一切在刹那间都落在伊凡的眼里,他毫无遗漏地全注意到了,尤其是斯麦尔佳科夫的眼神,完全是恶狠狠,不愉快,甚至是傲慢的,好象在说:“你为什么又来了,那次已经全都谈好,又来了干什么呢?”伊凡-费多罗维奇勉强控制住自己:
  “你这里真热。”他说着,还站在那里,把大衣的钮扣解开。
  “脱了吧。”斯麦尔佳科夫表示允许地说。
  伊凡-费多罗维奇脱下大衣,扔在长凳上,用发抖的手抓过一把椅子,迅速地把它推近桌边,坐了下来。斯麦尔佳科夫还比他先坐到凳子上。
  “先说说,我们是不是单独在这里?”伊凡-费多罗维奇严肃而急促地问,“没有人听得见我们说话么?”
  “没有人听得见。您自己看见了:隔着一间外屋。”
  “你听着,老弟:上次我在医院里离开你的时候,你曾胡说什么假如我不说你会假装发羊癫疯,那么你也不对检察官供出我们两人在大门旁的全部谈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全部?这究竟指的是什么?你是威吓我么?意思是我和你结成了某种同盟么,我是在怕你么?”
  伊凡-费多罗维奇怒火冲天地说了这一堆话,显然故意让对方知道他根本不屑于拐弯抹角耍什么手腕,而要把一切全都亮到桌面上。斯麦尔佳科夫的眼睛恶狠狠地闪着光,他眯了一下左眼,尽管照例还是带着从容镇定的样子,但仿佛是立刻针锋相对地作了回答,意思是说:“你要打开窗子说亮话,就给你打开窗子说亮话吧。”
  “我当时所以说这话,以及话中所含的意思,就是指您预先知道你的亲生的父亲将被谋杀,竟听凭他牺牲;而我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些情况后,断定您有什么不好的心思,甚至想到别的更坏的事情上去,所以当时答应不向司法当局报告。”
  斯麦尔佳科夫说这话时,虽然不慌不忙,而且显然很能自制,但是在他的嗓音里还是能听出一种坚定果断,恶毒而又傲慢挑战的意味。他桀骜不驯地两眼紧盯着伊凡-费多罗维奇,后者一时简直气得两眼发花:
  “怎么?这是什么意思?你的脑子正常么?”
  “完全正常。”
  “难道我当时知道会发生谋杀案么?”伊凡-费多罗维奇终于喊了起来,用拳头猛敲着桌子。“‘别的更坏的事情’是什么意思?你说,你这下流胚!”
  斯麦尔佳科夫沉默着,继续以傲慢的眼光打量着伊凡-费多罗维奇。
  “你说,你这臭娘养的,别的事情是什么?”伊凡-费多罗维奇咆哮着。
  “我刚才说的别的事情,就是指着您在当时,大概也非常希望令尊大人死去。”
  伊凡-费多罗维奇跳起来,用全力朝他的肩膀揍了一拳,竟使他猛地仰倒在墙上。他顿时泪流满面,说了一句:“打一个软弱的人是可耻的,先生,”就忽然用一块很脏的蓝格布手绢捂着眼睛,轻轻地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
  “够了!别哭了!”伊凡-费多罗维奇终于厉声命令,又坐到椅子上。“不要让我失去最后的耐性!”

  斯麦尔佳科夫把那块抹布从眼睛上挪开。他的皱皱巴巴的脸上每一小道线条都表现出刚刚受到的侮辱。
  “那么你这下流胚当时竟以为我想串通德米特里杀死父亲么?”
  “我不知道您当时心里有什么念头,”斯麦尔佳科夫气愤愤地说,“我当时在您走进大门的时候,所以拦住你,就是要用这问题试探您。”
  “试探什么?什么?”
  “就是这样一件事:您到底愿意不愿意您的父亲早日被杀?”
  最使伊凡-费多罗维奇生气的是斯麦尔佳科夫老是不肯放弃的那种傲慢不逊的语气。
  “就是你杀死他的?”他突然叫道。
  斯麦尔佳科夫轻蔑地冷笑了笑。
  “您自己明明知道不是我杀死的。我以为对聪明人来说,这话简直是用不着多说的了。”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你当时对我有了这样的疑心呢?”
  “您也知道,这完全是因为担心害怕。因为我当时的心情是害怕得心惊胆战,所以对大家都起疑心。我决定也来试探您一下,因为我心想,假使你也和你的哥哥怀着一样的念头,那么事情就算完了,我自己也会象苍蝇一般完蛋的。”
  “你听着,你两星期以前不是这样说的。”
  “我在医院里和你说的话,也含有这样的意思,不过我以为,不用对您多说,您也会明白的。您既然是极聪明的人,自己也不愿意谈得太露骨的。”
  “真想得出来!但是你给我回答,你给我回答,我一定要你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究竟有什么会在你这下贱的心里引起对我这样卑鄙的疑心!”
