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二卷米卡 第01节库兹马·萨姆索诺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米卡
  第一节库兹马-萨姆索诺夫
  格鲁申卡飞进新生活里去的时候,嘱咐阿辽沙向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转致最后的问候,并且请他一辈子记住她的一小时的爱,但对她的事还一点也不知道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那时候也正处于非常纷扰和忙乱的状态。最近两天,他的心情是那样难以形容,正象他以后自己所说的,简直差一点要得脑炎。阿辽沙昨天早晨没找到他,伊凡哥哥当天也没有能够和他在酒店里相见。他所住的小房子的房东严守他的命令,对谁也不说他的行踪。在这两天以内,他真是四面八方到处乱跑,象后来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和他的命运奋斗,拯救自己”,甚至还出城去办一桩急事有几小时之久,虽然他怕离城一步,一分钟也不敢放松对格鲁申卡的监视。这一切以后都会在文件形式下非常详细地弄清楚的,目前我们只想具体地把那个突然出现在他命运中的可怕的惨剧的前两天,他一生中最可痛心的两天中最必要的一些事情先说一说。格鲁申卡确曾诚恳而真挚地爱过他一小时,这是事实,但与此同时,她有时折磨起他来也简直是十分残忍而不加怜悯的。最糟的是他一点也无法摸透她的真正心意,用软骗硬逼的办法都办不到:她不但决不会上勾,反而只会生气,完全不理他,这一点他当然是很明白的。他当时很正确地猜想到她自己也正处在某种内心斗争中,处于一种异常游移不决的心情下,想下某种决心,却始终拿不定主意。因此他不无相当理由地怀着战栗的心情猜到,有的时候她对他和他的热恋简直感到憎恨。事实也许就是这样,但是格鲁申卡究竟为着什么而烦恼,他却始终还是不曾理解。就他自己来说,他所苦恼的全部问题仅仅只在于:“究竟是他米卡中选呢,还是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谈到这里,必须顺便说明一个肯定的事实:他完全深信费多尔-巴夫洛维奇一定会向格鲁申卡提议(说不定已经提议)和她正式结婚的,他决不认为这老色鬼会当真指望只花三千卢布了事。这个结论,是米卡因为深知格鲁申卡和她的性格才得出来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有时会觉得格鲁申卡的全部痛苦和迟疑不决的心情只是由于她不知道应该选择谁,谁对于她比较更有利。至于那位“军官”,也就是格鲁申卡一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快要回来,她正怀着十二分激动和恐惧的心情在等待着他的来临,说来奇怪,他在那些日子里竟连想也没有想到。固然,格鲁申卡最近几天对他绝口不谈这件事。但是她在一个月以前曾接到她那位以前的勾引者一封信,这是他听她亲口说起过的,而且也多少知道了些信中的内容。格鲁申卡当时在气头上,曾把这封信给他看。但是使她惊讶的是他对于这封信几乎毫不加以重视。很难解释为什么:也许就因为他为了这个女人和亲生父亲争锋,这件事的丑恶和可怕已把他完全压倒,使他简直不能设想有比这再可怕、更危险的事情了,至少在当时来说是如此。对于失踪五年以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钻出来的未婚夫,他甚至根本不相信,尤其不相信他很快就会来。而且在米卡看到的那位“军官”的第一封信上,关于这位新情敌回来的话写得也很不明确:这封信通篇很模糊,很浮夸,尽是些多情善感的话。应该说明的是,那一次格鲁申卡把那封信的最后几行字掩住了没给他看,在那几行字里关于回来的话就说得比较确定些。再说米卡事后还记得,当时似乎看到格鲁申卡自己的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骄傲的看不起西伯利亚来的那封信的意思。以后,格鲁申卡关于和这新情敌进一步联系的一切情节,就再也没有对米卡提起过。因此他渐渐地甚至完全忘却了这位军官。他心里只是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有什么变化,他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正在临近的最后冲突的时刻实在太近了,因此一定会比其他一切都更早地弄个水落石出。