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锦屏记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京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京
  荀卿染向两个孩子说起京城的繁华热闹,“而且咱们回去,就能见到老祖宗、珍姐儿、月牙儿、璋哥儿,还有你们的小舅舅。”
  两个孩子脸上都露出向往的神色来。
  “老祖宗、小舅舅……”瑄儿眨着眼睛。
  “老祖宗你们没见过,小舅舅可是来看过你们的。”荀卿染指指福生的项圈和金锁,“这是小舅舅送的,还有那会唱会跳的小人儿,也是舅舅送的。”
  娘三个正说的高兴,外面丫头禀报,“唐大奶奶来了。”
  “糖糖,糖糖来了。”瑄儿拍手喜道。
  小丫头打起帘子,麦芽从外面进来,怀里还抱着个才几个月大的胖娃娃。如今的麦芽乌发如云,在脑后挽了个堕马髻,珠环翠绕,鹅黄色的妆花褙子,葱绿色宫裙,比做姑娘的时候又别有一番风韵。
  “姐姐。”麦芽进来,向荀卿染屈膝福了一福。
  “快过来坐。”荀卿染忙让麦芽起身。
  福生和瑄儿也都站起来,“麦芽姨姨。”
  “哎。”麦芽笑着答应了。
  麦芽抱着孩子坐到炕上。
  “糖糖。”瑄儿凑了过去,看着麦芽怀中的小娃娃。
  这是唐佑年和麦芽的第一个孩子,正月里出生,如今才几个月,大名叫做唐忻,不过府里面一直都叫他糖糖。
  糖糖正含着自己的小胖手,转动着乌黑的眼珠。
  “糖糖。”瑄儿伸出小手,轻轻地碰了碰糖糖的小脸。
  “好嫩哦。”瑄儿感叹。
  福生点头,“嗯,像酥酪。”
  荀卿染忍笑。
  “麦芽姨姨,瑄儿能抱抱糖糖吗?”瑄儿仰着小脸,满怀期待地问。
  看着瑄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麦芽真不忍心拒绝。
  “不行。”荀卿染嗔了女儿一眼,这孩子每次见到糖糖,都会这么问,知道她不会答应,更是转而去问麦芽。
  麦芽看着瑄儿失望的眼神,忙道,“现在还不行,等瑄儿再大一些,就让瑄儿抱,好不好。”
  “哎。”瑄儿叹了口气,“瑄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能抱糖糖那?”
  “等你长的和福生一样高的时候吧。”荀卿染道。
  瑄儿没有听出荀卿染话里的陷阱,只比量了自己和福生身高的差距,满怀信心。
  麦芽将糖糖放在炕上,荀卿染取出个银铃铛交给瑄儿。瑄儿就和福生坐在糖糖身边,晃动铃铛,逗弄糖糖。
  “你那边收拾的如何了?”荀卿染就问麦芽。
  “已经差不多了。”麦芽答道,“姐姐,我真舍不得这里。”
  荀卿染看了眼麦芽,平西镇对于麦芽来说,意义自然是不同的。
  “方才福生和瑄儿也和我这样说。”荀卿染笑道,“总要回去的。”
  “恩。”麦芽点头,“姐姐,回去后,劝四爷再求一任外任吧。”
  荀卿染笑笑,没有言语。
  “只是这一回去,不能和姐姐住在一起了。”麦芽叹道。
  唐佑年和麦芽商量,他已经成亲,回到京城,就不方便再住在安国公府。两人打算要另外买一所宅子。
  “你们要买宅子我不拦着。”荀卿染道,“不过却不着急。安国公府房舍颇多,大不了就和郑姨妈一样,我记得靠着后花园的有两处院子,大小也还合适,又有角门通到街上,极方便的。我和四爷已经写信回去,若没什么变故,你们就挑了一处住着。咱们来往也方便。”
  “我都听姐姐的。”麦芽喜道。
  紫菀从外面端了点心进来。
  “奶奶,厨房派人来问,晚饭要吃什么?”宝珠向荀卿染福了一福,问道。
  “福生和瑄儿今儿个晚饭想吃什么?”荀卿染问。
  福生看了看瑄儿,两个小家伙凑到一起,嘀咕了一阵。
  “要吃牛肉,爹爹说吃了长力气。”瑄儿道。
  “还要酥酪,要凉凉的。”福生道。
  荀卿染的目光在两个孩子脸上来打了个转。
  “酥酪只能吃温的,就是到了夏天也是如此。瑄儿,你要长力气做什么?”