  “要说杀人,您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也不想去干的,至于说愿意让别的人动手去杀,那您确实是愿意的。”
  “瞧他说得多满不在乎,多满不在乎!可是为什么我愿意?有什么根据说我愿意?”
  “怎么叫做有什么根据?遗产呢?”斯麦尔佳科夫恶毒地,甚至仿佛报复似的马上接口说,“您的父亲死后你们三弟兄每人将近可以得到四万卢布,也许还要多,但要是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娶了那位太太,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那么结婚以后她立刻会把全部资产转到自己的名下,因为她不是一个傻子,那样一来你们三弟兄在父亲死后恐怕连两个卢布也得不到了。那时候离结婚还有多远呢?只差一根头发丝罢了。只要那位小姐用小指头在他面前招一招,他立刻就会耷拉着舌头,跑着跟在她后面上教堂去的。”
  伊凡-费多罗维奇痛苦地勉强控制住自己。
  “好极了,”他终于说,“您瞧,我不跳起来,不揍你,不杀死你。你再说:据你看来,我正是等着德米特里哥哥去做这事,指望他动手?”
  “您怎么能不希望呢?他如果杀了人,就会把他的各种贵族权利、身分和财产都剥夺,流放到远方去。那时候他应得的一份父亲遗产可以由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和您两人平分,那时候每人可以得到的已经不止四万,是六万了。您当时一定是在这样指望着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的!”
  “我真拼命忍着才能不揍你!你听着,你这混蛋:假使我当时真指望什么人去动手,自然是指望你,而不会去指望德米特里。我可以赌咒,我甚至预感你会干出点什么卑鄙勾当来的,……那时候……我还记得我的印象!”
  “我当时也想到过这个,想过很短的一会儿,想到您的确也在希望我去做,”斯麦尔佳科夫咧嘴嘲笑地说,“这更使我当时看清了您的心思,因为既然你事先已怀疑到我,同时自己却又动身离开了,那就等于您已借此告诉了我:你可以杀死父亲,我并不阻拦。”
  “下流胚!你竟这样理解么?”
  “这全是因为契尔马什涅而起的。对不起!您准备到莫斯科去,您的父亲一再请您到契尔马什涅去一趟,您都坚决拒绝!但只凭我说了一句傻话,您却忽然竟答应了!可您为什么当时要答应到契尔马什涅去?您既然不到莫斯科去,却只由于我说了一句话,就无缘无故地到契尔马什涅去,那么可见您自然是希望我干出点什么事情来的。”
  “不,我赌咒,不是的!”伊凡气得咬牙切齿地叫了起来。
  “怎么不呢?如果不是这样,您既是您父亲的儿子,听了我当时所说的那些话,应该首先把我送警察局,揍一顿,……至少当场打我一个耳光,但对不起,您正相反,非但一点也不生气,还立刻好心地完全照我十分愚蠢的傻话做,当时就动身走了。这是十分荒诞的事,因为您本应该留在这里,保护您父亲的生命的。……根据这些,我怎么能不下这样的断语呢?”
  伊凡皱眉蹙额地坐在那里,两手痉挛地握着拳紧抵着膝头。
  “可惜当时没有打你的耳光。”他苦笑着说。“当时我不能把你送警察局:因为没有人能相信我,再说叫我告你什么罪名呢?但是耳光是可以打的,……可惜我没有想到,虽然打耳光已被禁止,但是我一定要把你的狗脸打得稀烂。”
  斯麦尔佳科夫几乎愉快地看着他。
  “在生活中一般的情况下,”他用一种自以为是的学究口气说,有一次他在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饭桌旁伺候,同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辩论起信仰的问题来,逗得他生气的时候,也是用的这种口气,“在生活中一般的情况下,打耳光现在的确被法律禁止了,大家不再打人。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不但是我们这里,就是在全世界,连最地道的法兰西共和国,也还是照样在打人,和亚当夏娃的时代一样,而且将来也永远不会停止。可是,您竟连在当时那样特殊的情况下也不敢。”

  “你为什么在学法文单字?”伊凡朝放在桌上的练习本扬一下头。
  “为什么我不能学学这个,来增进我的学问呢,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也可以到欧洲那些令人快乐的地方去去的。”
  “你听着,你这坏蛋,”伊凡两眼冒火,全身发抖,“我不怕你告发,随便你怎样招供去好了。我现在不把你揍死,只是因为我疑心这次罪案是你犯的,一定要把你送上法庭。我早晚会把你揭露出来的!”
  “我觉得您还是闭嘴不说好。因为我完全清白无罪,您能告我什么?谁能相信您?您只要一开口,我就全说出来,我干吗不为自己辩护呢?”
