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荆棘鸟 - 《荆棘鸟》在线阅读·第五部 1938-1953 菲奥娜(1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德罗海达有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文明进步终于随着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的广播电台来到了基兰博,群众的乐趣中终于有了可与共有电话线相匹敌的东西。这台无线电是个装在胡栎木盒子中的挺丑陋的玩艺儿,它放在会客店里的一个精巧的小橱上,提供电源的汽车干电池藏在下面的餐具橱里。
  每天早晨,史密斯太太、菲和梅吉都要将它扭开,收听基兰博地区的新闻和天气预报;每天晚上,菲和梅吉都要把它扭开收听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的国内新闻。它在一瞬间就把边区连接在一起了,多么奇怪呀。可以听到这个国家每一部分发生的洪水、水灾和降雨的消息,听到动荡的欧州和澳大利亚的政局,用不着老布鲁伊·威廉姆斯和他那陈年的报纸了。
  9月1日,星期五,在广播国内新闻的时候,报道了希特勒已经侵入波兰的消息,只有菲和梅吉在家里听到了这条新闻,她们两人都没有注意。几个月以来,就已经有关于欧洲的种种揣测了;此外,欧洲是在另外一个半球,和德罗海达毫无关系;这里就是荡荡乾坤的中心。但是,9月3日,星期日的时候,为了听沃蒂·托马斯神父做弥撒,所有的男人都从围场回来了。男人们对欧洲都很感兴趣。菲和梅吉没有想到把星期五的新闻告诉他们,可是,或许已经听到这条新闻的沃蒂神父匆匆离开,到奈仁甘去了。
  像往常一样,人们在晚上扭开了收音机收听国内新闻。但是,传来的不是播音员那地道牛津音的悦耳声音,却是罗伯特·戈登·孟席斯总理那斯文的、不会被人误解的澳大利亚嗓音。
  "澳大利亚同胞们,我有责任忧伤地正式通知诸位,由于德国坚持其对波兰的侵略,大不列颠王国已向她宣战,其结果,澳大利亚也加入了战争……
  "可以认为,希特勒的野心不仅上要把全体德国人民置于其统治之下,而且也要把那些凡是能用武力可以征服的国家都置于这种统治之下,假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不会在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这是无可怀疑的,无论大不列颠在哪里,哪里就有英联邦全体人民……
  "我们赖以支持的那个政权,亦即我们的祖先之邦,将通过我们生产的继续进行,我们以副业和商业的继续进行和保证就业——这就是我们的力量——得到最好的援助。我知道,无论我们现在正在体验着什么样的感情,澳大利亚已准备把战争进行到底。
  "仁慈的、怜悯苍生的上帝也许会答应,世界不久就会摆脱这种痛苦。"
  客厅里出现了一阵长时间的沉默,短波传来的内维尔·张伯伦通过麦风克向英国人民讲话的声音打破了这沉寂;菲和梅吉望着家里的男人们。
  "要是算弗兰克,我们有六个人,"鲍勃打破了沉默,说道。"除了弗兰克以外,我们全都在土地上,这就是说,他们不会希望我们去服役的。至于我们现有的牧工,我估计有六个愿意去。两个人愿意留下来。"
  "我想去!"杰克说道,两眼放光。
  "还有我。"休吉急切地说道。
  "还有我们呐。"詹斯代表他自己和不善表达自己意思的帕西。
  可是,他们全都望着鲍勃,他是头儿。
  "我们得放明白一些,"他说。"羊毛是战争的大宗用品,不仅仅是用来做衣服的。它可以用来包皮装弹药和炸药,我敢肯定,它还可以用于我们闻所未闻的一切千奇百怪的东西上;再加上我们有菜牛,可以当食品,老Yan羊和母羊可以剥皮、熬胶、取油脂和羊毛脂——这些都是战争物资。