他战战兢兢地随时都在期待着格鲁申卡的决定,而且一直相信这个决定一定会心血来潮地突然作出。她会忽然对他说:“你把我拿去吧,我永远属于你了。”于是一切都会了结:他会一把抓住她,立刻带她到天涯海角。立刻带走,越远越好,即使不是天涯海角,也要到俄罗斯的尽头,和她在那里结了婚,incognito①地安居下来,让任何人,无论是这里的人也好,那里的人也好,或者任何别的地方的人也好,都从此不再知道他们的踪迹。到了那时候,啊,那时候,就会立即开始过崭新的生活!关于这不同的、革新的、“善良”的生活,(“一定要善良的,一定要善良的!”)他时时刻刻疯狂地幻想着。他渴望这样的复活和革新。他以往出于自己的意志而陷进去的这个污秽的泥沼,使他感到实在再也无法忍受。和很多处于这种境况的人一样,他最相信环境的变更:只要不是这些人,只要不是这个环境,只要脱离这个可诅咒的地方,一切就可以复活,一切就可以重新做起!这是他所深信的,这是他日夜向往的——
  注:①意大利语:隐姓埋名——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第一种解决方式,也就是圆满的解决方式。也还有另一种解决方式,那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结局了。她会忽然对他说:“你走吧,我已经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商量好了,我要嫁给他,不需要你了,”到了那时候,……到了那时候,……但米卡并不知道到了那时候将怎么办,直到最后的一刻他还不知道,这是该替他说句老实话的。他并没有确定的打算,也并没有想到要犯罪。他只是在那里监视,侦探,自己苦恼,但又始终只指望着自己的命运能得到第一种圆满的结局。他甚至赶走了一切别的念头。然而这里又开始碰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桩糟心事,出现了另外一个枝节的,却也是事关重大而又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假使她对他说:“我是你的,你把我带走吧”,那么他将怎样把她带走呢?他哪里有钱,有必要的用费呢?多少年来一直不断地从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所给的那笔钱中陆续支给的生活用款恰巧在这时候全部支完了。自然格鲁申卡有钱,但是米卡在这个问题上却忽然发起可怕的骄傲脾气来:他要自己把她带走,用自己的钱和她开始过新的生活,而不愿意用她的钱;他甚至想也不愿意想他会用她的钱,一想到这里就感到苦恼而不是滋味。我在这里不想去渲染这件事,也不想去分析它,而只是指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是这样。这甚至也说不定完全是由于他偷用了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钱,间接而且似乎下意识地感到良心上的隐痛所致:“已经在一个女人面前做了坏蛋,立刻又在另一个女人面前做坏蛋,”他当时想,这是他以后自己承认的,“而且格鲁申卡如果知道了,也是不会再要这样的坏蛋的。”那么究竟到哪里去筹这笔款子,从哪里去弄到这笔倒楣的钱呢?要不然,一切都将落空,什么也办不成,“仅仅因为没有钱,唉,真是丢脸呀!”

  我得先说两句:问题正在于他也许知道从哪里去弄这笔钱,也许知道这钱正在什么地方现成地放着。这里我不想说得更详细了,因为以后一切都自然会弄明白的。但他的主要为难处究竟在哪里,这一点我还是要交代一下,虽然也许不见得能交代得很清楚:为了取用这笔正在什么地方现成放着的款子,为了有权去取用它,必须先把三千卢布还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要不然,“我就成了一个扒手,坏蛋,而我是不愿意作为一个坏蛋去开始新的生活的。”米卡下了这样的决心。