  “你以为我现在怕你么?”
  “即使我刚才对您说的话法院不相信,可是大家会相信,会使您没脸见人。”
  “这又是‘同聪明人谈谈是有好处的’么?”伊凡咬牙切齿地说。
  “您说的正对。您还是做个聪明人吧。”
  伊凡-费多罗维奇站起身来,气得浑身打着颤,穿上大衣,再也不答理斯麦尔佳科夫,甚至看也不看他,很快就走出了木屋。晚上的新鲜空气使他感到精神一爽。这是个月明之夜。恐怖的噩梦般的念头和感触在他心里沸腾。“现在就去告发斯麦尔佳科夫么?但是有什么可告发的呢,他弄到结果还会是无罪的。相反地,他可以反控我。真的,我当时为什么答应到契尔马什涅去?为什么?为什么?”伊凡-费多罗维奇问,“是的,我自然在等待发生什么事情,他的话是对的。……”他又再一次想起了他在父亲家中最后一夜在楼梯上偷听的情景,这样想起来已经有无数次了,但这一次却感到心情特别痛苦,甚至使他象被刀扎了一下似的猛一下站住了:“是的,我当时确在期待这样的事,这是真的!我希望,我确实是在希望发生谋杀!我真的是希望发生谋杀么?……应该把斯麦尔佳科夫干掉!……假如我现在不敢干掉斯麦尔佳科夫,就简直不配再活下去!……”伊凡-费多罗维奇没有回家,却径直奔到了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家里。他的出现使她吓了一跳,因为他的神气简直象发了疯。他把他和斯麦尔佳科夫谈话的情形告诉了她,完全说了出来,连小过节也不漏。无论她怎样劝他,他也不能平静下来,不住地在屋里走,断断续续地说着一些古怪的话。最后他终于坐了下来。胳膊肘支在桌子上,两手撑着头,说出这样几句奇怪的警句来:
  “如果杀人的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佳科夫,那么我当时自然是和他同谋的,因为是我嗾使他去做这件事的。是不是我嗾使的,我还不知道。但是假使是他杀死的,而不是德米特里,那么我自然也是凶手。”
  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听了这句话,默默地站起身来,走到书桌旁边,打开放在桌上的小盒,掏出一张纸来,放在伊凡面前。这张纸就是后来伊凡-费多罗维奇对阿辽沙宣布确认德米特里杀死父亲的“象数学公式那么清楚的证据”。那是米卡醉后写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一封信,是阿辽沙在卡捷琳娜家看到格鲁申卡侮辱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情景以后,回修道院去,在田野里和米卡相遇的那个晚上写的。当时米卡和阿辽沙分了手,就急忙跑到格鲁申卡那里去;谁也不知道他见到她没有,但是夜里他竟出现在“京都”酒店里,喝了不少的酒。醉后他要了纸笔,涂写了一张对于自己很重要的文件。这是一封疯狂的,话很多却又前言不搭后语的信,完全是一封“醉书”。好象是一个醉鬼回家后,特别激烈地对妻子和家里的什么人讲述他刚才怎样被人侮辱,侮辱他的是个多么卑鄙的人,他自己相反地是多么好,他一定要给那个卑鄙的人一点厉害瞧瞧,——这一套话总是又长又不连贯的,说得满腔激动,不住用拳头敲桌子,流着醉泪。酒店里拿给他的纸是张破烂肮脏的普通的信笺,质地恶劣,反面还写了一篇账目。显然这张纸容纳不下醉人的一大堆唠叨。米卡不但把上下所有空白的地方写满,最后的几行甚至还交叉重迭着写在已经写过的字句上。那封信的内容如下:“我的要命的卡嘉!明天我就设法弄到钱,把你的三千卢布还你,从此就再见吧,火气极大的女人!再见吧!我的爱情!我们从此一刀两断!明天我将从所有的人手里弄钱,假如在别人手里弄不到,我敢对你起誓,我要到父亲那里去,砸破他的脑袋,从他的枕头底下拿到手,不过但愿伊凡离开了。我宁愿去服苦役,也一定要把三千卢布还给你。请原谅吧。我要对你长跪叩头,因为我在你面前是个卑鄙的人。你饶恕我吧。不,还是不必饶恕好,这样你我都轻松些!我宁愿被判苦役,不愿接受你的爱情,因为我爱着别人,你今天已经深深地认识她了,那么你怎么还能饶恕我呢?我要杀死偷我东西的贼!我要离开你们大家,到东方去,好让别人都不认识我。我也要把她遗忘,因为不但是你一个人,连她也是折磨我的人。再见吧!

