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六十六章 做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十六章 做伴
  窦明开始不吃不喝弄绝食。
  窦世英来和窦昭商量:“您说什么办?”
  长女虽然年纪小,但说话时那种斩钉截铁的口吻往往能给他无比的信心。
  窦昭也不知道怎么样对窦明更好。
  留在二太夫人身边学规矩,就避不免那些冷言冷语;去京都王家长住,上一世,窦明就是被许夫人养歪的,最后还搭上了王楠。
  她头痛道:“要不您问问太太。她是窦明的生母。”
  有王映雪在,谁也不好插手,就算是为了窦明好,母子天性,最终说不定还会被窦明记恨。
  窦世英犹豫着。
  有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见窦世英在,又要蹑手蹑脚地退下去。
  窦世英喝道:“什么事?”
  小丫鬟求助似地望着窦昭。
  窦昭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事要瞒着窦世英的,朝那小丫鬟颔首。
  小丫鬟喃喃地道:“七太太在收拾箱笼,说是要带五小姐去京都。”
  窦世英勃然大怒,匆匆而去。
  窦昭喊了海棠进来:“拿上我前几日做的针线,再给我换件衣裳,我们去看看九堂嫂。”
  今年二月,窦环昌娶了淮安黄氏的女儿。
  这门亲事是大伯父在世时定下的,黄氏的祖父和大伯父是同年,黄氏有一个族叔,如今在大理寺任寺正。
  黄氏和窦环昌同龄,相貌温婉,性情敦和。做得一手好女红,深得大伯母的喜欢,大伯母不止一次的当着窦家众人的面称赞自己的媳妇。
  同是江南嫁过来的媳妇,大家不免把她和纪氏相比较。
  纪氏娴静。黄氏温柔,都透着江南水乡的雅致。
  二堂嫂自我调侃道:“把六婶婶和九弟妹一看,我们这些人都成了烧火婆子了。”
  纪氏和黄氏自然要谦虚一番。不过两人也因此而走得很近,连带着黄氏对窦昭也比其他人亲近。
  前些日子传了黄氏怀了身孕的消息。
  窦昭就想到她那里去躲一躲——大伯母孀居,黄氏还没有出三个月,等闲不会打扰大房,那里最清静不过。
  有人做伴,又是极懂事、体贴人的窦昭,黄氏自然是倒履相迎。
  窦昭在大房混到了下午。用过了晚膳,才回到西窦。
  一进门,就看见马房的小厮正蹲在那里敲打着车轮。
  窦昭暗暗叹了一口气。
  看样子父亲已经同意窦明去京都了。
  以她上一世的经验,王许氏只要是见着了窦明,就会留窦明在王家长住下去的。
  她回到正。父亲正满脸不高兴地拿着本在那里发呆。

  “听说你去集馨那里了。”窦世英和女儿打着招呼,“怎样?可有收获?”
  集馨是九堂哥窦环昌的表字。
  “九堂嫂告诉我怎么绣小鸟的眼睛,”窦昭笑着进换了件衣裳,梳洗了一番,和父亲坐在临窗的炕上说话,“我觉得和画画的技巧差不多,难怪六伯母的那个姑姑还绣长画画。”
  一席话说的窦世英心情好了很多,说起窦明来:“……京都的繁华景致大人都爱,何况是孩子。你要不要和窦明一起去京都住些日子?”
  然后让她给王家的人行晚辈礼。
  还是免了吧!
  窦昭笑道:“她舍不得她的外祖母。我舍不得我的崔姨奶奶。”
  窦世英失笑,思索半晌,试探地问她:“你和崔姨奶奶在家,会害怕不害怕?”
  窦昭立刻高兴起来。
  看样子,父亲准备和王映雪、窦明一起去京都了。
  或者是因为没有了怨恨,她现在的心态很平和。不像上一世,看见父亲和王映雪、窦明、窦晓在一起就怒火中烧,气得半死。
  她此刻心里只有祖母。
  “这么说来,您同意我把崔姨奶奶接回来住一阵子了?”窦昭笑吟吟地问父亲。
  “我什么时候不同意了?”窦世英笑道,然后神色开始有些沮丧,“我只是觉得没有崔姨奶奶,庞家也一样不敢上门。”
  所以才赌气不去京都候缺?
  窦昭有些啼笑皆非。
  好在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她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父亲争论,问起父亲什么时候起程。
  “后天吧!”窦世英笑道,“明天我们去接你崔姨奶奶。”
  窦昭笑着连连点头,和父亲商量:“东跨院不是刚刚修缮了一番吗?不如让崔姨奶奶就住在东跨院的清爽轩吧?那里树木葱郁,最凉快不过。”
  “走,”父亲兴致勃勃地起身,“我们去看看。”
  两人晚饭也没有吃,人把清爽轩转了个遍,哪里做内室,哪里做宴息室,哪里放箱笼,哪里睡丫鬟……都一一安排好了,这才回正房,翌立一大清早套了马车往田庄里去。
  和王映雪一起收拾箱笼的胡嬷嬷有些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您看这事……”
  王映雪听着心情立刻变是浮躁起来。
  她知道赵谷秋的死是窦世英心时的一个疙瘩,可逝者已逝,这活着的人总要继续过日子。时间长了,自己再小意曲从,这疙瘩自然也就解开了。

