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清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五十六章 清点(加更求粉红票)
  窦昭看见了宋翰。
  他正挤在人群里买东西。
  有人把他挤到了一边,他狠狠地朝那人推过去,把人推在了地上,那人站起来就要和动手,宋家的护卫忙把拎到了一边,陈核跑过去对宋翰低语了几句,宋翰勉强地点了点头,站到了一旁,陈核挤了进去。
  宋家的护卫指着挤宋翰人说了几句话,好像是在问宋翰怎么处理。
  宋翰突然抬起头来,朝醉仙楼望过来。
  窦昭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宋家的护卫发生了自己,禀告给了他,正想问宋墨要不要和宋翰打招呼,却看见宋翰林一低头,朝着那护卫挥了挥手,把挤他的人给放了。
  陈核满头大汗地捧了包炒货递给宋翰。
  宋翰很高兴的样子,由陈核陪着进了醉仙楼。
  窦昭转过身来,见宋墨也正默默地注意着宋翰。
  “二爷来了!”她笑道,坐到了可以坐十几个人的大桌前,脑海里却不时地浮现出宋翰推人的那一幕。
  宋墨帮窦昭倒了杯茶。
  宋翰噔噔噔地上了楼。
  “嫂嫂,”他兴高采烈地把包炒货奉给窦昭,“姚记炒货的糖炒花生,来醉仙楼吃饭的人都会卖一包带回去尝一尝的。”
  窦昭没想到他是给自己买的糖炒花生,微微一愣之后,她非常高兴地接过了纸袋,向宋翰道着谢。
  “嫂嫂尝尝,”宋翰显然很高兴窦昭能喜欢他买的东西,兴奋地道,“若是喜欢,我以后常来给嫂嫂买。”
  窦昭见他目光热烈,笑着点头,打开了纸包,尝了一颗。
  甜而不腻,香酥可口。
  窦昭不住地点头,让素心倒了一小部分在青花碟子里,请了大家尝。
  众人都说好吃,并在窦昭的示意下齐齐地向宋翰道谢。
  宋翰笑了笑。
  那笑容,显得有些勉强,再看窦昭的时候,也没有了刚才的亲昵,好像在责怪窦昭把自己给她的赏了别人,怠慢了他的一片好意似的。
  窦昭若有所思。
  ※※※※※
  回到英国公府,已是正午。
  宋墨要去宫当值了。
  他对窦昭道:“我每十天沐一天,其中有三天会歇在宫里,其他六天都是寅时起床,酉时下衙。今天我会歇在宫里,你有什么事,武夷给陈核带个信就行了。”又低声道,“陆鸣如今在我位于积水潭那边的一个宅子里做管事的,他手下还有帮人,是配合杜唯行事的,你若是觉得十分紧急,就让素心去跟陆鸣说一声。”

  也就是说,陆鸣手下的那一帮人,是宋墨养着的死士。
  难怪这些日子一直没有看见陆鸣。
  窦昭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话要跟宋墨说,可时间上不允许,她只好道:“陈先生他们十月份会到京都来,到时候我还有些我的事要跟你说。”
  宋墨笑道:“没事,你想什么时候和我说都行。”
  窦昭失笑。
  她很喜欢宋墨这种带着来日方长的不紧不慢,让她觉得有种岁月静好的安宁与悠远,让不时惦记着四年之后会如何的她,心境也变得从容起来。
  窦昭笑着送宋墨出了门。
  回到里,她开始清点陪嫁,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调整陈设上的一些小细节。第二天一早,又拿了陈曲水绘制的颐志堂的布局图,带着素心和素兰按图索骥,熟悉了解颐志堂的布局。
  旁边服侍的武夷大惊失色,一面悄声地嘱咐松萝快点把这件事告诉严朝卿,一面笑盈盈地帮窦昭介绍各处的景致,心里还有把窦昭走过的地方都记在心里,若是世子爷或是严先生问起来,他也能答得上话。
  若是窦昭有心害宋墨,当初又何必千里迢迢地救宋墨?何况他们现在已经是夫妻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严朝卿笑道:“夫人想去哪里,想见什么什么人,你们好生陪着就是了,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报到我这里来。”
  武夷闻言冒了一身的冷汗。窦昭再问他什么事,他少了几分圆滑和殷勤,多了几分认真和恭敬。
  到了下午,颐志堂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窦昭找了颐志堂的丫鬟、婆子、媳妇子问话的时候,众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窦昭很快就对颐志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颐志堂是英国公世子历代所居之处,为了培养历代世子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颐志堂俨然一个小小的英国公府,账房、回事处、侍卫处、马房、浆洗房……样样都有,甚至颐志堂的侧门正对着英国公府的腰门,颐志堂的人不必走英国公府的正门或是侧门,直接英国公府的腰门进出,自成一体,非常的方便。
  窦昭曾经有过管理济宁侯府的经验,人员名册和账本拿过来,她看了这半年的每月的总支出,就已经知道颐堂志各处每年大概有多少支出了。
  她在心里磨琢了半天,看着天色尚早,去了严朝卿那里,请严朝卿请教:“如果我想回趟静安寺胡同,怎样才能得到国公爷的允许?”