  "所以,我们不能走,不能离开德罗海达而随它放任自流,不管我们想做什么。随着战争的进行,我们很难替换到我们将要失去的牧工。干旱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我们的工作是在这儿,在德罗海达。比起参加战斗来,这不那么激动人心,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在这里竭尽我们微薄的力量。"
  男人的脸都拉了下来,而女人的脸上放出了光。
  "要是战争比生铁鲍勃说的时间要长该怎么办呢?"休吉问道,他叫起了总理那举国皆知的绰号。
  鲍勃伤脑筋地想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堆满了皱纹。"要是局势变得严重起来,仗要打很长时间的活,那我想,只要咱们能雇到两个牧工,就能余出两个克利里家的人。要是梅吉愿意回来参加适当的管理工作,在内围场干活就好了。那将会十分艰苦的,年景好的时候,我们很难应付下来,但是在这种干旱的年头,我估计五个男人加上梅吉,一个星期干七天就能经营德罗海达了。但是这对梅吉的要求就太高了,她还带着两个小孩子呢。"
  "鲍勃,要是事情不得不这样的话,也就只能这么办了,"梅吉说道。"史密斯太太费点心照看朱丝婷和戴恩,她是不会介意的。只要发你话,让我参加德罗海达的生产,我就骑上马管理内围场。"
  "那时候,能节省下来的两个人就是我们啦。"詹斯满面笑容地说道。
  "不,是休吉和我。"杰克很快地说道。
  "按理说,应该是詹斯和帕西。"鲍勃慢条斯理地说。"你们最小,当牧工的经验的也最少,但是当兵,咱们大家都没有经验。可你们只有16岁呀,小伙子们。"
  "到形势严重起来的时候,我们就17岁了,"詹斯说道。"我们的样子会比现在显得大一些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拿到一封你的信,向哈里·高夫证明以后,我们就会无麻烦地入伍。"
  "唔,反正眼下谁也不走。咱们看看是不是能在旱灾、兔灾这年提高德罗海达的生产吧。"
  梅吉默默地离开了房间,向楼上的儿童室走去。戴恩和朱丝婷已经睡着了,每个人都躺在一张白漆的儿童摇床里。她没有注意女儿,却站在儿子的旁边,低头把他看了很久。
  "感谢上帝,你还是个孩子。"她说道。
  差不多过了一年,战争才惊扰了德罗海达这小小的天地。在这一年中,牧工们一个个地离去了,而兔子在继续增加,鲍勃为了使牧场的帐簿与战时的努力显得相称而勇敢地奋斗着。但是,1940年的6月初,传来了英国的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离了欧洲大陆的消息;为了参加第二批澳大利亚皇家武装力量的志愿人呐喊着成千上万地涌进了征兵中心,他们中间就有詹斯和帕西。
  四年以来,四季都在围场上策马驰骋的生活已经使这对双生子的脸上脱尽了稚气,眼角的鱼尾纹和鼻子两边直垂嘴边的纹路,使他们显得总是那样沉稳镇定。他们呈上了他们的信件,无庸烦言便被接受了。丛林居人入伍的人很多。他们通常都枪法精良,懂得军令如山倒的价值,都能吃苦耐劳。
  詹斯和帕西在杜博服役,但是兵营却在悉尼外围的因格里本,所以,大伙儿全都到夜邮车上去给他们送行。在应征出动的时候,伊登的最小的儿子科马克·卡迈克尔出因为同样的理由在同一趟列车上,并且去的是同一个兵营。因此,两家的人便在一个头等车厢里为他们的孩子们打起了舒适行李,拙笨地围站着,恨不得哭一场,或吻一吻他们,做些值得记忆的热烈之举。但是,由于不列颠人那种特殊的不愿感情外露的性格却他们抑制着自己。大型的C-36型蒸汽机车令人悲伤地吼叫起来,站长吹起了哨子。
