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婚
  “你怎么一个人跑过来了?”窦昭奇道。
  为了方便照顾她,她带进府的几个贴身丫鬟素心,素兰,甘露和素绢都歇在隔壁的耳房。
  素兰笑嘻嘻地跑到了窦昭的身边,道:“世子爷身边的陈核刚刚过来问里的人散了没有?若是散了,就让我们进来服侍您先歇了。还说,还说,我们在家里是怎么服侍您的,现在就怎么服侍您。让我们派个人仔细守着龙凤喜烛就行了。若是没有散,就让我们等会……姐姐就让我进来问您一声,您是现在歇了?还是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再说?”然后怕窦昭担心似的,又道,“陈核过来的时候,还带了个叫武夷的小厮,说我们刚刚进府,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事,就吩咐武夷去办就行了。我瞧着那个武夷挺机敏的,想来有什么事也不会胡说八道。”
  新娘子没等新郎倌回府就自己歇下了,这可是大不敬的行径,若是被夫家的人知道了,教训一顿是轻的,就是把新娘子的娘家人叫来羞辱一番,新娘子的娘家人也只能听说。
  宋墨考虑的很周到。
  窦昭笑道:“我还是等世子爷回房吧!”
  宋墨这样看重她,她也应该尊重宋墨才是。
  素兰笑着点头,道:“那我陪您说说话吧?”
  “天天在一起,还没有说够啊?”窦昭笑道,“你们快点歇了吧,留下甘露值夜就可以了,明天还有你们忙的时候!”然后问道,“明天给宋家众人的见面礼可都准备好了?”
  “准好了。”素兰笑道,“早就准备了。姐姐还让我们包了很多封红,双喜纹的八钱银子一份,落地纹的是四钱银子一份的。到时候小姐也可以打赏那些仆妇们。”
  窦昭满意地点了点头。
  素兰给窦昭上了杯热茶,退了下去。
  窦昭就细细地打量着新房。
  是五间带着耳房的正房,东边的稍间做了内室,次间是安息室,耳房打通做了洗漱之处。西边看不到,应该是房之类的地方了。
  公公还健在,这里肯定不是英国公府的上院。
  进门的时候轿子七弯八拐的,也不知道是在颐志堂还是另僻了院子做了新房?
  墙面是重新糊过的,挂得帷帐是大红色四柿纹的杭绸,照他们说亲到成亲的时间来看,重新修缮肯定是不可能的,再看那顶,全镶着绘着蓝绿色八宝图案的承尘,地面铺的是镜砖能看得到人的影子,做新房的这间子肯定也不是随便挑的一间。

  窦昭的目光被内室和宴息室之间镶着五彩琉璃的槅扇吸引。
  一共是六扇,十八个格子,全是蓝色烧珐琅璃琉,用珠贝各镶了一副玉兰花。色泽明亮却又不失柔和,款式新颖又不失稳重,让她大感兴趣,不由倾了身子仔细地瞧。
  不知道是谁的手艺!
  梅岭素花萼短阔,端钝尖;建瓯素花瓣向上兜卷;蒲扇素捧瓣如蒲扇……细至入微,称得上巧夺天工了!
  她想自己留在了真定的那一园子花草,还有祖母。
  原以为很快就能回去,没想到却一拖就是两年。
  如果能有机会回去向祖母拜别就好了。
  还有素心和素兰,被自己的事这么一耽搁,婚事也都跟着拖了下来。
  窦昭又想到去年年终赵良璧来京时,素兰进来上茶,他那灼灼的眼神,还有素兰通红的耳朵。
  她不由抚了抚额头。
  就听见外面有霍霍的脚步声。
  随后传来仆妇恭谨的声音:“世子爷,您回房了!”
  宋墨淡淡地“嗯”了一声。
  窦昭忙正经危坐。
  门“吱呀”一声打开,面色微酡的宋墨带着几分酒意走了进来。
  “世子!”窦昭笑着和他打招呼。
  她是新娘子,没有洞房之前,脚不能沾地。
  宋墨见窦昭还大妆地坐在楠木床上,很是意外。
  窦昭就笑着解释:“我等世子回来!”
  尽管两人的成亲带着几分权宜之计的味道,但窦昭能尊重这场婚礼,宋墨微微有些动容。
  他指了指窦昭身上金碧辉煌却又十分沉重的凤冠霞帔,道:“现在能不能换下来了。”
  窦昭笑道:“可以啊!”
  宋墨就松了口气,笑道:“那你快让人来给你御妆吧?我看着都替你累。”
  窦昭呵呵地笑,喊了素心和素兰进来。
  宋墨就避到了西次间去了。
  等窦昭盥洗一番,重新梳了个简单的纂儿,抹了香脂,换上了件簇新的桃红色中衣,素兰几个退了下去,甘露则留了下来,把被褥铺在了宴息室临窗的大炕上。
  宋墨也换了件湖色的杭绸道袍走了进来。
  看见甘露收拾铺盖,他不动声色地吩咐甘露:“你下去歇了吧!这里不用你值夜。”
  甘露茫然地朝窦昭望去。
  既然和宋墨成了亲,就得尊重宋墨的生活习惯。
  窦昭微微颌首。
  甘露忙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宋墨就坐在了甘露铺好的铺盖上,笑道:“我们也歇了吧!明天一大早就要起来祭灶,拜祭祖先,认亲,还要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你可到时候哈欠连天!”说完,就脱鞋上了炕。

