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三卷俄罗斯教士 第01节佐西马长老和他的客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俄罗斯教士
  第一节佐西马长老和他的客人
  阿辽沙焦急不安、心情痛苦地走进长老修道室的时候,几乎惊讶得站住了:他生怕见到他时,他已到了弥留之际,也许已经失去了知觉,但现在他却忽然看见他坐在安乐椅上,脸色虽衰弱疲惫,却显得愉快而振作,在客人们簇拥中,正在同他们安静地闲谈着。其实他只是在阿辽沙回来前一刻钟才起床的;客人们老早就聚在他的修道室里,等他睡醒过来,因为佩西神父曾坚决地保证说:“师傅一定会起来,和跟他心意相投的人们再谈一谈,这是他在早晨亲口答应过的。”佩西神父对于即将死去的长老的许诺以至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总是坚信不疑的,坚信到即使看见他已经完全没有知觉,甚至不再呼吸,也会因为曾得到过还要醒过来和他作别的诺言而对死亡本身都不肯相信,仍旧一直期待死者会醒过来,履行诺言。早晨,佐西马长老在入睡以前,确实曾对他说过:“在还没有同你们,同我心爱的人们再畅谈一次,看一看你们的亲切的脸,再向你们吐露一下我的真情以前,我是不会死的。”聚拢来听这显然是长老的最后一次谈话的,都是多年来最忠实于他的朋友们。一共有四个人:司祭约西夫神父和佩西神父;司祭米哈伊尔神父,隐修庵的住持,年纪还不很老,没有多大学问,是平民出身,但是性格刚强坚定,抱有纯朴的信仰,态度严肃,内心却充满深情,但他显然有意隐藏着,甚至有些羞于流露。第四位客人是一个完全老迈而且憨厚的修士阿菲姆神父,出身于最贫苦的农户,几乎不大识字,平素举止安静,沉默寡言,甚至从来不大跟谁说话,是最驯顺的人中间最驯顺的人,看他的神气,就好象是曾被某种超过他的头脑所能理解的伟大而可怕的事物所永远吓呆了似的。佐西马长老很爱这个好象永远战战兢兢的人,永远对他怀着异乎寻常的敬意,但也许一辈子同他说话比谁都少些,尽管有许多年曾和他两人一起在俄罗斯各圣地云游。这是多年以前,已经过了四十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佐西马长老刚在一个贫穷而不甚著名的科斯特罗马修道院里初次开始隐修的苦行,不久以后,又随同阿菲姆神父出外云游,为他们的贫穷的科斯特罗马修道院募化基金。现在宾主一起聚在长老的第二间屋子——也就是放着他的床铺的那一间屋子里,以前已经说过,这间屋子是相当狭窄的,所以四个人(不算照常在旁侍立的见习修士波尔菲里)都勉强在长老的安乐椅周围挤着坐在从第一间屋子里端来的椅子上。天色已黑,屋子里由神像前的油灯和蜡烛照亮着。长老看见阿辽沙走进来,站在门旁,带着不安的神色,就快乐地向他微笑,伸出手来:

  “好呀,安静的孩子,好呀,亲爱的孩子,你来了。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阿辽沙走到他面前,向他跪下,哭泣了。有什么东西在他的心头翻腾奔涌,他的心灵战栗,他真想号啕地哭出声来。
  “你怎么啦,要哭还早哩,”长老微笑着说,右手放在他的头上,“你瞧,我坐着谈话,也许还能活二十年,就象昨天那个手里抱着小女孩丽萨维塔从高山村赶来的可爱的善心女人对我所说的那样。愿上帝赐福给那个母亲和小女孩丽萨维塔!”他画着十字。“波尔菲里,你把她的献款送到我说的地方去了么?”
  他是想起了昨天那个快乐的女信徒所捐的六十戈比献款,是请他送给“比我还穷苦的人”的。这类款子是信徒们作为自己为了某一件事自愿承受的惩罚而捐献,而且总是从自己用劳力换得的钱中拿出来的。长老派波尔菲里昨天黄昏时候到新近遭了火灾的一个小市民妇女家里去,——她是寡妇,还有子女,家被烧毁后只好出外行乞。波尔菲里连忙报告说已经照办了,把款子送了去,照所吩咐的那样,说是“一个隐名善心女人”捐助的。
  “你起来吧,亲爱的,”长老对阿辽沙接着说,“让我看一看你。你到过自己家里,见过你那位哥哥了么?”
  他这样坚定明确地只探问他哥哥中的一位,阿辽沙觉得很奇怪,但是到底是哪一位呢?看来,也许他昨天和今天打发他出去,都正是为了这一位哥哥。
  “看到了两个哥哥中的一个。”阿辽沙回答。
  “我是说昨天那个,大的,我对他叩头的。”
  “我只是昨天看到了他,今天怎么也找不到。”阿辽沙说。
  “你赶快去找他,明天再去,越快越好,把一切事情扔下,赶紧去。你也许还来得及阻止住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昨天是向他将要遭遇的大苦难叩头。”
  他忽然默不作声,似乎沉思了起来。这些话很奇怪。昨天亲眼看见长老叩头的约西夫神父和佩西神父对看了一眼。阿辽沙忍不住了:

