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三卷俄罗斯教士 第03节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和训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关于俄罗斯教士及其可能的意义
  神父和师傅们,教士是什么?在现在的文明世界里,有些人已经在以嘲笑的口吻说这两个字,另有一些人则简直把它当作骂人的话。而且越来越多。唉,的确,教士阶层里的确是有许多游手好闲、贪吃好色的人和流氓无赖。俗世里有学问的人指着他们说:“你们是懒汉和社会上的废物,你们靠别人的劳力生活,你们是些不知耻的乞丐。”然而在教士阶层里却也有许多驯良、温顺的人,他们渴求隐修,渴望热诚地独自潜心祈祷。对于这类人人们就不大加以注意,甚至还故意一字不提,而且也一定会感到奇怪,如果我说,也许就靠着这类渴求隐修祈祷的温顺的人,俄罗斯有朝一日还会得到拯救!因为他们确乎“每年每月,每日每时”在潜心提高自己的修养。眼前,他们维护着那些最早的神父、使徒和殉难者们所维护的上帝的真理的纯洁性,庄严而纯正地保存着基督的形象,以备一旦需要,就把它显示在尘世的动荡不定的信念之前。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这颗明星将要从东方升起来。
  这就是我对于教士的想法,难道说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傲慢不逊的吗?你们看一看那些凡夫俗子,和凌驾于上帝的子民之上的人吧,他们不是把上帝的面貌和他的真理都给歪曲了吗?他们有科学,但是科学里所有的仅只是感官所及的东西。至于精神世界,人的更高尚的那一半,人们却竟带着胜利甚至仇恨的心情把它完全摒弃、赶走了。世界宣告了自由,特别是在最近时代,但是在他们的自由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只有奴役和自杀。因为世界说:“你有了需要,就应该让它满足,因为你跟富贵的人们有同等的权利。你不必怕满足需要,甚至应该使需要不断增长。”这就是目前世界的新信条。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自由。但是这种使需要不断增长的权利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富人方面是孤立和精神的自杀,穷人方面是妒嫉和残杀,因为只给了权利,却还没有指出满足需要的方法。有人说,世界正愈来愈趋于一致,因为距离缩短了,可以从空中传达思想,所以友善相处的局面正在形成。唉,象这样的所谓人们的一致你们不必去相信。当他们把自由看作就是需要的增加和尽快满足时,他们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因为那样他们就会产生出许多愚蠢无聊的愿望、习惯和荒唐的空想。他们只是为了互相妒嫉,为了纵欲和虚饰而活着。酒宴,车马,官位,奴仆,被看作是那么必不可少,以致可以不顾性命、名誉和仁爱之心,但求能满足这种需要,假使不能满足,甚至可以自杀。那些不富的人们,他们的情形也是如此,至于穷人,他们需要的无由满足和妒嫉心,暂时还在借酗酒加以排遣。但是不久,血就将会代替酒的位置,他们正在被引到这条路上去。我问你们:这样的人自由么?我认识一个“为理想奋斗的人”,他自己对我说,当他在监狱里不能吸烟时,他曾因此感到那么痛苦,以致单单为了求点烟抽,差点儿想出卖自己的“理想”。而这样的人却口口声声说“我要去为人类奋斗”。但这种人能往哪里去?他能干出什么事情来呢?也许能逞一时之勇,却决不能持久。因此毫不足怪,他们不能得到自由,只会陷身奴役,不但不能为友爱和人类的一致服务,反而会陷入纷争和孤立,就象那个神秘的访客和老师在我的青年时代对我所说的那样。因此为人类服务的思想,人类博爱和团结的思想,在世上愈来愈销声匿迹,甚至被人嘲笑,因为既然一个人已习惯于满足自己想出来的无数需要,那还怎么能叫他放弃自己的习惯,这样一个身不由主的人又能走向何处?他既已孤身独处,人类的整体与他又有什么相干。结果是:财物积得越多,快乐却变得越少。