  “你,你准备睡这里?”窦昭愕然。
  宋墨笑道:“我要是睡别处,你明天恐怕要被人议论纷纷了。说不定还会惊动岳父呢!”
  他想到窦世英送给窦昭的那一抬银票,还有窦昭辞别父母时哽咽的情景,语气不由的柔和了几分。
  窦昭面色赤红。
  直到成亲的前两天,她才决定嫁给宋墨。
  发生了太多的事,时间又太匆忙,有些事窦昭没有来得及细想。
  等拜过天地,安安静静地独坐在新房的时候,她才想到同房花烛夜……心里顿时觉得十分的别扭,可也知道,她既然做了宋墨的妻子,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索性把心一横,不去多想,该怎样就怎样吧!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宋墨竟然没打算和她圆房。
  这让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忐忑。
  宋墨好像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似的,镇定地指了指他带进来的一个红漆描金的小匣子,笑道:“这是严先生帮我弄得,用鸡血掺了些药材抹上去的,一般人根本没办法分辨真伪……你放心好了,别人不会知道的……”一团红云却从他的面颊烧到了耳根,暴露了他心中的羞涩。
  窦昭惊讶地望着宋墨,目光明亮的如同夏日的炙阳,好像要把他的五腑六脏都要看个清晰明白似的。
  宋墨窘然。
  侧身躺下。
  “快睡吧!”他喃喃地道,闭上了眼睛,“明天还要早起!”
  窦昭站在床边,望着躬身背对自己的宋墨,神色复杂,半晌,才轻声地道:“怎么能让你睡这里呢?还是我睡在这里,你到床上去睡好了……”
  甘露用的是细布被褥,只铺了床厚点的棉褥;她用的是绸缎,铺了好几层棉褥,非常的柔软。
  “没事。”宋墨道,“从前跟着大舅,还睡过马棚。我不讲究这些的,你快去睡吧!”
  窦昭站了好一会,才轻手轻脚地在楠木床上躺下。
  子里灯火通明,落针可闻,隐隐能听到响起了三更敲。
  窦昭却怎么也睡不着。
  现在能这样,以后呢?
  那宋墨的嫡子呢?
  可让她和宋墨同床共枕……前世的过往在她脑子里闪过,她还真鼓不起这个勇气!
  悉悉索索地,她又翻了个身。
  “睡不着?”以为已经睡着了的宋墨突然问道,打破了满的沉静。

  看见宋墨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对这件事无动于衷,窦昭心里好受多了。
  她呐呐道:“那以后……”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宋墨不以为然地笑道,“你不是说过吗?你可能不是个好妻子,但肯定会做个好伙伴的。我现在需要的,是个好伙伴!”
  是因为这样,所以宋墨才会选择新婚之夜歇在外间吗?
  窦昭不敢多想。
  她想自私点,先慰藉自己的心情。
  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却越发的睡不着了。
  宋墨就和她卿天:“我们家共分三路,中路是正厅,后面是上房,花园在东路,日常的起居在西路……我们的新方在西路的颐志堂,是我从前居住的院子,只能随意地粉一粉,你若是觉得不好,等到了明天夏天,再请工匠来修整一番好了……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搬到了东路那边的樨香院……二弟住在樨香院旁边的鹿鸣轩,从前是祖父的画室,因养了几只鹿而得名,不过,自祖父去世后,父亲就把鹿鸣轩的鹿送到了京郊的田庄里饲养,十几年下来,竟然繁衍了上百头,反而成了家里的一项收益。至于上房,就这样空了下来……”
  他絮絮叨叨的,让窦昭渐渐安静下来。
  窦昭很想知道严朝卿为什么会帮宋墨准备鸡血,但又怕破坏了此时宁静,只好暂时把这个疑问压在心里。
  她把刚才有个小女孩在自己门前大喊大叫的事告诉了宋墨,道:“她称你做三堂兄,又称公公为二伯父,难道是三叔和四叔的孩子?”
  “应该是三叔的女儿宋锦!”宋墨想也没想,道,“宋家子嗣凋零,她又是我们这一辈中独一的女孩子,不管是长辈还是我们这些堂兄弟,都很让着她,平日里只觉得她有些娇气,却不曾想竟然变得如此跋扈。”他语气微愠,丝毫没有怀疑窦昭所说的话,“明天她若是为难你,你什么也不要说,只管微笑就行了,自有我出面。”接着向窦昭介绍起有里的一些亲戚来。
  这些情况她在决定嫁给宋墨之后,第一时间找来了陈曲水询问,早就知道了。但宋墨那句“你什么也不要说,自有我出面”,却让窦昭中微滞,神色激动。
  两世为人,除了宋墨,还曾有谁对她说过类似的话。
  在宋墨清越如泉水的声音中,窦昭沉沉睡去。
  ※
  看的姐妹、兄弟们,先贴个草稿,等会改错字!
  O(∩_∩)O~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1
作者:佚名
章节:121 人气:2
摘要: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3
摘要: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这些全是叔叔的吗?”检票员叔叔一边匆忙地收票一边回答说:“不是我的,是车站的。 [点击阅读]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