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应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一十五章 应对
  荀卿染只是轻轻哦了一声,既没有惊讶,也没有探问的意思。
  荀大奶奶就继续说道:“太太背着老爷做出这样的事,根本就没把老爷和荀家放在眼里,也没有将大爷和几个姐儿的性命前程放在眼里。哪里还有为人妻、为人母的本份。老爷刚才回来发了火,说要休了太太。还是我心里不忍,和大爷一起百般求情,老爷这才暂且不提这件事了。毕竟,若真休了太太,恐三姑奶奶在齐家也不好做。”荀大奶奶道。
  荀卿染没有说话,荀大奶奶这明显是口头的人情。
  方氏惹了这么大的祸,被荀家休弃也符合情理。然而,方氏和荀大老爷毕竟是结发夫妻,方氏也曾伺候过去公婆婆,为老人守过丧。这又有了不能休的理由。若一定要休,那肯定要数出方氏的罪状出来。
  荀家大爷是方氏亲生,若休了方氏,他面子上会非常难看。荀大奶奶虽和方氏不合,但只要方氏不再管家,不再插手她屋里的事务,荀大奶奶也不会愿意让方氏被休。
  要休方氏,荀家也要伤筋动骨,可继续放任方氏胡行,那就是败家之相。
  “为了大爷的面子,太太也是不能休的。老爷是明白人,可做了什么安排?太太和四妹妹现在在哪里?”荀卿染问道。
  荀大奶奶脸上有些讪讪地,“老爷亲自吩咐,先把她们安置在翠竹轩。”
  已经将方氏挪出思安院了?荀卿染还以为会将人安置在枫林染,却没想到是翠竹轩。
  翠竹轩,她没出嫁前,好像没听过有这个院子。
  “我去看看太太和四妹妹。”荀卿染站起身。
  “好,三姑奶奶先喝杯热茶再过去不迟。”荀大奶奶说着,对旁边伺候的彩鸾使了个眼色。彩鸾便急忙退了出去。
  翠竹轩在荀府东北角。
  荀大奶奶陪着荀卿染穿廊过院,又穿过条窄窄的夹道。夹道口设了一道门,有个婆子打开门锁,让两人过去。夹道并不长,尽头是个小小的院落。院内只有两间正房,一间矮厦,屋前屋后光秃秃地。
  “这便是翠竹轩。原来种着竹子,却长不好,后来就都砍了,这个地方就空置下来。”荀大奶奶道,“好在这里僻静,最适合休养。”
  两人便往上房来。房内临窗一铺大炕,地上拢着三个炭盆,倒也算暖和。荀卿染用帕子掩了掩鼻子,这屋内似乎是刚烧的炕,还有些烟没有散尽,那炭盆一看也是刚拢起来的。不用问,方才荀大奶奶给彩鸾使眼色,便是让人先来这里收拾。而原本,这屋子,只怕是招待不得人的。荀大奶奶和方氏之间本来就有嫌隙,如今这般落井下石的做法,很符合荀大奶奶的为人。

  “奴才给三姑奶奶请安。”常嬷嬷上前来给荀卿染见礼,“太太平时就跟奴才们说,几位姑奶奶中,三姑奶奶最是敦厚热心,太太正等着您那。”
  常嬷嬷将荀卿染引到炕前。
  方氏躺在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只露出头脸,闭着眼睛,眼窝深陷,两颊红红地,却没什么光泽。荀淑兰坐在旁边,一双眼睛肿的桃子一样,还在不停地抽泣,见了荀大奶奶和荀卿染,她也不知道招呼。
  “给太太请安。”荀卿染上前福了一福。
  方氏睁开眼,那双眼睛本来毫无神采,见了荀卿染,那眼睛突然变成刀子一样。
  “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怎么不等我死了再来!”
  骂人这么中气十足,看来方氏身体并没有妨碍。
  “太太一直盼着姑奶奶来。”常嬷嬷赶紧上前陪笑,“太太是心里烦恼,口气不好,并不是冲着姑奶奶的。”
  常嬷嬷说着,便上前扶方氏坐起来,又凑到方氏耳边,不知她说了什么。方氏再次开口,语气就比方才缓和了些。
  “你是婆婆让你来看我的?你婆婆可吩咐了你什么?”方氏问道。
  “是我担心太太和四妹妹,跟老太太说了才回来的。婆婆让我问老爷和太太好,请太太安心静养。”荀卿染道。
  “婆婆再没说别的了?”
  “没有。”
  方氏闭了闭眼,大口喘着气,“那个贱人,心肠也太黑了。只怪我当初心软,不然大的小的一起送去见Yan王,哪里会有今天,害得我们母女好惨,我不会放过你的。”方氏低声咒骂道。
  荀卿染皱了皱眉,后退了两步。
  常嬷嬷赶忙按住方氏,回头向荀卿染陪笑。
  “三姑奶奶别见怪,太太遭了这个变故,有时候犯糊涂。”
  “荀淑芳,你这个贱人,我饶不了你。”方氏嘴里咒骂着荀淑芳,眼睛却一直闭着,手脚不停地舞动。
  “娘,娘,您清醒清醒,看看我,您可干万不要有事,别扔下我啊。”

