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字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六十九章 字号(道歉更)
  宋墨听了眼睛一亮。
  这样一来,颐志堂就可以闯出自己的名声来,不再处处受英国府的限制了。
  “只是‘颐志堂’是堂号,恐怕有些不适合,”他沉吟道,“还是另取个别号好更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窦昭笑道,“只是一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名字,不知道你可有什么主意?”
  “那就用你的别号好了!”宋墨笑道,“反正以后这种事也得你帮着筹划。”
  窦昭汗颜,道:“我没有别号!”
  宋墨很是意外,但随即变得跃跃欲试起来。
  “那我们就现取一个吧?”他说着,拉了窦昭去房,把随身服侍的都打发走了,自己亲自铺了宣纸,磨着墨典,“昭,日明也。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好像太孤寒了些,与我们要做的事不符。明月出天山,苍苍云海间……云海楼主……好像也不太好……”
  窦昭见他一副殚精竭虑的样子,不由抿了嘴笑,上前按过宋墨手中的墨锭:“我来帮你磨墨吧!”
  两人指尖相触。
  宋墨的手停溜了片刻才放开。
  “要不,以真定为号好了?”他说着,走到笔架有,挑了一支狼毫笔,“真定的叉河源自滹沱河,《周礼》上称其厚池,北魏时又称其清宁河,我们就在这两个里面取一个吧?”
  窦昭出身真定,可上一世,她只知道叉河是滹沱河的分支,却不知道滹沱河曾被称为厚池和清宁。这一世,还是有一次宋先生给她讲课时无间提及,她才知道叉河的来龙去脉,就这样,还是因为宋先生到了真定,查阅古得到的。
  她相信一般的人都不会留意这些。
  宋墨却侃侃而谈,显得极其熟悉。
  窦昭望着宋墨的目光,不由深沉了几分。
  正低头写着字的宋墨并没有留意到,他尤自言自语道:“我觉得还是清宁好一些。老子曾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以清,地得以宁,不如取别号‘清宁楼主’或是‘清宁居士’……‘得一阁主’也不错。”
  窦昭很喜欢,笑道:“那就刻‘清宁楼主’好了。”
  宋墨见窦昭喜欢,很是高兴,兴致勃勃在房里翻箱倒柜:“我记得祖父曾留给我一块田黄石,我来给你雕个闲章。”
  窦昭愕然:“你还会雕印章?”
  “嗯!”宋墨道,“大舅有时候要检查我内家功夫练得怎样,就让我雕印章,看我的手稳不稳,我曾专门跟着闽南大家金守俨先生学过篆刻。”他说着,笑着扭过头来,“找到了!”从箱子里拿出个画着梅花的金漆螺钿匣子放在了炕桌上。

  印钮是只趴在竹子上的蝉,颜色浓艳俏丽,质地如婴孩的肌肤般柔嫩,让窦昭爱不择手。
  “用这个雕印章吗?”宋墨擅法,既然他说会篆刻,想来手法不错,但篆刻不仅要讲究法,还要讲究布局,以宋墨的年纪,就算是再有天赋,恐怕也有不足之处,觉得这么珍贵的田黄石,等到宋墨刀功老道的时候再雕刻才尽其用,不免有些可惜,“我小的时候,曾经顺过父亲的几块鸡血石,这次出嫁,也带了过来。要不就用鸡血石吧?把这田黄石留着,以后给你雕个闲章。”
  那种带着几分宠溺的口吻,让宋墨一愣,随即露出愉悦的笑容。
  “我们家还有好几块这样的小石头,”他没有想到窦昭喜欢印料,“只有这件的印钮比较适合你,所在我才想到了他。你要是喜欢,就都拿去好了。”他说着,高声地喊着陈核。
  陈核立刻闪了进来。
  宋墨吩咐他:“你去拿了库房的钥匙,我要和夫人去找几块印料。”
  陈核应声去拿了钥匙。
  窦昭不禁心动。
  和宋墨一起去了库房。
  小厮高高地挑着灯笼,照得库房灯火通明。
  窦昭额头有细细的汗冒出来。
  一共五块黄田石,就这样随意地散放在一个匣子里。其中两块是毛料,但纹路清晰,品相非常好,另外的三块已雕了印钮,一枚是老虎,一枚是狮子,一枚是鹿。
  难怪宋墨说只有她手中的印料比较合适自己。
  窦昭嘀咕着,心疼地将落满灰尘的白果冻青田石,藕粉冻的鸡血石实,白芙蓉的寿山石一一擦拭干净。
  陈核见了,忙上前帮忙,并解释道:“这都是些小件,没地方放,就搁在了这多宝格的格子上,您要是喜欢田黄石,库里还有件田黄石雕的观世音佛像,就是有点小,你要是不嫌弃,我把它找出来你看看?”
  用田黄石雕佛像,这是谁的主意?
  窦昭点头。
  陈核拿着册子去找佛像了,窦昭在一个陈旧的匣子里发现了两块砚台。一块巧用石眼,啄为荷叶青蛙,石质清润。另一块是紫色,砚底有大大小小的石眼,乍一看,如水气,异常的圆润。一看就不是凡品。
  窦昭倒吸了口冷气,问宋墨:“你们家还有多少这种东西?”
