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十九章 另起波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九章 另起波澜
  荀卿染的午饭是常礼家的亲自送来的,一尾清蒸的鲜鱼,一碟高汤烫熟的栗子菜心,一碟滑溜的指甲盖大小的鲜菇,一碗青笋鸡皮汤。都是清淡的菜肴,却做的十分精致鲜美。荀卿染叫桔梗拿赏钱,常礼家的却极力不肯接。
  “二爷特意来吩咐了,三姑娘受伤,饭菜要更上心。”顿了顿又说,“郑家的表少爷也派人来,送了银子,让奴才照顾姑娘。奴才答应了,那银子奴才没收。”
  荀卿染点点头,常礼家的这么办很妥当。
  “我都知道了,你回去吧。这送饭送菜,以后不要亲自跑来,免得人多心。”
  常礼家的笑了,“姑娘放心。方才太太派了金嬷嬷来,也是吩咐奴才安排清淡的菜肴给姑娘吃,奴才跑这一趟,不显眼的。”
  方氏竟然也这么关心她?荀卿染一怔。
  方氏屋内,方氏斜靠在引枕上,常嬷嬷、金嬷嬷两人围在榻前。
  “你吩咐了厨房没有,三姑娘那边的饭菜要清淡,让她们别偷懒。”方氏又问金嬷嬷。
  金嬷嬷弯着腰答,“奴才去吩咐过了。就说是太太的话,要是三姑娘因为吃了她们做的饭菜,留下了疤,太太饶不了她们。”
  “嗯,很好,你下去吧。”方氏嘴上说着很好,面色可不怎么样。
  常嬷嬷最明白方氏的心,想了想,劝方氏道:“太太这么做,才真是最高明的。往近了说,三姑娘手上的伤早点好,就能早点拿起针线。往远了说,如果她手上落下疤痕,这将来的婚配,只怕要有些阻碍。到时候,反耽误了太太的大事。那一瓶玉容膏,比起大爷和四姑娘的前程,可就是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了。”
  听了常嬷嬷的话,方氏脸色缓和了很多。
  “我也明白,不然刚才不会那样吩咐金嬷嬷。哼,先让那丫头得了这个便宜吧!我是气朔哥儿,这孩子,一点心机眼色都没有。方才说的那一番话,落到别人耳朵里,可不就成了我苛待庶女的证据了!”

  “太太还不知道朔哥的脾气,最是热心肠,不分远近的。他是无心的,况且就在这屋里,那话也传不出去。”
  “他是我嫡亲的外甥,我说是生气,我更是担心。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人,这要放到外头去,实在让人操心。”
  常嬷嬷见方氏心情好转,就端了碗莲子汤过来。方氏喝了几口,又抚着胸口躺下。
  “可恨这个三丫头。安排的好好的,只要她送了汤过去,我就有法子摆布她。让人说汤里有毒,我却先把事情按下来,只找君晖说话。那小子如果心狠,我就把事情揭出来。现在那狐狸精是老爷心坎上的人,不怕老爷不连带厌弃了他。如果他心疼他姐姐,自动抹黑自己,不入族谱,我就帮她隐瞒。有这个把柄,不愁他们姐弟不好好听话,以后让他们替我收拾那狐狸精。现在却弄成这个样子……你可查问清楚了,她是不是故意打翻食盒的?”
  “回太太,当时外屋没留人伺候。两位爷进来,只有巧英打帘子。奴才问了她,她只说没看清。奴才仔细盘问起来,是朔哥行动有些鲁莽,撞翻了食盒。”
  “巧英这丫头是个稳重不多话的,所以才升了她上来伺候。她这样说,看来就是了。我想三丫头也没这心胸胆量。”
  “太太,那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我已经想好了,你去挑些好的补品,送给辛姨娘,这么这么说,不信说不动她。”方氏得意地冷笑。
  梨香院的人大老远瞧见常嬷嬷捧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过来,一个忙去迎接,另一个进去禀报。
  等小丫头将常嬷嬷迎进屋,辛姨娘已经从床上起身,招呼人给常嬷嬷让座倒茶。
  “姨太太快躺下,您现在身子尊贵,可别这样客气,折杀奴才了。”常嬷嬷脸上笑的像朵菊花。