  “再启:我虽写的是诅咒的话,但是十分崇拜你!我听得出我胸中的声音。还留着一根弦儿,在铮铮地发响。最好把心切成两半!我将自杀,但首先一定要杀死那条狗。从他那里抢下三千,扔给你。虽然我在你面前是一个卑鄙的人,但决不是账!你等候着那三千卢布吧。在那条狗的被褥底下,玫瑰色的丝带。我不是贼,而是要杀死偷我的贼。卡嘉,你不要轻蔑地看我:德米特里不是贼,却是杀人的凶手!为了站住脚跟,不看你的傲慢的颜色,我杀死父亲,毁了我自己。为了不爱你。
  “三启:我吻你的脚,再见吧!
  “四启:卡嘉,你祷告上帝,使人们能拿出钱来。我可以不至于流血。如弄不出钱。就要流血了!你杀死我吧!
  你的奴隶和仇人
  德-卡拉马佐夫。”
  伊凡读了这个“文件”,立刻完全相信了。这么说,杀人的是哥哥,不是斯麦尔佳科夫。既不是斯麦尔佳科夫,也就不是他伊凡。这封信在他的眼里突然具有数学公式般的意义。他对于米卡的有罪,再也不会有任何怀疑了。此外,伊凡从来没有怀疑米卡会串通斯麦尔佳科夫一起干,那样和事实也不符。伊凡完全安心了。第二天早晨,他想起斯麦尔佳科夫和他的嘲笑时,心里只是感到轻蔑。过了几天,竟奇怪自己怎么会因为他的疑心而感到那样苦恼屈辱。他决定不去理会他,把他忘掉。这样过了一个月。他不再向任何人打听斯麦尔佳科夫的事,但是有两次偶然听到他病得很厉害,而且神志不大正常。“早晚会发疯的。”年轻的医生瓦尔文斯基有一次这样谈到他。伊凡当时很注意这句话。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周里,伊凡自己也开始感到不很舒服。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请来的医生在开审不久前从莫斯科来到,他曾去请他诊视过。就在这时候,他和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这是两个互相爱恋着的仇人。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对于米卡的那种尽管短暂、但却强烈的恋旧心情,把伊凡激得完全狂怒了。我们前面曾描写过阿辽沙从米卡那儿到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家里去的时候所遇到的最后那一场戏,奇怪的是,在这场戏发生之前,整整的一个月里,伊凡一次也没有听到她对米卡的犯罪有过什么怀疑,尽管她不时对米卡产生那种使他最为愤恨的恋旧之情。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他虽感到自己对米卡的憎恨日益加深,但心里却明白他的恨他,并不是为了卡嘉对他恋旧,却是因为他杀死了父亲!他完全自己觉察到,而且意识到这一层。虽然如此,他在开审的前十天,还是到米卡那里去,对他提出了一个逃走的计划,——这计划显然是他早就想好了的。在这件事上,除了促使他采取这一步骤的主要原因以外,还有一个他心中没有平复的创痕也起了作用,这就是斯麦尔佳科夫所说的那句闲话,仿佛米卡被控是对伊凡有利的,因为那样一来他和阿辽沙两人应得的亡父遗产,数目将从四万增加到六万。他决定自己一人就拿出三万来,作为设法使米卡逃走的费用。当时他从他那里回来,心里感到十分烦闷而且惭愧:他忽然开始觉得,他的希望米卡逃走,不但为了牺牲三万卢布以平复他心上的创痕,还由于别种原因。他自己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在心灵上同样是凶手?”有一种隐约但却炙人的东西在刺痛他的心。尤其是在整整的这一个月内,他的骄傲受到重大挫伤,但是这话以后再说。……伊凡-费多罗维奇在和阿辽沙谈话以后,已经准备拉自己住所的门铃,突然又决定要到斯麦尔佳科夫那里去,这时候他是受到一种在他胸中突然沸腾起来的特别愤恨的情感的支配。他忽然想起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刚才当着阿辽沙喊道:“可是你,你竭力让我相信他(也就是米卡)是凶手!”伊凡想起这句话,甚至愣住了:他从来也没有让她相信米卡是凶手过,正相反,当他从斯麦尔佳科夫那里回来的时候,他还曾在她面前怀疑过自己哩。相反地,正是她,是她取出那张“文件”给他看,来证明他哥哥有罪的!可现在她忽然说起:“我自己也到斯麦尔佳科夫那里去过的!”什么时候去的?伊凡一点也不知道。这么说来,她并不十分相信米卡有罪!斯麦尔佳科夫会对她说些什么?他究竟对她说了些什么?可怕的怒火在他的心里燃烧。他真不明白他怎么会在半小时以前把这句话放了过去,不当时就嚷起来。他不再去拉门铃,拔脚就向斯麦尔佳科夫那里跑去。“这一次我也许要杀死他,”他在路上想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