  “不知道。”宋墨好像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两方砚台,他拿在手里把玩,“东西太多了,密密麻麻几账册,有些印象深刻的就拿出来用了……”他说着,对陈核扬了扬手中的砚台,道,“你把它们下了账册,我拿回房去。”

  陈核应了一声,还在那里和管库房的管事满头大汗地翻账册,并喃喃地道:“我记得清清楚楚在这个库房的……怎么不见了……”
  眼不见,心不烦,窦昭懒得在这里等,跟陈核说了一声,和宋墨回了房。
  两人身上都有些灰尘,又叫了丫鬟重新梳洗一番。
  窦昭出来的时候,宋墨正在灯下打量着两个砚台。
  听到动静,他抬起头来,笑道:“你说,我把这两方砚台送给岳父大人,岳父大人会喜欢吗?”
  原来他把两方砚台带出来,是要送给自己的父亲。
  窦昭错愕,又很快笑了起来,道:“他会很喜欢的,而且会舍不得用,摆在房里,每当有宾客来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炫耀一番,并用告诉别人,这是我女婿送给我的……你还要送吗?”
  宋墨张大了嘴巴,却道:“当然要送!不仅要送,而且还要再找找,看有没有更好的东西。”
  窦昭大笑。
  宋墨坐在炕上打着底稿。
  窦昭催他:“早点睡了吧?明天还要早起。”
  宋墨却比她想像中的更坚韧。
  “你先睡吧!”他头也不抬地道,“我把这个写好了再去睡。”
  窦昭笑了笑,先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宋墨就睡在她的身边。
  他弯曲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靠床躺着,一翻身就会掉下,把大部分的床都留给了窦昭,显得很拘谨。
  窦昭想到那一子的珍玩,再看见宋墨的睡姿,心里一酸,眼睛都有点发涩起来。
  她帮他掖了掖被角,轻手轻脚地下了床,低声地嘱咐服侍她起床的甘露:“你们都轻点,小心吵醒了世子。”
  甘露悄声应“是”。
  窦昭去了耳房梳洗。
  背着窦昭的宋墨不知道什么已经睁开了眼睛。
  微曦的晨光中,他的眸子清亮如星子。
  ※※※※※
  因是宋墨和窦昭主持的宴请,除了陆老夫人和宁德长公主,来的都是些小辈。
  景国公府三太太冯绘笑盈盈地向窦昭介绍自己的妯娌——长兴侯的侄女石氏:“……听说表弟妹要举办赏菊宴,很想来看看。我说,表弟妹为人和善,你直管跟着我去好了。这不,就把她给拉来了。说起来,也都不是什么外人,我们大嫂娘家兄弟,娶的就是您的妹妹,我们两家,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相比从前的矜持,张三太太格外的热情,就是不请自来的张二太太,笑容也显得非常亲切。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两世为人,窦昭不知道见过多少这样的事,早已能泰然处之。
  她笑着和张二太太寒暄了几句,汪少夫人带着个相貌很是平常,穿着也很朴素的年轻妇人走了过来。
  “夫人,”她向窦昭引见那妇人,“这位是会昌伯世子夫人。”
  窦昭心中一震。
  会昌伯世子沉青,娶得是会昌伯还没有发迹前好友萧三友的女儿。在辽王登基之后,正是有御史弹劾萧三友欺行霸市,越制为母亲修建墓地,牵出了会昌伯,会昌伯一家才会被满门抄斩的。
  当然,她从来没有相信过沉家被抄斩的理由,可她还是忍不住打量沉青的妻子萧氏。
  萧氏显然还没有适应身份的转变,畏缩地给窦昭行礼,小声称着“夫人”。
  “不用拘泥。”窦昭亲切地朝她微笑,语气轻快,“今天没有长辈们在场,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纵然饮酒过多失态了,我也会想办法让你醒了酒再回的。”
  萧氏松了口气,红着脸道:“我,我不会喝酒。”
  窦昭笑道:“那太好了,我也都不会喝酒。生怕来了个会喝酒要陪酒。”
  萧氏笑了起来,人也跟着忪懈下来,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而此时的宋墨,却正和张续明说着话:“……你帮我留意一下,如果丘灵千户所的千户之职确定下来,你告诉我一声。”
  张续明不禁望了眼无卿地坐在水榭美人倚上朝着湖里丢鱼食的顾玉,悄声道:“世子,这个千户最少也值两万两银子,你何不和顾玉联手,把这个千户拿下,我可以负责找买家!”
  “你不要乱来。”宋墨笑道,“这可是长兴侯瞧中的!”
  张续明不由撇了撇嘴,道:“他瞧中的东西多着呢?他吃肉,难道还不准别人喝汤吗?”
  “样自有主张。”宋墨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只顾帮我盯着就行了。”
  张续明在后军都督府任经历司都事。
  他点了点头。
  宋墨朝顾玉走去。
  ※
  姐妹们,兄弟们,早上疼得太厉害了,打了针之后虽然止住了,整个人浑身无力,勉强写完了这一章,我休息一下再起来捉虫子,晚上争取十二点以前更新,如果不能,就请大家明天再看吧!
  ~~~~(》_《)~~~~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生命的重建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写好了这本书,希望同你一起分享。这本书与我的另一本蓝皮小书《治愈你的身体》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那本书已经作为心理模式导致身体疾病的权威著作被广泛接受。在这本书里我安排了一个“会谈”(见第一章),就好像你作为一个客户来我的咨询室一样。如果你每天做书中列出的练习,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你的生活就会改变。我建议你先将本书通读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的精读,深入地做每个练习。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