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今生今世 - 如生如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生如死
  唐朝张文成的《游仙窟》,写尚未见十娘,先听见内室琴声,就“下官闻之,不觉气绝”,我看了大笑,这样强烈,但是可爱,而且滑稽。我在温州,懮患的强烈便像这样。
  我总算结识得刘景晨先生了,在此地多少可以安全,但将来我还是要出去到外面天下世界的,那里的熟人经过这次浩劫,已经荡尽,我得事先布置,想法子结识新人。我就写信与梁漱溟。是时梁先生调停国共无结果,仍到四川北碚办勉仁书院。京沪文化人一齐批判梁先生的学问思想不该不合於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观察》杂志上常有梁先生的答辩。
  我信里说他於学问之诚,可算今日中国思想界第一人,惟於己尚有所疑,未能蔚为众异,如内丹未成,未能变化游戏,却走魔走火,诸邪纷乘,而欲以谦虚之心临之,与之论难,以为此亦慎思明辨之机,其实是惑。且秦兴而喋喋者自熄,汉兴亦喋喋者自熄,自古喋喋众说未有因论难而被扫清的。中国今后将有秦兴,抑或可免此一劫而直接就开出新的汉朝,此则尚有天意存乎其间。惟志士为学,慎思明辨自有本义。释迦论外道,孟子难杨墨,是其学之行,非其学之所由成。学之所由成,是先求己之能止於至善,即或知识尚有缺疑,亦但照之以明。否则知识亦是逐物,其入愈深,其出愈难,与时流葛藤堆里摔角又几时得明辨?
  梁先生当即回信,说:“几十年的老友中,未有针砭漱溟之切如先生者。”信里并且问到我的生活,他想怎么斜刺里跳出了一个张嘉仪。从此我就与他常通信,把我在开手写的《山河岁月》告诉他。一次他信里说:“至今接得的尊函五封,皆与在中大的友人传观,事前未曾征得先生的同意,尚乞恕之为幸。”
  《山河岁月》起初不叫这书名,我在与外婆同住的柴间屋里开手写,是八千字的一篇论文。另写变成三万字,与刘景晨先生看了,刘先生道,意思是好,文章要改。我又改写,不知怎么就增到六万字,刘先生只看得一半,说还是不行。他道:“你这是一部极庄严的书,但你的文字工夫如鸡雏尚未啄破蛋壳,叫人看了替你吃力。可是且放在这里,待我看完它。”这部书后来费时数年,几次易稿,在雁荡山时曾达廿三万字,最后又删成十四万字在日本出版,将来再回大陆,只有焚香以告刘先生之墓了。
  《西游记》里孙悟空说:“想我老孙,一生只拜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菩萨,两界山师父救我脱难,我拜他四拜。”我是生平不拜人为师,要我点香亦只点三炷半香。一炷香想念爱玲,是她开了我的聪明。一炷香感激刘先生,是他叫我重新做起小学生。一炷香敬孙中山,是他使我有民国世界的大志。半炷香谢池田笃纪,最早是他使我看见汉唐文明皆是今天。
  那刘先生且又对我施了无心之恩,是他介绍我进温州中学教书,我也亏得有此。我是妖仙,来到人世的贵人身边避过了雷霆之劫。人世最大的恩是无心之恩,父母生我,是无心,四时成岁,是无心的,白蛇娘娘报答许仙,那许仙当初救她也是无心的。而我躲过了雷霆之劫,即刻又很高兴。

  教书的话,也是刘先生想到提起的。一日他道:“你做单帮生意,我觉可惜了,教教书如何?还於做学问相宜。”我巴望不得他说出这一句,但是我仍装作平静,答道:“这个我未想到,因如今当教员要资历,我的资历好像不够似的,且在战时都丢失了,大乱之后,又那里去补?”刘先生道:“温州中学我给你介绍,但目前还是三月里,要等到暑假后。资历不资历,我可写信与李超英。”浙江省教育厅长李超英也是刘先生的学生。我因说谢谢。此后他不再提,我亦不问,因刘先生既已说了,他必然做到的,我若催问,反为小气。