  教士所走的路就完全不同了。人们对修持、守斋和祈祷甚至加以嘲笑,其实唯有通过这些才能走上真正的、实在的自由的大道,因为只要我能戒除多余的、无用的需要,压制自私的、骄傲的意志,以修持来自行鞭策,就能借上帝的帮助达到精神的自由和随之而来的精神的快乐。真正能理解伟大的思想,实际去为它服务的,究竟是那个孤立的富翁呢?还是从物欲和习惯的摆布下解放出来的人呢?人们责备教士隐居说:“你在修道院里隐居,拯救自己,而忘却了友爱地为人类服务。”但是我们还要看一看究竟是谁最为友爱尽力?实际上隐居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然而人们看不到这一点。古来就从我们里面产生民众的领袖,为什么现在就不会出现呢?也跟他们同样驯良温顺的持斋者和沉默者有朝一日终将会站起来,建立伟大的事业。只有人民能够拯救俄罗斯。而俄国的修道院从古以来就和人民在一起。人民隐居的时候,我们也隐居。人民象我们那样地信仰上帝,没有信仰的领袖,即使他的心很诚恳,他的智慧很出众,在我们俄国也是一点事情都做不出来的。这一点你们应该记住。人民一旦起来迎战无神派并且战胜了他们,统一的、正教的俄罗斯就会出现。你们应该珍重人民,保护他们的心,静悄悄不事张扬地教育他们。这就是你们教士的义务,因为人民的心中是有上帝的。
  6.论主与仆以及主仆间精神上能否成为兄弟
  主啊,谁会否认,人民里面也有罪孽。腐败的火焰甚至眼看着随时在增加,在公开蔓延。人民里也有了孤立的现象:出现了富农和高利贷者,商人也越来越想装得体面些,实际什么也不懂,却拼命显出有学问的样子,因而卑鄙地忽视古老习俗,甚至把父辈们的信仰看作是丢人的。出入豪门,其实自己不过是一个忘了本的庄稼人。老百姓好酒贪杯,不能自拔。对待家庭,妻子,甚至孩子们十分残忍,全是由于酗酒的缘故。在工厂里,我竟看见过十来岁的孩子:弯腰驼背,瘦瘦的痨病样儿,却已经学会婬荡。闷热的厂房,喧闹的机器,整天的工作,满口的脏话,再加上酒、酒,难道这是一个小小孩子的灵魂所需要的吗?他需要的是阳光,孩子的游戏,普遍的好榜样,以及至少是一点点爱抚。上述一切现象不应该再有了,教士们,不应该再有折磨小孩的事了,你们应该挺身而出,宣讲这些,要赶快,赶快。但上帝是会拯救俄罗斯的,因为普通老百姓虽然已经腐败,无法洗手不干肮脏的罪孽,但是总还知道他们那肮脏的罪孽是受上帝诅咒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好的,有罪的。所以我们的人民仍旧相信真理,承认上帝,在感动地哭泣。上等社会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随在科学的后面,想单单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建设合理的生活,而不象以前一样依靠基督,他们已经宣告犯罪是没有的,罪孽也是没有的。按他们的想法这话也对:因为如果没有上帝,还哪里有犯罪呢?在欧洲,人民用武力反对富人,人民的领袖到处领他们杀人流血,教训他们说愤怒是应该的。但是“他们的愤怒是可诅咒的,因为是残忍的”,唯有上帝能拯救俄罗斯,象他已经拯救过许多次那样。拯救将来自人民,因为他们保持着信仰和谦恭。神父和师傅们,你们应该珍重人民的信仰。这不是幻想。在我们伟大的人民里面,那种庄严真实的高贵品格使我终身感到惊愕,我亲自看见过,亲自可以证明。我看见过,并且感到十分惊异。虽然他们的罪孽深重,贫穷不堪,我还是看见了这一点。