  “父亲和师傅,”他十分慌乱地说,“您的话太含糊了,……他将要遇到什么样的苦难?”
  “你不必探问。我昨天好象觉察到了某种可怕的事情,……就仿佛他的整个前途都在他的眼神中显露了出来。他有那样一种眼神,……使我看了心里立刻就为这人正在替他自己酝酿的某种东西吓呆了。我一生中有过一两次看到一些人有这样的脸色,……仿佛显示出这些人的整个命运的脸色,可惜居然都应验了。我打发你到他那里去,阿历克赛,是因为我觉得你的友爱的面容也许对他会起点作用。但是一切由于天命,我们的命运也都是这样。‘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你应该记住这一点。阿历克赛,你要知道,我一生有许多次心里在暗中为你的容貌祝福,”长老带着温和的微笑说,“我对你的事是这样想的:你应该离开这里,到尘世中去象修士那样地生活。你会有许多敌人,但就连你的敌人也会爱你的。生活将给你带来许多不幸,但你会恰恰为了这些不幸而感到幸福,并且祝福生活,还使别人也祝福,——这是最重要的。你就是这样的人。我的神父和师傅们,”他对客人们说,脸上带着感动的微笑,“直到今天为止,我没有说过,甚至没有对他说过,为什么这个年青人的脸在我的心里会感到那么地亲切。现在我才对你们说:他的脸对我来说就好象是一种提醒和预告。在我的早年,还是小孩的时候,我有一位哥哥,在十七岁上,还很年青的时候,我就亲眼看见他死去了。以后,随着我的生命一年年度过,我渐渐地深信,我这位哥哥在我一生的命运里就好象是一种上天的指示和感召,因为假如他不曾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假如根本没有过他,我想,我也许永远不会当修士,走上这条宝贵的道路。这种最早的显示是出现在我的童年时代,可是到了我一生的暮年,它又仿佛在我的眼前重现了。奇怪的是,神父和师傅们,阿历克赛的脸和他虽不十分相象,只有一点点近似,可是在精神上我却觉得相象极了,以致有许多次我简直就把他当作是那个年青人——我的哥哥——在我一生将终时,作为一种提醒和感召,又神秘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对我自己,对我有这样奇怪的幻想,简直都感到惊奇。你听见么,波尔菲里,”他朝这位平素服侍他的见习修士说,“我有许多次看见你的脸上好象有不高兴的神色,因为我爱阿历克赛胜过爱你。现在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了,但你要知道,我也是爱你的,而且常常为了你的不高兴而感到发愁。亲爱的客人们,现在我想把这青年,我的哥哥的故事讲出来,因为在我的一生中再没有另外一种显示比它更为宝贵、更为动人和富有预言意味的了。我的心深受感动。在这时候我反省我的一生,好象又一次重头经历了它。……”

  在这里我应该声明一下:长老同他生活中最后一天来访的客人们所作的最后一次谈话有一部分记录了下来。那是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在长老去世几天以后,凭着记忆追记的。然而这是不是完全是那天谈的,或者是阿辽沙把他的师傅以前同他所谈的话也加了些进去,我没法判断。而且在这记录里,长老的话似乎是不间断的,似乎是在用说故事的形式向他的朋友们叙述他的一生,而根据以后的叙述来看,实际情况无疑并非如此,因为这天晚上是作一般的闲谈,虽然客人们不大打断主人的话,但他们也还是插进去谈自己的想法,甚至或许也讲了些自己的事情。况且这次叙述决不会这样的不间断,因为长老有时喘不过气,说不出话来,甚至还躺到自己的床上休息过,尽管他并没有睡,客人们也仍坐在原地没有离开。有一两次谈话还被佩西神父诵读圣经所打断。有意思的是他们中间谁也没有想到他当夜就会死去,尤其是因为他在这自己一生的最后一晚,经过白天睡了一大觉之后,忽然似乎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使他能够从头到尾坚持和他的朋友们所作的这次长谈。这似乎是一种最后的爱,由于它才使他维持了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活力,但是时间极短,因为他的生命突然中止了。……不过这话容后再说。现在我要声明的是我不打算把谈话的详情全写下来,而仅限于长老所讲的故事,象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所记录的那样。这样可以简短些,不那么累人,虽然我还要重说一遍,有许多自然是阿辽沙从以往的谈话里取来,加在一起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