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进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进宫
  说的是小huā园,颐志堂的小huā园也占地约有五、六亩的样子,四周游廊环绕,绿树成荫,中间是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湖泊,大的如明月,小的如弦月,大湖中有个八角琉璃亭,小湖旁则有座水榭,水榭左右是两株合抱粗的香樟树,一派江南园林的景致,十分的幽雅。
  窦昭抿了嘴笑,问宋墨: “huā棚盖在哪里好?”
  因这里是世子居所,布置偏于硬朗而少了几分柔美,不像英国公府上房后面那个带小佛堂的huā园,是英国公夫人居所,不仅有huā房,还有太湖石迭成的假山,汉白太砌成的九曲桥,临湖而砌的戏台,无一不彰显精致。
  宋墨指了水榭旁的一畦芍药: “那里如何?”
  窦昭仔细地看了看,只有盖在那里不至于破坏了眼前的美景,这决不是他临时想起来的,恐怕是早就来看过,拿定了主意。
  清冷孤傲的人流露出体贴温柔的时候,就特别让人感动。
  “还是别动那一畦芍药了。”窦昭的声音不知不觉中透着出几分雀跃, “等到明天春季,我间种些牡丹和茶huā进去,就可以一年四季huā开不败了,在那里盖座huā棚可惜了。”
  宋墨苦恼道: “那盖在什么地方好?”
  他现在才觉得颐志堂有些小。
  窦昭笑道: “厨房后面不是个小小的退步吗?我寻思着不如就把那退步改成huā棚好了。若是种出了水萝卜和小黄瓜,正好送到厨房,也免得跑这么远来摘。”她开着玩笑。
  宋墨却认真地想了想,笑道: “这个主意好。那就这么办好了!”他高声喊了陈核,吩咐他去买石料,找工匠,并让他打听哪里有水萝卜和小黄瓜的秧苗卖,并道: “贵些也无妨只要能赶上这季的庄稼。”
  在陈核看来,这纯粹就是没事找事。
  五百文一筐的水萝r一百五十文一筐的小黄瓜,想什么时候吃就让丰台那边的瓜农送来就成了,何必又是盖棚子,又是找种子这样的费事?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恐怕还得请几个仆妇专门照顾这棚子……,但他还是恭敬地应 “是”退了下去。
  宋墨就和窦昭商量: “要不,我们也在什刹海买个宅子吧?你可以隔三岔五的去住些日子。”这样就可以在那边弄个大点的huā棚了。

  “以后再说吧。”窦昭低声道, “我才刚嫁进来,我扪就在外面置宅子,肯定会有人说三道四的。而且我还有个想法。婆婆只有你和天恩这两点骨血,照理,我扪应该很亲近才是,公公这些日子早出晚归的不在家,天恩却不敢来拜见我只敢私下底给我送些东西来,可见公公对他管束十分的严格,他又是被婆婆和你宠着长大的,受不得磨难,时间一长只怕这性子会更畏畏缩缩的。我想,在我没有正式封诰之前,最好还是以不动应万变,什么事也不要管,什么也事不插的。一旦我被正式封为“夫人,就争取向公公把管家的权力要回来。一来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理天恩的日常起居,二是可以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事,知道公公都在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两桩事,你就交给我好了。你正好可以空出精力来注意朝中大事。皇上生病,是可以影响社稷之事!”
  窦昭,真的和其他女子都不一样。
  宋墨点头,看着她的目光有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之色,看得窦昭颇有些不自在,还好陈核陈核气喘吁吁跑了过来。
  “世子爷,汪格汪公公过来了。”他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说是奉了皇上之命,让您明一早带了夫人去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请安。”
  这是让她去觐见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啊!
  上一世,她做了十几年的侯夫人,也不曾有这样的殊荣。
  窦昭不由 “啊”了一声。
  宋墨则蹙了蹙眉,道: “怎么突然让我们进宫?”
  “不知道。”陈核低声道, “说是您前脚出宫,皇上后腿就问起您来了。知道您回来了,皇上没有做声,皇后娘娘就在一旁进言,说您一直担心着皇上,成亲三天就进了宫,知道皇上平安无事才出了宫。”说到这里,他悄悄地瞧了窦昭一眼,声音压低得更了, “皇后娘娘还说,您就这样把新娘子丢在了家里,回来之后,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新娘子关在门外。皇上听了,就让汪公公来传话了。”
  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窦昭松了口气。
  宋墨问: “是我让一个人去接旨?还是让夫人一起去接旨?”
  窦昭虽然没有正式封为夫人,但请封的折子宋墨前几天就递了上去,府里的人按着惯例,称窦昭为 “夫人”。

