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机器岛 - 第一部 第五章样板岛和亿万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那个时期,世上还没有一位胆大的统计学家,同时又是地理学家能对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岛屿数目提供一个精确的数字。哪怕说有好几千个也不过份。在这众多的岛屿中,真的就没有一个能令机器岛的创建者们满意,并满足它未来居民的要求吗?没有!哪怕一个也没有!由此,他们产生了一个念头,从无到有兴建一个人工岛使之成为实用的“美式机械化”岛屿,它将是现代冶金工业的一个创举。
  Standard—Island,——可以译作“样板岛”,——是一个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岛。亿万城是它的首府。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显而易见,因为它是亿万富翁们的城市,是古尔德、范德尔比特、罗特席特德之类大富豪的城市。但是,有人一定会提出,英语中没有“亿万”这个词。新旧大陆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始终是说“athousandmillions,millemillions……‘亿万’是一个法语词……”这完全正确,不过,多少年来,它已经成了大不列颠和合众国的日常用语,况且用它作样板岛首府的名称再贴切不过了。
  兴建一个人工岛,这是一个其本身没有什么不寻常的想法。只要有足够的材料沉入江河湖海中,建造人工岛并非是人力所不可及。不过,仅仅这样还是不够。考虑到它的用途和它应该满足的需求,这种岛必须能够移动,因而它必须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这才是困难所在。不过根据钢铁厂的能力,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再说现在有了大功率的,确切地说是威力无比的机器。
  出于喜大好“奇”的天性,19世纪末时,美国人已经计划着在距离陆地几百法里
  ①的外海上,通过用锚固定的办法安置一个硕大无比的浮台了。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大浮台即使不算个城市,至少也是太平洋中的一个疗养地,上面有饭店、旅馆、俱乐部、剧院等。总之,旅游者可以在那里找到当时最时髦的水上城市中所有的消遣方式。现在,这个计划实现了,而且更完善了。不同的是,建造起来的已经不是什么固定浮台,而是一个活动的岛屿了。
  在本故事初始的6年以前,一家美国公司以5亿美元的资本成立了“样板岛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建造一个人工岛。岛上能为美国的大富豪们提供大陆常驻地区所没有的种种好处。这5亿美元共分成500股,很快便被认购一空。要知道,当时在美国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有的是,这些财富或者来自修筑铁路,或者来自开办银行,或者靠开采石油,或者靠贩卖人口。
  建造该岛共花费了4年的时间。这里最好先谈谈岛的主要尺寸、岛上的布局安排以及为了使它能够时刻处在浩翰的太平洋中最美好的地区使用了什么牵引方法。岛的尺寸将采用公里作计算单位而不是英里,——过去,守旧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无理地对十进位制进行百般排斥,而现在,这种计算制已经占了上风。
  说起水上村庄来,在中国的扬子江、巴西的亚马逊河和欧洲的多瑙河上都有。然而,它们不过是些临时性建筑,是在长长的木筏上搭建的几座小房子。一旦到达目的地,木筏被拆散,房子被拆除,村庄也就不复存在了。
  然而这里说的岛,却完全是另一码事:它应该下到大海里,应该经久存在……凭着人类双手的杰出劳动可能使它存在多久它就应该存在多久。
  ①法国旧时的里程单位,1法里约合4公里。
  再说,天晓得,陆地会不会有一天显得太小了,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居民?因为,根据拉文施泰因
  ①的理论,学者们令人吃惊地准确断言:2072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达到60亿左右!当大陆上人满为患的时候,难道不需要到海上建造房子吗?