  “嬷嬷是太太身边的人,我们看着嬷嬷就像看见太太一样。我身子不便,没能出去迎接,还请嬷嬷别见怪。”辛姨娘也是满脸笑意。
  “奴才就是奉了太太的令,来瞧姨太太。这些补品,都是京里和江南那边送来的,进上的东西,在外面有银子也买不到的。太太平时舍不得吃,可盼着姨太太有了身孕,太太高兴的什么似的,许愿说要吃斋保佑姨娘那。”
  辛姨娘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感激道:“太太待我的好,我都记得。只盼着有福分,这辈子长长久久地服侍太太。还请嬷嬷转告太太。”
  辛姨娘这屋里除了床帐,还有一铺短炕。常嬷嬷刚才一进屋子,就见到短炕上有幅炕屏,不是平时摆的琉璃屏,而是换了文锦绣屏。紫檀的如意纹屏架,屏上绣的是连生贵子的吉祥纹样。因这东西眼生,又格外精致漂亮,常嬷嬷一连扫了好几眼。
  “嬷嬷看这绣屏可好?”辛姨娘问道。
  常嬷嬷站起来,走近去看,不禁赞道:“唉呦,是双面绣,看这花样、绣工,宫里的手艺也不过如此。不瞒姨太太说,前两年咱们家里也请了针线师傅,教这个双面绣。只有二姑娘和四姑娘学了几成,后来那师傅家里有事,就辞了回去。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平常的针线上过得去就好,谁还指望这个谋生,也就罢了。姨太太这绣屏是哪里买的,真是好意头啊!”
  辛姨娘笑,“是底下人在外面买来的,倒没问那个。”
  常嬷嬷也不过是闲话,就不再深问。客套话都讲的差不多了,常嬷嬷看屋内还有丫环婆子伺候,便咳嗽一声。
  “这些东西,还请姨太太赶紧让人收了吧。”
  辛姨娘明白,这是常嬷嬷有话要和她私下讲,便让伺候的人收了东西下去。
  “是不是太太有话吩咐我?”
  常嬷嬷干笑了两声,“如果姨娘不见怪,奴才有两句体己话,要和姨娘说说。如今姨娘怀有身孕,依奴才看来,十有八九是个男胎。姨娘也该为将来打算打算。”

  常嬷嬷偷眼打量,见辛姨娘似乎听的入神,就凑近两步,低声说道:“老爷如今只看重二爷,明天若二爷入了族谱,老爷的这份家私,他就能分走一半。老爷是有些家底,可也不够这么一份两份的分……京城里的大爷,是老爷嫡子,如今做着朝廷上的官,娶的是伯爵府的姑娘。大爷那一份是谁也动不了的……那这剩下的一半,与其要三爷和二爷将来平分,姨太太何不早为三爷做打算,一股脑都留给三爷该多好。况且三爷年纪渐大,性子不好,以后夺了三爷那一份都有可能的。”
  “依嬷嬷的意思,我当如何?”
  常嬷嬷眨了眨老眼,“姨太太那么聪明的人,这么点子事,还用问奴才?我听说,太太身子不大好那,明天开祠堂那样大事,后院没人主持怎么能成,推迟些日子也许更稳妥些。这日子一推迟,谁知道以后会出什么事,二爷永远入不了族谱,也是有的。”
  辛姨娘攥着手帕,低头不语,似在犹豫。
  “三姑娘和二爷,从来不把姨太太放在眼里,以后说不准要如何欺负三爷。姨太太可要趁早拿主意,到了明天,一切就晚了。”
  “太太,太太那边……我有些怕。”
  常嬷嬷讪笑,“太太自然是帮着姨娘的,姨娘有啥可怕的?”
  辛姨娘似乎是下了决心,“多谢太太提点。”
  “都是为了姨娘好。姨娘若有法子,从此断了那个入族谱的路,那就更稳妥了。奴才相信,姨娘是有这本事的。”
  辛姨娘微笑不语,常嬷嬷见说妥了,便喜滋滋回去交差。
  送走常嬷嬷,辛姨娘叫了薛嬷嬷进来说话。
  “方才的话嬷嬷都听见了吧,嬷嬷看,咱们要怎么做?”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