他们虽然做了两世纪的奴隶,却并没有奴性。态度和举止是自由的,没有一点委屈的样子。不记仇,不妒忌。“你有钱有势,你聪明而有天才,——好吧,愿上帝赐福给你。我尊重你,但是我知道我也是人。仅仅我尊敬你而不加妒忌这一点,就向你显示了我做人的尊严。”实际上,即使他们不这样说(因为还不会这样说),他们也是在这样做。我自己看见过,也经历过。你们信不信:我们俄国人越穷,越低下,他们身上就越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庄严的真实,因为在他们当中,有钱的富农和高利贷者多半都堕落了,而这里有大部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和不注意!但是上帝会拯救他的子民,因为俄罗斯由于谦卑,是伟大的。我向往着看见,而且仿佛已经清楚地看见了我们的未来:将来甚至最婬荡的富人最终也会在穷人面前为他的富有感到羞惭,而穷人看到这谦卑,自会谅解,欣然对他让步,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他的庄严的羞惭。你们应该相信,结果是会这样的,因为情况正在朝这方面演变。平等只有在人的精神品格里才能找见,而唯有我们能够懂得这一点。是弟兄,才会有友爱情谊,而在还未出现友爱情谊之前,是永远无法均分财产的。我们将保存基督的形象,它将象宝贵的金钢石一样,照耀着整个世界。……这是会来的,这是会来的!

  神父和师傅们,有一次我曾遇见一件感动人的事情。我在云游的时候,有一天在K省城里遇见了我以前的勤务兵阿法纳西。我和他已经分别八年了。他在市场上偶然看见了我,辨认了出来,天啊,他是那么高兴,急忙地跑到我面前,说:“老爷,是您么?我难道看见的是您么?”他把我领到家里去。他已经退伍,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他同他的妻子在市场上摆摊度日。他所住的房子虽然狭小简陋,却很清洁,愉快。他让我坐下,升起茶炊,打发人把妻子叫来,好象我到他家里,对他是一件值得欢庆的大事。他把孩子们叫来,说道:“请您祝福他们,神父。”我回答说:“我哪里能祝福?我不过是普通的、卑微的修士,我将为他们祈祷上帝。至于对你,阿法纳西-巴夫洛维奇,我从那天起,就每天为你祈祷上帝,因为一切都是从你引起的。”我就尽力对他解释这事的原委。可你们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他望着我,总是不能想象,我,他以前的老爷,一个军官,现在竟成了这个样子,穿上这种衣服,在他的面前出现。他最后甚至哭了。“你哭什么?”我对他说,“你这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人,亲爱的,你应该为我高兴,因为我的道路是快乐而光明的。”他不说什么话,只一味叹气,感动地看着我摇头。“您的财产呢?”他问。我回答说:“捐给修道院了,我们过着集体的生活。”喝完茶以后,我和他告别,他忽然塞给我半个卢布,是给修道院的捐款,另外又把半个卢布塞到我手里,匆匆忙忙地说:“这是给您的,给游方修士的,您也许有用处。”我收了他半个卢布,对他和他的妻子鞠躬,欢欢喜喜地走了,一路心里想:“现在我们两人,他在自己家里,我走着路,大概全在既叹息,又欢笑,心里很高兴,点着头回想着上帝引导我们重逢的情景。”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我曾做过他的主人,他做过我的仆人,而现在我却同他友爱地亲吻,心灵十分感动,人和人发生了伟大的人类的团结。我对于这一点想了许久,现在我这样想:这种伟大而纯朴的团结,有朝一日定会在我们俄罗斯人中间普遍出现,难道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么?我相信一定会出现,而且时间已不远了。