  样板岛是一个用钢铁筑成的岛。岛身的抗击能力是按照它被指定承受的非凡重量设计的。它是由27万个钢箱组成的。每个钢箱高16,66米,长和宽各为10米。故而,它们的表面是边长为10米的一个正方形,亦即面积为100平方米。所有这些钢箱用螺栓固定和铆在一起后,形成一个总面积为2700万平方米,即27平方公里的岛屿。岛的表面形状被建筑师们建造成椭圆形,它的长度为7公里,宽度为5公里,周长为18公里。
  岛身吃水部分为30英尺,露出水面部分为20英尺。这就等于说,样板岛没入水中10米。由此得出它的体积为4亿3200万立方米,它的排水量等于体积的五分之三,就是2亿5900万立方米。
  岛身没入水中的那一部分如何处理费了很长时间才得到解决——提出办法的人因此成了亿万富翁,——因为按照要求,这一部分不允许蜗牛及其他贝类动物依附在与海水接触的岛壁上。
  这个新型岛的地下部分既不担心变形,也没有断裂的危险,因为岛身所有的钢板都用横向连杆稳稳地支撑住,并且用螺栓和铆钉牢牢地固定住的。
  建造这种庞然大物般的海上机器,需要新建专门的工场。样板岛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做了这件事。公司获得了马德兰湾及其海滨地区,它位于古老的加利福尼亚这块狭长半岛的顶端,几乎到了北回归线边上。在以著名的威廉姆·泰森为首的样板岛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的领导下,建岛工程就在这个海湾上展开了。威廉姆·泰森在工程竣工几个月后便离开了人间。这和布鲁奈尔
  ①差不多,后者在他的“大东方号”下水失败后死去。那么样板岛究竟是不是放大了几千倍的另一艘现代化“大东方号”呢?

  大家明白,不可能把岛造好后再放到海洋里。所以,人们在马德兰湾的水面上按照排好的位置逐块、逐箱地建造样板岛。美国的这一块海岸因此变成了活动岛的停泊港,当它需要修理时,就可以停到这里来。
  岛的构架,也可以说岛身,是由27万个钢箱组成的,除了特别加固的那部分留作市中心外,其余地方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腐植土。这种腐植土足可以满足有限的植物生长需要,像草坪、花圃、小灌木丛、小树林、牧场、蔬菜地。但是要求在这种人工铺就的薄薄土地上生产粮食和饲养肉用牲畜看起来不大现实。再说,这些牲畜定期进口。不过,建立一些必需的设施还是必要的,这样,牛奶和家禽产品就不用依赖进口了。样板岛上四分之三的土地,换句话说21平方公里,都用作种植。公园里的草坪一年四季碧毡绿毯;实行了集约耕作的田园中瓜果菜蔬源源不断;人工牧场为某些牲畜提供了丰富的牧草。此外,这里广泛使用了电气化耕作方式,也就是直流电效应,通过电流刺激促进果蔬以非凡的速度生长,而且长出来的蔬菜大的惊人,譬如白萝卜竟有45厘米长,胡萝卜甚至重达3公斤。岛上的花园、菜地、果园可以与弗吉尼亚州或路易斯安那州最好的相媲美。其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要知道,既然这个岛那么贴切地被称为“太平洋明珠”,当然不在乎花钱了。
  ①德国地理学家(1834—1913)。
  ①英国籍的法国工程师,曾经从事泰晤士河的开凿工作。
  首府亿万城,占据着岛上27平方公里中专门留给它的约五分之一的地方,差不多相当于5平方公里,或者500公顷,方圆为9公里。刚才饶有兴趣地随着塞巴斯蒂安·佐尔诺及其同伴一起游遍了亿万城的读者,已经对该城非常熟悉,决不会迷路了。况且,在美国已经现代化的城市里,人们也迷不了路,因为城市交通十分便利。但是这些城市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那就是整座城毫无艺术性和创造性可言。大家知道,亿万城呈椭圆状,分为两个区,两区之间隔着一条主要交通干线,那就是3公里多长的第1大道。天文台建在这条大道的尽头,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市政大楼,它那高大的主体建筑清晰地显现在大道的另一端。楼里聚集了城市所有公共事业的管理部门:河流与道路、种植与园林、城市治安、海关、商场、丧葬、收容、各种学校、宗教和艺术。
  那么,现在这块方圆18公里的地盘上容纳的是什么人呢?
