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机器岛 - 第二部 第十四章结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黎明时分,如果有位了望员能从几百公尺的高空俯览一下这片海域,便能发现这种景象:样板岛裂成三大块,每块大约有二、三公倾;另外还有十二块左右较小的碎块漂浮在海面,相互间的距离大约为十锚。
  天光初露时,飓风逐渐减弱。飓风中心以大风暴特有的速度,向东移动了30来英里。然而大海,曾经被搅得天翻地覆,现在仍旧波涛汹涌。那些大大小小的漂浮残存物滚动着,摇晃着,好似怒海上的船舶一样。
  样板岛损坏最严重的部分是承载亿万城的基础。在建筑物的重压下,它已经完全陷没了。两区各大街道上那些高层建筑、那些重要府邸都已荡然无存!左舷区与右舷区的人这下算是完全彻底地分开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出现这般场面!
  遇难人是不是很多?……即使居民们及时地到抗裂程度较高的郊外避险,也放心不下。
  好啦!科弗利、坦克登两家这般罪恶地争强斗狠,结果造成这种恶果,他们该满意啦?……无论是谁,再也不能排挤对方独揽大权了!……亿万城沉没了,这可是他们花巨资买的!……但是不用对他们的命运担心!他们在美国与欧洲的银行里还有着好几百万,足以维持他们晚年的日常花消了!
  面积最大的那块碎岛体包括天文台与前炮台之间的郊区。它的面积大约为3公顷。上面拥挤的遇难人(应该这种称呼他们吗?)竟达3千人。
  另外两块碎岛体,稍小一点,上面还保留着左舷港附近的一些船只,港口还有几家食品供应商店,一个淡水池。至于发电厂、机器房与锅炉房,都已经消失在锅炉爆炸之中。第二块岛体漂泊残骸上,有2千多人避难。如果左舷港的船只没有受损,他们便可能与第一块漂泊残骸上的人取得联系。
  至于右舷港,众人仍旧记忆犹新:大约在半夜3点便被猛烈地撕裂出来。它肯定已经沉下去了,因为望穿双眼,也看不到它的踪影。
  与前两块漂泊残骸一道,第三块漂泊物大约有四、五公顷的面积。它包括后炮台四周的田野。这上面聚集着大约4千遇难人。
  末了,那12小块漂泊残骸每块约有几百平方公尺,成为剩下灾民的避难处。
  这就是“太平洋明珠”的剩余物。
  预计这次灾难中遇害人可能有好几百,这个估计还是合适的。感谢上苍,样板岛没有整个被太平洋吞没!
  但是,他们距离大陆太远,凭这些残骸又怎么能够到达太平洋沿岸呢?……这些遇难人是否命中注定要饿死?……在这史无前例的海难名单中,是否会有个把见证人幸存下来?……
  不,不应该绝望。这些漂浮的岛体碎块承载着一些意志坚定的男人,他们将尽力做好能做的一切,以求自救。在有前炮台的那块漂浮物上,聚集着西姆考耶舰长、马雷卡里国王、天文台的专家、斯图尔特上校、他的一些下属、亿万城的几位显贵、神职人员。总之是一批精英。
  上面还有科弗利与坦克登两家的家人。他们承受着本该由家长承担的可怕责任。与此同时,最亲爱的人也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因为沃尔特与蒂小姐失踪了!……他们是否会在别的漂浮岛体上呢?……还有希望再见到他们吗?
  “四重奏”与他们珍爱的乐器毫发未损。用一句俗话来形容,“死神才能将他们分开!”弗拉斯科兰冷静地审视着这种局势,并没有完全失望。伊韦尔奈已经习惯从特别的角度来考虑事务。面对这场灾难,他叫喊说:
  “不可能想象出还有比这更宏伟的结局了!”
  至于塞巴斯蒂安·佐尔诺,他已经不能自主。他虽说曾经扮演了卓越先知的角色,能像耶利米预言到锡永的灾难一样,预言到样板岛的不幸。但是这些并不能令他为之感到宽慰。又冷又饿的他,已经患了感冒。他咳得厉害,一声接一声没有停歇。而那无可救药的潘西纳却对他说:
  “你是对的,佐尔诺老兄。从合声角度上讲,禁止连用两个五度音
  ①!”