  “是口谕。”陈核道, “汪公公是来递牌子的。”
  宋墨回头对窦昭点了点头,道:“我去去就来!”
  “还是我们一起去吧!”窦昭却笑道“毕竟是宫里出来的内侍,我怎么也应该去打声招呼才是。而且以后免不了出入内宫,多认识个人,就是多结了份善缘。”
  汪格汪公公,汪渊的干儿子,前一世,在辽王登基之后,成为了乾清宫的大总管,虽然比不上秉笔太监权高位重,却也是辽王身边的心腹之一。而且他还是出了名的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官宦人家多瞧不起太监,觉得太监六根不全,还喜欢搅乱朝政,却不曾想,对于生活在禁宫的皇上、皇后而言,这些如藤萝依附他扪而生的太监要比那些内阁大学士更亲近。
  宋墨觉得窦昭话很有道理,和她一起去了颐志堂的正厅。
  汪格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相貌周正,一双眼睛十分的灵活,一看就是个聪明机敏之人。
  两相见过礼,汪格把陈核所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并笑道:“世子爷不必担心,有皇后娘娘帮着说项,皇上定不会为难您和世子夫人的。”
  府里的人可以称窦昭为“夫人。”窦昭却不想让汪格抓住把柄,忙道:“妾身惶恐,不敢当“夫人,之称。”然后塞了个封红给汪格“妾身乡野之人,见识浅薄,明日宫中觐见,还公公多多指点。”
  汪格忙道:“夫人哪里话,我和世子爷可不是一般的交情。”然后要将封红还给窦昭“您这样,可就折煞我了。”
  窦昭道:“正因为您和世子爷不是一般的交情,您辛辛苦苦来给我扪的信,本应请您喝杯茶再走,又怕皇命在身,耽搁了您的差事,也不过是些茶水费而巴!”又把那封红推了过去。
  宋墨也笑道:“不过是请公公喝杯茶,公公千万不要推辞。”
  汪格这才将封红收了起来,说了几句客气的话,出了颐志堂。
  窦昭心中微松。
  宋墨就安慰她:“不必紧张。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内侍,若是对你不敬,我自有办法收拾他。”
  窦昭横了他一眼,心想,你是不知道以后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才敢这样站说话不腰疼。
  她罕见的小女孩模样让宋墨十分的稀罕,竟然笑打趣道:“怎么?你不相信我?”

  “自然是相信你!”窦昭见宋墨像个争糖吃的小孩子,笑不可支,催他“快去用晚膳吧!明天一早进宫,用了晚膳,我还得打点一下行装。”说到这里,这才想起明天进宫,不知道穿什么好。她对宋墨道:“你派个人带素心去趟宁德长公主府吧!我要问问宁德长公主,明天我穿什么进宫好。”
  按礼,她还是新娘子,可以穿了官太太穿的通袖袄进宫。可宫规森严,又怕这样犯了忌讳,被人抓住了把柄。
  宋墨奇道:“这还要问公主吗?”但还是吩咐陈核陪素心走趟宁德长公主府。
  窦昭和宋墨回用了晚膳,又移到内室,一面喝着茶,一面等着素心。
  宋墨就趁这个机会把宫中的几位嫔妃的为人,是什么出身,彼之间的恩怨讲给窦昭听,又怕窦昭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道:“毕竟是宫帷之事,有些也是我道听途说而来,事情到底如何,还要你自己把握,说这些给你听,也不过是让你不至于事到临头却什么也不知道而巴。”
  “我知道了。”窦昭笑道“我会趁着这次进宫,仔细观察几位嫔妃的。”
  宫中寂寞,有时候,那些嫔妃比市井的妇人理喜欢八卦,而那些八卦十之八九最后都被验证是真的,比那些内阁大臣的消息还灵通。
  两人正说着话,素心折了回来。
  “宁德长大公说,让您穿件真红的通袖夹袄进宫就是了。”她曲膝给窦昭、宋墨行了礼“皇上这些年越发喜欢家长里短,您是新娘子,穿这身衣裳进正好。还说,让你说话不必慌张,皇上问什么,就像答自己伯父的话一样,恭谨中不失亲昵就行了。至于皇后娘娘,那是最好说话不过的人,只要心存恭敬,就是答错了也不要紧。倒是太后娘娘那里,让您说话注意些,太后娘年纪己高,耳朵有些不好使了,偏偏最忌讳别人知道她老人家耳背,您回她老人家的话时,记得要大声点。”
  宋墨听了不由笑了一声,道:“没想到你竟然能得了宁德长公主的青睐!我长这么大,她老人家和我说的话回起来也不如今天和你说的话多!”
  姐妹们,兄弟们,祝大家周末愉快!
  明天的加更在下午14.30左右。ps:求粉红票……,(未完待续)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