  两个孩子的心思被荀卿染看穿,都笑了起来。
  “福生哥哥要长力气。”瑄儿道。
  福生笑的有些害羞,“义父说,等我能拉得动那张大弓,就教我骑马。”
  瑄儿点头,“福生哥哥能骑,瑄儿也能。”
  “你们两个倒是齐心。”荀卿染笑着答应了,就吩咐宝珠让厨房去准备。
  “四爷回来了。”“唐大人来了。”外面小丫头连声禀报道。
  “定是回院子没见你和糖糖,这就追过来了。”荀卿染笑道。
  ……

  荀卿染一行人在通州弃船登岸,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这一路上,糖糖年纪小,几乎是睡了一路,可福生和瑄儿两个,却是精神头十足,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是醒着的。这两个正在求知旺盛,好奇心最强的年纪,又是第一次出远门,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问的问题更是千奇百怪,荀卿染时常腹诽,若是将这两个小家伙的问题都记录下来,都够编写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不过两个小家伙倒是长了不少见闻,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齐府中早派了人在码头上迎候,齐攸已经和唐佑年先行下船,正和来迎接的人叙话。荀卿染站在船头,远远地瞧着几个身影颇为熟悉。
  “四嫂、四嫂。”一个穿着宝蓝府绸薄棉夏袍的少年远远地大步走来,到了近前,躬身向荀卿染施礼。
  “五弟。”荀卿染又惊又喜。
  四年的时间,齐仪的身量也高了许多,看来是过了变声期,不再是从前的公鸭嗓,不过声音依旧比一般男子柔和,下巴上依稀可见淡淡的胡茬。
  “四嫂。”齐仪十分激动,握住了荀卿染的手。
  荀卿染笑笑,向安抚小孩子一样,拍了拍齐仪的肩膀。
  “五弟长大了。”
  齐仪的目光从荀卿染身上转到荀卿染身后。荀卿染转头望去,原来是瑄儿和福生被奶妈从船上抱了下来。
  “瑄儿和福生。”齐仪马上道。
  荀卿染就让瑄儿和福生过来,给齐仪见礼。
  “见过你们五叔叔。”荀卿染道。
  福生和瑄儿依言上前来,刚俯身行礼,就被齐仪一左一右揽在怀里。
  齐仪本就有些孩子气,遇到福生和瑄儿两个真正的小孩子,不过片刻功夫,就已经打成一片,获得了两个孩子的好感。
  “……五叔叔还养了只八哥,已经会叫瑄儿和福生了,等回了府,五叔叔带你们去看。”
  “姐姐。”又有一人从远处走来。
  荀卿染忙回过神,却是荀君晖从那边人群中走过来,手里还提着马鞭。
  姐弟两人相见,都是十分欢喜。
  “姐姐,小五实在狡猾,故意支使开我。”荀君晖向荀卿染告状。
  齐仪哈哈一笑,也不隐瞒,“你两年前就见了瑄儿和福生的,这次自然该我在先。”
  “那时候也没人绑了你的腿。”荀君晖道。
  “哪里还用绑腿,你又取笑我没你自在。”齐仪闷闷道。
  荀卿染笑着看着两人,荀君晖历来老成,如今和齐仪两个却是孩子气十足,看来,她不在的这几年,两个人感情越发好了。
  “瑄儿,福生,不是一直说想念舅舅吗?”荀卿染招呼瑄儿和福生道。
  两个小家伙几乎每天都听荀卿染讲他们这个小舅舅,这一见面,自然分外亲热。荀君晖抱了这个,又抱那一个。
  “那一年抱在怀里,才那么一丁点,只会吐奶泡泡,如今都这般大了,知道叫舅舅了。”荀君晖感慨着,还伸出手向齐仪比划当初瑄儿有多小。
  瑄儿看到了,扁着嘴扯了扯荀卿染的衣角。
  荀卿染弯下腰去,“怎么了,瑄儿。”
  “娘,瑄儿还没糖糖大吗?”
