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二十三章 打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十三章 打击
  荀大老爷正在发怒,见了周嬷嬷没头没脑装进来的样子,不免更加恼火。
  “你这该死的奴才,规矩都忘了?这样慌慌张张的,报丧不成?”
  周嬷嬷见荀大老爷发了火,慌忙跪下了,颤着声音回话,“回老爷,太太,是,是表少爷出了事。”
  方氏一听,便跌坐在榻上。荀大老爷也有些急了,郑元朔是郑家长房唯一的男丁,郑姨妈就守着这个儿子过日子,特意送到他这来,托他照看。如果郑元朔出了什么事,他心下也过不去。
  “出了什么事,还不快说?”
  “表少爷让人给抬回来,被打的全身是伤,现在还昏迷不醒。”
  方氏哎呀一声,就厥倒在榻上。荀淑兰哭着抱住方氏。荀大老爷虽然气还没消,也不好再训斥。一连声地吩咐人请大夫。常嬷嬷是个老道的,赶忙上前又是按人中、又是捏胸口,方氏缓过气来,就哭了。
  荀大老爷叹了口气,说道:“太太好生歇着,我出去看看。外甥吉人天相,想来无碍的。”方氏哪里坐的住,也急忙起身,跟在荀大老爷身后,就往前头走。
  荀卿染几个听了这个消息,这个时候也不好就走。荀淑芳早上前去扶了方氏另一只胳膊,一边拿出手帕抹眼泪,一边安慰方氏。荀卿染和荀淑芝也就跟在后头,一群人前后簇拥着到前面来。
  郑元朔和郑元朗兄弟住在一个跨院内。离着老远,就听得里面乱哄哄地。有人哭嚎着“大爷,大爷,您醒醒。”还有的忙乱乱地嘟囔说人要不行了之类。方氏一个踉跄,差点又晕了过去。跨院里有管事的看见方氏带着姑娘们来了,就慌忙将仆役等人往外赶。
  “太太和姑娘们来看大爷,你们都聚在这碍事,都先出去出去。”
  郑元朔被放在敞厅的一张竹榻上,一身衣服像在泥地里打过滚似地,好些地方撕破了,还染着血迹。那一张脸更是看不得,青一块紫一块,肿的和猪头一样,躺在那一点声息都没有。
  “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你要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和你母亲怎么交代啊!”方氏扑过去大哭。
  郑元朗在旁边忙上来劝解,方氏扯住郑元朗的袖子,追问倒地是怎么回事。
  “方才在偏厅听戏喝酒,人散了后,找不到大哥,以为去哪玩了。后来见跟着的人都在,才觉察不对。出去四处打听,有人说看见大哥骑着马,沿着河沿往下走了。派出人手去找,在下河村外面找到了大哥。大哥躺在个水坑里,人事不省,就忙抬回来了。”

  一会张太医到了,看了郑元朔的模样,便先用银针在人中等穴位扎了几针。果然听得郑元朔喉咙里一阵响,哇哇从嘴里口里吐出好些混杂着血水的泥块。荀卿染等人躲在屏风后,都不由移开视线,拿袖子掩住口鼻。
  张太医的诊断是并没有伤筋动骨,都是些皮外伤。至于为什么昏迷那么久,应该是惊吓所致,一边就开了内服外用的药。嘱咐要静养,说这些伤不会落下残疾,不过要忍着疼,受些罪罢了。
  方氏听了,才放下心来,看着郑元朔的模样,又开始扑簌簌地掉眼泪,“朔哥,你做什么一个人跑出去?是谁害的你,你和姨母说,姨母为你做主。”
  郑元朔支吾了一阵,最后只说是酒后随便走走,遇到了截道的。那些人都蒙着脸,胡乱打了他一顿。方氏早就见郑元朔颈上的金锁完好无损,哪里肯信是有人劫财。不过郑元朔再不肯说别的,她也只好暂时作罢。
  “朔哥你好生将养着,要吃什么用什么,尽管派人来和姨母说。”
  方氏说着就要站起身,一眼瞧见荀君晖站在荀大老爷身边,一袭宝蓝色团花圆领袍,面如冠玉,举止端方,正低声和荀大老爷说话,荀大老爷则频频点头。方氏闭了下眼,偏过头去,却又看见荀卿染在花团锦簇中,越发显得眉目如画,虽不言不笑,让人不由自主只看到她。方氏觉得胸口闷痛,摇晃了一下就跌回椅子上,脸色霎时变的和纸一样白,抚着胸口说不出话来。
  “太太这是老毛病又犯了,快请大夫来。”常嬷嬷忙上前来扶方氏。好在张太医还没出走远,很快就被请了回来。
  结果前脚从门外抬进外甥来,后脚方氏也躺在躺椅上,被人抬回了后院。方氏这次可是真病了,少不得一家子上下又忙碌了一番。
  郑元朔并不是个管得住自己的嘴巴的人。当天晚上,众人就知道了他被人群殴的真相。原来郑元朔看上了今天来的一个戏子,便去勾搭。那戏子就约了他出去见面,他喜滋滋地去了,到了地方,没见到佳人,却被人从后面用麻袋蒙住头,狠揍了一顿。那人似乎是练家子,三两下就卸了他两臂,然后就拣肉厚的地方揍。等揍的郑元朔没了声息,那人就扬长而去。