  梁先生的来信,我亦给刘先生看了,他说梁漱溟比马一浮好。梁先生世俗,亦多有错误,但是像《维摩诘经》里说的:“以众生病,是故我病。”我这样一引用,焉知刘先生不然,他道:“其实万姓何尝有这样多疾病。”我当下憬然。原来悲悯激昂的话,多半是自身不得清安。民间是有王者兴,即百花开放,王者未兴,亦像花谢后花开前,有着意思无限。我这样被轻微的叱责有过几次,但刘先生是喜欢我的。
  但是教书的事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又将来如何再出去到中原,亦只是这样想想。惟我对於尚未成为事实的天机每有一种窃喜,私心庆幸。只有一次读到文天祥的《七哀诗》,他被俘北去道中所作,提到儿女的,有“一双白璧委道傍”,还有提到他的妾:
  天崩地裂龙凤殂,美人尘土何代无。
  我大受震动,有好几天竟是心里解不开。我就生起气来贬了它。还是李陵的诗好:“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感情一转就转过来了,这才是天性有余。
  我现在读书总要拿来比到自己身上,於身亲的即是好,於身无益的即是不好。有时我无端想起家乡的清风岭,王氏节妇也是被元兵所俘,在此投崖,我诵她石上的题诗,诵到:
  夫面不知何日见,妾身应料几时回。
  不觉心里一酸,她的身世与我的不同,且去今已将千年,但人世悠悠,天道渺茫,还是一样。
  我在房里写文章,外婆来收拾桌子上的镜奁茶碗,问道:“你一张纸一张纸写字?”我道:“写字可以教书。”一次她把我写好的一张稿子包皮东西包皮掉了。我发起小孩脾气来,她也害怕了。秀美已到了蚕种场,仍当技师,来信叫我安心,她会寄钱来的。外婆倒是也晓得当值我这个女婿,我却与她少谈天,惟有时要她把秀美小时的事说来听听。外婆说秀美五岁时就会替大人手脚,她去河边洗衣裳,一次跌落水里,正是晌午,路人看见捞起,已经差一点淹死。九岁患痢,又几乎不救,这样的小人儿,生病且很听话安静。后来好了一点,胃口不开,买来一只角蟹给她过饭,她饭吃了一碗。一只角蟹她吃了三天,小人儿也晓得家里艰难。阿婆说时,几次眼泪直流下来,我听了无限痛惜,心里想着我必定要待秀美待得更好。
  阿婆住的厅屋楼上原是一瑞安妇人租住,新近换了姓郑的,一家四口,倒是上绅旧族。偏是此等人家,一穷就份外褴缕凄惨,面孔的线条都变硬,风趣毫无。那瑞安妇人则搬到就近一个尼姑庵里。她叫陈瑞英,只有一个儿子十八岁,在照相馆做事,真真是家徒四壁,看她倒是无事逍遥,快活似神仙,她因丈夫早过,男女之间非常之怕难为情,且是未更世事。去年秀美在这里,她陪我们去过西山,现在她来陪我到松台上看庙戏。

  五六月里,温州到处有庙戏。温州戏的锣鼓行头唱做,倒也是堂堂大戏。我在松台山看的是斩颜良,斩韩信,都是斩,见了台上挂出的戏牌我先犯忌,因我也是上战场的人,因我也是犯法的人。
  就在窦妇桥离我住的徐家台门左首几十丈路,张氏宗祠门前隔条大路,一个戏台上也在做戏,我去看了碧玉簪。碧玉簪我小时在胡村看过,是嵊县戏演,亦有是绍兴戏演的,如今又看温州戏演。
  我看了温州戏很高兴,想着我现在看一样东西能晓得它的好,都是靠的爱玲教我。又我每日写《山河岁月》这部书,写到有些句子竞像是爱玲之笔,自己笑起来道:“我真是吃了你的浅唾水了。”我又焉知就在这六月里,爱玲来信与我诀绝。
  还是今年二三月间,我给爱玲的信里每讲我自己的心境,但不该是那样的写法,而且好写不写,还写了邻妇有时来我灯下坐语,今亦记不清信里是怎样写的了。这一则是我与爱玲,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竟呆神附了体,以致不晓得对方的心意;二则我可随时随地与现前景物相忘,但每一想到爱玲,即刻又觉得懮患如新,心里有点摇晃,且我一直避免与旧识通信,给爱玲的信亦怕或被检查,故信里写的竟如说话叵测。三则,我今使用的言语文字,如小孩乳齿才堕,真齿未生,发音不准确,连自己听了都未见得能意思明白。所以爱玲那时回信道:“我觉得要渐渐的不认识你了。”而我仍旧得意,因为向来说我什么,我都是高兴的。我还以为她渐渐看我看豁边,正是兰成有可以与爱玲争胜的地方。