因此,他决心在必要的时候闹它个天翻地覆,无论如何也一定要首先把三千卢布归还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他下这个决心的最后过程,——就这么说吧,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最近几个小时以内,那就是两天以前的晚上,在格鲁申卡侮辱了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以后,他在大路上最后一次和阿辽沙相遇的时候;当时米卡听了阿辽沙对他讲述这件事,就承认他自己是一个坏蛋,还嘱咐后者把这话转告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听,“假如这能使她多少轻松些的话”。就在当天夜里,他和兄弟分手以后,他在疯狂的心情下简直觉得他甚至情愿“杀人越货,也必须偿还卡捷琳娜的债”。“我宁愿在被图财害命的人面前成为凶手和强盗,宁愿使众人把我看作这种人,宁愿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也不愿让卡捷琳娜有权说我对她变心,偷她的钱,却用她的钱同格鲁申卡一起逃跑去过善良的生活!决不能这样!”米卡咬着牙自己对自己这样说,有时候真的感到自己这样下去一定要得脑炎了。但是他却还是继续在那里内心斗争着。……
  说来奇怪:从表面看来,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他除掉得到失望以外,就再不会得到别的了;因为一下子从哪儿去弄这么大一笔钱呢,更何况是象他这样的穷光蛋?然而当时他却始终指望着他可以弄到这三千卢布,以为这笔款子会自己跑到或者飞到他手里来,甚至从天上掉下来似的。不过,所有象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这样的人本来也都这样,因为他们一辈子只会白白花钱,挥霍遗产,而对于怎样才能赚到钱,是一窍不通的。前天他和阿辽沙分手以后,他的脑海里立刻涌出了一大堆想入非非的念头,把他的头脑全搅乱了。结果是他首先第一步就采取了一个最最离奇的步骤。的确,也许这类人处于这样的境遇之下,恰恰会觉得最不可能、最不实际的步骤反而是必须首先去做,而且可以得出结果的。他忽然决定到格鲁申卡的保护人——商人萨姆索诺夫那里去,对他提出一个“计划”,而且就凭这个“计划”从他那里弄到全部所需的款项;从生意的观点来看,他对于自己的这个计划是毫不怀疑的,只担心萨姆索诺夫如果不愿意单从生意方面着想,对于他的举动不知会有怎样的看法。米卡虽然和这个商人见过面,却和他并不熟识,甚至一次也没有交谈过。但是不知为什么,他心里甚至早就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这个老荒唐鬼眼下已经奄奄一息,假使格鲁申卡想自己设法安排一种体面的生活,嫁给一个“靠得住的男子”,也许现在他是一点也不会反对的。不但不会反对,反而自己也希望这样,而且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会亲自加以促成。不知是根据某种传言呢,还是根据格鲁申卡某句话的流露,他还断定老人也许情愿他娶格鲁申卡,而不愿意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娶她。也许,读这部小说的许多读者会以为希冀这样的帮助,打算——这样说吧,从对方的保护人手里赢得自己的新娘,这在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来说,未免是太粗鲁太不择手段了。对于这一点,我只能说在米卡看来,格鲁申卡过去的一切已经完全过去了。他对这种过去抱着无限同情,并且以他烈火般的爽快脾气决定,只要格鲁申卡一旦对他说她爱他,而且准备嫁给他,那就立刻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格鲁申卡,而同时也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再不犯任何罪恶,只准备做种种善行:他们两人将互相饶恕,开始过全新的生活。至于库兹马-萨姆索诺夫这人,他把他看作是格鲁申卡过去一段已经完结的经历中对她发生过不幸影响的人,她从来没有爱过他,而且主要的是他自己现在已成为“过去”的人物,已经完结,因此也象其他事物一样现在已不再存在了。更何况米卡现在甚至都无法把他当作一个人看待,因为城里大家全知道他只是一个浑身是病的废物,和格鲁申卡保持着可以说是父女般的关系,已经和以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而且早已如此,差不多已有一年了。总之,米卡在这方面有许多憨厚的地方,因为他虽有不检的行为,却还是一个十分憨厚的人。正是出于这种憨厚,他竟深信老库兹马在快要爬进棺材的时候,会为了他和格鲁申卡的那段往事而感到诚恳的忏悔,因而现在作为保护人和朋友,再没有比这位无害的老人对她更忠实的了。
