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34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344
  如果说仅仅因为魏廷瑜是窦昭的未婚夫,王映雪一说,窦明就会上赶子嫁给魏廷瑜,那是不可能的。 窦明之的明知不可为还顺水推舟,一是看中了魏廷瑜英俊潇洒,始终对她温和有礼,爱护有回,再则才是看中了他出身高门,家中简单,嫁过去了能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而魏廷瑜还就真如她所料,就算知道她易姐而嫁,也认下了这门亲事。婚后两人虽然时有口角,却是吵吵闹闹过后就好。却从来不曾像刚才,看她的目光冷冰冰,就像在看个陌生人一样。
  窦明心里发慌,顾不得面子,当着满院子仆妇的面就追了过去。
  “侯爷!”她拉魏廷瑜的衣袖。
  魏廷瑜却看也没看她一眼,甩开衣袖,走了出去。
  窦明愣住。
  她小时候先是跟着二太夫人,后又跟着外祖母王许氏,然后在真定生活了几年,回到京都,又和母亲生活了几年,别的不敢说,察颜观色却是本能,不过是性子养成了,让她低头不宜而已。
  魏廷瑜的举动,让她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
  她跟了上去。
  魏廷瑜也不理她,径直进了小书院,“啪”地一声当着她的面关上了房门,差点撞着窦明的鼻子。
  窦明怔了半晌,低声道:“侯爷,到底出了什么事?就算是我的错,您也要跟我说一声,我也好改。您这样一声不吭,我怎么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门内的魏廷瑜却坐在书案后面发呆。
  他想到初次见到窦明时,窦明那灿烂的笑容。
  当时他想,这小姑一派天真烂漫,比那春光还要明媚。
  窦家耕读传家,世代官宦。是北直隶屈指可数的高门大户,家里的姑娘理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就像窦昭,自己和她是正经的未婚夫妻,他也只偶尔间见了一面。
  那个时候,自己是不是已经落入了窦明的彀中呢?
  魏廷瑜心痛如绞。
  他想到那天窦昭把他叫到静安寺胡同,说相信他和窦明没有瓜葛……窦昭的目光如泉水般清澈……他最后却辜负了她……
  魏廷瑜捂着脸,只觉得指间湿漉漉的。
  那边魏廷珍见弟弟就这样走了出去,忙叫了贴身的嬷嬷跟了过去。知道窦明在魏廷瑜说着软话在魏廷瑜的门前叩门,她冷冷地一笑,又因家里千头万绪都等她拿主意,她不好在娘家多耽搁,留下了贴身的金嬷嬷在这服侍田氏。并对田氏道:“出了这样的事,谁也不愿意。您就是想给那赵氏做法事,这眼看着要过年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有德行的高僧,我看,不如等过了元宵节,我再给您慢慢的寻个好点的寺庙。您这几天先把身体养好,过年的时候,我还要带着您的外孙和外孙女来向您讨红包呢!”

  田氏这才安安生生地重新在床上躺下,可心里到底还念着死去的赵谷秋:“她比我小好几岁呢。那时家亲朋友家里喝喜酒,她就喜欢往我身上凑,我戴了件新首饰,她也要问是从哪里买的。我做了方新帕子,她也要问我是哪里谋得新样子……”
  魏廷珍朝着金嬷嬷使眼色。示意她千万看好田氏,别让田氏出什么意外,这才牵肠挂肚地回了景国公府。
  忙的时候自然也就顾不上想这件事,可晚上闲下来了,她心里不由的一阵疼。
  三十万两银子啊!
  就是兑成了银票,也要堆成一座小山,何况是田亩山林,铺面房舍。
  魏家两辈子的人都嚼用不尽!
  她像烙饼似的,翻来覆去睡不着。
  张原明被吵得睡不着,爬起来靠坐在床头,满脸疲倦地道:“是不是娘又给你气受了?”
  魏廷珍在丈夫面前从来不忌讳娘家的事。
  她想了想,也坐了起来,和丈夫并肩靠在床头,把窦明的事告诉了张原明。
  张原明笑道:“已经过去了的事,你多想也没有用。好在窦氏的陪嫁也不少,你也不要太执拗了。”
  “你怎么能这么说!”魏廷珍不高兴了,“如果窦昭嫁到魏家,那钱岂不就成了魏家的了。”
  她说着,突然想起王映雪那次找她合作,想搅黄了窦昭和魏家的婚事。
  难道说,那个时候王映雪就盘算着让窦、魏两家退亲?
  魏廷珍恨得咬紧牙关。
  他们魏家,就是被王映雪和窦明母女给害了。
  王映雪和窦明母女想就这样算了,门都没有!
  她对张原明道:“你去帮我打听打听,那窦家到底给窦昭添了多少银子的陪嫁?”
  “你打听这些做什么?”知道与自己的母亲没有关系,张原明也懒得管这件事了,打了个吹欠,钻进了被窝里,“窦家当年是做工部买卖的,仅在京都,各房都有宅子,窦阁老两袖清风,据说从不拿俸禄,既然是窦家四分之一的产业,肯定不止三十万两子了……”