  原来是嫌弃舅舅说她生下来个头小了。荀卿染忍笑,“你舅舅只是想让你五叔叔知道,你长的很快。”
  “哦。”瑄儿马上一副了然的神色。
  ……
  申时,荀卿染一行才进了京城。因为临近端午,京城街市上比平时更要热闹几分。齐攸一进城,并不回府,而是带了唐佑年直奔皇宫,要先递折子求见。齐家二爷齐修陪了他们两个同去,齐仪和荀君晖则护着车队,直往安国公府中来。
  二十来辆马车浩浩荡荡,一路来到五牌楼大街。马车缓缓从牌楼下驶过,又转过安国公府正门走过,西角门边早有家人等候,引领者马车进了门,一直道垂花门前的粉白影壁前才停下了。
  荀卿染在马车上,已经听得笑语连声,接着是小丫头们来回奔跑的声音。
  “来了,来了,四奶奶的车来了。”
  马车停稳,许嬷嬷、桔梗、宝珠几个已经从后面的车上下来,拥到荀卿染的马车旁边。宝珠打起帘子,荀卿染扶着桔梗的手从车上走下来,接着就有许嬷嬷带着奶妈上前来,各自抱了瑄儿和福生出来。
  “四弟妹,你可回来了,想杀我了。”齐二奶奶带着人快步走上前来,拉住荀卿染的手,问寒问暖。
  几年不见,齐二奶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打扮的彩绣辉煌,说笑间,头上的步摇叮咚作响。只是脸颊略消瘦了些,荀卿染知道她自来又苦夏的毛病,便也没有放在心上。

  “见过二嫂。”两人相互见礼,“二嫂还和以前一样爽利。”
  “弟妹打趣我,却是弟妹越发年轻了。”齐二奶奶笑道。
  “可不是。”齐三奶奶从齐二奶奶身后走出来,“瞧瞧四弟妹这通身的气派,可将咱们都比了下去。”
  荀卿染笑容不变,又和齐三奶奶相互见过。
  “三嫂还是和从前一模一样。”荀卿染笑道。
  “老太太一大早就盼着,咱们快去,别让老太太等急了。”齐二奶奶笑着携了荀卿染的手。
  众人说说笑笑,前后簇拥着,就往宜年居来。
  这一路上,荀卿染少不得四下打量。安国公府内景物依旧,不过仔细看去,多了几处修补的痕迹,人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如同她自身。可她此刻的心境,却已与四年之前大大不同。
  众人进了宜年居,刚走过穿堂,早有上房外伺候的丫头看见,一脸声的向内禀报:“四奶奶来了。”
  穿过中庭,走上台阶,小丫头都上前来行礼,又抢着打起帘子,簇拥着荀卿染一行人进了上房。
  屋内自是坐满了人。正中宽大的贵妃榻上,坐的是容氏。荀卿染恍惚又回到几年前,她随同荀大老爷和方氏进京,第一次来齐府,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方氏。
  容氏笑吟吟地靠在软枕上,脸色红润,笑声中气十足。不过四年的光阴,还是在容氏身上留下了痕迹。容氏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一些,头发斑白如雪,鬓边略显稀疏。
  见荀卿染进来,容氏从榻上站起来,颤颤巍巍地迎过来,旁边坐着的齐二夫人和大太太忙上前扶住容氏。
  荀卿染抢步走上前去,扶住了容氏。
  “老太太。”荀卿染叫了一声,眼圈就红了。
  “染丫头。”容氏拉住荀卿染的手,不停地上下打量。
  “孙媳妇不孝,几年没在老太太跟前尽孝,老太太可还安好。”荀卿染说着,流下泪来。