  米卡和阿辽沙在野外谈话以后,几乎整夜没有睡,第二天,早晨十点钟光景就到萨姆索诺夫家去求见。这是一所很大的两层楼房,十分陈旧,显得阴郁,院里有些附属建筑物,有一所厢房。楼下住着萨姆索诺夫的两个已成婚的儿子和他们的家眷,他的老姐姐和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儿。厢房里住着他的两个伙计,其中一人的家庭也是人口繁多的。子孙和伙计们所住的房屋很拥挤,可是老人独自占了整个楼上的房间,连服侍他的女儿也不放进去住,她只好在一定的时间里,或者在他不定时的召唤下,一趟趟地从楼下跑到楼上,虽然她早已长期害着气喘病。楼上有许多堂皇的大房间,里面全是商人式的旧陈设,靠墙都单调地摆着一长排一长排笨重的安乐椅和红木椅,头上是蒙着布套的水晶挂灯,墙间嵌着阴暗的玻璃镜子。这些房间全是空的,没有人住,因为这多病的老人只躲在一间小屋里面,——那是一间远在一角的小卧房,由一个包皮着头巾的老女仆和一个平时总坐在外屋的矮橱柜上伺候着的“小鬼”服侍他。老人因为腿肿几乎完全不能行走,只是偶尔从皮圈椅上站起来,由老太婆架着他的胳膊,领他在屋里走一两圈。他甚至对这老太婆也极严厉,而且不大说话。当仆人通报“上尉”前来拜访他时,他立刻吩咐回绝。但是米卡坚持要见,因而又再次去通报。库兹马-库兹米奇详细盘问小鬼:他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喝醉了酒?有没有撒泼胡闹?得到的回答是:“人倒挺清醒,就是不肯走。”老人又吩咐出去回绝不见。米卡早就料到这一层,身边特地揣着纸张和铅笔,这时就在一张小纸片上整整齐齐地写了一行字:“为了和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密切有关的极重要的事请见”,由仆人把这张纸送给老人。老人思索了一会,吩咐小鬼领客人到大厅里去,还打发老太婆下楼叫他的小儿子立刻上来。这小儿子足有两俄尺十二俄寸高,力气极大,脸剃得光光的,一身德国式的服饰打扮(萨姆索诺夫自己却穿着俄罗斯式的长褂子,还留着胡须),他毫无二话地立刻就来了。他们大家在父亲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父亲把这个大汉子叫了上来,倒并不是惧怕上尉,他不是胆小的人,只是预防万一有什么情况,可以有一个见证人在场。终于,他由小儿子和那个小鬼扶着,走进大厅里来。可想而知,他也感到了相当强烈的好奇。米卡在那里等候着的大厅宽大而阴郁,使人心情烦闷,窗子有上下两排,墙壁是假大理石的,有三架水晶大挂灯,全蒙着布套。米卡坐在门旁一张小椅子上,怀着神经质的焦躁不安心情等待着决定他的命运。等到老人刚从对面的门里走出来,离米卡的椅子距离还有十俄丈时,米卡就突然跳起来,用一步跨出一俄尺远的坚定的军人式步伐迎上前去。米卡穿得很体面,常礼服的纽子扣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圆筒礼帽,还戴着黑手套,和三天以前在修道院长老那里,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和兄弟们相见的时候一模一样。老人站在那里,用傲慢而严厉的神情等待着他。米卡立刻感到在他走过去的时候,老人对他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近来浮肿得十分厉害的库兹马-库兹米奇的脸也使米卡吃了一大惊:本来很肥厚的下唇现在好象成了一块搭拉着的煎饼。他神气活现地默默对客人鞠躬,手指着长沙发旁边的圈椅请米卡坐下,自己却倚着儿子的手,一面发出痛苦的呻吟,一面慢吞吞地坐到米卡对面的沙发上。米卡看到他那种痛苦费力的样子,心里立刻为眼前自己在这位被他所打扰的庄重人物面前的猥琐渺小,感到懊悔和由衷的惭愧之情。

  “先生,您有什么贵干?”老人坐下以后慢吞吞地说,字音清晰,态度既严厉又客气。
  米卡哆嗦了一下,刚想跳起来,但又坐定了。接着就立刻大声说了起来,说得匆促而带神经质,指手画脚,露出一副疯狂的神气。显然这人已被逼到了绝境,走投无路,正在寻找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寻不到,就只好立刻跳到水里沉没了事。大概,老人一下子就已看透了这个情况,尽管他的脸上仍旧冷冰冰地不动声色,象个木头人一样。
