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九重紫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接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百一十四章 接受
  且不说窦昭和宋墨蜜里调着油,宋炎却是辗转反侧,一夜未合眼。
  他想起小时候族人对他的照顾,想起大冬天后街姑婆的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想起炎炎夏日里,三婶给他做的夏布褂子。
  伯父有四个儿子,去真定做馆,原是准备将小儿子带在身边,既可以读,又可以少一个人的开销,最后却带他。
  伯母什么也没有,帮他准备一年四季热冷衣裳。
  这两年还想为他说门亲。只因他家无恒产,又无个正当的营生,好点的人家聘礼要的高,伯父家的三堂兄和四堂兄连着媳妇,家里一时有点周围不过来,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的,不是女儿有毛病的,就是贪女儿聘礼的无癞人家,实际上伯母大可顺水推舟,给他订下一门亲事就算了,还可以搏个“贤妇”的名声。可伯母却非要给他挑个能过日子……
  宋炎的眼眶顿时湿润起来。
  天刚刚亮,他顾不得仆妇异样的眼光,跪在了宋与民的房门前。
  宋与民推开门,看见宋炎发丝上的露水,一时呆立在门口。
  半晌,才声音嘶哑地道:“你已经知道?”
  宋炎点头,低声道:“伯父,我答应这门亲事!”眼角眉梢间是掩也掩不住的羞惭。
  “胡说些什么?”宋与民忙将宋炎拉了起来,“我们把你拉扯这么大,难道就是让你去给人做上门女婿的?这样的话,从今以后再也不准提。英国公府世子那里,自有我周旋……大不了我回去再坐几年馆!”
  “不是。”宋炎急急地辩道,“我不是因为英国公世子来说项,害怕了,是我自己想去。”
  伯父家的大哥已经是举人了,三哥也中了秀才,马上大侄子也要下场了,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从前还有窦家的束修,现在却是坐吃山空。好多人像他这样的早就饿死冻死了,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还跟着伯父读了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只可惜不能金榜题名,报答伯父和族人的恩情。
  宋与民不相信。
  前天两人还说得好好的,回衢州之后怎么去官衙报名,怎么参加童子试,怎么会转眼就变了卦了?
  “伯父!”宋炎跪在了宋与民的脚下,“赵大人和赵太太都是好人,他们不会亏待侄儿的。您就答应了吧!”
  然后跪在宋与民面前不愿意起来。
  宋与民老泪纵横。
  主姓郑,名久言,是宋与民的朋友。

  听仆妇说伯侄俩跪在那里说话,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急地赶过来。
  听说是为了宋炎的婚事,郑久言不由得哈哈大笑,指责宋与民:“你也是老胡涂了。那赵家是读人家,自然也希望女婿能懂诗文,要不然,只怕不会把闺女留这么大。令侄既入赘赵家,肯定伺俸赵大人左右,全家是堂堂两榜进士出身,跟着赵大人读,岂不比跟着你读要强上一百倍?就是子子孙孙,有窦家这棵大树也有了依靠。你若是真的心疼你这侄儿,以后和赵家常来常往,不坠了他的名声就是了。”又打趣宋与民,“你们家应该没人贪赵家的银子吧?”
  一席话让宋与民哭笑不得。
  郑久言趁机道:“不如我来做了这个媒人如何?”
  宋与民没有吭声。
  宋炎忙起身谢道。
  郑久言笑道:“这才对!男子汉大丈夫,行事磊落,既然决定了,就堂堂正正地做好!”
  宋炎连连点头。
  宋与民长叹一口气,转身进了。
  郑久言就朝着宋炎使了个眼色:“你以后要跟着赵家的人过日子了,就算知道你过得,他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心里肯定舍不得,你去好好跟你伯父说道说道。”
  宋炎感激的再次向郑久言行礼。
  郑久言笑着摆了摆手,出了垂花门就派人去打听了窦世英行踪,踩着窦世英下衙的时候备了十二色的礼盒,去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听说了郑久言的来意,骇然的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小心翼翼地求证:“您没的说错吧?为宋千里和我表侄女保媒?我大舅兄家要招女婿的!”
  “是啊!”郑久言笑道,“久闻你们家表小姐安静娴雅,宋公子跟着宋先生在你们坐了这几年的馆,相貌,品行你们都是知道的……”
  他的话还没有说全,窦世英已经激动起来,他忙叫了郑政昌来陪客,自己一溜烟地去了客房。
  舅母也一夜未眠。
  宋家会不会答应呢?
  如果不答应,璋如的婚事怎么办?
  该托的朋友都托了,该相看的孩子也都相看了,哪里还有合适的人选呢?
  若是这件事传了出去,别人会不会觉得赵家急着嫁姑娘,轻瞧了璋如?
  早先怎么就没有想到宋炎?
  如果是在真定的时候提这件事,成与不成,都有了定论,也不至于要弄到京都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猫儿胡同那边还好说,让槐树胡同的人知道了,还不得暗底里幸灾乐祸啊?还有王家,也住在京都……