  目前地球上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估计有12个,其中4个在中国。然而这个人工创建的岛上却只有1万人左右,而且全是美国人。公司方面不希望居民之间有朝一日突然发生什么国际争端,因为生活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人工岛上的居民都是来寻求安宁和清静的。况且眼下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居民们信仰不同难以统一起来,这就够不理想,甚至说很不理想了。但是,把岛上的居住权只给北方佬们——他们住在样板岛的左半部,或者反之,只允许南方的美国人
  ①居住——他们住在右半部,都很难做得到。况且如果那么做,样板岛公司的利益会受到惨重的损失。
  这块金属地面铺设完毕,留作建设城市的部分安排妥当,街道规划也确定了下来,这时,开始了大规模的地面建筑。一幢幢豪华旅馆,单幢住宅,零售商店,公共建筑物,教堂和礼拜堂拔地而起。但是绝没有那种27层的住宅楼,那种可以在芝加哥见到的“摩天大楼”,也就是那种“高耸入云”的大楼。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重量轻强度大的物质,其中用得最多的不锈金属是铝。与同等体积的铁相比,它的重量仅为铁的七分之一。就像圣—克莱尔·泰森
  ①所说,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这种材料能满足一栋坚固建筑物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另外,建筑中还用了一种人造石,就是那种使用起来极为方便的水泥块。除此外,甚至还用上了空心玻璃砖。这种砖像瓶子一样靠吹制和浇铸而成,砌起来时要用一种颗粒很细的灰浆。假如愿意的话,这种透明砖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造玻璃房子的理想。不过,事实上,主要用的还是金属框架的房子,这和目前造船业中各种不同的船体骨架均使用金属一样。至于样板岛,它不是一艘巨大的船,又是什么呢?
  岛上的各种产业均归样板岛公司所有。居住在岛上的人,无论他拥有多么巨额的财富,都不过是房客而已。而且,公司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那些富可敌国的美国大富翁们提出的有关生活舒适和居住环境适宜方面的所有要求。与这些富豪们相比,欧洲的君主和印度的王公们只能算是寻常百姓。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统计学家们没说错的话,全世界积累的黄金储备价值180亿,白银储备价值200亿,可以感觉得到,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太平洋明珠”上的居民所有。
  此外,一开始这项事业在财政收入方面就表现得令人满意。旅馆和住宅
  ①美国北部的人多信仰基督教,南部的人多信仰天主教。
  ①法国著名的化学家(1818—1881),曾发现一种制铝的方法。楼的租金高得令人咋舌。其中一些租金超过了好几百万,但是不少的家庭还是能大大方方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付他们每年的房租。对公司来说,这只是它的其中一项收入。应该承认,样板岛的首府在住的方面是名副其实。

  除了这些富豪家庭外,岛上还有几百户住在租金为10万到20万法郎之间的住宅里。这类住房的条件相对较简朴,但是他们只能住得起这样的。其余的居民就是教师、供应商、职员、佣人以及为数不多的外国人了。这些外国人根本没有得到许可,既无权在亿万城定居,也不能长期住在样板岛上。岛上的律师很少,这使得打官司的事极少;医生就更少了,这使得死亡率下降到了极低的数字。再说,每位居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都非常了解:肌力计可以测出肌肉力量,呼吸量测定器可以测出肺活量多少,检脉计可以检测心脏收缩的次数,最后还有磁强计可以测量出自己有多大的活力。再有,这座城市里既找不到酒吧、咖啡店,也看不见小酒馆,没有任何可以招致酒精中毒的场所,也从没有好酒贪杯(所谓酗酒)的情况发生。此外别忘了,城市的公共事业部门供给每家每户电能、光、机械力和热力、压缩空气、变稀薄的空气、冷气、自来水,包括像气压传送电报和电话收听音乐会之类的一切服务。在这个已经一步步地消除了恶劣气候,不受各种细菌侵害的机器岛上,假如说有人死的话,那是因为人总是要死的,不过不是现在,而是活到几百岁,待生命的活力耗尽时才会发生的事。
