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二百二十六章 路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二十六章 路口(加更求粉红票)
  辛苦吗?
  辛苦。
  可这样种辛苦,相比和子女离心离德的骨肉分离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窦昭想起前世的林林种种,眼神闪过一丝茫然,更多的,却是酸楚。
  这次别离,她和宋墨,可能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有些话,还是说明白的好。
  窦昭不愿让宋墨心中留下遗憾或是伤痛。
  就像前世的她自己所经历过的那样,因为和母亲生死相隔,又无从了解当年的事,不经意间,她总会去猜测母亲的死,总会去想这件事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如果让宋墨就这样走了,以后的岁月里,他想起这件事,肯定会和自己当年一样,耿耿于怀一个因果。
  她问宋墨:“你从小开始习武,觉得苦吗?”
  宋墨有些意外,想了想,但还是很真诚地道:“不觉得苦!”
  “可我们看着你们寒练三九,夏练三伏,却觉得很苦。”窦昭又问,“你为什么不觉得苦呢?”
  宋墨思忖道:“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不觉得苦吧?”
  “你小小年纪就开始管理颐志堂,你觉得苦吗?”
  宋墨笑道:“我是英国公府的世子,管理颐志堂,本是我份内的事,我怎么会觉得苦呢?”
  窦昭道:“那你和令尊反目之后却处处占上锋,一定觉得很得意吧?”
  宋墨一愣。
  窦昭没等他回答,已道:“我听陈先生说,自国公爷把二爷拘在了上房读,你就很少见到二爷,你心里,苦不苦?”
  宋墨睁大眼睛,却若有所思,隐隐有些明白她的心思。
  “所以我主持中馈不觉得苦。”窦昭笑望着他,“水来土掩·兵来将来。来来去去不过是那些事,纵然出了错,想办法补救就是了。和东府的众人玩平衡之术不苦。他们是我的血亲,我何尝不是他们的血亲。他们能敬我一丈·我就能敬他们三尺。纵然是有负于我,也不过是一时的伤心,自己认人不清罢了。”她侧过头去,望着地上斑驳的树影,轻声道,“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无父无母·又无手足兄弟,孤单寂寞。长大以后,就特别希望有个人做伴,特别希望那个人能在所有的人都遗弃了我之后,还一如既往地待我好。因而我明明知道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我还是愿意和他过下去。”她说到这里,朝着宋墨微微地笑了笑,“何况我也不没有毛病的人·我在忍别人,说不定别人也在忍我呢?但是有个人在身边,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吧?”

  她说的·应该是魏廷瑜吧?
  月色下,她的笑容显得如此的苍白而单薄,像双手,紧紧地揪住了宋墨的心,让他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可骨肉之情却不同,”窦昭嗫嚅地道,“血肉相连,同声同气……无论怎样,也没有办法割舍的。”孩子的面孔已在窦昭的记忆中糊涂,铭记在心的·却是那些给她的悲痛和欢笑的感觉,“他痛你就痛,他喜你就喜,身同感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还记得,你就不可能放下。”
  宋墨非常的震惊。
  窦昭,她在害怕!
  她竟然害怕嫁人!
  是什么原因,会让她如此地想呢?
  是她生母的死?
  还是窦昭的代嫁?
  或者是,纪家从中扮演的角色?
  他记得,窦昭和纪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这样的窦昭,让他非常的心痛。
  他想起窦昭身边的陈曲水,段公义,素心······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她身边才会身边高手如林呢?
  他甚至想起了父亲对自己的无情。
  宋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冷的夜晚,回到了那个温暖如春、催人入眠,可闭上眼睛就是黄泉的夜晚!
  他忍不住抓住了窦昭的手,道:“你既然知道自己若是身患恶疾,我父亲为了颜面,肯定会退亲的,你没有见到我之前,为什么不用这个计策?”
  宋黑的表情很严肃,让窦昭有些错愕。
  “是不是因为你觉得,这件事交给我,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待呢?”宋墨凝声道。
  窦昭不由点了点头。
  她的确是这么想的。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宋墨的本事。
  宋墨既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间诓了宋宜春为他求娶自己,肯定就有办法让她全身而退地解除姻约。
  窦昭的回答,让宋墨的眼底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那你能不能像从前那样,再相信我一次。”他认真地凝视着窦昭,“你不如嫁给!我就是再不济,也能护了你的周全!”
  窦昭愕然。
  自己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宋墨竟然还想和她成亲?
  她当然不会自恋到觉得宋墨是看上了自己。
  窦昭可还记得,前世宋墨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女子!
  他那时离经叛道,桀骜恣睢,又没有长辈约束,那些人都不能讨了他的欢心让他娶进门去,先不说她比宋墨要大一岁,就她那因为历经千帆而变得显然有些沉闷性子,除了看账本,当家理事,就只会伺服庄稼花草,不要说和什么风趣诙谐搭不边,就是温良娴静也称不上么,就更不可能了!

