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三七一章 明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七一章 明华
  荀卿染将康郡王妃三个人迎到暖阁内,大家相互见礼。康郡王妃特意拉了明华郡主到荀卿染身边。
  “这就是明华。”康郡王妃笑道,偷偷地冲着荀卿染眨了眨眼睛。
  荀卿染会意,自然仔细打量眼前的这个姑娘。
  明华郡主屈膝向荀卿染福了一福。
  “明华见过四奶奶。”声音清脆。
  荀卿染略还了一礼,上前来拉了明华起来。明华郡主过了年才满十六岁,不过身材已经颇为高挑。她今天穿的是橘红色喜迁莺刻丝的长褙子,银红撒花宫裙。微微屈膝时宫裙下露出两只绣鞋的尖,上面各缀了颗指肚大小的珍珠。
  这身打扮华贵而不张扬,精致却不繁复,身量吗,因穿着高底的鞋子,要比实际看着高一些,不过也还罢了,才十六岁,看她细腰长腿的样子,以后还是可以长的。
  荀卿染这般思忖着,便将目光落在明华郡主的脸上。尤带着婴儿肥的鹅蛋脸,挺直秀气的鼻子,一双大大的眼睛顾盼有神,肤色白皙,带着健康的红晕。确实是个俊俏的女子,模样与君晖倒也般配。
  “四爷和我们七爷曾一同是侍卫班中,是极要好的朋友,早就想来拜会四奶奶了。”七奶奶在旁笑道,便有跟着的人送了四色表礼上来。
  七奶奶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中等身材,瓜子脸,与康郡王妃是拐着弯的表姐妹。
  荀卿染扫了那礼单一眼。她方才知道,康郡王与勇毅亲王府的七爷也一同来了,如今正在外面书房和齐攸说话。本来不过是寻常女眷们见个面,她们这样将礼数做足,可见心中对此事是何等的重视。
  四个人分宾主落座,就有小丫头流水似地摆上各色香茶果子。
  七奶奶极善言谈,又有康郡王妃在其间,大家说笑着,气氛极为融洽。只是,多是她们在说,明华郡主极少开口,荀卿染冲康郡王妃使了个眼色。
  “她们在我那看了你绣给我的炕屏,都喜欢的不得了,今个来,都说要和你请教那。”康郡王妃笑着对荀卿染道。
  七奶奶和明华郡主都点头附和。
  荀卿染便吩咐丫头拿了她前些日子绣好的一件披帛出来,康郡王妃接过去,拿给七奶奶和明华郡主看。
  七奶奶自是赞不绝口。
  “姐姐绣的这样好,这京城中只怕没人比得上。”明华郡主道。方才康郡王妃已经让她改口叫荀卿染姐姐,说是这样亲近。便是没有与荀君晖的亲事,从康郡王妃那里论起,明华郡主叫荀卿染一声姐姐倒也合适。

  “我那还有些,我领你去看。”荀卿染笑道,就挽了明华郡主的手。
  七奶奶也跟着站了起来,却被康郡王妃笑着拉住了。
  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从暖阁内出来,穿过两道隔间。
  “这便是我的绣房。”荀卿染对明华郡主道。
  荀卿染的绣房十分宽敞,靠窗的摆着宽大的矮榻,矮榻旁边是绣架,旁边的木架子上林林总总放了许多各色的尺头与绣线。
  桔梗正坐在榻上做活计,见荀卿染带人进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上前来见礼。
  “这是明华郡主。”荀卿染对桔梗道,又对明华郡主道,“这是桔梗姑娘,吕太医的女儿。”
  两人相互见礼。
  “吕太医医术高超,以前曾给母妃诊过脉。后来他离京,母妃还十分惋惜。”明华郡主道。
  荀卿染笑了笑,京城中姓吕的太医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她这么一提,明华郡主便知道是哪一个了。
  “这半年因为有了身子,便很少自己动手。这些是近几年绣的,你看看如何?”荀卿染让桔梗帮忙找出几幅她近年来的绣品给明华郡主看。
  梅兰竹菊四幅,还有一幅是牡丹盛放图。
  “姐姐好妙手!”明华郡主先拿起那幅牡丹,喜道,“这洛阳红和御衣黄,我家就有。姐姐真把这花绣活了。”
  荀卿染笑了笑。
  “这花中四君子更妙。”明华郡主轻轻放下牡丹图,又看那另外四幅,“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荀卿染依旧含笑,领着明华到了绣架前。绣架上放的,正是绣了一半的童嬉图。
  明华郡主的眼睛一亮。
  “好可爱。姐姐的画是跟哪位大师学的?”
  “哪有正经学过,不过是胡乱画几笔,自家玩罢了。”荀卿染道,就与明华郡主一起在绣架前坐下,捡起针线绣了起来。
  明华郡主目不转睛地看着荀卿染的手。
  “哎,绣上几针就累了,也不知在这孩子出生前,能不能绣的好。”荀卿染停了针,“郡主想必也得过名师的指点……”
  荀卿染将绣花针交给明华郡主,示意她替自己绣上几针。

