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十七章 秋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七章 秋扇
  母亲是个骄傲的人,既然已经答应了让王映雪进门,就不会在进门的时间这种小事上为难王映雪。
  待窦昭的“病”好一些了,她请了大伯母和三伯母过来商量王映雪进门的事,窦昭被打发到院子里和小丫鬟们一起玩跳百索。
  四个小丫鬟分别叫萱草、茉莉、秋葵、海棠。母亲喜欢妥娘忠厚,给她取名素馨,和从前在母亲身边当差,现在拨到窦昭里的玉簪正好一对,是窦昭里的大丫鬟。
  妥娘很喜欢这个名字,但“妥娘”这个名字对窦昭有着特别的意义,窦昭还是喜欢喊她做“妥娘”,以至于窦昭里的丫鬟一会儿喊她做素馨,一会儿喊她做妥娘,因而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好在妥娘不在意,不管是谁喊哪个名字,她都应得欢实。
  窦昭并不真的是个两岁的小娃娃,自然对玩百索这样的游戏没什么兴趣。
  她想到祖父的房里寻几本关于描写怪力乱神方面的看看——世间无奇不有,她猝然回到了小时候,宛若重生,肯定还有人和她一样,她迫切地想从那些裨史杂记中寻找到一鳞半爪。
  窦昭让妥娘抱着她去祖父的房。
  妥娘立刻丢下手中的百索,抱着她往鹤寿堂去。
  绕过荷塘的时候,她看见俞嬷嬷站在太湖石假山旁和个穿着官绿色潞绸袍子的中年男子在说话。
  两人遮遮掩掩,形迹可疑。
  窦昭沉思片刻,指着荷塘对妥娘道:“我们去那边!”
  妥娘不疑有他,穿过九曲石桥,到了太湖石假山边。
  俞嬷嬷和那男子已不见踪影。
  窦昭藏着疑惑离开了荷塘,迎面却撞到了大伯母和三伯母。
  她下地恭敬地给大伯母和三伯母行礼。
  大伯母一把抱起了窦昭:“寿姑越来越招人喜欢了!”
  “谁说不是。”三伯母笑着摸了摸窦昭的头,“和七弟妹小时候一模一样。”
  两人说着,脸上的笑容渐淡。
  “唉!”大伯母可惜地叹了口气,“王映雪的出身摆在那里,她要是这胎生的是男丁,七弟妹再贤淑,恐怕也只能退避三舍了!”
  原来她们都知道王映雪怀孕的事了。
  窦昭眉角微动。
  “这就是命啊!”三伯母的表情也显得有些怅然。
  或者是觉得两个长辈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唉声叹气有点不合适,大伯母强笑道:“我们这是听落泪,替古人担忧。七弟妹是平时没遇到什么事,遇到了事,自然就慢慢懂事起来。你看她现在,不是处置得挺好的吗?”

  三伯母颔首,亲切地问了妥娘几句话,知道窦昭这是要去看祖父,嘱咐了妥娘几句小心地滑,不要摔跤之类的话,和大伯母出了二门。
  窦昭骤然间没有了去鹤寿堂的兴致。她吩咐妥娘:“我们回正去。”
  妥娘一声不吭地照她的话办事,两人很快回到了正院。
  窦昭跑进了内室。
  母亲正坐在临窗的热炕上和俞嬷嬷说着话:“……崔姨娘是七爷的生母,二百两银子的聘金,也不算辱没她。至于王家要不要,那是他们的事,送不送,却是我们家的事。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虽然是妾室,可到底也是新人,腊月二十二进门,正好过小年,到了春节,也好到各房去走动走动,认认亲戚。”说着,母亲端起茶盅呷了口茶,继续道,“新房,就设在栖霞院吧……”
  “七奶奶!”俞嬷嬷一惊,没等母亲的话说完,失声道,“这怎么能行!栖霞院就在七爷的房后面……”
  母亲做了个打住的手势,道:“他们隔个北直隶都能搅和到一起去,难道放在我眼皮子底下就能清清白白了?”