  谁知道却事与愿为。
  这么多年过去了,窦世英不仅没有忘记赵谷秋,而且和自己渐行渐远,再不复从前的亲切。
  机会从来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就像窦明的伤心一样。
  在真定,在窦家,窦明嫡庶不明,她,永远是个小妾扶正的妾室。
  想到这些,她不由咬了咬牙。
  她和窦世英必须重新开始。
  京都是个外省之人如过江之鲫的地方,谁也不清楚谁的底细。他们去了京都,窦世英入朝为官。又有窦世枢这样的族人,王氏这样的亲戚,他们完全可以在京都定居,不再回真定。而窦明也可以在京都快快活活地长大,清清白白地嫁人。
  “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王映雪低声地对胡嬷嬷道,“七爷正值壮年。我们就是回真定,也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崔姨奶奶难道还能活到那个时候不成?”
  最终能不能在长住京都,王映雪还没有十分的把握,不敢把话说满了。
  胡嬷嬷想想也是,笑了起来:“倒是老奴多虑了。”
  “哪里,”王映雪握了胡嬷嬷的手。真诚地道,“这些年若不是有你在我身边,我哪能支撑得下去。”
  “太太可折煞老奴了。”胡嬷嬷连声不敢。
  主仆说着,心情都有些激动,胡嬷嬷虚扶着王映雪进了内室。就看见窦明抱着个大迎枕,目光呆滞地坐临窗的大炕,里收拾东西的丫鬟、婆子来来去去,她却视若无睹。
  王映雪心里“咯噔”一下,忙上前搂了女儿:“明姐儿,明姐儿!”
  窦明回过头来,光彩也一点点地回到了眼眸中。
  王映雪吁了口气,引了她说话:“你要不要去看看还有哪些东西要一并带去京都的……”
  “什么也不要,”窦明的声音非常的高亢。显得特别尖锐,“外祖母都会买给我的,我什么也不要。”
  王映雪眼睛一湿,抱了女儿,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祖母请窦世英到堂里坐下,亲自给他沏了杯茶。困惑地道:“你要接我去城里住些日子?”
  窦世英有些尴尬,含蓄而委婉地将庞寄修和邬善的事告诉了祖母。
  祖母呵呵地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们寿姑长得漂亮,性情又好,以后有你头痛的时候。”然后很爽快地吩咐红姑收拾东西,事情顺利的让窦世英和窦昭都有片刻的怔愣。窦昭更是在心里暗暗感慨,祖母听到庞寄修的用心都能笑而对之,不知道是赤子纯心呢?还是看破了世事?

  回到真定,不过酉时。
  王映雪在二门迎接祖母和窦世英、窦昭。
  窦世英问:“明姐儿呢?”
  王映雪忙道:“她有些不舒服,像是暑的样子,我给她喝了点藿香正气露,她刚歇下。想等会再给她请个大夫来瞧瞧。”
  祖母听了就要去看窦明。
  王映雪忙道:“天气热,您赶路辛苦了,还是先歇会,免得把您也给热病了。”
  祖母想了想,哂然一笑,不再坚持,跟着窦昭去了清爽轩。
  清爽轩院上爬着藤萝,台阶旁长着厚厚的苔藓,石畔边开着不知名的小花,野趣丛生。
  祖母非常的喜欢。
  晚上,窦昭就搬了过来和祖母同住。
  海棠悄悄跟她说:“七爷在训斥太太和五小姐。”
  他们想怎样闹腾就怎样闹腾去,只要不打扰到她的生活。
  “不要告诉祖母。”窦昭嘱咐海棠。
  海棠点头。
  窦昭高声喊着甘露,让她把镇在井里的西瓜切了……第二天,父亲辞是祖母和二太人人,回北楼祭了祖,带着王映雪和窦明去了京都。
  晚上,二太夫人请祖母过去用晚饭。
  祖母问窦昭的意思:“你说我过去还是不过去?”
  上一世都是祖母像座山似的挡在她的前面,这一世换她为祖母庶风挡雨,窦昭觉得非常新鲜,又隐隐有担当大任的压力与自豪。
  “我陪您一起过去。”窦昭笑道,“家里的亲戚总是要打个招呼的。喜欢就多来往,不喜欢就少来住。横坚我们住在两处。”
  祖母听着有道理,和窦昭一起过去用晚膳。
  席间只有大伯母坐陪,大家用过饭,吃着瓜果说了些从前的旧事就散了。
  祖母很喜欢,安安心心地在清爽轩住下,每天早上起来围着假山走七、八圈,直到满头大汗才歇下。
  窦昭看得胆战心惊,每天陪着祖母走路。
  开始是祖母走两圈她走一圈,渐渐祖母走一圈她也能走一圈了。开始满身的酸痛,举手抬足都吃力,渐渐地人清气爽,手脚伶俐。
  祖母看了不住地点头:“看这小脸,红红的,看上去多精神啊!”
  窦昭抿了嘴笑。
  到了秋天,她发现春天做的马面裙都短了,露出鹅黄的绫鞋。
  ※
  还好不算太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0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0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0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