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九重紫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补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二十三章 补救
  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的,还有二太夫人。
  她顾不自己年事已高,即刻就要起身去静安寺胡同问个究竟,却被神色疲惫的五太太给拦住了:“这件事,还是等老爷回来了再作计较吧?要紧的是,怎么给纪家一个交待?”
  英国公府可不是济宁侯府,既然已经下了聘,就算是他们反悔,也得看英国公府答应不答应,而方洲已做了浙江布政使,这份人情该怎么还?拿什么还?五太太想想都觉得心如乱麻,不禁道:“七叔这是怎么了?就算是不答应纪家的婚事,也应该好好跟老爷商量才是,怎么能就这样贸贸然就答应了英国公府的提亲?那英国公府是什么人家?那可是太祖的养子,宠恩几朝的煊赫世家!他们家的世子,什么样的小姐娶不着,竟然要和窦家结亲,要娶了刚刚闹出姐妹易嫁的寿姑。只怕这世子有什么不妥之处······这岂不是害了寿姑!”又道,“七叔家里要是有个正经的妇人帮着主持中馈,也不至于乱成这个样子!”
  二太夫人不住地点头,吩咐柳嬷嬷:“去打听打听那英国公府的世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柳嬷嬷应声退下。
  二太夫人和五太太商量:“纪家那边,要不要让老六媳妇过去递个话?”
  这可不是寻常的婚事,凭着几个妇人在那里说和的,这可是两家人商定下来的事,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曲曲弯弯,六弟妹一介女流,窦家怎能把她推上前?就算是有这心,六弟妹也未必拿得起!
  五太太不想让婆婆担心,笑道:“就算是要请六弟妹出面,也要让老爷知道才好。”
  儿媳妇敬重儿子,没有哪个婆婆不高兴的。
  二太夫人点头,和五太太一起等到了窦世枢回来。
  窦世枢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七弟·真的和英国公府结了亲?”他不敢相信地又问了一遍。
  五太太点头:“我虽然没有进去,但宋家的聘礼一溜地摆在正院里,正门四开,任由左邻右舍的观看·一百二十四抬,我断然不会看错。”
  窦世枢坐不住了,道:“我这就去趟静安寺胡同。”
  五太太当初没进去,就是要配合丈夫行事,丈夫没有拿定主意之前,她是什么话、什么事都不会做的。
  两人一起去了静安寺胡同。
  因已是黄昏时分,窦家已关了大门·可一百二十四抬的聘礼,加上英国公府的名头,还是让窦家的邻里兴奋不己,议论纷纷,以至于静安寺胡同莫名地弥漫着股热闹喜庆的味道。

  五太太眉头微蹙。
  窦世枢却不动声色地进了门。
  大红色的龙凤喜盒整整齐齐地摆正院的中间,听到通禀迎上来的窦世英眉宇间透着几分毅然决然地上前和他见礼。
  窦世枢不由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再无转圜的余无,不免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道:“宋家的事,你可打听清楚了?”
  窦世英接下宋家聘礼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被窦世枢责备一番·此时窦世枢心平气和地关心着寿姑未来,反而让他微微一愣,心中升起些许的愧疚来,不由低声道:“打听过了…···人我也看见了···…配得上寿姑…···”
  窦世枢不再多说什么,问了问两家结亲的过程。
  当他知道窦世英已经写下了婚,并定下了八月二十四日的婚期时,不禁瞥了五太太一眼。
  五太太顿时脸涨得通红。
  窦世英则喃喃地解释道:“婚期是有点急,可趁着舅太太在京都,早点把寿姑的事了了也好……
  窦世枢颔首,笑着吩咐妻子:“既然寿姑出阁在即·你就去看看她吧!”又对窦世英道,“有什么要你五嫂帮忙的,你只管开口。”
  我还敢要你们帮忙啊!
  窦世英在心里嘀咕着,嘴里却唯唯应喏。
  五太太去了窦昭那里。
  窦世枢就说起赵思来:“……他由上峰陕西布政司推荐,不日就要升湖广布政司参议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机会。那湖广布政司李大人背上长了个疖子,夜不能寐·到了今年夏天,已是恶臭难掩,精神也一日不如一日。”
  他虽任刑部尚,可在吏部经营二十几年,又贵为内阁学士,这些事怎么能瞒过他的耳朵。
  窦世英知道,这是窦世枢在向他示好,算是弥补之前对窦氏姐妹的伤害。
  他虽然觉得愤然,可舅兄的前程却由不得他自私。
  窦世英朝着窦世英拱手,道:“舅兄的事,还要仰仗五哥多多关照。”
  “赵家和我们家几辈的交情,我和睿甫也是故交,七弟这话就太见外了。”
  两人之后又议了会朝政,窦世枢夫妻这才打道回府。

  车上,五太太对窦世枢道:“六弟妹得了消息也过去了,我过去的时候,她正坐在寿姑的内室哭呢?听那口气,英国公府的世子脾气有些不好……”
  没等她把话说完,窦世枢已摆了摆手,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到时候只管高高兴兴地去吃喜酒就是了。”然后道:“等会你先回去,我还要去趟玉桥胡同。”
  五太太迟疑道:“这么晚了……这种事,越早处置越好。”窦世枢冷静地道,“拖来拖去,只会让纪家认为我们在敷衍他们——我们要拿出诚意来才行。”
  五太太还有点不放心,道:“方大人的事……窦世枢摆了摆手,道:“我自有主张!”