  关于仆人,我还要补充说几句: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对仆人发脾气:“厨妇端上来的菜太烫,勤务兵没把衣裳刷干净。”但是那时候我亲爱的哥哥的一种思想突然启开了我的心窍,这就是我在童年时曾听他讲过的:“我配让别人侍候我,而且就因为他们贫穷和无知无识,就该任意支使他们么?”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这样简单的思想,清楚异常的思想,在我的脑筋里会出现得这样迟。世界上固然不可能没有仆人,但是应该设法使你的仆人在精神方面比他即使不做仆人时还要更为自由些。为什么我不能做我仆人的仆人,甚至让他明白这一点,而且这样做时在我没有一点傲色,在他毫不产生猜疑呢?为什么我的仆人不能就象是我的亲人一样,使我最后可以把他列为我家庭的一员,并且引以为快呢?甚至现在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作为将来的、人类伟大团结的基础,在那个时候人将不再找仆人,而且不愿再象现在的样子,把同样的人当仆人看待,相反地,将照新约的精神,尽力做大家的仆人。人最终将只在教化和慈爱的功业中寻到他的快乐,而不象现在那样在残忍的欢愉,例如贪食、婬荡、虚饰、夸耀和互相嫉妒竞争中寻找快乐,难道这只是一个梦想么?我深信决不是梦想,而且这样的时间就要临近了。有人会嘲笑地问:这样的时间究竟什么时候来到,而且确实象是要来到了吗?我想我们和基督在一起总会完成这伟大的事业的。在人类的历史中,世界上曾有过多少理想,甚至在十年以前还认为不可思议的,却竟能在时间悄悄来临的时候忽然出现,风行整个大地。我们这里也一定会这样,我们的人民将会赫然显现在世界面前,所有的人们将会说:“一块曾被建筑师嫌弃的石头竟成了基石。”我们倒要反问那些嘲笑的人自己:假如说我们是在那里幻想,那么你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不靠基督,只凭自己的智慧盖起大厦,建立起合理的生活来呢?如果他们反而说他们才是在追求团结,那么实际上只有他们当中最最头脑简单的人才会相信,因此我们只能对他们的这种头脑简单感到惊讶。实际上他们比我们更为幻想。他们想建立合理的生活,但一旦否定了基督,结果必将流血遍地,因为血可以召来血,动剑的人将被剑所伤。当初如果没有基督的约言,人们一定会互相残杀,直杀到世上只剩下最后的两个人为止。就连这最后的两人由于骄傲也不能克制,于是那最后的人将残杀那倒数第二个人,然后再自杀了事。这本来是一定会应验的,假使当初没有基督的圣约,要求为了驯顺谦卑的人们,让这种勾当早日停止下来的话。当时我在决斗以后,还穿着军服的时候,就在社交场中谈到主仆的问题,我记得大家都对我的话感到奇怪。他们说:“难道我们应该请仆人坐在沙发上,给他倒茶么?”我当时回答说:“为什么不能呢?至少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当时大家都笑了。他们的问题是轻率无聊的,我的答语也是不够明确的,但是我想里面多少有点真理。
  7.论祈祷、爱和与另一世界相连的问题
  青年人,不要忘记祈祷。在你的祈祷里,如果它是诚恳的话,每次必定会闪现出新的情感来,而在这种情感里,还会包皮含着你以前所不知道的,使你得到新的鼓励的新的思想;这样你就会明白,祈祷就是一种教育。你还要记住,每天,而且在一切可能的时候,你必须反复诵祷:“主,愿你宽恕一切今天来到你面前的人。”因为每小时,每一刹那间,都会有千百人失掉他们世上的生命,他们的灵魂将来到主的面前;而其中有不少人在离开地上的时候是孤独而默默无闻的,他感到悲伤而烦恼,因为没有人惋惜他,甚至完全不知道他究竟还是不是活着。这时你为他灵魂的安息所作的祈祷,也许会从天涯海角传到上帝的座前,虽然你不知道他,他也不知道你。他那战战兢兢来到上帝面前的灵魂在那一刹那间将怎样欣慰地感到,终究还有一个为他祈祷的人,还有一个爱他的人留在地上。这样上帝也将更加慈悲地望着你们两人;因为假使你可怜他,那么慈悲和怜爱超过你无数倍的上帝就更要可怜他了。他将看在你的分上宽恕他。