  其后五月里,我又写信去闯祸。我是想如今结识了刘景晨先生,在温州大约是可以站得住了,且又与梁漱溟先生通信成了相契,将来再出中原亦有了新的机缘,那时我有《山河岁月》这部书与世人做见面礼,这部书我现在一面写,一面生出自信。我是梅花尚未见蓓蕾,就先已意思满满,急得要告诉爱玲,只因我是为来为去都为她。但是怕邮信被检查,连刘景晨梁漱溟的名字都避去,叙事亦是用的隐语,看这样的信当然使她狐疑不快,她惟知道我已脱险境,且可以有办法了。
  於是六月十日来了爱玲的信。我拆开才看得第一句,即刻好像青天白日里一声响亮,却奇怪我竟是心思很静。爱玲写道: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我才想起一年半前她来温州,两人在小巷里走,要我选择她或小周,而我不肯。我且又想起她曾几次涕泣,一次她离温州的船上,一次是我这次离上海时。此外想必还有哭过,为我所不知道的。

  信里说的小吉,是小劫的隐语,这种地方尚见是患难夫妻之情。她是等我灾星退了,才来与我诀绝。信里她还附了三十万元给我,是她新近写的电影剧本,一部《不了情》,一部《太太万岁》,已经上映了,所以才有这个钱。我出亡至今将近两年,都是她寄钱来,现在最后一次她还如此。
  当下我看完了这信,竟亦不惊悔。因每凡爱玲有信来,我总是又喜欢又郑重,从来爱玲怎样做,怎样说,我都没有意见,只觉得她都是好的。今天这封信,我亦觉得并没有不对。我放下信,到屋后篱落菜地边路上去走走,惟觉阳光如水,物物清润静正,却不知是夏天,亦不知是春天秋天。我想着爱玲的清坚决绝真的非常好。她是不能忍受自己落到雾数,所以要自卫了。赵州当伙夫僧,一日炊饭,见文殊菩萨坐在饭镬上,他即用镬枪打去,曰:文殊自文殊,和尚自和尚。禅宗尚有说纵遇释迦,亦一棒打杀与狗子吃。爱玲的与我诀绝,便亦好到像这样。而我此刻亦仍如平时与她在一起,看着她看着她,不禁又要欢喜夸赞了。我这样的在屋后走了一走,就回房里,而且当即又伏案继续写《山河岁月》这部书。
  我惟变得时常会叹气,正在写文章,忽然叹一气,或起坐行走,都是无缘无故的忽又唉一声。我的单是一种苦味,既非感伤,亦不悲切,却像丽水到温州上滩下滩的船,只觉得船肚下轧砾砾擦着人生的河床,那样的分明而又钝感,连不是痛楚,而只是苦楚。
  我当然不会奔去寻爱玲,亦没有意思想要写信。但为敷衍世情,不欲自异於众,过得两天我写了一信给她的女友炎樱。信里说:“爱玲是美貌佳人红灯坐,而你如映在她窗纸上的梅花,我今惟托梅花以陈辞。佛经里有阿修罗,采四天下花,於海酿酒不成,我有时亦如此惊怅自失。又《聊斋》里香玉泫然曰,妾昔花之神,故凝,今是花之魂,故虚,君日以一杯水溉其根株,妾当得活,明年此时报君恩。年来我变得不像往常,亦惟冀爱玲日以一杯溉其根株耳,然又如何可言耶?”炎樱没有回信,但我亦知道是不会有回信的。
  那些日子里,炎天大暑,我常到就近河里去游水。看着这水,只觉像席子的可以晏卧,想它如何会得淹死人?我连不是灰心不灰心,一种心境好不难说,而只是视生如死,视死如生,於生於死皆无贪欲,皆似信非信。佛经里的“无生忍”,也许就是这样的。但是如唐诗“知君用心如日月”,大丈夫行事如生如死,亦不及爱玲说的欲仙欲死,我那爱玲便是比印度诸天菩萨还好。
  爱玲是我的不是我的,也都一样,有她在世上就好。我仍端然写我的文章,写到《山河岁月》里的有些地方,似乎此刻就可以给爱玲看,得她夸赞我。有时写了一会,出去街上买块蛋糕回来,因为每见爱玲吃点心,所以现在我也买来吃,而我对於洋点心本来是不怎么惯的,爱玲还喜欢用大玻璃杯喝红茶。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