  梅吉不自然地探在身子匆忙地吻着她的弟弟们,随后,又吻了科马克,他长得和他的大哥康纳一模一样。鲍勃、杰克和休吉使劲地握着三个年轻人的手,史密斯太太哭了起来,大家都渴望着吻他们,和他们拥抱,但只以是她一个人这样做了。伊洛·卡迈克尔,他的太太,以及仍然和他住在一起的那个徐娘半老、犹存风韵的女儿也同样拘谨,随后,大家都走到了基里车站的月台外面,火车的缓冲器猛地一拉,徐徐向前开动起来。
  "再见,再见啦!"大家全部喊了起来,挥舞着白色的大手帕。直到火车在远处落日的余晖中变成了一列冒着烟的线条。
  在詹斯和帕西的共同请求下,他们被编入了没有经验的、不受过充分训练的澳大利亚第九师,于1941年初开往埃及去了。他们正好赶上了班加西①大溃退。刚刚抵达的埃尔温·隆美尔将军②在轴心国的跷跷板的一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他开始了迅速扭转大局的第一步行动,横扫了北非。在不列颠军队可耻地在新编的非洲军撤回埃及的同时,澳大刊业第九师被派出占领并坚守托布鲁克③这是面对着轴心国占领区的前哨阵地。这项计划得以行得通的唯一依靠就是该地与大海相接,只要英国船只能进入地中海,它就可以得到补给。托布鲁克的那些讨厌鬼们在这里呆了八个月,他们顶住了隆美尔不时向他们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全力以赴的进攻。他无法把他们赶走。
  ①利比亚一港市——译注
  ②埃尔温·隆美尔(1891——19444),法西斯德国元帅。早年参加国社党,曾为党卫军将领。1940年组织非洲军团,并指挥德意联军侵入北非。有"沙漠之孤"之称。1944年7月自杀——译注
  ③利比亚一港市——译注
  "你知道你为啥要守在这儿吗?"二等兵科尔问道,他舔着一张纸条,懒洋洋地卷成了一支烟。
  鲍勃·马路伊军士把他的迪路帽往上推上推,能从帽沿下看着他的提问者。"呸,不知道。"他露了露牙齿说道。这是一个不断提起的疑问。
  "嗯,这总比戴着白生生的鞋罩呆在该死的暖房里强。"二等兵詹斯·克利里说着,把他同胞兄弟的短裤往下拉了拉,这样自己就能舒舒服服地把腿放在他那柔软、暖张的小肚子上了
  "是啊,可呆在暖房里却用不着吃枪子儿。"科尔反驳道,他把熄灭的烟头向阳光下的一只晰蜴弹去。
  "这我很明白,伙计。"鲍勃重新整理了一下帽子,遮住了自己的眼睛,说道。"我宁可吃枪子儿,也他妈的不愿厌烦死。"
  他们被舒适地安置在一个干燥、阴暗的掩蔽部里,掩蔽部正好对着雷区和切断了环形阵地西南角的、装着倒刺的铁丝网;在另一方面,隆美尔紧紧地咬住了托布鲁克地区这唯一的弹丸之地。一挺口径0.5的大型勃郎宁机关枪和他们一起呆在这个洞子里,紧挨着它是一箱箱的弹药;可是,对遭到进攻的可能性似乎谁都没有精力或兴趣去关心。他们的步枪倚在墙上,刺刀在托布鲁克的阳光下闪着寒光。到处都是嗡嗡(口营)(口营)的苍蝇,但是这四个人全是澳大利亚丛林地带的人,所以,托布独克和北非的暑热、干燥、苍蝇并不使他们感到意外。
  "詹斯,就好象你们是双生子一样。"科尔说着,向那只晰蜴扔着小石子,它似乎没有动的意思。"你们看起米就象是一对儿粘在一起的糖、棒打不散。"
  "你这是嫉妒。"詹斯露齿一笑,敲了敲帕西的肚子:"帕西是托布鲁克最好的枕头。"
  "是呀,对你是好极了,但是可怜的帕西怎么办呢?喂,哈普,说话呀!"鲍勃逗弄着。
  帕西一笑,露出了雪白的牙齿,但是像往常一样,他保持着沉默。大伙儿全都试图让他说话,可是,除了听个"是"或"不"以外,谁都无法成功。于是,就象叫沉默寡言的马尔克斯兄弟那样,几乎人人都管他们叫哈普。
  "听到新闻了吗?"科尔突然问道。
  "什么新闻?"