  明华郡主不好拒绝,只得接了绣花针,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落下。
  似乎是挣扎了一番,明华郡主最后道,“姐姐,我不敢在姐姐这图上下针。”
  “哦?”
  “不瞒姐姐,我虽也曾学了些针线,但是学艺不精。我身上这些,都是家中绣娘的活计。不过,家里现在请了宫中的绣工师傅,我正在学。”明华略低了头道。
  荀卿染刚才握明华郡主的手,已经存了心。像她这样经常做针线,手指上少不得有层薄薄的茧子,不明显,但是细心的是可以摸的出来的。可是明华郡主并没有。
  她知道京城中这些宗室的女孩,并没有做女红的习惯。她只想看看明华到底能做多少,因此故意在绣绒绒团的时候停手,让明华接着绣。毕竟那绒绒团比较好绣,就算绣的不好,她也有本事补救回来。
  结果明华并不肯动针线,还坦言女红不精。
  荀卿染朝明华的手指上看去,那些几不可见的针眼在阳光下还是能看的清的。看来,明华确实是在学。
  “肯用心学就好。”荀卿染笑道。
  “姐姐,这个是我自己绣的。”明华从袖中抽出一方绢帕。
  荀卿染看了半晌,心中叹道,明华郡主果然是娇宠长大的,这女红上的进步空间很大。
  荀卿染见了明华的针线,便又拉着她从绣房出来,转过一道屏风,又穿过一道隔间。
  这件屋子,比方才的绣房还要宽大,两面都是高高的书架,错落地摆放着各色古玩与藏书。
  “这是我的书房。”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在桌案前坐下。
  明华郡主四下打量着。她没有姐妹,却有七个嫂子。嫂子们的闺房,自也是华丽无比,但是却没一个如同荀卿染这般,另有这样的书房和绣房,而且一看就不仅仅是做样子的。
  明华郡主坐在那里,想起父王和母妃等人的话。荀家世代书香,这样的人家却比她们宗室的规矩大的多。荀家这一代,最出色的便是荀君晖,而荀君晖身后的就是荀卿染。
  荀家的事情,她们自也知道八九分。婆婆大嫂面前都极容易,但是在荀卿染面前却要仔细。并不是说荀卿染最为难相处,而是荀卿染这个姐姐在荀君晖心中的分量。
  “只怕不会要你去婆婆那立规矩,这姐姐,便如同婆婆般。”她母妃是这样嘱咐她的。

  “这些书,我也有一套。”明华郡主捧起桌上的一迭新书道。
  这一套书是今年君晖带着人修订的,荀卿染笑了笑。
  “娘。”接连两声呼唤,就见外面丫头打起帘子,福生和瑄儿手拉着手走了进来。
  荀卿染招呼两个孩子到跟前,“这是明华郡主,你们便叫姑姑吧。”
  福生和瑄儿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明华郡主赶忙将两个孩子扶起来,早就有跟着明华郡主的丫头端了四个装了笔锭如意小金馃子的荷包,两挂赤金麒麟锁,另有两方砚台送了上来。
  瑄儿和福生事先得了荀卿染的嘱咐,知道明华郡主就是她们小舅舅要娶的人,因此对明华十分好奇。小孩子都不善于掩饰,四只大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明华。明华看着她们两个规规矩矩,又玉雪可爱,也十分欢喜。
  两个孩子被抱到专门为她们定做的椅子上坐了。
  “是小舅舅的字帖。”瑄儿翻出本字帖道。
  明华就问她们可否识字了,两人都点头,而且要展示给明华看。瑄儿铺纸,福生研磨,两个孩子写了几个大字,明华自然连连夸奖。
  “明华姑姑也写。”瑄儿就将笔递给明华。
  “不可与明华姑姑淘气。”荀卿染虽是这样说,却只在旁笑眯眯地看着。
  明华果真坐下来,提笔书写。
  荀卿染走过去看了看,见明华写的竟是荀君晖殿试策论的那篇文章,心中不由得一动。
  “郡主平时可是写的柳体。”荀卿染突然道。
  明华笔下一顿,抬起头来,“姐姐,如何看出来的?”
  “不妨照着平时的习惯写。”荀卿染道。
  明华想了想,依言行事,笔下果然流畅起来。
  荀卿染看了暗自点头,明华郡主的字比女红强了许多,看来也是自幼下的功夫。
  瑄儿从椅子上溜下来,跑到荀卿染跟前。
  “娘,不是小舅妈,怎么叫明华姑姑。”
  瑄儿并没有大声,可这书房内本就安静,她的童音又清脆,明华却是听了个真切,脸噗地就红了。
  “淘气。”荀卿染无奈地看了女儿一眼。
  “舅老爷来了。”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
  不说排行,单说一个舅老爷,只有荀君晖。
  “小舅舅来了。”瑄儿喜道。
  明华郡主脸上的红霞越发灿烂起来。
  ……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