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十三章 喜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章 喜讯
  荀卿染坐在窗下做着针线,忽然宝珠提了壶水进来。荀卿染见宝珠对自己眨了眨眼,知道她有话要说,就叫麦芽去门外守着。
  “姑娘,我方才去找香坠玩,事情恐怕有些不好。”
  香坠是方氏院里茶水房的小丫头,和宝珠一样大的年纪,两人十分交好。
  “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荀卿染放下针线。
  “香坠让咱们小心些,说是小吴姨娘去找太太告歪状,说昨晚上的事,是姑娘您调唆的。”宝珠就把香坠听到的,小吴姨娘如何诬赖荀卿染的话学说了一遍。
  荀卿染噗哧一笑,这种事确实是小吴姨娘的手笔。可叹她每次都讨不到好处,却一点都没学乖。
  “结果太太反训斥了她,还罚了月钱,连二姑娘的都罚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过,太太会不会真的疑心姑娘?”
  荀卿染摇头,她一点都不担心。昨天晚上的事情,并不是她事先策划,而是见机行事,并没有一点破绽。就算方氏不满她帮着荀淑芝,也怀疑不到别的上去。
  “可惜了二姑娘这个人,相貌好,脾气好,针线好。就是太软弱了些,又有这样一个姨娘,生生被连累了。”桔梗忍不住叹息。
  荀卿染对桔梗的话不能完全认同,荀淑芝不仅软弱,她更没主见。原本荀卿染见荀淑芝为人温顺,没有坏心眼,做事也不藏奸,很想和她结交。两姐妹同住一个院子,互相护持,这是多好的事情。可是和荀淑芝交过几次事情,荀卿染就息了这个心思。

  小吴姨娘只有荀淑芝这一个女儿,她既不年轻,也不受宠,就把后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荀淑芝身上。因此总怕这个女儿不和她一心,凡事都要过问。荀淑芝是老好人没错,可太没主见了,只要小吴姨娘问起,她没有不说的。
  而小吴姨娘的性子,实在是让荀卿染找不出话来形容,只能说她不知好歹。几次在方氏面前卖乖,就是拿荀卿染与荀淑芝私下的交谈说事。好在荀卿染和荀淑芝说的都是姐妹交好的话,这才没让方氏真正拿住把柄。
  “姑娘,还有件事。方才京里派了快马来送信,听说来的是大爷身边的尽忠,还有安国公府的一个管事。”
  方氏出身侯门,她家现有侄子在京里掌管着五城兵马司。而她那一辈现在却只剩下姐妹三个。方氏和郑姨妈的大姐,是嫁进了京城安国公府齐家。大爷指的是方氏的长子荀君兆,现做着兵部的笔贴士,早年间和永昌伯家的姑娘结了亲。
  “是来送寿礼的?”
  荀卿染虽然这么问,心中却有怀疑。前些日子,接到过京里的书信,寿礼应该还得几天才能到。而且送寿礼,是早有计划的,实在不需要派人快马加鞭地来送。
  “就两三个人,没带寿礼。太太请了人进去说话,方才又急急地派人去城里,说要请老爷立刻回来。”

  再过半月,就是方氏的四十大寿。郑姨妈已经派了儿子和侄子来,齐家和方家也会派人来送礼,只有荀家大爷,最是应该带着大奶奶回来贺寿。但是,荀大奶奶正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不宜来往颠簸。荀大奶奶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大家都盼着这次会是个男孩。方氏早发了话,不让他们回来,保胎要紧。难道是大奶奶提前生了?
  “可知道是什么信?太太脸色如何?”荀卿染问道。
  宝珠摇头,“说是太太写了封手书,不是口信。不过,太太屋里的人瞧着太太是高兴的。”
  “那就是好消息了。”
  傍晚,荀卿染会同了荀淑芝,一起到方氏屋里问安。方氏依旧坐在榻上,面带微笑,听着荀淑芳和荀淑兰早说话。
  “要给母亲请罪,昨天贪玩,今早上头疼,身子重,吃了贴药才好些,没能给太太来请安。”荀淑芳在为早上没来方氏屋里请罪。
  方氏笑着听了,并不介意。
  “听说大哥来信了,是不是大嫂给太太添了金孙?”荀淑芳睁大眼睛看着方氏,好像就盼着方氏点头。
  方氏嗔道,“小孩子家,不懂事,你大嫂的产期还有一个月那。”
  “哦,那是齐家姨母来信,还是大表哥?姨母和表哥可都好?母亲,什么时候带我们去京城,女儿想大姨母了。记得小时候见过一面,大姨母给了四妹妹一块玉佩,也给了女儿一块,女儿一直带在身上的。”

  “她们都好,就是来信说说家常。”方氏眯着眼说道。
  荀卿染在一边静静听着,看来荀淑芳也不知道什么内情,所以才这样打探。方氏明显心情很好,却不肯透露什么消息。快马送信说家常,说出去谁也不会信吧。看来必定是喜讯,可是会是什么样的喜讯,方氏要瞒着大家。
  “太太,老爷回来了,已经到了门口了。”
  方氏站起身来,荀卿染知道这是要出去迎接,也忙跟着站起,看方氏整理鬓发衣衫,就上前帮忙。荀淑芳早一步抢在前面,荀卿染趁势退到一边,心里更加纳罕。荀老爷已经在郡城住了半月有余,说是以文会友。郡城有戏有酒有美人相伴,又没有人在耳边呱噪,合家都以为他要到方氏寿辰才回来。可他却一得到方氏的手书,一晚上都等不得,立即就回来了。如此牵动荀大老爷的,会是什么样的喜讯?
  众人跟着方氏接到二门,荀大老爷正从车上下来。夜幕降临,四周都点上了灯笼。荀大老爷身材修长,一张白净面皮,鼻梁高挺,长眉凤目,一袭锦缎长袍,迎风而立,真是要身材有身材,要长相有长相,要风度,更是风度十足,完全是个保养良好的中年美大叔。
  方氏眼睛一亮,迈步迎上前去。荀大老爷却扭过头去,从车上扶下一个娇俏的人影,方氏一下顿住了脚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