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九重紫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着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三十六章 着迷
  蒋兰荪的死讯,是陈曲水传给窦昭的。
  他在信中不无遗憾地道,蒋家以后将会很艰难。
  窦昭明白他的意。
  一个家族得以传承,是因为有长辈的指点。
  蒋柏荪做为幼子在京都伺奉梅夫人,不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且从来没有离开过京都。他的哥哥们在福建与人欲血奋战的时候,他却在京都锦衣玉食;他的哥哥们在和朝堂上的阁老们斗智斗勇的时候,他却犬马声色,纵情声色,否则,也不会在外面偷偷地养外室了。
  现在有经验、有见闻、身受重伤却以无比的毅力坚持到铁岭卫的蒋兰荪病逝了,从来不曾上过战场、没有见识过战争残酷的蒋柏荪却少了下来。蒋家在他的带领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传承中断,这个家还会重新站起来吗?
  窦昭没有陈曲水那么多的伤感。
  前一世,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谓的谋划部署,全被碾成了齑粉,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这一世,蒋家得以保全一部分人的性命,从此退出杀戮场,做一个普通的富户,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她只担心宋墨。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迟迟不把陆鸣招回去。
  她是因为陈先生的缘故装聋作哑,他又是为了什么呢?
  要说对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蒋家的事早已告一段落,她还有什么值得他关注的?
  想到这些,窦昭心里就有些烦躁。
  明年她就要开始全心全意地着手和魏家退亲的事宜了。她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宋墨这样耗着。
  窦昭把信收了起来,吩咐素心:“你去跟车夫说一声,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启程去田庄。”
  今年的小麦颗粒无收。玉米却大获丰收,田庄里的人一商量,派了几个长者来和祖母商量。玉米他们不缴租子,留着做口粮,下季种的冬小麦全部都归窦家所有。
  玉米不管怎么做都粗糙得难以下咽,小麦却不同,磨成面粉,是做馒头、包子的上好食材。
  这是田庄雇农的一片心意。
  祖母十分的感动。
  这几天正是种小麦的时候,她老人家决定和窦昭一起去田庄看看。
  祖母精神抖擞。穿了件沉香色素面细棉褙子,脚上是方口青布鞋,鬓角略带几根银丝的头发整整齐齐地绾了个圆髻,通身没带一件首饰,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看见窦昭。老人家的兴致更高了。挥着手:“走,我们去田庄!”又道,“天天只能在院子里莳花弄草的,把我可憋坏了。”

  窦昭歉意地笑,心里却道:若是能保住你老人家的性命,这不孝的罪名我愿意背了。
  大家说说笑笑地往二门去,迎面对碰到了纪咏。
  他不知道从哪里拉了大半车的,正差遣着贴身的随从下车。
  “崔姨奶奶,四妹妹。”一般的情况下。他恭逊有礼,亲切随和,人见人喜,“您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自从他在祖母面前说什么寺庙的主持都是些贪得无厌的虚伪小人之后,祖母见他如见妖魔,避着走。可今天阳光下的纪咏笑容俊朗。目光真诚,又让她不免有心里嘀咕:难道夏天的讲佛会菩萨显灵,也把他收做了弟子?因而没有像往常那样怕纪咏拉着她再说些有辱菩萨的话转身就走,而是和他打了个招呼,客气地和他寒暄了几句:“……从哪里弄回来这么多的?让鹤鸣堂的小厮做个记号才行。到时候也好还回去!”
  是十分贵重的东西,纪咏不过是借了他们家的宅子读收,总不能把人家的也留在这里吧?
  纪咏咧了嘴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像贝壳似的闪着光泽,莫名的,窦昭生出股不妙之感,耳边就传来了他清朗的声音:“这些都是佛经。”
  窦昭明显地感觉到了祖母的身子一僵。
  “上次和图印方太辩法,说到《般若心经》所说的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我问他,既然十二处与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蟹五境都是色,那为何地、水、火、风也是色?他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知道他过些日子肯定会来请教我,我准备好好跟他讲讲什么十二处、十八界……”
  “哦!”祖母语气就变得有些干巴巴起来,“纪公子真是厉害,什么都懂?我们要去田庄看看,纪公子请随意!”带着红姑匆匆上了停在二门口马车。
  窦昭就低声地警告纪咏:“小心考个同进士回来?”
  纪咏挑眉,悄声回她:“你以为我是你二堂兄。”
  “说大话的人通常看别人都是满面的轻蔑,”窦昭毫不客气地地道,“等你金殿传胪再大声嚷嚷也是迟。”这些日子竟然还有出家的来窦家拜访纪咏,和纪咏谈佛论道一说就是好几天,她不喜欢纪咏把家弄得像寺庙,“西窦是家宅,可不是你的私庙。”