  她想想都觉得头痛,一天都没有什么精神。
  见窦世英兴冲冲地过来,舅母大吃一惊。
  窦世英没等她开口,已对身边服侍的道:“你们都下去,我和舅太太有话要说。”
  丫鬟们忙退了下去。
  窦世英把郑久言的来意告诉了舅母。
  舅母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回过神来就忍不住对念了声“阿弥陀佛”,道:“砚堂这孩子,我还没见过比他做事更稳当的!”
  “这关砚堂什么事啊?”窦世英愕然。
  舅母就把昨天窦昭和宋墨过来和她商量赵璋如婚事的事告诉了窦世英。
  窦世英目瞪口呆,总算是明白了宋墨为何要考校宋炎了。
  他不禁喜笑颜开,把昨天在花厅发生的事告诉了舅母:“……你说这孩子,做事不仅稳妥,还细心,周到,最要紧的是少年得志,还不摆架子,您说,我们家寿姑怎么就嫁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婿呢!”转念想以赵璋如和窦昭一样,都是婚事一波三折,留来留去,留在家里成了老姑娘,又安慰舅母,“俗话说,留在后面的有汤喝。我们家寿姑能嫁得这么好,我们家璋如也能嫁得一样好!”
  舅母不由连连点头,笑mimi地道着“承您吉言”。
  这是自从赵谷秋去世之后,舅母第一次这么心平气和地与窦世英说话。窦世英不由长了几分胆色,道:“您看要不要给舅兄写封信去?问问舅兄的意思?”
  “那是自然!”舅母道,“这要是和宋家说亲,只怕还要在静安寺胡同住些日子……”
  “您直管住!您直管住!”窦世英忙不迭地说了几句客气话,去了花厅,留了郑久言在家里用晚膳,并将赵家愿意结亲的意思委婉地转达给了郑久言。
  这本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的事,不过是为了赵家的颜面好看,由宋家选提出罢了。
  郑久言和窦世英由窦政昌在一旁服侍着,推杯换盏,话说得十分投机。
  舅母立刻差人去告诉窦昭。
  窦昭捧着宋墨的脸就连亲了几下:“你可真行!”然后叫了丫鬟进来重新妆扮一番,就要去静安寺胡同。
  宋墨摸着自己的脸,笑着坐在一旁看着窦昭妆扮,道:“这媳妇还没有娶进门,我这媒人就被抛过了墙。你也太狠了点!”

  窦昭对着他笑得容光滟潋,佯作居高临下的样子道:“准你和我一起回娘家!”
  宋墨哈哈大笑。
  真的跟着窦昭去了静安寺胡同。
  高升一看,四姑奶奶和四姑爷回来了,立马去通禀不说,还急着吩咐灶上的:“快,重新整桌酒席,四姑爷过来了。”
  仆妇们都动了起来。
  喝了点酒的窦世英更是不由分说的拉宋墨在花厅里坐下,吩咐窦昭:“去,找你舅母玩去!”
  窦昭不禁抿了嘴笑,去了舅母处。
  “我的儿!”舅母拉着窦昭的手,眼眶水光闪动,“还是你心痛你表姐。”然后仔细地问起宋炎的事来。
  窦昭知道璋如表姐的婚事对赵家很重要,可没想到她印象中泰山压顶都能坦然处之的舅母也会有如此大的压力。
  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早点掺合进来的。
  管他上一世如何,这世让舅舅、舅母、表姐们过得欢欢喜喜不就行了!
  窦昭汗颜,认真仔细地答着舅母的话。
  有小丫鬟进来,道:“舅太太,信我已经交给了高管事,高管事说,今天有点晚,明天一早就派人送到驿站去。”
  窦昭奇道:“什么信?”
  “你舅舅写的信。”舅母笑道,“这么大的事,总得跟他说一声。”
  “西北离这里千里之遥,这一来一去,要到年后了。”窦昭道,“我让世子帮您想想办法吧?从兵部走,最多二十天就到了。”
  “好!”舅母没有矫情,丈夫那边没有个准信,他们这边就没办法交换庚贴,这眼看着要过年了,宋家伯侄还借住在朋友家,总不能把大家都拖在京都,“你跟砚堂说说。”
  这点小事,宋墨当然要办得妥妥当当的。
  连夜让兵部把信夹在了甘肃总兵府的急信里,送往庆阳。
  这下子,整个西北都知道赵思的外甥女婿是英国公府的世子了!
  这当然是后话。
  赵、宋两家既然有了联姻的打算,宋与民少不得写信回去告诉家里人。
  衢州有水路,信件来往快一些,宋与民的妻子很快回了信,问婚事在哪里办,要不要人帮忙,还夹带了五十两银票过来,说是族里凑给宋炎成亲用的。
  ※
  姊妹们,兄弟们,补上7月11日的更新!
  O(∩_∩)O~
  PS:今晚的更新在零点左右。
  ※RS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