  兄弟们,你们不要害怕人们的罪孽,要爱那即使有罪的人,因为这接近于神的爱,是地上最崇高的爱。你们应该爱上帝创造的一切东西,它的整体和其中的每一粒沙子。爱每片树叶,每道上帝的光。爱动物,爱植物,爱一切的事物。你如果爱一切事物,就能理解存在于事物中的上帝的神秘。一次有了理解,以后你就会无止境地一天天对它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最后,你就会以笼罩全宇宙的无所不包皮的爱,来爱整个世界。你们要爱动物,因为上帝曾给了它们初步的思想和无忧无虑的快乐。不要去搅乱它,不要折磨他们,不要夺去他们的快乐,不要违背上帝的意思。人,你不要对动物自高自大,因为它们并没有罪孽,而你即使伟大,却一出世就在玷污大地,并且在你的身后留下自己的污痕,——唉,差不多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你们尤其要爱小孩,因为他们也没有罪孽,象天使一般,他们活在世上,好象是对我们的一种指示,使我们感动,使我们的心变得纯净。侮辱小孩的人是可悲的。阿菲姆神父曾教导我爱小孩:他生性和蔼,在我们云游的时候沉默寡言,可是却常用募化来的零钱买糖饼分给他们,他从来不能冷漠地从小孩的身边走过而不动感情,他的性格就是这样。
  一个人遇到某种思想,特别是当看见人们作孽的时候,常会十分困惑,心里自问:“用强力加以制服呢?还是用温和的爱?”你永远应该决定:用温和的爱。如果你能决定永远这样做,你就能征服整个世界。温和的爱是一种可畏的力量,比一切都更为强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你应该每天、每小时、每分钟反省自己,留意使你的形象显得庄严。你如果怀着恨恨的心情,恶狠狠地走过小孩的身边,说出难听的话,你也许不注意他,可是他却看见了你,你那丑恶渎神的形象就会留在他的嫩弱的小心眼里。你还没有觉察这一点,可是说不定你这样就已经把不好的种子撒进了他的心里,也许它还要生根长大,而这全是因为你在孩子面前不加检点的缘故,因为你在自己身上没养成积极而慎重体贴的爱。师兄们,爱是一个教师,但是必须懂得怎样掌握它,因为它是不易掌握的,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下极大的功夫,还要经过长久的时间;因为不应该只是偶然一时地爱,而是要始终不渝地爱。偶然一时的爱是每个人都会的,连凶手也会。我年轻的哥哥向小鸟请求饶恕,这似乎是无意义的,但却是真实的,因为万物象一片海洋,一切都在流动,汇合,在一个地方触动一下,就会在世界的另一端生出反响。就算向小鸟请求饶恕是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你能比你现在再庄重一些,哪怕是一点点也好,那么就连小鸟也会感到轻松些,孩子和在你周围的一切动物也都如此。我对你们说,万物象一片海洋。这样你就会向小鸟也虔心祈祷,满怀着无所不包皮的爱,怀着喜悦心情,祈求他们也赦免你的罪。你必须珍重这种喜悦,无论人们觉得它多么无意义。