  她不禁脱口道:“为什么?”
  为什么?
  宋墨有片刻的沉思。
  是啊!
  为什么呢?
  窦昭遭遇虽然令人痛惜,可她并不是个软弱的人苦。恰恰相反,她因此反而变得更坚韧,更果断,更刚毅。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晚秋的夜风吹过来,树叶沙沙作响,透着几分入骨的凉意。可因为身边的窦昭,因为有这样一个人和自己说着体己话,那入骨的凉意也变得可以忽略不计了。
  “你不说有个人在身边,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他笑道·“与其让我父亲左右我的婚姻,不如娶了你,至少我们之间还有话可说,不如做个伴好了。”
  “啊!”窦昭杏目圆瞪能·想到了宋氏父子的反目。
  一时间,她好像又看到了那个纵然前呼后拥,表情也是落寞,身影也是寂寥的宋墨。
  实际上,两人的景况是何其的相似。
  窦昭心里涌动着淡淡的悲伤。
  檐下,大红的灯笼红彤彤地映在地上,院子里响起不知名的虫鸣。
  宋墨低声道:“窦昭·你不妨仔细地想想我说的话。与其在窦家这样苦苦的挣扎,不如去颐志堂。至少,陈曲水、段公义他们能光明正大地跟在你身边。”
  窦昭默然。
  宋墨告辞:“我等你的消息!”
  窦昭一夜未眠。
  或许是前世宋墨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没有谁的能力像宋墨这样让她放心了,也没有谁家像英国公府这样让她忌惮了。
  但宋墨的话也有道理。
  与其这样在窦家苦苦挣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头,还不如嫁到英国公府去。
  她也可以不用像现在这样藏着掖着了。
  去,还是不去呢?
  宋墨说等她的消息,是指等她放出风声说自己有恶疾·他再伺机行事,解除两人的婚约呢?还是等她一个答复就会着手两人解除婚约的事呢?
  窦昭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一个十字甬道前。
  嫁到英国公府,是可以看见的艰难。
  留在窦家·是可以预见到的困顿。
  难道自己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吗?
  重生后,窦昭第一次恍恍惚惚拿不定主意。
  只怕着这时光从此凝滞在这一刻,让她有了主意再日升月落就好。
  而宋墨站在房的月亮窗前,不禁长长地透了口气。

  已经是第三天了,窦家什么动静也没有。
  即没有传出窦昭有恶疾的事,也没有为抬头嫁女儿而为难宋家。
  粉刷子,布置新房,下请帖,设立账房······婚事顺利地进行着。
  接到请帖的窦明则急冲冲地去了静安寺胡同。
  “我姐姐,真的和英国公府世子爷宋砚堂订了亲?”
  她满脸不置信地问着窦世英。
  “这还有假。”解决了长女的婚事的窦世英不仅心情很好′而且精神恍惚,像一下子好像年轻了十岁似的,想到次女对长女所做的事,他叮嘱窦明,“你到时候给姐姐添箱的时候,记得要送份大礼。你和济宁侯要记得一起回来喝喜酒!”
  窦明心中不悦·可想到这些日子父亲正恼怒自己,哪里还敢发作?不仅如此,还抱了窦世英的胳膊撒着娇:“您别总是济宁侯,济宁侯的叫着,他可是您的二女婿!人家表字佩瑾。”
  窦世英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嘻嘻哈哈,而是胡乱地点了点头,正色地对她道:“你出在已经嫁人为妻了,就应该站有站样,坐有坐样才是。怎么能动不动就拉着我的衣袖撒娇?”
  窦明嘟了嘟嘴,俏皮的笑道:“我这不是想爹爹了吗!”
  窦世英面对这样的女儿,摇着头叹了口气,表情微松。
  窦明就问窦世英:“那英国公府怎么会瞧中了姐姐的?我听说那世子爷比姐姐还小一岁,而且杀戮成性,连自家的护卫都不放过……休要胡说!”窦世英愠色喝斥道,“自家的姐姐,你怎么可能像那些市井妇人般,听风就是雨,以讹传讹。”又道,“这件事我亲自去问过英国公,英国公也说没有此事,你是寿姑的妹妹,别让我再听到这样的话。”
  窦明不以为然,还欲说什么,高升进来道:“老爷,翰林院的蔡大人、徐大人过来了。”
  窦世英脸微霁,说了窦明几句“以后再不可如此”之类的话,整了整衣襟,这才去了花厅。
  窦明不由跺了跺脚,转身去了拘禁王映雪的厢房。
  ※
  抱歉,我知道是周末,很多朋友等着看文,但状态实在是不好,写到第四稿才写出点感觉来,今天的更新,我会继续写,估计没又得写几稿,时间上不好确定。如果这两天的更新不及时,我会把这几章写完之后,状态好一点的时候补齐的。
  OX∩一∩KO~
  有粉红票的姐妹兄弟们,还请多多支持。
  谢谢大家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