  郑元朔缓了一阵,就挣扎着要起来,不知从哪又走来一伙人。揪住他趁热又打了一顿。这次揍人的显然都是生手,打的毫无章法,就是兜头盖脸,怎么解恨怎么打,最后还把他踢到泥坑里,逼着他喝了好几口臭水。听着那些人说要结果了他,郑元朔一吓,就昏过去了。
  方氏自然都知道了,当即就派人去戏班子拿人,结果扑了个空,戏班子说这个人是自己走来的,串一场戏,吃了酒就走了。方氏又说要画影图形,让衙门缉拿这个人。荀大老爷不知从哪听了些话,拦住方氏,让她就此丢开手。
  “如果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有这么个人,就让他白白打了朔哥?”
  荀大老爷不想多说,“这里面有些尴尬,你执意要如此,不仅郑家没脸,我颍川荀家这几代人的清誉也要赔上。你要不顾这些,就随便你去闹腾。”荀大老爷摔门而去。方氏虽然心中不甘,但总归还知道轻重,只好就此罢休,不过心口越发疼了。
  荀卿染知道方氏这次发病,因由多多,好些都不好说得。她怕方氏借机要寻她的不是,虽然早晚按时请安,并不往方氏跟前凑。方氏正不想看见她,有的时候就让她在门外行礼问安,荀卿染也乐得如此。
  无人处,荀卿染也曾问起过荀君晖。荀君晖只是一笑,让她不要理会。
  “姐姐别胡乱担心,他是什么人,大家都看在眼里。仗着有几两银子,来的日子虽短,得罪的人可不少。想收拾他的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这次完全是他自己找抽。伸着脖子往刀口上碰,正好大家趁机出气。”
  荀卿染听了这番话,也就不再多问,只嘱咐弟弟行事小心。她知道,上次郑元朔在花园对她胡言乱语,被荀君晖知道了。她这次伤了手,偏巧又和郑元朔也有些关系,荀君晖能忍到现在才收拾他,已经很不容易了。想想郑元朔的行事,荀卿染只是担心弟弟别惹祸上身,郑元朔如何,她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不过郑元朔这一受伤,方氏却成了受益最多的人。二太太林氏因为被方氏说到痛处,将方氏病没准备宴席等事都一股脑说了出来。荀大老爷本想发落方氏,现在郑元朔被打的那样,方氏也卧床不起,荀大老爷就没有深究。

  不过周嬷嬷就没那么幸运,她是总管内院事务的,只得替方氏背了黑锅。被打了板子,还罚了月钱。还是荀淑兰求情,她才没被撵出去。
  荀卿染便趁机对荀大老爷进言。
  “太太卧床,内院管事办事不力。辛姨娘身边的薛嬷嬷,办事极为爽利。那天的事情虽然依仗二太太打理,也多亏了薛嬷嬷出来帮忙。不如借她出来帮着管事,并不耽误辛姨娘那院的差事。”
  荀卿染这也算还辛姨娘一个人情。方氏暂时失利,不过她还是当家的主母,内院几个管事都是她的人。薛嬷嬷能参与管事,掌握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制约方氏的人,也方便保护辛姨娘。
  自从荀卿染出主意让二太太管事,荀大老爷对这个女儿有了很好的印象。这次她一说,荀大老爷就同意了。本来他要给辛姨娘建小厨房,因为风水问题没建成。他怕辛姨娘受委屈,如今有薛嬷嬷管事,自然各方面都方便不少,荀大老爷甚至觉得他应该早点想到这个法子。
  薛嬷嬷做事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错来。方氏病好了重新管家,薛嬷嬷依然做着管事。她很会做人,只把关于梨香院的种种事务把在手里,并没有将手伸的太远。又有荀大老爷在背后撑腰,方氏也奈何她不得。
  方氏在床上躺了几天,茶饭不思。荀卿染知道她的心病,很想拿道理去开解。不过一想到方氏的脾气,若是她去劝,只怕会适得其反,还透了自己的底。因此荀卿染只能不露痕迹地将些道理透给方氏身边的嬷嬷,盼着这些方氏亲近的人去劝解。如果方氏想开了,对她自己有好处,对大家也好。
  也不知是不是众人的劝解起了作用,还是后院大权旁落的危险刺激,方氏渐渐好起来,开始理事。荀君晖要去城里考试,先是禀告过荀大老爷,荀大老爷勉励了一番,就让他去和方氏说一声。
  见荀君晖来,方氏前所未有的柔和,先是嘘寒问暖,最后道:“一转眼,你也长大成人了,我心里很安慰。这一大家子,事事都要我管,难免有疏漏的地方,你看我年纪大了,别埋怨我。”
  方氏难得说这样的话,荀卿染在一边听得有些动容。
  “你那院子里,人手太少了。我这给你准备了几个人。”说着就叫进几个人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