  样板岛上有士兵吗?有!有一支500人的军队,斯图尔特上校是该支队伍的指挥官。因为,必须考虑到,太平洋沿岸海域并非世外桃园。在接近某些群岛时,应该谨慎些,提防海盗们的各种侵袭。这支队伍的军饷很高,每个人的薪水之丰厚连古老欧洲的那些做统帅的将军们也自叹弗如。不过这么做可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这些士兵的吃、住、穿一切费用全由市政当局负担。招募工作是在年收入像克莱索
  ①那样高的大人物监督下进行的,兵源条件极其优越,往往令人难以取舍,只能优中选优。
  样板岛上有警察吗?有!有几个小队呢,而且足够确保这座城市的安全了。其实,一座没有任何理由出现纠纷的城市用不了多少警察。当然,派驻他们必不可少地要取得市政当局的批准。海岸则由一队海关人员负责日夜守卫。船上所有的人员只能从几个港口上岸。一切考虑得那么周密,坏人又如何上得来岛呢?至于样板岛上的那些居民,谁一旦行为不轨,马上就会被扣押起来判刑,并且被终身流放到太平洋西边或东边,新旧大陆的某个角落里,再也不可能返回样板岛上来了。
  我们刚才说,样板岛的“几个”港口。那么岛上是不是不止一个港口呢?是的,有两个呢。根据岛的形状,它们分别位于椭圆形中直径最短的两侧。一个名为“右舷港”,另一个为“左舷港”,这与法国航海术语中习惯的命名法是一致的。
  其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无需担心定期进口有中断的危险,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这都多亏兴建了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港口。假如天气不好,船只在这个港口无法靠岸,那么另一个港口恰好合适,因此不管是什么方向的风,总有一个港口可以利用。各种商品补给正是通过左舷港和右舷港运到了岛上,石油是由油轮送来的,其余的有面粉和谷物、葡萄酒、啤酒和其他应时的饮料、茶、咖啡、巧克力、杂货、罐头等。此外,还运上来从美国最
  ①吕底亚的最后一位国王,以富裕著称。好的市场进口的牛、羊和猪。这就保证了消费的是新鲜肉,保证最终满足最挑剔的美食家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当然,进口的还有布料、内衣、时装等,足可以让打扮最讲究的女士和穿着最有品味的男士提不出其他的要求来。所有这些物品,在亿万城的供货商那里都买得到,——至于什么价格,我们不敢启齿,深恐读者顿生疑窦。
  大家即使接受了上面谈的事,肯定也会思忖,轮船如何定期往来于美国沿海和这么一个生就能移动的机器岛,给它送货呢?它今天停在这个海域,明天就可能移到大约20英里以外的地方。
  答案很简单:样板岛根本就不是随便移动的。最高行政部门首先听取天文台气象学家们的意见,然后根据这些意见制订出行动计划,这时,它方可按照计划行动。每次移动都像是进行一次游览,不过路线可以作某些修改,以便能在太平洋中群岛最美丽的那一带海域来回活动,同时尽可能避开忽冷忽热的的气候变化,因为这种气候很容易招致各种肺部疾病。正是这个原因,卡里斯特斯·门巴尔在回答关于冬天的问题时说“我们不知道”样板岛只在北纬35度和南纬35度之间的赤道地区活动。要穿越70度的区域,亦即4200海里左右,这是多么出色的一个航区啊!既然它的移动路线是预先规定好的,而且是活动在这些美丽的群岛之间——它们如同茫茫无际大海中的沙漠绿洲,难怪经常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船只总能知晓在哪儿可以找到这颗“太平洋明珠”了。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简单地说,只要给养船开过去随便就可以找到样板岛了。不过,公司方面又压根不想租用澳中泛东公司拥有的25条长达16000英里的电缆。决不!机器岛不愿意依赖任何人。在海面上敷设几百个浮筒,上面固定住通往马德兰湾的电缆足以解决问题了。需要时,靠近这些浮筒,把电线接到天文台的发报机上发几份快件,马德兰湾的人就能始终掌握样板岛所处的经纬度了。给养船由此可以定期把货物送到岛上来。

  不过还是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讲清楚的。
  关于淡水,岛上需要的大量淡水是怎么解决的呢?