  "第七师的莫梯尔达①在哈尔法雅被击溃了百分之十八。在沙漠里只有用炮才打得败莫梯尔达呀。这些大笨蛋们遭到了密密麻麻的坦克的进攻。"
  ①此词是澳洲无业游民对他们所携带的一捆东西的爱称,亦指无业游民,此处戏指第七师的官兵——译注
  "哦,是的,再说点别的吧!"鲍勃带着怀疑的态度说道。"我是个军士,什么小道消息都听不到,你是个二等兵,满耳朵都是小道消息。喂伙计,德国兵根本就没有打败莫梯尔达的能耐。"
  "我是在莫梯尔达的帐篷里从指挥官那儿得到这个消息的;是从无线电里传出来时我听到的,没错儿。"科克坚持道。
  有那么一阵子,谁都没说话对于像托布鲁克这样遭到包皮围的前哨职地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使他盲目地相信自己一方有足够的推进能力,可以使他得以突围,这是必要的。科尔的消息不大受欢迎,此外,这也是因为托布詹克的士兵们没有把隆美尔放在眼里。他们顶住了他对他们的全力进攻,因为他们坚信除了廊尔喀①人之外,澳大利亚的战士是所向无敌的,即使有九分信心,他们也肯定能证明自己难以战胜的。
  ①尼泊尔的主要居民,以强悍著称——译注
  "狗东西们,"詹斯说道。"在北非,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澳大利亚人。"
  异口同声的赞许声被掩蔽部旁的一声爆炸打断了,几条晰蜴被炸了个无影无踪,四个士兵被猛地推到了机关枪和步枪上。
  "该死的达戈人①的枪榴弹,"鲍勃望了一眼步枪,说道么"这玩艺儿要是个希特勒特制的炸弹。咱们准得全玩儿完了,你不觉得是这样吗,帕西,嗯?"
  ①对肤色浅黑的意大利人或西班牙、葡萄牙人的蔑称——译注
  军事讨伐行动一开始,经过了这场使人筋疲力竭的、倒霉的、似乎什么目的也没有达到的包皮围之后,澳大利亚第九师便从海路撤到了开罗,但是,就在第九师被包皮围在托布鲁克的时候,在北非稳步减寺的英国军队已组成了第八军,它的新任司令官是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
  菲戴上了一个银质的小胸针,样子像是一轮初升的太阳,这是国际妇女同盟的徽章;胸针的下面的两条链子上是一个银条,她在银条上镶了两颗金质的星,每一颗星代表一个在军旅中的儿子。这使她所遇上的人确信,她也为国家尽了自己的本分。由于梅吉的丈夫和儿子都不是当兵的,所以她没有资格佩戴这种胸会。卢克写来了一封信,告诉她,他将继续割甘蔗,他认为,在她担心他可能参军的情况下,她恐怕想知道他的情况。信中没有迹象表明他还记得那天早晨她在因盖姆旅馆讲的话。她笑着,厌倦地摇了摇间,把信扔进了菲的字纸篓。她这样做的时候,心里感到迷惑,菲是否为她参军的两个儿子担优。她对这场战争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尽管菲每天都戴着那胸针,整天地戴着,但她从来没说这一个字。
  有时,会从埃及寄来一封信。当展读的时候,它已经是破烂不堪的了,这是因为检查官一遇上地名或团队的番号,便在上边剪出整齐的长方形的洞。阅读这些信是一件大伤脑筋的事,得把那些实际上什么也看不出的信拼凑到一块儿,但是,他们都乐此不疲地干着,别的一时也顾不上了:只要有信来,就是孩子们依然活在世上。
  天没有下雨。好像神圣的风雨合谋要让希望枯萎似的,1940年是这场灾难性的干旱的第五个年头了。梅吉、鲍勃、杰克、休吉和菲感到十分绝望。德罗海达在银行帐户中的款子足够买来必不可少的饲料使绵羊活下去,但是大部分绵羊都不愿吃饲料。每群羊都有一只天生的领头羊;只要他们能设法使头羊吃的话,其他的羊就有希望吃了。但有的时候,即使羊群看见头羊咀嚼着那些饲料,其他的羊也不受影响。
