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二卷米卡 第04节在黑暗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跑到哪里去?很明显:“她不在费多尔-巴夫洛维奇那里,还能在哪里呢?现在事情已经很明白,她从萨姆索诺夫家一直跑到他那里去了。全部的阴谋,全部的欺骗现在都已经是明摆着的了。……”这些念头象旋风一般在他的脑子里掠过。玛丽亚-孔德拉奇耶芙娜的院子里他没有去:“用不着到那里去,完全用不着,……一点也不要打草惊蛇,……马上就会去通风报信,出卖我的。……玛丽亚-孔德拉奇耶芙娜显然是同谋,斯麦尔佳科夫也一样,也一样,大家都被收买了!”他脑子里想好了另一个主意:他穿过胡同,围绕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房子绕了一大圈。先经过德米特罗夫大街,然后跑过小桥,一直溜进后门外的那条僻静胡同里。那是一条空荡荡的、人迹罕见的胡同,一面是邻家菜园的篱笆,另一面是坚固的高围墙,把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花园团团围住。他当时选好了一个地方,根据他所知道的传说,好象这里就是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娅曾经越墙而进的地方。“既然她能越过,”天知道他脑子里为什么闪出了这样一个念头,“那我为什么就不能越过呢?”果然,他跳了一下,立即设法用手抓住了墙头,接着用力提起身子,一下子就爬了上去,骑在墙头上。园内离这里稍近处有一个小澡堂挡着,但是从围墙上看得见正屋里点着灯的窗子。“果然不错,老头子的卧室里有亮光。她一定在那里!”想着,他就从围墙上跳进了花园。他虽然知道格里戈里有病,斯麦尔佳科夫也可能真的病倒了,不会有人听见他的动静,但是他还是本能地躲了起来,屏息不动,注意地倾听。四下里是死一般的沉寂,而且好象天意似的,万籁俱静,没有一点微风。
  “‘只有寂静在微语’,”他的脑子里不知怎么闪出这句诗来,“但愿没有人听见我越墙的声音;大概没有人。”站了一分钟以后,他轻轻地在园里草地上走动起来。他蹑手蹑脚绕着大树和灌木丛走了半天,每走一步都要侧耳细听一下。足有五分钟,他才走到了灯火通明的窗子旁边。他记得紧靠窗前有几棵高大茂密的接骨木和雪球树。屋子左侧通到花园的门闩上了,他经过时特地去仔细察看了一下。最后他终于走到灌木丛边,躲在后面。他连大气也不敢出。“现在必须先等一会儿,”他想,“如果他们刚刚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现在正在那里侧耳倾听,那就让他们安一安心,……只是但愿不要咳嗽,不要打喷嚏。……”
  他静等了两分钟光景,但是他的心跳得厉害,有时候跳得简直仿佛喘不过气来。“不行,心跳老不停,”他想,“我实在等不下去了。”他站在灌木丛后面的黑影里,树丛的前面一部分被窗内的灯光照亮着。“雪球花果,红莓果,多么红呀!”他喃喃地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他悄然无声地一步步走到窗前,踮起脚尖。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卧室清清楚楚地整个显现在他的眼前。这是一间不大的房间,当中用一道红色的、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称之为“中国式”的屏风把整间屋子隔开。“中国式的屏风,”米卡的脑子里掠过这个念头,“格鲁申卡就在那屏风后面。”他开始观察费多尔-巴夫洛维奇。他穿了一件带条子的新的绸睡衣,腰间系着一根带穗的丝带,米卡还从来没有看见他穿过这件衣服。睡衣领口里露出干净、讲究的内衣,荷兰细布衬衫,上面缀着金钮扣。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头上还是戴着阿辽沙看见过的红头巾。“打扮了一番。”米卡想。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站在窗旁,显然在那里凝想。他忽然抬起头稍为倾听了一会儿,没有听到什么,就走到桌边,从酒瓶里倒了半杯白兰地,喝干了。随后他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又站了一会,无精打采地走到墙上的穿衣镜前,用右手把红头巾从额上微微掀起一点,开始察看他那还没有消下去的紫血印和创痕。“他一个人在家,”米卡想,“大概是一个人。”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离开镜子,忽然转身向窗,朝外张望。米卡立刻跳到阴影里去。

  “她也许在屏风后面,也许已经睡了。”他的心里象被针扎了一下。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离开了窗子。“他是在窗前张望她,这么说,她不在里面;要不然,他为什么往黑暗里瞧呢?……看来心里一定正在等得不耐烦。……”米卡立刻又跳过来,朝窗里窥视。老人已经坐在小桌前面,显然露出忧郁的样子,后来胳膊肘支在桌子上,用右掌托着腮。米卡贪婪地细看着。