  他嘟呶着,睡着了。
  魏廷珍却像在火上烤似的,眼看着天色泛白,这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待处理了景国公府的琐事,又风急火僚地去了济宁侯府。
  田氏正怏怏地在喝粥,见女儿过来,问她用了早膳没有。
  “早用过了。”魏廷珍进门没有看见窦明,不由道,“窦明呢?怎么没有服侍您用早膳?”
  田氏无精打采地道:“我又不是那恶婆婆,立什么规矩?”
  魏廷珍听着却不干了,道:“娘,要不是那王氏弄出出姐妹易嫁,窦昭怎么会成了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窦昭的陪嫁又怎么会成了宋家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您看窦明嫁到我们家这些日子,您待她和善,不让她立规矩,可她呢,却没有一点做媳妇的自觉性,除了晨昏定省,就跑得不见了踪影,可见这些坏毛病都是从王氏身上学来的。
  “她如今进了我们家门,就是我们家的人了,总不能退回去吧?
  “可这规矩您却不能不让她学,她要是做出什么丢脸的事来了,别人还是指着我们家说三道四的。
  “我看,您得把她带在身边,时时教导她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可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田氏听着直摇头,道:“我不爱看见她。”
  魏廷珍不由抚额。
  金嬷嬷不亏是魏廷珍的心腹,轻声在一旁进言:“太夫人,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是我们府上夫人的寿辰,二太太,三太太娘家的人早就到了,夫人却是临到了开席才见着影着。不仅如此,还说您病着,要侍疾,早早就退了席,弄得我们家夫人很不高兴,还数落了我们家世子夫人几句。你要是再不管,以后可怎么得了!”
  田氏愣住,道:“难怪前几天珍儿的婆婆让人送了药材过来……”霎时心中升起团火。
  自己为什么“病”的,旁人不知道,难道你窦明也不知道?
  分明是借着自己做伐子,做贱她的女儿!
  田氏立刻下了决定,吩咐贴身的嬷嬷:“去,传了夫人过来,说我这边要用早膳了,让她过来给布菜,斟茶!”

  贴身的嬷嬷应声而去。
  魏廷珍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敢算计我,就别怪我心毒手辣。
  但转念想到那窦昭的陪嫁,心又火辣辣地痛。
  她忍不住对田氏道:“娘,您可知道,那窦昭名下有好几十万两银子的产业呢?当初要是没有王氏母女使坏,那些银子可就归我们魏家了,不仅佩瑾,就是佩瑾的儿子,孙子,从孙都吃喝不愁了……”
  “这么多啊!”田氏非常的意外。
  “可不是!”魏廷珍叹息道,“可惜无们当时被王氏母女算计了……那王氏,现在还指不定在背后怎么偷笑呢!”
  田氏“啪”地一声拍在了炕桌上,心中的主意更正了,而像田氏这样平时没有什么主意的人,一旦拿定了主意,那可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她存心让窦明好看,只是她婆婆没有给她立过规矩,她也不知道怎么个给媳妇立规矩,特意向人打听。
  那些被问的人不免觉得规矩越多越严厉就越显得讲究,从早起要服侍婆婆穿衣到晚上要给婆婆放帐子,事无巨细,啰啰嗦嗦,竟有几百条。
  田氏不仅拿纸记了,还花了两天的功夫把那些条款都背了下来,然后让窦明一一照做。
  早上寅正即起不说,婆婆洗脸的时候她要在一旁帮着围帕子,婆婆梳头的时候她要在一旁帮着递梳子,更不要说婆婆吃饭的时候,婆婆的眼睛落在哪道菜上,她就得赶紧把菜夹到婆婆的碗里,若是慢了一分,婆婆长篇大论的教训劈头就来,就连她去柳叶巷胡同串门,都被婆婆驳了回来:“哪家的媳妇天天惦记着往外跑的,是不是觉坐不住啊?觉得在这里家里委屈了你?”
  窦明以为魏家的是是心疼窦明的嫁妆和他们家擦肩而过,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似的,咬了牙服侍田氏。
  可在婆婆面前立规矩哪有这么容易的。
  不过两天的功夫,窦明就腰酸背痛腿抽筋,站都站不起来了。
  “这可怎么好?”周嬷嬷心疼得像什么似的,却无计可施,只能每天晚上帮窦明按摩,希望她能过些。
  可窦明还是在服侍婆婆用午膳的时候把调羹掉进了汤碗里,溅了田氏一身的油点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短线交易秘诀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不管你是否觉察到,你一生都在交易商品。当然,你可能从来没有以期货契约的方式买卖过猪肉,但肯定曾经用自己的车子、房子或古董和别人交换现金或其他物品。就算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买卖,也一点有过用时间来交换金钱的经验,例如以老师、律师、水电工或管道工的身份赚钱。所以,你差不多早已是半个期货交易员了,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觉察到罢了。当我们用时间来交易的时候,还要加上我们的技艺。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