  水?……在港口旁边,有两家专门的工厂利用蒸馏法制造淡水。然后,通过一些管道把淡水送到住宅或引到田野的土层下。家庭用水和道路养护用水就是由此解决的。而且这些水还能化作及时雨从空中洒向菜地、果园、草坪等,使它们不需再忍受天气反复无常的变化。这种水不仅是淡水,而且是经过蒸馏、电解的水,所以,它要比两个大陆上最纯净的泉水还要卫生。大陆上即使最纯净的水,像针尖大的一滴中就可能含有150亿个微生物。
  剩下要谈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哪些条件下这个神奇的机器方可移动。一方面,它有6个月的时间是在赤道圈内的海域里度过的,另一方面,它的活动范围是西经130度和180度之间,既然如此,对它来说,不需要有很高的速度。一天一夜能行驶15到20英里就够了,样板岛用不着更快。这种移动,解决起来倒挺容易,系上一根印度黄麻织成的缆绳,利用拖拽就能办得到。这种缆绳被成为“bastin”,它既轻又有韧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不至于沉入海底断裂。这种缆绳可以在岛的两端盘绕在由蒸汽驱动的圆筒上,这样样板岛就能像某些江河里上行下行的船似的来回移动了。不过,要拖这么大一个物体,这根缆绳应该很粗很粗才行,况且它经常要受到海水的腐蚀。样板岛的这种移动方式太不自由了,必须严格遵循拖船的行动路线,而当涉及到自由时,自由美国的公民们绝对是不肯轻易让步的。
  十分幸运的是,在那个时代电学家们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干什么都可以用电——这个天地万物的灵魂——来解决了。机器岛的牵引因而正是交付给了它来完成的。岛上的两个工厂足以使大功率——确切地说是威力无比的发电机正常运转,提供2000伏适中电压的直流电。这些发电机带动安装在距两个港口很近的一套大功率螺旋推进系统。在几百台锅炉的作用下,每个螺旋推进器可开到500万马力。这些锅炉烧的是石油砖。这种石油砖体积小,不像煤那么容易积污垢,而且更富有热量。两座工厂由沃森和萨姆沃两位总工程师负责,许多机械师和司炉协助,最高指挥是舰长埃塞尔·西姆考耶。舰长从他在天文台的住所通过电话与分别建在右舷港和左舷港附近的两个工厂保持联系。正是由他根据事先确定的航线发布前进和后退的指令。25日晚间,就是从那儿发出了样板岛开航的命令。当时,刚开始每年一次航行的样板岛正在加利福尼亚海滨附近。
  我们那些很想神游一番而充满信心地登上岛的读者,将目睹这次太平洋之行中发生的各种离奇的事。或许他们不至于感到遗憾的。
  现在我们来说说样板岛的最大速度:当它的那些机器开到1千万马力的时候,每小时可行驶8节
  ①。宽大的岛身使它根本不惧怕风浪,就算几阵风掀起的波浪再大,再猛烈也撼不动岛身丝毫,所以根本无须担心晕船。另外,即便上“船”的最初几天,也几乎感觉不出推进器旋转在地下产生的轻微震颤。岛的前后两端各有60公尺长的尖头,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水分开,所以这个“太平洋明珠”能四平八稳地漫游于茫茫大海中。
  不言而喻,两座工厂发出的电除了牵引样板岛之外,还用于其他方面,田野、公园和城市靠它照明;探海灯靠它发出夺目的光辉,使得投射到大海中的一束束光柱远远地显示出机器岛的存在,提醒着过往船只避免发生相撞事故;电报、电传、远距离照相、电话等使用的各种电流靠它提供以满足私人住宅和商业区的所需;最后,还有那些仿真月亮,它们发出的亮光也是靠它产生的。这些仿真月亮,每个的亮度相当于5000支蜡烛,可以照亮50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
  在那个时代,这架非凡的海上机器正在进行它的第二次太平洋之行。早在1个月前,它就离开了马德兰湾朝着北纬35度的方位北上,以便重新驶上与夏威夷群岛同一纬度的航线。就在机器岛沿着下加利福尼亚海岸航行时,卡里斯特斯·门巴尔从电话中得知,“四重奏”离开了旧金山,正在前往圣地亚哥。于是,他提议设法邀请这几位卓越的艺术家来岛上演出。大家知道他是如何巧妙地引起他们对他的注意,怎样使他们登上当时停泊在距海岸只有几链远的机器岛的了,而且就要了解到,室内乐如何由于这场恶作剧,即将倾倒亿万城的那些音乐迷们。
  这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就是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迹,它无愧于20世纪。眼下,两位小提琴手,一位中提琴手和一位大提琴手正在那儿作客,而样板岛正载着他们驶向太平洋的西部海域。
  ①海上测量用单位,每节为15公尺。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