  但凡大提琴手还有丁点力气,肯定要扼死“殿下”。
  卡里斯特斯·门巴尔呢?……呃,这位总管简直太优秀……对,太优秀了!他仍旧希望能够拯救遇难者,拯救样板岛……大家都能回到家园……还能再修复机器岛……散落的岛体状态不错。总不能说这水上建筑杰作被自然力量击垮了吧!

  可以肯定的是,危险再也不迫在眉睫!在这场飓风中,该沉下去的已经随着亿万城沉下去了:诸如它的高层建筑、府邸、住房、工厂、炮台以及所有的岛面结构。目前,漂浮物的状态良好,吃水线明显上升波浪已经扑不上表面了。
  情况明显缓和下来,的确正在好转。马上被吞没的危险业已远去,遇难者的处境也随之改善。情绪静了下来。只有妇女儿童不能平静,他们仍旧处在恐惧之中。
  阿塔纳兹·多雷米怎么样了呢?……当岛体刚开始解体时,这位舞蹈、礼仪教师便带着他的老女仆逃上一块漂浮物。但是一股海流又将他带到另一块漂浮物上,那上面有他的同胞“四重奏”。西姆考耶舰长恰似指挥破船的船长一样,他带着忠诚的部下,开始忙碌起来。首先,得将那些孤立地漂浮物拢在一起,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能否与它们建立联系呢?这问题立即得到了积极解决,因为左舷港还有几只小船完好无损。西姆考耶舰长将它们派出去,一块一块地联络。他要知道还剩多少资源,多少淡水,多少食物。
  但是,能不能测出这块漂浮物的经度与纬度呢?……
  不行!由于缺乏测量仪器,没法定点。自此后,再难断定这块漂浮物在哪儿,是否在某个大陆或者某个岛屿附近?
  大约上午9点,西姆考耶舰长带着两名军官登上左舷港刚派来的小船。他乘着这只小船视察了各个不同的漂浮块。下面便是他在做过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左舷港的蒸汽机被破坏了,但是水池里还存有些饮用水,如果严格限制消费的话,还可维持二周左右。至于港口商店的存货,也可以供应遇难者半个月的食物。
  两周之内,遇难者必须在太平洋上某个地方上岸,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消息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然而,西姆考耶舰长必须承认,这可怕的一夜造成了好几百人的死亡。至于坦克登与科弗利两家,他们那份痛苦已经达到苦不堪言的地步!沃尔特、蒂小姐都失踪了。小船视察过的漂浮块上都没找到他们。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年青人抱着他昏过去的
  ①法语中,五度音与一阵咳嗽是同一个词。未婚妻,朝左舷港走去,而样板岛的那部分没有一块留在太平洋海面上。
  下午,风势一直在减弱,大海平静下来。在漂浮物上几乎感觉不到海浪的波动。由于左舷港上小船的穿梭往返,西姆考耶舰长着手为遇难者发放食物。他限量发给每人的食物,只要不致于饿死就行。
  此外,相互之间的通讯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各个漂浮物之间受到引力作用,像水盆面上的软木块一样,趋于渐渐靠拢。这时信心十足的卡里斯特斯·门巴尔来说,难道不是个好兆头吗?他似乎已经看到“太平洋明珠”的重建了。
  在一片漆黑之中,又过去一夜。不久之前,亿万城的大街、商业区的小巷、公园的草坪、田野、草地,哪个地方不是灯火通明?铝质月亮将眩目的光线洒在样板岛上!
  在黑暗之中,漂浮的岛块之间发生了几次碰撞。虽说类似碰撞无法避免,但是幸运的是,后果不至于严重到造成极大损害的地步。
  天亮了,人们发现这些岛块残骸已经靠得很近,漂浮在平静的海面,没有发生碰撞。只需划上几浆,就可以从一个岛块划到另一个岛块。西姆考耶舰长非常容易地解决了食物与淡水的分发。因为这是根本问题,遇难者们都能理解他,服从他。
  小船将好几个家庭聚合在一起。当他们失散的时候,他们相继找寻着。这种团聚是多么欢喜啊,甚至忘记了时时威胁着他们的危险!而对另一些人,他们在呼唤失散的亲人而没有回答时,那份痛苦又是多么的撕心裂肺!
