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精灵宝钻 - 前 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精灵宝钻》在其作者过世四年后,终於出版了。故事述说的是那段远古的年代——也可称之为世界的第一纪元所发生的事。《魔戒》所记述的是第三纪元结束前,所发生的一些轰轰烈烈的事;但是《精灵宝钻》是往上追溯更深远的、过去的传奇;那时,第一位黑暗大君魔苟斯仍居住在中土大陆,高等精灵们一次又一次向他发动战争,想要夺回精灵宝钻。
  不过,《精灵宝钻》不只是记述与《魔戒》相关的早期事件而已,书中概念的全部要点与精髓,本身也极早就出现了。事实上,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虽然那时它不叫做《精灵宝钻》;这故事的一些断简残篇,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一七年,大都是铅笔匆匆记下的、这部神话的中心故事。但是它从未发表过(当然,有些片段可在《魔戒》中瞥见),并且,在我父亲一生长长的年岁里,他从未放弃它,即使在他晚年,他也始终没有停笔。在早年,《精灵宝钻》一直被当作只是一个庞大故事的架构,每个环节互相牵连,少有大更动;在许久之前,它就成为他日后作品的固定传统与背景。但事实上,这故事本身远远超过了一个固定的框架内容,并且,即使是在涉及它所描绘之世界的本质上,一些特定的基本思想概念也不是始终不变的;同样的一则传说,会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长短内容,重述,再重述。於是,各则传说的变化与版本,不论是在宏观综览还是在幽微细节上,都随著时间的推展而愈发盘根错节、层层迭迭、四处弥漫,以至於要有一个最终、确定的版本,看来是做不到了。除此之外,这些古老的传说故事(如今,“古老”不单指它们源自遥远的第一纪元,也指我父亲的年岁老迈了),也成了他那最深奥之思的宝库与传达媒介。在他晚年的作品中,神话与诗歌都潜沉到他既有的神学与哲学思想背后去了:也因此造成无法相容的风格与基调。

  在我父亲过世后,想办法把这些作品整理出版的责任,落到了我身上。而我也清楚看到,企图将这些变化多端的文本出版成一本单行本,以显示《精灵宝钻》真的是一个持续演变推展超过了半个世纪的创作,只会使读者愈看愈糊涂而已,也会淹没整个故事的精髓。因此,我决定先整理出一本在我看来最连贯、本质上最前后一致的内容。在这过程中,本书最后几章(从开始)的筛选尤其困难,有许多年那些故事始终都没什么更动,但在某些方面却与书中其他更完整的概念格格不入。
  读者不必在书中找寻完整的一致性(不论是《精灵宝钻》一书本身,还是《精灵宝钻》与其他我父亲已出版的作品之间),否则只会耗费无数时间和不必要的力气。此外,我父亲后来将《精灵宝钻》视为一则编纂与摘要的故事,是从古老传说里那得以幸存的庞大又变化多端的素材中(有诗歌、编年史和口传故事)长久编纂来的;这个概念,事实上也一直与本书的真实历史相似,这故事有许多早期的散文与诗歌做基础,当发展到了某个程度,便有确实的概略叙述,而非单有理论而已。这或许要归因於叙述速度的变化与各处细节的完整性不同之故,譬如,关於安戈洛坠姆是几时崩塌的,魔苟斯是几时被推翻的,除了渺远的第一纪元之结束的记载外,在图林·特伦拔的故事中,对此事地点与动机的记载有相当的差异;另外在风格与描述上也有好些不同,有些晦涩不明,有些则缺乏聚合性,完全连不在一起。再举一例,在里,我们必须假设,其中有大部分必定是艾尔达精灵住在维林诺的远古年代里所写成的,但它在往后的年代里遭到了修改;因此,这解释了该篇章的观点与时态何以不停地变来变去,那些天上的神灵一下近在眼前,在世界上来来去去,一下又远在天边,成了只存在於记忆中的消失神灵。

  因此,虽然本书的书名必须称为《精灵宝钻》,但其内容所包皮含的不只而已,同时也还包皮含了另外四个短篇故事。列在本书一开始的以及,确实是跟《精灵宝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列在最后的以及,则是(这一定要强调)完全分开与独立的。之所以将这两篇故事放进来,是按照我父亲明确的意思;因为加入这两篇故事,整部历史因之得以从,也就是天地世界的开始,一直走到第三纪元结束时,魔戒携带者从希斯隆的海港启航离去。

  本书中所出现的特定名词极其繁多,因此我在书后列了一份完整的索引;但那些在第一纪元的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物(精灵和人类)却不是很多,我为这些人物列了家谱表。此外,那些看来颇为复杂,不同部族精灵的名称也列了表;另外附上的还有精灵名词的发音方法,以及构成这些名词的一些要素;然后还有一张地图。读者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地图东边那座称之为隆恩山脉、林顿山脉或蓝色山脉的大山,在《魔戒》的地图中却出现在最西边。另外书中还附有另一张小地图,这张地图是帮助读者清楚诺多精灵在返回中土大陆后,各精灵王侯所建小王国的位置。为了不使本书过於庞大,我没再加上别的注释或评注。事实上,我父亲所写下却未出版的关於三个纪元的故事叙述、语言资料、历史资料与哲学思想,十分丰富,我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出版这当中的某些部分。
  在整理出版本书的困难与疑惑中,盖伊·凯(GuyKay)在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时与我一同工作,给了我极大的协助。
  克里斯多福·托尔金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草叶集
作者:佚名
章节:364 人气:2
摘要:作者:瓦尔特·惠特曼来吧,我的灵魂说,让我们为我的肉体写下这样的诗,(因为我们是一体,)以便我,要是死后无形地回来,或者离此很远很远,在别的天地里,在那里向某些同伙们再继续歌唱时,(合着大地的土壤,树木,天风,和激荡的海水,)我可以永远欣慰地唱下去,永远永远地承认这些是我的诗因为我首先在此时此地,代表肉体和灵魂,给它们签下我的名字。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