  “一个人,一个人。”他又一次断定。“假使她在这儿,他的脸色不会这样的。”说来奇怪:他的心里突然因为她不在而涌起一种奇怪而不可思议的懊丧。“并不是因为她不在,”米卡觉察到了这种心情,立刻自己解释说,“而是因为这样就仍旧无法确切地弄明白她究竟在不在里面。”据米卡以后自己回忆,他当时的脑子是异常清楚的,对一切事情都能算得十分周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但是烦恼,由于看不清和捉摸不透而引起的烦恼,很快地在他的心里变得越来越强烈。“她到底在里面不在里面呢?”他的心里急得发狠。他突然下定决心,伸出手去,轻轻地敲起窗框来。他敲出老人同斯麦尔佳科夫约定的暗号:先是两下慢的,接着是三下快的:笃、笃、笃,这个暗号是表示“格鲁申卡来了”。老人哆嗦了一下,猛地抬起头,迅速跳了起来,跑到窗前。米卡立刻跳进了阴影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开开窗子,把整个头都探了出来。
  “格鲁申卡,是你?是你么?”他用有点发抖的声音悄悄地说,“你在哪儿,我的小乖乖,我的天使,你在哪儿?”他激动极了,连气都喘不过来。
  “是一个人!”米卡心里断定。
  “你在哪儿呀?”老人又喊着,把头更探出来些,连肩膀也伸在外面,向四面八方前后左右地张望着。“快来呀。我预备好了礼物。你快来,我给你看!……”
  “他指的是装着三千卢布的那个信封。”米卡闪过这个念头。
  “在哪里呀?……在门旁么?我马上就来开。……”
  老人几乎要爬出窗子来似的,朝右面通花园的门那儿张望着,竭力向黑暗里搜寻。眼看再过一会儿,他听不到格鲁申卡的回答,就要跑去开门了。米卡一动不动地躲在一旁望着。老人那整个使他十分讨厌的侧影,那整个松垂的喉结,他那在甜蜜的期待中显露出笑意的鹰钩鼻子,以及他那两片嘴唇,这一切都被左面屋子里斜射的灯光照得清清楚楚。米卡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可怕的狂怒:“这就是他,他的情敌,折磨他、毁掉他的一生的人!”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复仇的狂怒,——对于这种怒气,四天以前他在凉亭里同阿辽沙谈话的时候,当他回答阿辽沙“你怎么能说你会杀死父亲呢”这句问话时,他就曾仿佛有所预感似的公开提到过。

  “我实在不知道,不知道,”他当时说,“也许不会杀,但也说不定会杀。我怕正在那个时候他的脸会忽然引起我的痛恨。我恨他的喉结,他的鼻子,他的眼睛,他的无耻的嘲笑。我感到有一种人身的厌恶。我怕的就是这个,就怕我会按捺不住。……”
  这种人身的厌恶增长到了无法忍耐的地步。米卡已经失掉了自制,他突然从口袋里拿出铜杵来……
  ……
  “上帝当时在看顾着我。”后来米卡自己这样说。恰巧在那个时候有病的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在床上醒了过来。那天傍晚他正用斯麦尔佳科夫对伊凡-费多罗维奇讲过的那种偏方作了治疗:由他妻子帮助用伏特加酒搀一种神秘的浓汁遍擦全身,接着一边把剩下的喝下去,一边由他妻子为他低声念着“某种祷词”,然后躺下睡觉。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也喝了些。她本来不会喝酒,所以就在她的丈夫身旁沉沉地睡熟了。但完全出乎意外地,格里戈里忽然在夜里醒了过来,他思量了一会儿,虽然马上又感到腰际剧痛,还是在床上坐了起来。随后又思索了一下,就下了床,匆匆忙忙地穿上了衣服。也许他是因为自己在睡觉,“在这种危险的时候”家里没人看守,因而感到良心有些不安。犯了羊癫疯弄得精疲力竭的斯麦尔佳科夫正躺在另一间小屋里,一动也不动。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也没有惊醒。“这女人醉垮了。”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看了她一眼,这样想着,就一面哼哼,一面走到了门外台阶上。自然,他只打算站在台阶上看看,因为他没有力气走路,腰间和右腿实在疼得难受。但这时他恰巧忽然想起他晚上没有把通花园的门锁上。他是个凡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严格遵守已定的规矩和多年的老习惯。他痛得一歪一瘸地从台阶上下来,向花园走去。园门完全敞开着。他不加思索地走进了花园,也许是他产生了什么幻觉,也许是因为听见了什么声音,但他往左右一望,果然看见主人房间的窗子敞开着,空洞洞地,没有人在窗前张望。
  “为什么开着?现在已经不是夏天!”格里戈里想。突然,正在那个当儿,花园里有某种异常的东西在他的眼前一闪而过。在他面前四十步远的地方,黑暗中好象有一个人跑过,有一个黑影在很快地移动。“天啊!”格里戈里说着,不顾一切,也忘记了自己的腰痛,就拔脚奔过去拦截那正在跑着的人。花园里的路径显然他比那个跑着的人熟些,他找了一条捷径;那个人跑向澡堂里,绕到澡堂后面,朝墙脚下跑去。……格里戈里毫不放松地两眼紧盯着他,同时不顾一切拼命地跑着。他跑到围墙脚下时,正巧那人已经在开始攀越围墙。格里戈里一声怒吼,直冲过去,两手紧紧拉住了他的腿。

  果然如此,预感并没有错:他认出他来了,这正是他,那个“杀父的恶棍”!