  纪咏这才明白窦昭恼火什么,他不由瞪大了眼睛望着窦昭:“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把那些方外之人拉入红尘……”
  “人家是明镜本非台,何处惹尘埃。”窦昭冷笑道,“何来的红尘世俗之说?”
  纪咏神情震动,望着窦昭半晌无语。
  窦昭还要陪着祖母去田庄,见纪咏没有说话,转身上了马车。
  到了田庄,大家都在抢播,抬头和祖母打声招呼又低下头去劳作。
  祖母原是庄户人家出身,不仅不以为然,反而高兴大家一心抢播。
  由个因年事已高不用下田的老农陪着在田里转了一圈,窦昭和祖母回了宅子。
  洗了手。净了脸,换了身衣裳,红姑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
  崔家庄那边派了个小后生过来给祖母请安:“……说好些日子没有看见您了,请您回去住两天。”
  祖母不由意动。
  窦昭看了就笑着怂恿祖母:“我们过几天再回去就是了。”
  祖母想到自己娘家还是一个锅烧水。茶里都浮着层油,想了想,借口这边田庄没人看着。自己走开了有些不放心。
  窦昭哪里想到这些,殷勤地劝道:“平时田庄不也交给管事在打理,有什么不放心的?您有七、八年没回娘家了吧?这次难得回去一趟,我这就让人准备些糖果吃食什么的,到时候您也好打点那些孩子们。”
  “那人留在田庄吧!”祖母趁机道,“田庄里的人把这一季的庄稼都给了我们,我们总得有个人在这里照看照看。不然大家做起事也没有劲啊!”
  “行啊!”只要祖母开心,窦昭倒无所谓,让人准备了祖母回娘家的东西不说,还特意扯了几块尺头让给带妥娘:“给她儿子闺女做衣裳。”
  妥娘去年又生了个女儿,过年的时候还曾特意抱给窦昭看。请祖母给那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长青”,寓意长长久久的。
  红姑把东西收了,第二天一大早陪着祖母去了离这里二十里开外的崔家庄。
  窦昭早上在田庄转了一圈,下午闲着无事,和贴身的丫鬟、宅子里的婆子整理院子里的花草。
  她这一世亲手种下的李子树叶子已由绿转黄,眼看着就要凋谢了。
  窦昭笑道:“赶明儿在这里种枝茶梅。叶子树凋落了茶梅花开。这也算是四季不败了。”

  素兰嘻嘻笑。
  窦昭感觉有人在看在。
  她不由顺着感觉望过去,就看见了墙外骑在马上的宋墨。
  窦昭杏目圆瞪。
  宋墨却冲着她笑了笑。
  窦昭顿时头大如斗。
  既然彼此照了面,按道理应该请他进来坐坐才是。可若是真的请他进来坐坐,她又怎么向身边的人解释他们是怎样认识的呢?可若是不让他进来坐坐。以宋墨的脾气,多半是受不了这样的怠慢的,到时候若是惹出什么事端来了反而更麻烦。
  她不由飞快是睃了眼四周。
  有几个婆子正直起腰朝这边望过来,显然已经发现了宋墨。
  算了,先请他进来再说吧!
  窦昭思忖着,正想开口相请。宋墨却抢在她之前开了口:“在下有事路经贵庄,想讨口水喝,可否行个方便?”
  他的声音低哑暗沉,好像非常的疲惫的样子。
  窦昭这才发现他满身尘土,一副赶了几百里地的样子。
  几个婆子看着他画样的人物,哪里还有不方便?没等宋昭说话,已纷纷道:“方便,方便,庄户人家,别的没有,茶水还是能敞开了喝的。”又道,“哥儿是哪里人?这是去哪里?”
  窦昭只好保持沉默。
  宋墨笑,眼睛却瞄着窦昭:“那就多谢了!”眼角微微向上倾斜,衬着一双水光浮影般的眸子,漂亮得让人心悸。
  窦昭心里一跳。
  宋墨已下了马,墙头只余几根不安分地伸出头的爬山虎幼芽,在风中轻轻地摇拽……宋墨当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的身边还跟着四、五个随从,其中一个就是上次来给窦昭送礼的,她听见宋墨喊他陈核,另外几个则不认识。
  他到底有多少护卫!
  窦昭在心里呶嘟着。
  听说家里没有长辈,好仿佛看到宋墨目光像划过天际的流星般闪过一道璀璨的光芒。
  “原想在这里寄宿一夜,”他遗憾地道,“这可如何是好?”眉头微蹙,十分为难的样子。让几个婆子看着善心大发:“又没有别人,哥儿只管住下就是了。”
  在他们看来,宋墨这样一个面目精致的少年,哪能是坏人!
  ※
  补上昨天的更新。
  PS:看们的姊妹们,兄弟们,我也知道更新越晚,不过有时候要查些资料,又快不起来,之所以宁愿这样补充也不愿意断一天的加更,就是希望哪天能暴发一下,把之前的债都还上……RS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