  “尊贵的库兹马-库兹米奇大概已经多次听到过我同家父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之间发生的争执,他剥夺了我母亲留下给我的遗产,……全城都已经在喋喋不休谈论这件事情,……因为这里的人净爱谈些他们不应该谈论的事情。……而且您也可能听格鲁申卡说起过,……对不住:我是说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我最敬爱的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米卡这样开始说起来,头几句话没说完就接不下去了。但我们不打算在这里逐句介绍他的原话,只想谈谈它的梗概。据说问题是这样的:米卡在三个月以前,就有意去咨询过一位省城里的律师(他用的是“有意”,而不是“特地”),“那是一位有名的律师,巴维尔-巴夫洛维奇-柯尔涅波洛多夫,您大概听说过吧,库兹马-库兹米奇?宽宽的额头,几乎有政治家的头脑,……他也认识您的,……很夸奖您……”米卡第二次又接不下去了。但是他并没因此而住口,他立刻跳了过去,竭力继续说下去。这位柯尔涅波洛多夫先生在详细盘问并研究了米卡所能提出的各项文件以后(关于文件的话米卡说得很含糊,还特别匆忙),认为契尔马什涅庄园本来是母亲遗给他的,的确可以提出诉讼,使这老恶棍毫无办法,……“因为世上没有打不开的门,法律永远知道怎么去找漏洞。”总而言之,还可以希望要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补付六千卢布,甚至是七千,因为契尔马什涅不管怎么说至少总值两万五,也许是两万八,“甚至值三万,三万,库兹马-库兹米奇,但是您想想看,我从这个残忍的人手里拿到的竟还不到一万七!……”当时我——米卡——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因为我不懂法律,可来到这里以后,却被他提出的反控弄糊涂了(说到这里,米卡又弄乱了,又跳了好几句),所以,尊贵的库兹马-库兹米奇,可否请您接受我对于这恶徒的一切权利,您只要给我三千卢布就行。……您这样做,决不会吃亏的,我可以用名誉来担保,恰恰相反,您可以用三千赚到六七千。……主要的是这一切“最好在今天”就了结。“我可以到公证人那里去,或是用别的什么办法。……总而言之,您要我怎样做我就怎样做,要我立什么文书我就立什么文书,我也可以在随便什么文件上签字,……我们现在就可以立一个字据,如果可能的话,只要有可能的话,最好今天早晨就立。……最好请您当时就把那三千卢布付给我,……因为这城里还有谁比您更有钱呢。……而且这样一来,您还救了我,免得……总而言之,救了我这个可怜的傻瓜,使我可以去做一件最最高尚的事,一件可以说是非常崇高的事,……因为我对于一位太太怀有极高尚的感情,这位太太是您所深知,而且象慈父那样照顾着的。如果不是象慈父那样,我也不会到这里来了。而且,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这里面是三个脑袋顶了牛了,因为命运是可怕的东西,库兹马-库兹米奇!面对现实,库兹马-库兹米奇,只能面对现实!既然您早就应该除外,所以按我的说法,现在只剩下两个脑袋了,也许我说得太赤裸些,可是我不是文学家。那就是说一个是我的脑袋,另一个是那个恶棍的。现在请您选择吧:是选择我,还是选中一个恶棍?现在一切都掌握在您的手里了,——三个人的命运,只能有两个人能得到幸福。……对不住,我越说越糊涂了,但是您会明白的,……我从您的可敬的眼睛里,看出您已经明白了。……要是不明白,我今天就只好投河了!就是这样!”

  米卡用“就是这样”这几个字中止了他的离奇的话,跳起身来,等候着对他这个愚蠢的建议的回答。说完最后的一句,他忽然失望地感到一切都弄糟了,主要的是他说了一大堆可怕的废话。“真奇怪,到这里来的时候,一切好象很有道理,现在听来竟都象是胡说八道!”他的失望的头脑里突然掠过这个念头。在他说话的整个时间里,老人一直一动不动地坐着,瞧着他,眼睛里露出冷冰冰的神情。但让他急迫地等待了一会儿以后,库兹马-库兹米奇终于用极坚决而冷淡的语气说道:
  “对不起,我们不做这类生意。”
  米卡忽然感到他的两腿发软了。
  “叫我现在怎么办,库兹马-库兹米奇?”他喃喃地说,脸上露出苦笑。“我现在完了,您明白吗?”