  五太太不再问什么,在家门口下了马车,恭送马车驰出了槐树胡同,这才转身回了府……纪老太爷半闭着眼睛躺在醉翁椅上,正琢磨着窦世英的不告失约。
  自己请窦世英,不过是想和窦世英结交。
  可他却生硬地拒绝了自己的邀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窦家把纪家的意思转告给了他,而他十分的不满意这桩婚事!
  见明一表人才又有功名在身,少年得志,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乘龙快婿的最佳人选,窦万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如明天再给他下张请帖他要是还不到,自己就亲自去静安寺胡同拜访他。
  人怕对面。
  难道他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拒绝这门亲事吗?
  想到这里,他高声问随身服侍的小厮:“十六少爷回来了没有?”
  纪咏在家排行十六。
  纪老太爷感觉自己好像有几天没看见纪咏了。
  小厮忙道:“小的这就去请十六少爷。”
  纪老太爷“嗯”了一声,有小厮进来禀道:“老太爷,槐树胡同的窦阁老过来了。”
  纪老太爷很是意外,连声让小厮请窦世枢花厅里坐,自己换了件见客的衣裳去了花厅。
  窦世枢开门见山就说了来意,并满脸愧色地道:“说来说去,这个事都是我的错,我没有想到五侄女出嫁之后,七弟怕四侄女嫁不出去,没有知会我们一声,就匆匆忙忙地和英国公府结了亲……纵然老道如纪老太爷,也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怎么会?”
  儿女的婚姻大事又不是买青菜萝卜能说买就买的。
  这个英国公府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英国公府可不是济宁侯府,那可是真正的簪缨之家,世受皇恩长兴不衰的显赫之家。
  不要说他一个小小的窦万元了,就是他,也不可能指使得动英国公府和自己演戏!
  纪老太爷不由沉声道:“你可打听清楚了,真是英国公府?”
  窦世枢没有想到纪老太爷会有如此一问,但他想到聘礼中既有用脸盆大小的整块寿山石雕刻而成的年年有余,也有灿若云锦的刻丝和蜀绣,那英国公府又岂能是假冒的?
  他委婉地道:“今天下午宋家抬了一百二十四抬的去静安寺胡同下聘,我这才知道。赶过去的时候,已经迟了。两家不仅写了婚,连婚期都定在了八月二十四日。”
  纪老太爷不由哂笑。
  自己真是越老越不经事了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望着眼前神色真诚的窦世枢,脑袋飞快地转了起来。
  “见明的伯父在工部这么多年,一直想把宜兴的水路修一修,可若是私人出资,不免有欺世盗名之嫌,还是由官府主持我们纪家尾随的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可若能造福家乡,却能万古流芳,让子孙受益。
  宜兴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城,怎么会在皇上的眼里?何况朝廷这两年接着疏竣了运河和黄河旧道。
  窦世枢暗暗苦笑。
  这是纪家在向自己要补偿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能不答应吗?
  “这是好事。”窦世英笑道,“纪大人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只管开口!”
  纪老太爷满意地送走了窦世英。
  纪咏回来了。
  他笑容满面,兴致高昂,纪老太爷见了心中一滞,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时间语塞。
  倒是纪咏,笑着问纪老太爷:“您找我什么事?”一副你再不说我就走了的样子。
  纪老太爷想了想,反问道:“你去做什么了?这几天忙出忙进的,没看见你的影子。”
  纪咏笑道:“没什么事,就是和朋友出去小酌了几杯。”然后打了哈欠,道,“有什么事昨天再说吧?我困得不行了。”
  说完,也不管纪老太爷说什么,径直出了纪老太爷的房间,让纪老太爷气得只吹胡子。
  纪咏却在心里偷乐。
  和何煜一起打了魏廷瑜一顿闷棍,他感觉心情好多了……一∩KO~
  姐妹兄弟们,月底,求粉红票保底!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