  “杀父的人!”老人声震四邻地大喊一声,但是刚刚喊出了这一声,他就象被雷殛了一般地突然倒下了。米卡重又跳到花园里,俯身去看被打倒在地的人。米卡的双手还握着铜杵,他不加思索地顺手把它扔到草地上,铜杵落在格里戈里身旁两步的地方,但并不是在草丛里,而是落在小径上最明显的地方。他对躺在他面前的人察看了好几秒钟。老人的头上血迹模糊;米卡伸出手去摸索着他的头。他后来清楚地记得,他那时候很想“弄明白”,他是砸开了老人的脑壳还是只用铜杵打中他的头把他“打蒙”了。但是血在流着、流得怕人,一股热血一下子就沾满了米卡发抖的手指。他还记得他当时从口袋里掏出自己雪白的新手帕,是为到霍赫拉柯娃家去拜访特意带在身边的,他把它按在老人的头上,毫无意义地竭力想擦干他额上和脸上的血。但是连手帕也很快就被血全都渗透了。“天啊,我这是在干什么?”米卡忽然清醒过来,“要是当真砸破了,那还怎么看得清楚,……不过现在反正也都一样了!”他忽然绝望地说,“杀死了也就只好杀死了,……老头子是自己碰上来,自己找死!”他大声说了一句,突然奔向围墙,纵身跳到胡同里,拔腿就跑了。浸透了血的手帕揉成一团捏在他的右手里,他一边跑,一边往上衣的里面口袋里塞。他拼命跑着,街上偶尔有几个过往行人,在黑暗中和他相遇,以后还记得他们在那天夜里遇见了一个没命奔跑的人。他又飞奔着回到了莫罗佐娃家的房子。刚才费尼娅在他离开以后就马上跑去找门房的头儿纳扎尔-伊凡诺维奇,哀求他“看上帝的分上”无论如何“不管是今天也好,明天也好,都不要再放上尉进门”。纳扎尔-伊凡诺维奇听完以后满口答应了,但是不巧得很,他因为太太突然叫他,所以暂时离开,上楼去了,中途遇见了他的侄子,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新近刚从乡里来的,便吩咐他在院里呆一会,却忘了交代关于上尉的事情。米卡跑到大门口,敲起门来。青年马上认出了他,因为米卡曾不止一次给过他酒钱。他立刻给开了门,放他进来,还带着愉快的笑容,连忙殷勤地告诉他说:“现在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可不在家呀。”
  “她在哪儿,波罗霍尔?”米卡突然站住了。
  “她刚才走了,大概两个钟头以前,由季莫费依赶着车,到莫克洛叶去了。”
  “干什么去?”米卡大声问。
  “这个我不知道,去找一位军官,有人从那里叫她去,还打发了马车来……”
  米卡扔下他,几乎象发疯似的跑去找费尼娅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恐怖的大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雷诺被绑架非洲!我向你致意,你这神秘的大地!让我骑在骏马上穿越你那一望无际的空旷草原;让我骑在矫健的骆驼上穿越你那布满了炙热的石头的沙漠;让我在你的棕榈树下漫步,观看你的海市蜃楼美景;让我在你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思念你的过去,感叹你的现在,梦想你的未来。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旗振山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J报社大阪支社的总编富永拜访浅见家,那是l1月1日的事。那天是星期天,可对于浅见光彦来说,不管是周末还是假日都与他无关。浅见昨晚深夜才从四国松山旅行回来,一回来就埋头工作到凌晨。因为约定后天之前要完成的稿件,比预定的晚了许多,虽然老记挂着这件事,可人终究敌不过睡魔。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20分,本想打算稍事休息,没想到脑袋一落枕头,就沉沉睡过去了。“少爷!少爷!快起来。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