  显然,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大海恢复了平静。然而令人遗憾的事莫过于再无东南风刮起。要是有这片海域的海流相助,也能漂向澳大利亚的大陆。

  在西姆考耶舰长的命令下,了望员已经就位,以便能观察四周的海面。如果有船只出现,便立即发信号。但是在这偏僻的海域上,在春分多暴雨的季节,有船只经过的可能性很少。
  在水天一线的天际,希望发现几缕船烟冒起,希望看到几只帆影,然而这种希望的确渺茫……大约在下午2点的时候,西姆考耶接到了望员的报告:
  “在东北方向,明显见到一个黑点在移动。尽管说还看不见船身,但是可以肯定,有一艘船在向样板岛驶来。”
  这条消息引起超乎寻常的激动。马雷卡里国王、西姆考耶舰长、军官们、工程师们,全都跑到刚才发现船只的地方。为了引起注意,西姆考耶命令将旗帜升上旗杆,而且所有的武器同时开火。如果天黑之前这些信号没有引起注意,便在为首的那块漂浮岛体上燃起篝火。这样,既使在很远的地方,也很明显,不可能被忽略。
  不需要等到天黑了。那团物体明显在靠近。一大团烟雾从顶上喷出,毫无疑问,它正努力地靠近样板岛的漂浮物。
  尽管船体还没有完全出现在地平线上,尽管它既没有桅杆也没有船帆,但是它还是被死死地套在望远镜之中。
  朋友们,”西姆考耶舰长立即说,“我肯定没搞错!……是我们岛分裂出去的岛块……可能是被海流冲走的右舷港!……显然,是萨姆沃先生修好了机器,它正朝我们方向驶来!”
  事实确认了这条消息,令人高兴得发狂。现在所有的人似乎均已经获救!右舷港那岛块的回归,好似令样板岛又充满了生机!
  事实上,事情的经过正如西姆考耶舰长猜测的。右舷港在分裂出岛体后,被一股逆流带着,推向东北方向。天亮后,萨姆沃先生、港口的官员,稍加努力便修好了损坏并不严重的机器。而后,他们便驶回出事地点。港口区上还有几百名幸存者。
  三小时后,右舷港距漂泊物仅在一锚远了……它的到来,送来了多少欢乐!受到多么热烈的欢迎!……沃尔特·坦克登与蒂·科弗利小姐在灾难发生之前,找到了避难之所,现在他们又聚在一起了。
  右舷港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一些食物与淡水。自此之后,大家似乎又看到了某种生机。仓库里储存有足够的燃料,在几天内都可使用机器,运转发电机,并且开动推进器。它那五百万马匹的推动力,能使大家到达最近的陆地。根据港口军官们所做的观察测量,最近的大陆便是新西兰。
  但是困难在于好几千人都要挤到右舷港来,而它的面积仅有六、七百平方公尺。难道只能无可奈何地派它到50英里以外去求救呢?……
  不!这种航行要求的时间太多,而所剩的时间屈指可数。事实上,如果想将遇难者们将饥饿的恐怖中救出来,那么一天都不能浪费。
  “我们有更好的办法,”马雷卡里国王说,“右舷港、前炮台、后炮台,这三部分可以容纳样板岛所有的幸存者。咱们可以将它们用链条连成一串,就像拖轮后的船只一样。然后,右舷港开道,它那5百万匹的马力,可以将我们拖到新西兰!”
  这主意太好啦,非常实用!由于右舷港具有强大的拖力,这么做成功率极高。居民们恢复了信心,他们好像已经看到了港口。
  剩下的时间便是忙于用铁锚(右舷港商店提供的)将漂浮块连在一起。西姆考耶舰长估计:在这种条件下,这一串浮动物体每24小时可以航行8到10英里,再加上海流的帮助,五天之内,应该可以航行50英里,到达新西兰。还可放心的是,食物够维持到那个时候的。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应该预计到可能迟些,所以仍旧实行严格的配给制。
  准备工作结束后,右舷港在晚上快7点钟时,启航走在前面。在推进器的推动下,另外两块挂在后面的漂浮岛体缓缓开始移动,航行在这片平静无波的海面上。
  第二天天亮时,了望员已经看不到样板岛那几块剩下的漂浮岛体了。

  4月4日、5日、6日、7日、以及8日一切正常,没什么可记录的。气候不错,海浪的波动几乎感觉不到,可以说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航行。
  大约在上午9点,左舷前端看到一块陆地——地势很高,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
  用右舷港保留下来的仪器测定了位置。毫无疑问,这是千真万确的陆地。
  那高坡是伊卡那马威山冈,是新西兰北部最大的岛屿。
  又是一天一夜过去了。次日,即4月10日上午,右舷港搁浅在距拉瓦拉斯基湾海岸有一锚链远的地方。
  居民们感到自己脚下踏着的再不是样板岛的人造土地,而是真正的土地。这时,那种满足感、安全感实在难以言传!然而,人类的欲望远比狂风大浪凶猛,如果不是它造成的毁灭性的后果,这水上坚岛肯定会有很长的生命力!