  于是,德罗海达也得流血了,这是件令人嫌恶的事。草全都枯死了,大地变成了龟裂的黑色荒原,只有树林在闪着灰色和暗褐色的光,他们用刀子和步枪把自己武装了起来;看到一头牲口倒下,便割断它的喉咙,让它快些死去而不让其他的羊看见。鲍勃又添了一些牛,买饲料来喂养它们,保证德罗海达为战争做出的艰苦努力。由于饲料的价格很高,牛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远处的农区和远处的牧区一样,受到了缺少雨水的严重打击。庄稼的收成低得可怜。但是,从罗马方面得到了指令,他们可以不计成本地作他们能做的事情。
  最让梅吉厌恶的就是她在围场中干活的这段时间。德罗海达想方设法也只挽留了一个牧工,到眼下还没有可替换的人;澳大利亚最缺少的永远是人力。这样,除非鲍勃注意到她的烦躁和疲劳,让她星朗日休息一天,否则梅吉一个星期就得在围场上干七天。不过,假使鲍勃给她休息时间的话,那就意味着他本人要干得苦一些。所以,她竭力不使自己的精神抑郁流露出来。她从来也没想到过拿孩子做借口,而拒绝骑马到围场去干活。孩子们被照顾得十分周到,而鲍勃对她的需要比孩子们对她的需要迫切得多。她也没有那个洞察力去理解孩子们对她的需要;认为在他们得到爱与熟练的人的精心照顾时,她渴望和他们在一起是自私的。这是自私的,她对自己说她没有这种把握,使她可以对自己说,她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一如孩子们在她心目中那样占有特殊的位置。于是,她驰骋在围场上,过好几个星期才在他们上床之后去看看他们。
  梅吉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戴恩,她的心都要翻腾。他是个漂亮的孩子,菲带着他进城的时候,就连基里大街上的陌生人都对他的漂亮品头论足。他习惯性的表情是面带微笑,他的天性是一种文静、深沉和毋庸置疑的幸运感的奇妙结合。他他似乎在发展个性和获得知识方面没有经历儿童通常要的那种痛苦。他极少弄错人或东西,任何事都不会使他激怒或不知所措。对他妈妈来说,他酷肖拉尔夫有时使她非常害怕。但是显然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拉尔夫离开基里已经很久了。尽管戴恩与他面貌相同,身材一般,但是有一点差别很大,这就有助于掩盖真相了;他的头发不像拉尔夫那样是黑色的,而是淡金黄色的;不是麦子或落日的那样金黄,而是德罗海达草地的那种颜色,金黄中有银白,还略带米色。

  从朱丝婷看到这个小弟弟的那一刻起,就喜欢他了,对戴恩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特别好特好或特别糟,因而使他丧失自尊或感到荣幸。他一开始学步,她就从不离开他的左右。梅吉对此感到十分高兴,她担心史密斯太太或女仆们太老了,无法用令人满意的敏锐目光照看小娃娃。在一个难得休息的星期天,梅吉把女儿抱到膝上,千叮咛、万嘱咐地说着照看戴恩的事。
  "我不能亲自在庄园这里照看他,"她说道"所以就会靠你啦,朱丝婷,他是你的小弟弟,你必须时刻注意着他,千万不能让他遇着危险或麻烦。"
  那双浅色的眼睛显得十分聪慧,根本没有4岁孩子的那种典型的注意力涣散的表情。朱丝婷很有把握地点点头。"别担心,妈,"她活泼地说道。"我会时刻为你注意他的。"
  "我要是能亲自照料他就好了。"梅吉叹了口气。
  "我可不希望,"女儿沾沾自喜地说道。"我愿意自个儿看着戴恩。所以,你就别发愁啦。我不会让他出任何事的。"
  梅吉并没有觉得这种再三的保证是一个安慰。这个早慧的小不点儿要把她的儿子从她的身边偷偷地占去了,而她对此却毫无办法。在朱丝婷忠实地护卫着戴恩时,她得回围场去,被自己的女儿撵走了。女儿真可恶啊,她到底像谁呢?既不像卢克,又不像她自己。也不像菲。
  至少她在这些日子里笑逐颜开了。4岁之后,她才发现了有趣味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从婴儿时期便笑个不止的戴恩才使她这样吧。因为他笑,所以她才笑。梅吉的孩子们总是互相学样的。但是,看到他们没有妈妈在身边也能过得很好,真叫人冒火。眼睛,这种令人沮丧的内心矛盾已经结束。梅吉想,他会长大,并知道他应该怎样对待我的。他将永远和朱丝婷更亲密。为什么每次我自以为已经控制了命运时,总会有意外的事发生呢?我并不需要这场战争或干旱,可我却偏偏碰上了。