  俞嬷嬷语塞。
  “何况我也懒得看他们那副郎情妾意的样子。”母亲喃喃地道,“我放过王映雪,也放过我自己。”
  窦昭几乎要为母亲鼓掌。
  正是如此。
  天下再大,大不过自己。
  自己若是都不心疼自己了,别人凭什么要心疼你?
  既然不待见王映雪,何必委屈自己佯装贤良!
  她也是过了三十岁才明白这个道理。
  窦昭低声对妥娘道:“你等会跟着俞嬷嬷,看看她都去了些什么地方?见了些什么人?”
  妥娘点头。
  窦昭高高兴兴地扑到了母亲的怀里:“娘亲,后院的腊梅开了,我们去赏梅。”
  母亲呵呵笑,亲着窦昭的小脸:“娘亲有事,让妥娘陪你去玩吧!”
  窦昭只想陪在母亲身边。
  母亲也不嫌她麻烦,一面打点着家里的琐事,一面逗着她玩。
  父亲突然过来了,不顾满服侍的仆妇,献宝似的从怀中掏出一枚赤金镶碧玉的簪子。
  “好不好看?”他讨好地望着母亲,“我特意去真定府让人打的。”
  簪身金灿灿,簪头绿汪汪,呈水滴状,如美人腮边的一滴泪。

  “好看!”母亲笑着将碧玉簪摆弄许久,吩咐俞嬷嬷收起来,“以后给寿姑做嫁妆。”
  父亲讪讪然:“这是送给你的……寿姑的,我以后再给她买就是了。”
  母亲抿了嘴笑:“你以后给她置办是你的心意,这可是我的心意。”
  “我的还不是你的。”父亲小声嘀咕着,欲言又止。
  母亲笑道:“你是来问王映雪进门之事的吧?我刚才已经吩咐下去了……”然后把跟俞嬷嬷说的话重新对父亲说了一遍。
  父亲“哦”了一声,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又好像有很多话,不知道该怎么说似的。
  一时间沉默无语。
  半晌,父亲不安地站了起来,喃喃道:“你既然有事,那我先走了。”
  母亲笑着站起身来:“那我就不送了。”然后喊了含笑,“送七爷!”坐下来低了头打着算盘。
  父亲站了一会,见母亲始终没有抬头,眼神微黯,垂头走了出去。
  俞嬷嬷喊了声“七奶奶”。
  母亲眼角也没有动一下,道:“眼看着要过年了,只怕请人不易。新房那边的陈设,你还要多费费心,帮着催催外院的几个管事。”
  “是!”俞嬷嬷无奈地应声退下。
  母亲丢了算盘,笑着抱了窦昭:“走,我们去赏梅去。”
  窦昭盈盈地笑。
  时间是最好的药,不管多痛的伤口,时候长了,都会慢慢结痂愈合。
  娘亲,我会一直陪着您的。
  解您的寂寞,抚慰您的伤口。
  窦昭望着母亲白玉般的脸庞在心里暗暗发誓,笑嘻嘻地牵着母亲的手,蹦蹦跳跳地去了后院。
  ※※※※※
  晚上,妥娘告诉窦昭:“俞嬷嬷哪里也没有去,见的都是府里的管事和管事娘子。”
  那个男子是谁呢?
  窦昭咬着手指寻思着。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她的舅母带着她的大表姐赵碧如来给窦家送年节礼了。
  “天寒地冻的,”母亲急急地将舅母和大表姐迎进了内室,亲自扶舅母上炕坐了,接过丫鬟手中的热茶恭敬地递给舅母,“让管事跑一趟就是了,您怎么亲自来了!”
  舅母三十出头的样子,穿了件遍地金的宝蓝色通袖袄,并插着对赤金镶玉葫芦的簪子,中等个子,身材微腴,皮肤白净,笑起来眉眼弯弯的,非常的和善。

  她朝着妥娘怀中的窦昭拍手:“来,到舅母这里坐。”
  母亲把窦昭抱到了炕上。
  赵碧如则曲膝给母亲行了个福礼。
  母亲搂了赵碧如:“大姐儿又长高了几分,都快赶上我了。”
  舅母嗔道:“只长个子不长心,有什么用啊!”