  “对不起……”
  米卡一直站在那里,瞪大眼睛呆呆地望着,忽然他觉察到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某种神色,他哆嗦了一下。
  “您瞧,先生,这一类生意我们做不来,”老人慢吞吞地说,“要打官司,请律师,麻烦透了!如果您愿意,这里倒有一个人,您可以找他去。……”
  “我的天!这人是谁呀?……您真是救了我的命,库兹马-库兹米奇。”米卡口齿不清地连忙说。
  “他不是本地人,现在也不在这里。他是个庄稼人出身,经营着木材生意,外号人称‘猎狗’。他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接洽买你们契尔马什涅的树林子的事已经有一年了,两方面价钱总是谈不妥,也许您听说了吧。他现在恰巧又来了,住在伊利英斯克村的神父家里,离伏洛维耶驿站大概有十二俄里。他为了树林子的事也写过信给我,和我商量。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想亲自去找他。假使您赶在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前面,把您刚才对我说的那件事向猎狗提出来,那么说不定他……”
  “好主意!”米卡兴高采烈地打断他的话,“就是他,这对他正合适!他正在那里讨价还价,向他要的价钱很高,可现在那片地产的文书突然到了他手里,哈,哈,哈!”米卡忽然发出短促的干笑声,来得那么突然,甚至把萨姆索诺夫吓得脑袋一哆嗦。
  “叫我怎么感谢您,库兹马-库兹米奇。”米卡满腔热情地说。
  “没有什么。”萨姆索诺夫低下头来。
  “但是您不知道,您真是救了我,哦,是一种预感使我跑来找您的。……好吧,我就去找那个神父!”
  “用不着道谢的。”
  “我要马上飞也似的赶去。我太让您劳神了。我一辈子忘不了,这是我作为一个俄国人对您说的,库兹马-库兹米奇,俄国人!”
  “好吧。”
  米卡抓住老人的手,正准备紧紧握它,但是老人的眼睛里忽然闪出一种恶狠狠的神色。米卡连忙缩回手来,但立刻又责备自己多疑。“这是因为他累了。……”他的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想法。
  “为了她,为了她,库兹马-库兹米奇!您明白,这是为了她!”他忽然响彻整个大厅地嚷了一声,鞠了一躬,猛然转过身去,仍旧用一步跨出一俄尺远的大步子,头也不回地迅速走出门去。他高兴得浑身哆嗦。“眼看正要走到绝路的时候,忽然竟会有一个守护天使来搭救了我!”他的脑际掠过这个念头。“这真是位极高尚的老人,多么有气派!既然是象他那样的事业家指出的道路,那么……那么自然是一定会成功的了。现在马上就赶去。不到夜里就可以回来,哪怕要到深夜才能回来,但事情是一定能办妥的了。难道老人还能和我开玩笑么?”米卡在走回寓所去的路上这样嚷着,他的脑子里自然只会有这样的想法:要么这是一个精明的事业家的精明的劝告,——他是明白生意经,深知这位猎狗先生(真是奇怪的姓名!)的为人的。要么,要么就是老人对他开玩笑!可惜,他后面那个念头恰恰是正确的!事后很久,在惨剧已经发生了以后,萨姆索诺夫老头子笑着自己承认,他当时是和“上尉”开了个玩笑。他是个冷酷、恶毒、好嘲弄人的人,而且还有着病态的爱跟人作对的脾气。老人当时的动机究竟是因为看到上尉的一团高兴(因为这个“放荡鬼”竟会愚蠢地深信萨姆索诺夫会被他那荒唐的“计划”骗上勾),还是因为为格鲁申卡而发的醋劲(这“臭要饭的”居然会跑上门来,用她的名义,拿出荒唐的计划来要钱),我不知道;但是在米卡站在他前面,感到两腿发软,并且无意义地叫出“完了”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老人怀着无比的恶意瞧着他,起了要和他开个玩笑的念头。米卡出去后,库兹马-库兹米奇气得面色发白,叫儿子吩咐下去,以后再不许这臭要饭的进来,连院子里也不许放进来,否则的话……
  他没有说完他恐吓的话,但是连看惯他发怒的儿子都吓得打了个哆嗦。事后老人甚至整整有一个小时,气得浑身发抖,到了早上便发了病,不得不请医生来诊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