  也许,德罗海达还是碰上这么一段步履难艰的时期为好。要是局面好过一些的话,杰克和休吉早就去应第二批征兵了。事情就是这样的,他们除了老老实实地干活,从这场可以称之为奇旱的旱灾中尽可能抢救出一些东西以外,是别无选择的。百万平方英里以上的农区和牧区全都受到了干旱的打击,从南方的维多利亚州到北部地区牧草齐腰深的米切尔草原。
  但是,战争转移了对于旱的注意力。由于家中的双生子在北非,庄园的人们心情痛苦、焦灼地追踪着那场席卷了利比亚的、你进我退的战斗。他们的传统是劳动阶级的传统,所以,他们是工党的热烈支持者,厌恶现政府。现政府名为自由党,其实是保守主义。当1941年8月,罗伯特·戈登·孟席斯下台,并承认他无法执政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当10月3日,工党领袖约翰·柯廷被请求组阁的时候,这是几年来德罗海达听到的最好消息。
  整个1940年和1941年,对日本感到不安的情绪愈来愈强烈了,尤其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切断了对它的石油供应之后。欧洲远在天边,为了侵略奥大利亚,希特勒得让他的军队远征1万2千英里才行。可是,日本就在亚洲,这黄祸的一部分就像是悬在澳大利亚那富庶、空旷、人烟稀少的心脏上空的一个将要落下来的钟摆。故此,当日本人袭击珍珠港的时候,澳大利亚谁都没有感到丝毫意外,他们简直是在等待着它有朝一日落在某个地方。战争突然之间就近在眼前了,而且甚至可能就在他们的后院。澳大利亚和日本之间并没有隔着深洋大海,只有一些大岛和狭窄的海面。
  1941年的圣诞节,香港陷落了;可是,大家全都宽心地说,日本电子是决不会成功地拿下新加坡的。随后,传来了日本人在马来西和菲律宾登陆的消息;马来亚半岛顶端的庞大的海军基地中的巨型平射炮不断地在海上训练,舰队已枕戈待日。但是,1942年2月8日,日本人渡过了狭窄的柔佛海岸峡,在新加岛的北边登陆,扫过了不堪一击的枪炮守卫下的城市,新加坡都没有挣扎一下便沦陷了。
  后来,又传了一桩大新闻!在北非的全部澳大利亚军队在回国。柯廷总理毫不动摇地顶住了丘吉尔的那种自负的狂怒,坚持澳大利亚首先要召回澳大利亚人。第六和第七澳大利亚师很快在亚历山大港上了船;因为托布鲁克的激战而留在开罗休整的第九师也要在船只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回国。菲露出了笑容,梅吉也欣喜若狂。詹斯和帕西就要回家啦。
  可他们偏偏没回来。在第九师等待支兵船的时候,跷跷板又倾斜了:第八军全部从班加西撒了回来。丘吉尔首相和柯迁总理做成了一笔交易。第九澳大利亚师将留在北非,以派遣一支美国师保卫澳大利亚作为交换。可怜的士兵们被办公室里做出的决定指挥得东颇西颠,连附属于自己的国家都办不到,东一堆,西一摊的。
  但这对澳大利亚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人们发现母亲之国①把她在远东的小鸡倾巢端了出去,就连澳大利亚这样又肥又有出息的小鸡也爱莫能助。①指英国,因澳大利亚人为英国人之后裔——译注
  1842年10月23日夜晚,沙漠中派寂静、帕西略略欠起了身子,发现他的兄弟在黑暗中就像一个小孩似地靠在他的肩头上。詹斯伸过手搂住他,一起坐在那里,让爱沉默着。军士鲍勃·马洛伊用时轻轻地推了推二等兵利尔·斯图尔特,露出牙齿笑了笑。
  "一对儿粘糖。"他说。
  "去你妈的。"詹斯说道。
  "喂,哈普,说点儿什么吧。"科尔咕哝着。
  幽暗中只见帕西天使般地冲他一笑,张开嘴,惟妙惟肖地模仿着哈普·马尔克斯的声音。几码外,所有的人都发出嘘声,要帕西闭上嘴;现在正处于不得有任何动静的戒备状态。
  "基督呀,这种等法是要憋死我了。"鲍勃叹息道。
  帕西亮开嗓门说道:"要憋死我的是这种沉默!"