  新西兰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遇难人,并赶快给他们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当他们一到伊卡那马威的首府奥克兰后,沃尔特·坦克登与蒂·科弗利小姐的婚礼终于举行。婚礼场面的豪华,也极尽当时的条件。值得补充的是,亿万城的居民们早就愿意参加他们的婚礼了,“四重奏”做了最后一次演奏。这种结合将是幸福的。要是它能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早点举行仪式就好啦!无疑,年青夫妇每人只能得到一笔百万元的可怜年金了。
  “但是,”潘西纳明确地指出,“所有人都相信,即使经济状况一般,他们肯定也是幸福的!”
  至于坦克登夫妇、科弗利夫妇、以及其他的显贵们,他们计划回到美国去。那儿,他们不会再为机器岛的统治权而争斗了!
  关于埃塞尔·西姆考耶舰长、斯图尔特上校和他们的军官们、天文台的专家们,甚至总管卡里斯特斯·门巴尔,他们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然而总管门巴尔仍旧不放弃自己的想法,条件允许时,重新建造一座新人造岛。
  马雷卡里国王与王后毫不掩饰自己对样板岛结局的抱憾,他们原本打算在那儿平静地度过一生!……希望这位前国王夫妇能找到某个角落,在那儿安度余生,以免受到政治的干扰。
  那“四重奏”的去向呢?
  不管塞巴斯蒂安·佐尔诺怎么说,“四重奏”都感到这次航行不错。如果他们怨恨卡里斯特斯·门巴尔,指责他将自己强行拉上岛,未免就太忘恩负义了!
  事实上,从去年5月25日至今年4月10日,将近11个月。众所周知,在这期间,艺术家们的生活过得相当充实。他们拿到了四期的报酬,其中三期的报酬都存在旧金山和纽约的银行里。一旦他们需要,只需签个字就可提取。
  在参加了那对年轻人在奥克兰的婚礼之后,塞巴斯蒂安·佐尔诺、伊韦尔奈、弗拉斯科兰和潘西纳便与朋友们告别,当然也没忘记阿塔纳兹·多雷米。后来,他们搭乘一艘驶往圣地亚哥的船离去。
  5月3日,他们来到下加利福尼亚首府后,首先登报:为自己11个月前失约一事致歉,并表示极度的不安,让大家久等了。
  “先生们,我们还可以再等20年!”
  这就是他们收到的回答,圣地亚哥音乐晚会负责人仍旧那么和蔼可亲。
  那儿的人不仅好商量,而且为人友善。感谢这种盛情的唯一办法便是举办这场久已宣告的音乐会!
  面对这么多热情的听众,这四位演奏大师演奏了莫扎特的9号作品,F长调弦乐四重奏。这次表演非常出色,也是他们艺术家生涯中最成功的音乐会之一。这就是刚从样板岛的灾难中逃出来的“四重奏”。
  世界第九奇迹、无与伦比的“太平洋明珠”,就这样写完了自己的历史!人们常说,“善始善终,恶事恶局”,这话总不能用来形容样板岛吧!……
  完了吗?不!样板岛迟早有一天会重建起来的,卡里斯特斯·门巴尔总是这般宣称。
  然而,就算是再罗嗦一回吧!建造一个人工岛,一座能在海上航行岛屿,是否超过了人类智慧的极限?人既不能呼风也不能驱浪,就想斗胆地凌驾于造物主之上,是否应该加以禁止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