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金拇指 - 第二十四章 两条人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关上门后。我跪在地上,抱着米小旭的骨灰盒泣不成声:“小旭,谢谢你给了我向你说实话的机会。如果我这辈子不能把实情告诉你,我死不瞑目呀!小旭,我和胡敬什么事也没有,我知道你对我和胡敬之间的关系的猜测伤了你的心,其实,咱们看高了胡敬。我现在最庆幸的,就是没嫁给胡敬这样的人。曲斌和胡敬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呀!我是偶然发现自己的大拇指指甲盖能预测股票的,小旭,请你原谅我,我真的不敢说呀!我连自己的家人都不敢告诉。即使这样,我现在也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你死了;曲斌被拘留了;曲航被开除了;胡敬被解职了;毕庶乾威胁我;庄先生恐吓我……小旭,你不觉得我这活着的人比你还惨吗?小旭,从前没人理我呀,如今怎么这么多人缠着我?小旭,你生前是我让你觉得世界不美好了,你死后我要补偿你。我发誓我迟早要耗资千万元给你修墓,就建成证券公司的造型,你在里边随心所欲地炒股,会朋友。小旭,你先住在我家,委曲你了。等有一天我给你造好了墓,我送你到那里下榻……小旭……我求你原谅我……求求你……你说话呀……”
  米小旭不说话,她依然不原谅我。
  晚上曲航下班回来,他一眼就看见了米小旭的骨灰盒。
  “妈,这是什么?”曲航问。
  “你米阿姨。”我说。
  “米阿姨死了?”曲航惊愕0我点头。
  “怎么会?”曲航发愣。
  “摘除一个肾,再加上怒火攻心,怎么不会?没听说诸葛亮气死周瑜的故事?周瑜还有两个肾呢。”我说。

  “她的骨灰怎么在咱家?”
  “她立下遗嘱,骨灰安放在咱们家。”
  “这怎么行?!”曲航急了,“我给她家送回去,要不送到公墓去?”
  “不行,就让她住在咱家。”我说。
  “妈!”,曲航恐惧骨灰盒。
  “我对不起米小旭。这样我心里好受些。”我说。
  曲航不说话了。我把米小旭安置在我的房问里。
  吃晚饭时,我问曲航卖车的情况,他兴致来了,滔滔不绝地向我描述。我没跟他说毕庶乾来电话的事。
  次日上午,我下楼买菜。胡敬从路边的奥迪车里钻出来。
  “你干吗?”我皱眉头。
  “我在这儿等了你一夜。”胡敬的脸显得浮肿,每个眼睛下边挂着一个眼袋,像我插队时村里的驴屁股后边挂着的粪兜。
  “欧阳,我反复想了,我一定要娶你。”胡敬说,“你是我一生碰到的最大的机会。”
  “米小旭死了。”我说。
  “是吗?”胡敬说,“她的肾还活着。”
  我抬手打了他一记耳光。
  胡敬岿然不动。
  我说:“胡敬,过去我是从下边往上看你…”
  胡敬打断我的话:”现在你是从上边往下看我,这是肯定的,哪个经济学家能百分之百预测经济?你不光从上往下看我,你是从上往下看全世界所有经济学家。“
  我说:“别的你就不用想了,还是咱们那天商定的交易:你开脱曲斌。我向你提供一次预测。”

  “三次。”他说。
  “两次。‘’我讨价还价。,
  “成交。”胡敬说,“我先要一个月的全国经济走势。”
  “明天上午你来电话。”我说,“曲斌的事……”
  “检察院和我预约了今天下午向我了解情况,我会为你先生开脱的。”胡敬说。
  我头也不回地去买菜。
  第二天上午,胡敬打来电话。我告诉他信息。
  “这么精确?”胡敬吃惊小数点后边有三位数。
  “你跟检察院怎么说的?”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你如果在场,肯定满意。”他说。
  我刚挂电话,就听见敲门声。
  我开门,门外是哭成泪人的毕莉莉。
  我不知所措。
  “你?”我不知所措,认定毕莉莉遵父命来缠曲航了。
  毕莉莉说:“阿姨,我爸跳楼自杀了。他昨天用全部钱买了台江笔业,今天一开盘,台江笔业宣告破产。我爸直接从位于十三层的证券公司大户室跳楼了。”
  我呆了,我身上已经有两条人命了。
  我让毕莉莉进来。
  毕莉莉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阿姨,我是单亲家庭,爸爸一死,我就举目无亲了。求您看在我怀了曲航的孩子的份上,收留我吧!”
  毕莉莉抽泣着。我想扶起她,没想到我的力气不够,我坐到地上。毕莉莉反过来扶起我。
  都是女人,她身上又有我的骨肉,再说是我间接害死了她爸爸,我除了接纳她,别无选择。
  我说:“我同意。你先回去,等曲航下班回来,我再征求他的意见。”

  “曲航上班了?”毕莉莉问。
  “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我说。
  毕莉莉走后,我一头扎进厕所,靠在墙上抬头看吊死我母亲的那根下水管,我反复端详它,看了七个小时。直到曲航回家。
  曲航一进家门就发现我神色不对:“妈,出什么事了?爸的事?”
  我说:“毕莉莉上午来了。”
  曲航紧张:“来闹?”
  “她爸爸今天上午在证券公司跳楼自杀了。”
  “为什么?”
  “前天他给我打电话要股票信息,我不给。
  他说不给就去告你。一气之下,我给了他即将破产的股票。他昨天把所有钱都买了今天破产的股票。”
  “活该。妈,你真棒!”
  “他受不了刺激,当时就跳楼了。”
  “死了?”
  “死了。”我叹气,“早知道这样,我不会告诉他。”
  曲航问:“毕莉莉来找咱们算账?”
  “没有,这孩子没说一句埋怨我的话。她说没亲人了,想让咱们收留她。挺可怜的。”
  “您答应她了?”
  “我说要和你商量。”
  “我听妈的。”
  我看出曲航愿意接纳毕莉莉。
  “你给她打电话吧。”我说。
  次日,曲航将毕莉莉接来了。老实说,像莉莉那样生活环境好的女孩儿,能不嫌弃我家的简陋,我还由此真对她刮目相看了。
  用今天的话说,毕莉莉的加盟,给我家增添了生气。她帮我做饭,打扫房间,和我聊天,全然没有娇贵的作派,我已经喜欢上她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