  “好,好。”容氏拍着荀卿染的手,也拿了帕子抹泪。
  齐二奶奶忙上前劝解,“一家子骨肉团聚,是高兴的事。”
  容氏点头,“说的对,我和染丫头,这就是高兴的。”
  几个人将容氏扶到榻上坐了。小丫头将锦垫铺在地毯上,荀卿染在锦垫上跪了,向容氏行大礼。
  “快扶起来。”容氏忙让人扶了荀卿染起来。
  荀卿染又依次拜见了大太太和齐二夫人,又和齐二奶奶、齐三奶奶正式相互见礼,少不得相互寒暄着。
  “大奶奶娘家有事,她回去帮忙照看,明天才能回来。”齐二夫人道。
  荀卿染正在奇怪怎么一直没见齐大奶奶,听了齐二夫人的话才知道,原来是回娘家了。
  “孩子们那。”容氏问,“快带来给我见见。”
  荀卿染忙吩咐奶妈抱了瑄儿和福生来。
  两个小家伙,尤其是瑄儿是许嬷嬷亲自教导的礼仪。荀卿染在平西镇和女眷们来往,也常叫了他们两个出来,因此这两个并不怕生,被奶妈放在地上,就都整理了一下小衣服,然后才跪到锦垫上,规规矩矩地行礼。
  “瑄儿/福生给老祖宗请安,老祖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奶声奶气的说着吉祥话,逗得容氏喜笑颜开。
  “哎呦呦,快抱过来,让老祖宗仔细看看。”容氏道。
  两个奶妈上前来,瑄儿却不肯让奶妈抱,只和福生拉着手,迈动一双小短腿,摇摇摆摆地走到容氏跟前。
  容氏已经看的呆了。
  瑄儿到了容氏跟前,又两手放在腰间,屈膝福了一福。
  “好标致的小人儿。”齐二奶奶不由的赞道,“瞧这礼数,寻常的大姑娘都比不得她。”
  “老祖宗,瑄儿好想老祖宗啊。”瑄儿仰着头甜甜地道。
  “老祖宗也好想瑄儿。”容氏从榻上俯下身,伸出双手,“来,老祖宗抱抱。”
  容氏虽喜欢孩子,但她年纪大了,已经许多年没有抱过孩子。瑄儿却不等人来抱她,非常乖觉地爬上容氏的膝盖,坐到容氏怀里。
  荀卿染看得偷笑,不得不说,瑄儿如此利落的“身手”,完全是在齐攸身上练出来的。
  “瑄儿并未见过老祖宗,怎地知道想老祖宗。”容氏摩挲着瑄儿的小身子。
  “爹爹和娘。”瑄儿的小脸朝荀卿染的方向看了看,“总说起老祖宗,说想老祖宗。”
  容氏也跟着瑄儿往荀卿染那边看了一眼,心里顿时十二万分地熨帖。

  “老祖宗是神仙。”瑄儿又奶声奶气地说道。
  “哎呦,这又是个什么说法?”众人都笑着问。容氏也看着瑄儿。
  “嗯,老祖宗好看啊,有福气吗,还对瑄儿爹爹、瑄儿娘很好很好,对瑄儿也好。”瑄儿掰着手指说道,最后又将胸前的长命锁举起来给容氏看,这正是瑄儿百日,容氏送的。
  “哎呦,我的宝贝乖孙。”容氏将瑄儿搂紧了些。
  “小小的人儿,嘴巴这么乖,实在是着人疼。”大太太在旁道。
  “快,将给我瑄儿的见面礼拿来。”容氏吩咐身边的人。
  就有容氏身边的大丫头叫豆蔻的从里间拿了个妆匣出来。
  容氏接了妆匣打开来,就见里面珠光闪动,原来是串珍珠项链,还有一只赤金镶珠的钗子和一只小珠缀成的扁簪。那珍珠都是上好的东珠,颗颗晶圆润泽,除了扁簪上的小珠,颗颗都有桂圆核般大小。
  屋里众人大多脸上难掩艳羡之色。
  “瑄儿看看,可喜欢?”容氏低头问瑄儿。
  瑄儿自然是喜欢的,伸出小手,要拿那珍珠项链,半路又缩了回来。
  “好看老祖宗自己留着、玩。”瑄儿将那妆匣推向容氏,又偷偷转头去瞧荀卿染。