  我的朋友们,你们要向上帝祈求快乐。要象小孩那样,象天上的小鸟那样快乐。不要让人们的罪孽干扰你这样作。不要怕它坏了你的事,使得它无法实现。不要说:“罪孽是万能的,邪恶是万能的,恶劣的环境是万能的,而我们是孤独的,无力的,恶劣的环境会妨碍我们,使我们的善行无法实现。”你们要摆脱这种气馁,孩子们。自救之道唯有保持冷静,使自己为人们的全部罪孽担负起责任。朋友,这的确是应当的,因为你只要诚心地认为自己应对一切事物和一切人负责,你就立即会看出事实确实就是这样,你确是对一切人和一切事物担有过错。相反如果你把自己的懒惰和无能推到别人的身上,结果你就一定会染上了撒旦的骄傲,对上帝产生怨艾之心。关于撒旦的骄傲,我以为我们在世上是很难看透它的,因此极容易失足,在染上它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其实我们的天性中有许多最强烈的情感和冲动,我们在地上暂时对它们还无法理解,因此你不要为它们所迷惑,以为它们可以作为你替自己辩解的理由,因为永恒的裁判者只过问你所能理解的东西,而不是你不能理解的东西,这一点你自己将来也会深信不疑的,因为那时候你已经能正确地看待事物,而不会再争论抬杠了。我们在地上确实就象是在盲目游荡,假如我们面前没有可贵的基督形象的话,我们真会完全迷路,遭到灭亡,就象洪水来临前的人类一样。地上有许多东西我们还是茫然无知的,但幸而上帝还赐予了我们一种宝贵而神秘的感觉,就是我们和另一世界、上天的崇高世界有着血肉的联系,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的根子就本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另外的世界里。哲学家们说,在地上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缘故。上帝从另外的世界取来种子,播在地上,培育了他的花园,一切可以长成的东西全都长成了,但是长起来的东西是完全依靠和神秘的另一个世界密切相连的感觉而生存的。假使这种感觉在你的心上微弱下去,或者逐渐消灭,那么你心中所长成的一切也将会逐渐灭亡。于是你就会对生活变得冷漠,甚至仇恨。我是这样想的。
  8.能不能做同类们的裁判官?
  论信仰到底
  应该特别记住,你不能做任何人的裁判官。因为没有人能在地上裁判罪人,除非他自己觉悟到他和站在他面前的人同样有罪,而他对站在他面前的人所犯罪行的责任也许比任何人都要大。只有当一个人悟到了这一层的时候,他才能成为裁判官。这话听来虽然奇特,但却是真实的。因为假如我自己是正直的,也许就不会有站在面前的罪人了。如果你能够把在你面前受你良心裁判的罪人所犯的罪承担过来,那你就应该立刻承担下来,自己替他受苦,而把他赦免,不加责备。甚至即使法律派你做他的裁判官,你也应该在可能范围内这样做,因为他走了以后,会自行惩罚,比你们裁判还要重。假使他受到你的亲吻后竟无动于衷地走开,并且还要笑你,那你也不必受这种现象所迷惑,因为那是说明他的期限还没有到,而期限是自然会到的;即使不到,也是一样,因为不是他,就有别人替他认罪受苦,并且责备自己,控诉自己,真理就实现了。你要相信这个,一定要相信,因为圣徒们的一切期望与信仰正是在这里。
  你应该毫不间断地做去。假如夜里睡觉时想到:“我没有做到应该做的事,”那就应该立即起身去做。如果你的周围都是些恶狠狠而麻木不仁的人,不愿听你的话,你就跪在他们面前,请求他们饶恕,因为他们不愿意听你的话,实际上也是你的过错。假如你实在无法同满腔怨气的人说话,可以默默地忍着羞辱为他们效劳,永远不要绝望。假如大家离开你,用强力驱逐你,那么到剩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应该跪下来,吻大地,用眼泪浸湿它。大地由于你的眼泪会生出果实,虽然你处于孤寂之中,谁也不会看见你,听见你。你应该信仰到底,即使大家在地上迷了途,只有你一个人还坚守着信仰;即使那样你也要呈上贡献,独自留在那里颂赞上帝。如果有你这样的两个人聚在一起,那就是整个世界,生动的爱的世界,你们应该感动地互相拥抱,颂赞上帝;因为虽然只有你们两个人,但是上帝的真理却已在你们身上实现了。
  假如你犯了罪孽,自己在为自己的罪孽或意外的过错悲痛得要死,那么你可以替别人喜欢,替正直的人喜欢,庆幸你虽然犯罪,他的行为却是正直的,并没有犯罪。