  严朝卿委婉地道:“国公爷也是每天早上寅时上朝,酉时下衙,每十天沐休一次。”
  窦昭颔首,让人带信给父亲,说自己有事要见他。
  翌日用过早膳,她从英国公府的腰门出府,回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晚上没有睡好,看见窦昭一个人回来的,脸色变得更凝重了。
  他匆匆将窦昭拉到了房,关上了门就急声问道:“出了什么事?砚堂呢?怎么没有陪你一起回来?你们是不是吵架了?这上嘴唇还有和下嘴唇打架的时候,更不要说你们刚刚成亲的小夫妻!寿姑,你一个妇道人家,凡事都要忍让,不要动不动就回娘家,娘家能让你住一辈子?你最终还不是得和砚堂过一辈子……”
  窦昭哭笑不得.
  “爹爹,您能不能不要捕风捉影,先听我说句话。”他打断了父亲的臆测,“我没有和砚堂吵架,我回来,是想和你说件事……”
  她想着这话怎么跟父亲说好,略一犹豫,窦世英已急切地道:“你没有和砚堂吵架,今天即不逢九,又不是什么节气,你一个人回来干什么?”
  窦昭干脆拉着父亲在临窗的大炕上坐定,笑道:“您还记得三朝回门,世子曾说他读《春秋》之事?”
  “记得。”窦世英满脸的狐疑。
  窦昭抿了嘴笑:“他那是为了讨好您,瞎编的!”
  “啊!”窦世英张大了眼睛。
  窦昭解释道:“忠毅公学识渊博,他跟着忠毅公读的时候,诸子百家显然略有所涉猎,可他不用科举,加上家里还请了师傅教他骑射,哪能像那些士子似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他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您喜欢《春秋》,就把《春秋》好好地读了一遍,若说学问,只怕还浅薄的很。”言辞间有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维护。
  窦世英却听出来了。
  他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他才多大的年纪,就算是个神童,又能有多少学问?”话音一落,他猛然间恍然大悟,“你这次不顾礼数,急匆匆地跑了回来,难道是怕我们听说他选读《春秋》会考校他的学问,怕砚堂答不上来,来给砚堂求情的?”说完,窦世英再次望着窦昭大笑起来,不过比起刚才的笑声,更欢畅了,望着窦昭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戏谑,“傻孩了,你以为我和你的伯父们都是傻子不成?我们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好?他说他喜欢读《春秋》,我们也不过是欣赏他立志早,欣然有人和我们一样喜欢《春秋》罢了,怎么可能去考校他们的学问?就算是考校,也不过会问问他诸如‘隐公五年春,公矢鱼干棠,臧僖伯作何谏’之类颇为肤浅的问题,难道还会像翰林院里的那些老儒似的,非要把人考倒了才显其学问不成?不仅我和你六伯父,你五伯父在翰林院的时候,也曾给皇子们讲过经,他们有几斤几两,我们心里清楚着呢!你放心好了,没人会去为难砚堂的!”又促狭地笑道,“我读了三十几年,也不敢说自己诸子百家都有涉猎,你倒也给他脸上贴金!”

  窦昭脸上火辣辣的。
  难怪父亲和五伯父,六伯父那么轻易就相信了宋墨的话,原来人家根本就不相信宋墨有多大的学问,不过是觉得他还愿意读而已!
  可一想到父亲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宋墨那点学问,根本不在我们眼里”的轻蔑,她心里就特别的不舒服,觉得父亲冤枉了宋墨,忍不住辩道:“宋墨可不是那些皇子皇孙,他不管是功课还是骑射,都很认真。他能未及弱冠就得到了金吾卫前卫指挥使一职,是因为他连续几年在秋围的考校中得了第一,并不仅仅因为他是英国公府的世子。他的字也写得很好,得到了皇上的赏识……那有您说的那样不堪!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告诉您这件事了……”她不禁深深地后悔,觉得在这件事上太冲动了,有些迁怒地抱怨道,“您这样,我以后有什么事,怎么敢再来商量您!”
  窦世英见窦昭动怒,忙道:“没有,没有,我没有轻视砚堂的意思。”说完,又觉自己的话太苍白无力,没什么诚意,又讨好地道,“要不,你让砚堂跟着我读怎么样?我保证他不会比翰林院的那些士子们差!”
  “真是不该跟你说。”窦昭不由瞪目,“我来,砚堂根本不知道好不好?若是他知道,还好意思到我们家来吗?”想到父亲的性情,她要父亲保证,“这件事,您谁也不许说!就是六伯父那里,你也不能透露半点的口风!”
  窦世英连忙发誓。
  窦昭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
  姊妹们,兄弟们,武汉能把被子烧个洞的天气,空调坏了,下午要找师傅来修空调,晚上的更新大家别等了,如果今天没办法更新,只有明天补上了。
  ~~~~(》_《)~~~~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