  荀卿染忙上前道:“老太太,瑄儿年纪小,老太太要赏她东西,随便小孩子的玩意就足够了。这些太贵重,还是老太太留着吧。”
  容氏不高兴了,“这也不过平常罢了,瑄儿喜欢就好。你莫太拘管了瑄儿。”说着就将妆匣塞到瑄儿怀里。
  荀卿染只得赔笑。
  “老太太这可是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了出来。”齐二奶奶笑道,“平日咱们想看看,老太太都不肯。老太太有了瑄儿,咱们在老太太眼里,可就不值钱了。”
  “你也好意思,和你这侄女吃醋。”容氏笑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
  荀卿染怕容氏被累到,走上前去,将瑄儿从容氏怀里抱下来。
  瑄儿乖乖依着容氏坐了,拉着容氏手让容氏看福生。
  “老祖,这是福生哥哥。”
  容氏也早就在打量福生。
  “老祖宗。”福生喊了一声,又要跪下给容氏磕头。
  齐攸和荀卿染在信中,早就提到过福生,只说是朋友交托照看的,因此收做了养子。
  “长的真敦实。”容氏握了福生的小手,“只有三岁?”
  福生点了点头。
  “福生长的大,第一次见他的人,都不信他才三岁。”荀卿染道,“实际上,福生还不满三岁那。”
  “老了,眼睛有些花了。”容氏道。
  就有小丫头拿了容氏的老花镜来给容氏戴了。荀卿染将福生抱到榻上,挨着瑄儿坐了,容氏这才又仔细端详福生,这一端详,比看瑄儿的时候还要久。
  “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容氏拿掉眼睛,目光在荀卿染脸上一扫而过。
  又有小丫头拿了木匣过来,容氏给福生准备的见面礼,是两只赤金打造的小老虎。
  “去给你们祖母、伯祖母磕头去。”容氏又吩咐道。
  瑄儿和福生,又一一向齐二夫人、大太太、齐二奶奶、齐三奶奶磕了头,这才又坐回到容氏的身边。
  容氏怕两个孩子饿,又吩咐人取了细巧的点心来。
  荀卿染又叫许嬷嬷、桔梗、宝珠、紫菀、采荠、金铃几个进来,给容氏行礼。
  容氏看了一眼,点了点头,知道这些都是荀卿染跟前一等有脸面,受重用的。
  “你们跟着四爷和四奶奶,在外面辛苦了,一会出去领赏。”容氏说道。
  许嬷嬷等人忙都谢恩。
  齐二夫人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似乎是寻找什么人,却没找到,明显有些失望。
  “染丫头。”齐二夫人叫了荀卿染到跟前。
  “二太太。”荀卿染赔笑。
  齐二夫人端着茶碗,张了张嘴,似乎有些犹豫。
  “采荠是配了人?”齐二夫人问道。除了许嬷嬷,几个丫头里面,只有采荠做了妇人打扮。
  荀卿染本能觉得这并不是齐二夫人原本想问的问题,不过还是笑着答了,“回太太,是配给四爷身边的小厮,叫甘草的。”
  “哦。”齐二夫人哦了一声,也就没再问什么了。
  “她们姐妹们怎么还没来?”容氏忽然问道。
  “知道四弟妹回来,她们姐妹们去帮着布置屋子了,这个时候也该过来了。”齐二奶奶道,就要打发人去请。
  就听外面一阵环佩叮当,小丫头掀起门帘,容云暖、颜明月和齐婉烟从外面走了进来。
  荀卿染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