  如果人们的恶行使你悲愤得无法克制,甚至产生了要想报复作恶者的愿望,那么你应该千万对这种情感保持戒惧;你要立刻去自求受苦,就象是你自己对人们的恶行负有罪责似的。你要甘于受这种苦,耐心忍受,这样你的心就会得到安慰,你就会明白你自己确也有错,因为你本可以甚至作为世上唯一无罪的人,成为引导恶人的一线光明,但你却并没有做到。如果做到了,那么你的光本可以给别人照亮道路,作恶的人在你的光照耀下也许就不至于做坏事了。即使你做到了,却发现人们甚至在你的光照耀下也并没有得救,那么你也仍应该坚信不移,不要怀疑天上的光明的力量;你应该相信,现在不得救,以后必将得救。即使以后不得救,他们的儿孙也必将得救,因为你虽死而你的光不死。正直的人逝去了,他的光明仍将留存下来。人们总是在拯救他们的人死后才得救的。人类不承认他们的预言者,残害他们,但是人们却总是爱他们的殉难者,尊敬受他们磨难的人。你是在为整体而工作,为未来而尽力。你永远不要要求奖赏,因为没有这个,你在地上的奖赏已经很大了。那就是唯有正直的人才能得到的精神的喜悦。你不要怕贵人豪门,而要做一个明智的人,永远保持庄重。你应该知道分寸,知道时间,要学会这个。处在孤独中时,你应该祈祷。要乐于常匍匐在地,吻它。一面吻着大地,一面无休无止地爱,爱一切人,一切物,求得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用你欣喜的眼泪浸润大地,并且热爱你的眼泪。不要因为这种狂喜而羞惭,应该加以珍重,因为这是上帝的,伟大的赐予,它不赐与许多人,而只赐与被选择的人们。

  9.论地狱与地狱的火——神秘的议论
  神父和师傅们,我老在想:“地狱是什么?”我以为它是“由于不能再爱而受到的痛苦”。有一次,在无穷无尽,不能用时间和空间衡量的存在里,有某一个有灵的生物,在他出现于世时被赋予一种能力,能自夸说:“我在故我爱。”一次,仅仅只有一次,他曾被赋予了一瞬间的积极、热烈的爱,而且正是为此而赐给了他世上的生命,以及与此同时还有季节和时令,可是结果这幸运的生物却摈弃了无价的赐予,不知珍爱,反加嘲笑,并变得永远冷漠无情。这个人离开世上后,也看见了天国,和亚伯拉罕谈了话,象在关于富人和拉撒路的寓言中所说的那样。他也留心观察了天堂,也可以到主面前去,但是使他感到苦恼的,恰恰是当他到主面前去的时候,却明知自己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当他现在要去和那些曾经爱过人的人接触时,他知道自己过去曾经轻视过他们的爱。因为这时他已经明白并且心中暗自说:“现在我已懂事,虽然已经渴望去爱,但是我的爱已经毫无功绩,也毫无贡献了,因为我地上的生命已经完结,亚伯拉罕再不会用一点点活命之水(那就是重新赐予以往那种积极的地上的生命)来稍稍舒解那渴求精神之爱的炽烈的火焰,这火焰现在在我心头燃烧着,在地上时却曾加以轻视;现在生命已经消逝,时间也不会再有了!即使愿意为他人牺牲性命,也已不可能,因为可以为爱牺牲的生命已经过去了,现在在这生命和我目前的存在之间已存在着一道鸿沟。”人们谈起地狱的火焰时常把它看作是物质的火焰;我不去探讨这秘密,回避它,但是我以为即使那确是物质的火焰,也应该觉得高兴,因为我这样想,在物质的磨难里,他们至少可以暂时忘却那更可怕的精神的磨难。况且要使他们摆脱精神的磨难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磨难不是外在的,而是在人们的内心里的。即使能以摆脱,我以为他们也会因此更加感到不幸。因为就算天堂里正直的人们看见他们受磨难,会对他们加以宽恕,并且出于无边的慈爱,仍召唤他们到自己的身旁,但因此却将更增加他们的痛苦,因为这会反过来使他们心中燃起更强烈的火焰,渴望去从事积极的、感恩的爱,而这样的爱现在已是不可能的了。