  赵碧如羞涩地笑。
  此时的赵碧如只有十一岁,手长腿长,皮肤胜雪,已隐约可见成年后的绰约多姿。
  母亲携她上了炕,大家围着炕桌吃着点心说着话。
  “……你大哥已经连续两次春闱落第,这次卯足了劲要金榜提名,连我和他说话他都不理。”舅母笑道,“我在家里无聊,就带了碧如到你这里来串门。”然后道,“你这些日子可好?”
  母亲粉饰太平:“和从前一样。每天忙得团团转,也不知道忙了些什么。”
  舅母笑而不语,喝了口茶,对赵碧如道:“既来了,就和你表妹去旁边玩去吧!”
  赵碧如细细地应“是”,乖巧地下了炕。
  母亲微愣。
  舅母道:“我有话和你说。”脸上露出几分凝重。
  母亲应了声“是”,眼中已可见水光。
  窦昭想到荷塘旁的俞嬷嬷和穿官绿色潞绸袍子的男子。
  出了内室,她甩开赵碧如的手,一溜烟地朝大门跑去。
  大门外,那个穿着官绿色潞绸袍子的男子正和窦家的一个管事说着话,他身后是辆平板马车,马车上装着满满一马车的东西,小厮们正川流不息地将马车上的东西往家里搬。
  原来那个人是赵家的管事。
  窦昭噔噔噔地跑回了二门,遇到了追她追得满头大汗的赵碧如。
  “你,你要干什么?”她捂着肚子喘着粗气,“怎么比兔子跑得还快?”
  窦昭想到和她的第一次见面。
  她优雅地端着茶盅,温和而不失矜贵地笑望着她:“姑母去世后,父亲和母亲原本想把你接到家里来,和我们姐妹做个伴,可你不愿意,当着窦家的人咬了母亲一口不说,还嚷着‘我不去你们家’,母亲只好悻悻然地回来了……”
  她当时觉得赵碧如的话如秋天的团扇,让人说不出来的膈应与不合时宜。
  可现在……她却有些不确定了。
  ※
  没有漏章,不过是跳着写了写,没想到大家会觉得不习惯……⊙﹏⊙b汗……
  ※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说话技巧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1章说话方式,八项注意(基础篇)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方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深谙说话之“术”,就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所言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罗琦琦看了下表,已经七点。初中部都是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学生已经全部走空。她站了起来,穿过林荫道,走到乒乓球台旁。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应该被妥善维护过,看不出陈旧的痕迹,至少在罗琦琦的记忆中,和她罚站时,一模一样。她笑了笑,沿着乒乓球台一侧,进了教学楼,是个拐弯口,左侧应该是教室,右侧应该是老师的办公室。 [点击阅读]
部落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那个陌生人身上散发出色彩斑斓的能量,它们华丽地旋转着,飞舞在他背后,好似一件斗篷;环绕在他强壮的头颅上,如一顶皇冠般闪耀着光芒。他的声音在耳中和脑中都能听得真真切切,这声音在血液中流淌,就像一首遗忘已久而又突然忆起的甜美的歌。他承诺的东西很诱人,令他激动,让他的心止不住地渴望。但是,但是……什么地方仍然有些……当他离开之后,艾瑞达的三位领袖转向彼此,轻柔地开口说出仅在三人之间分享的话语。 [点击阅读]
镜·双城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飓风吹起乱雪,纷扬弥漫了半天,掩住了方当正午的日头。雪暴之外的天依旧是湛蓝的,天风呼啸,苍鹰盘旋着。从半空俯视,帕米尔高原苍黄浑厚。慕士塔格雪山在连绵的巨大冰峰中、宛如银冠上一连串明珠中最璀璨的一粒,闪闪发光。而那些光,就是此刻乍起、弥漫山中的雪暴。然而,苍鹰的目力再好,也看不到雪暴下山腰那如蚁般蠕动的黑点。慕士塔格峥嵘嶙峋,高处笼罩在冰冷的阴云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