  荀淑兰看着方氏发疯的样子,大声哭了起来。
  许是荀淑兰的哭声起了作用,方氏渐渐安静下来。再次睁开眼晴,这次却是看向荀大奶奶。
  “把那个单子给大奶奶。”方氏吩咐常嬷嬷。
  常嬷嬷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拿出张单子递给荀大奶奶。
  “这些东西都是被荀淑芳那小贱人骗去的,你马上拿这个单子去杨家,把东西都要回来,不要白白使宜了那贱人。跟她说,我不会放过她的。”方氏道。
  荀大奶奶扫了一眼手中的单子,随即小心收在衣袖内。
  “三姑奶奶,咱们回去吧,莫扰了太太静养。”荀大奶奶道。
  荀卿染点头,两人迈步出来。
  “大奶奶,三姑奶奶,奴才……”常嬷嬷就要上前来说话,却被荀卿染带来的人给拦了回去。
  荀卿染走出了翠竹轩,还听得常嬷嬷在说什么看在骨肉的情份上。
  等她和荀大奶奶带人出了夹道,那看守的婆子就锁了门。荀卿染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曾几何时,她们三个女孩也是这样被方氏关在颖川老宅的佛堂里。如今,情形是一样的,但是门里门外的人却换了位置。
  荀大奶奶又请荀卿染到梧桐院来,小丫头端上来热茶和各色果品。
  荀大奶奶踌躇了一会,将袖子里的单子拿出来又放回去,终是开口道:“三姑奶奶,太太让大姑奶奶办事,总共拿出去的东西,少说也值十万两。如今,这事情却是办砸了。按理说,大姑奶奶也该把钱退回来。就算不全退,总也该退个八九成回来。”
  荀卿染一口茶含在嘴里,听了荀大奶奶的话,差点没喷出来。
  方氏糊涂,荀大奶奶也跟着糊涂,难道是被钱迷花了眼睛吗。也是,当时荀大奶奶换拦住方氏,却拦了一箱子东西下来。
  “这里有太太这些年积攒下的,多是荀家的东西……当初给三姑奶奶置办嫁妆,我就觉得薄了些,只是在太太跟前说不上话。如今这些东西要回来,少不了三姑奶奶那一份……”
  荀卿染扫了荀大奶奶一眼,荀大奶奶没把握从荀淑芳那里要回东西,要拉着她一起去,看中的,是她身后齐家的势力吧?
  “大奶奶,我劝你三思。当初捎信给你,你没有拦住太太,才有了今天的祸事。事到如今,与其在意钱财得失,莫如想想荀家的前程,这一门老小头上的脑袋……这件事,我虽不知就里,却还明白是宫里面将事情压了下来,老爷和大爷才能得以保全。宫里压下这事,是永晴公主求情,也是因为查无实据。大奶奶这个时候上杨家去讨要钱财,别人会怎么想?”荀卿染打断荀大奶奶的话。

  “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去。咱们只说走亲戚,去和大姑奶奶说了。她难道就不怕事情被揭出来?只要她把钱财吐出来,咱们大家都不声张,别人怎么会知道。”
  “大奶奶还是禀告过老爷,和大爷商量再定吧。”荀卿染觉得头很疼。
  齐攸和荀卿染并未在荀家吃饭,就回了齐府,到容氏和齐二夫人那里将荀家的事情禀明了。
  齐攸说了荀大老爷被申斥,降等留用的事。容氏觉得这已经是十分宽大了。说到方氏和荀淑兰,荀卿染只说两人身体没有大碍,荀大老爷安排了房舍给两人静养。
  容氏点点头,就不再多问。倒是齐二夫人,将荀卿染叫到祈年堂,细细询问了一番。
  “……可说了是哪里出的岔子?”齐二夫人问道。
  荀卿染想了想,方氏显然是把事情都归罪于荀淑芳了。然而荀淑芳真有这个本事吗?
  “太太火气很大,一直骂个不停……听着像在骂杨大奶奶办事不力。”荀卿染斟酌着道。
  “可还说了别的?”齐二夫人皱了皱眉。
  荀卿染摇头。
  齐二夫人呆了半晌,就打发荀卿染回了宁远居。
  宁远居暖阁内,因烧着地龙,屋内温暖如春。荀卿染就脱了大衣裳,斜倚在引枕上闭目养神。忙碌了多半天,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这一连串的事情,牵涉到内宫,她对贤妃娘娘一无所知,对内宫情形一无所知,不好枉做论断。但是,有些事情让她非常不安。
  或者是说,荀淑芳让她非常不安。特意在她回门那一天,杨庭俊带着个管事媳妇向方氏讨要陪嫁丫头的卖身契。荀淑芳后来说,这是见面礼。荀大老爷得官,荀淑芳还说过另外一句话,也是关于礼物的。
  荀卿染努力回想,对了,荀淑芳说的是还要送给她一份大礼,保管她怨气全消。对,就是这一句。
  难道所谓的大礼就是这件事?那个时候,永晴公主可还没有看中荀淑兰和郑好儿做陪嫁女官。
  荀卿染霍地坐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