不过以我这畏怯的心灵来想,认识到这种不可能,最后也会使他们心中稍感到轻松一些,因为接受了正直者们的爱,既不能有所偿报,那么由于这种恭顺和感动心情的影响,他们终会找到以前在地上时所忽视的那种积极的爱的某种表现方式,做出某种和这种爱类似的行为。……我的弟兄和朋友们,可惜我不会把这个思想明白地说出来。但是地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们是可悲的,自杀者是可悲的!我以为再没有比他们更不幸的人了。有人对我们说,为他们祈祷上帝是罪孽的,教堂似乎也公开地责备他们,但是我在内心深处却认为还是可以替他们祈祷的。基督决不会为了爱而生怒。我这一生内心里经常为他们祈祷,我对你们忏悔,神父和师傅们,而且现在每天仍旧在祈祷。
  唉,有的人在地狱里还是骄傲而且凶狠,虽然无疑地已经有所认识,也已经察觉了无可辩驳的真理;有些可怕的人完全接受了撒旦和他的骄傲的精神。对于这类人,地狱简直是他们心甘情愿、心向往之的;他们是自愿的殉难者。因为他们诅咒上帝和生命,因而也就自己诅咒了自己。他们赖他们自己恶意的骄傲为生,就好象沙漠中饥饿的人喝自己身上的血。但他们永远不会餍足,他们拒绝宽恕,诅咒召唤他们的上帝。他们永远怀着怨恨看上帝,而且要求消灭创造生命的上帝,认为上帝应该消灭自身和他所创造的一切。他们将永远在自己的怒火中燃烧,他们渴求死和虚无。但是他们得不到死。……
  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笔记到这里完了。我再说一遍:这笔记不完整,并且是零零碎碎的。例如传记的材料只限于长老很年轻的时代。他的这些教诲和意见虽然似乎联成一个整体,但却显然是在不同时期内,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而说的。究竟哪些话是长老在死前最后的几小时内亲自说出的,没有得到确定,这次谈话的精神和性质,如果能同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从以前的训话里所摘记下来的两相比较,就可以知道它的梗概。长老的最后去世是完全突如其来的。因为虽然那些最后一晚聚集在他身边的人们十分明白他离死期已近,但也没有料想到它会来得这样突然。相反地,他的朋友们,我在上面已经说过,看到他那天晚上看来似乎那么精神饱满,娓娓健谈,甚至还以为他的健康有了显著好转,虽然也知道仅仅只能维持极短的时间。以后大家惊奇地传说着,甚至在他死前五分钟也一点看不出就要死的迹象。他似乎突然感到胸内一阵剧痛,脸色发白,两手紧紧按住心口。当时大家全从座位上站起来,奔到他的面前去;但他虽然感到痛苦,却还含笑看着他们,轻轻地从躺椅滑到地板上,跪了下来,脸伏在地上,伸开两手,似乎怀着欣慰喜悦的心情吻着地,祈祷着(正象他自己曾经教导的那样),平静而喜悦地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关于他死的消息立刻传遍庵舍,传到了修道院。和死者亲近的人和按教职应该出面的人,开始依照古礼收拾他的遗体,全体教士则都聚集到大教堂里。以后听说,天还没破晓,长老逝世的消息就已传到城里。清晨时分,几乎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这件大事,有许多人纷纷涌到修道院来。但这事我们下一卷再说,现在只想预先说一句:那就是一天还没有过去,就发生了对于大家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件,这事从它在修道院里和全城范围所产生的印象来看,似乎是那么奇怪,那么令人心慌意乱、迷惑不解,以至在过了许多年以后,直到今天,我们的城里还对这曾使许多人心神不安的日子保留着极为生动的回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