  "你这套鬼把戏真他妈讨厌,我会动手杀人的!"科尔嘶哑着嗓子说道,伸手就去抓刺刀。
  "看在基督的份上,安静下来!"传来了少校的低语声。"是哪个该死的傻瓜在喊叫?"
  "帕西。"六七个声音一齐说道。
  一阵表示肯定的哄堂大笑飘过了布雷区一少校一连串压低嗓门的不堪人耳的臭骂使笑声停止了。马洛伊瞟了一眼手表,分针恰好指在晚上9时40分。
  882门英国的大炮和榴弹炮一齐开火了。天空在旋转,大地在跳动,在膨胀,坐都坐不住、接二连三的猛击不停地继续着。令人头脑欲裂的响声一秒钟也未减弱过。用手指堵住耳朵也没用;巨大的爆炸声是从地下来的,通过骨头直传入脑袋。隆美尔的前沿部队是个什么滋味,在战壕里呆过的第九师官兵能够想象得到。通常是有可能辨别出这种火炮的型号和规格的。可是今晚它们那钢铁的喉咙却是以一片浑然的声音一齐开火的,并且,不停地轰鸣看。
  榴弹炮的火光和白昼的光不一样,而是像太阳的火光;一大片滚动的上烟就像翻卷的烟雾,直上数千英尺;爆炸的炮弹和地雷的闪光,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的,正在爆炸的箱子以及燃烧着的运输工具上跳动着火苗,把腾起的烟雾映得一片通红。蒙哥马利手中的一切都瞄准了布雷区——大炮、榴弹炮和迫击炮。蒙哥马利手中的一切都以汗流浃背的炮兵们能做到的最快的速度在射击着。这些苦工们就象疯狂的小鸟一般填装着他们火器的弹膛;炮筒变热了;当炮兵们头脑已经发昏的时候,退弹和装弹的时间越来越短。疯了,全疯了,他们用一种毫无变化的动作程式侍奉着他们的野战炮。
  这真是美极了、棒极了——这是炮兵生活中最非凡的时刻,在以后突然重归于平静的日子里,炮兵们不管是睡着还是醒来,都在不断地重温着这非凡的时刻,渴望着再经历一次蒙哥马利的大炮齐吼的那十五分钟。
  沉默,寂然而绝对的沉默被那使耳膜鼓发胀的波涛打破了。它们打破了令人无法容忍的沉寂。恰好差5分10点。第九师的官兵从战壕里跃了出米,在空无人迹的土地上向前运动着。他们安上了刺刀,摸索着子弹夹,打开了保险,检查着水壶、军用干粮、手表和钢盔。检查鞋带是否系好,检查着支放重机枪的地点。在可怕的灼灼火光中,在熔成了玻璃的炽热的沙子中,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但是在他们和敌人之间悬着一道尘幕,使他们安然无事。此时此刻是安然无事的应每到一片布雷区的边缘,他们就停下来,等待着。
  晚10时整,马洛伊军士把哨子放在两唇之间,尖锐的哨声在队伍里忽起忽伏;少校大喊着前进的命令。两英里宽的第九师前沿部队踏进了布雷区,身后的大炮又开火了,炮声隆隆。他们看到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就象在白昼一样,榴弹炮瞄准了最近的一片地区,炮弹就在他们前面几码的地方开花。每隔三分钟,炮火范围都延伸百十码;每次前进百十码的时候,幸好只碰上了反坦克地雷或S型地雷,散兵地雷已经被蒙哥马利的大炮炸得无影无踪了。阵地上依然有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机关枪阵地,50毫米小型火炮和迫击炮。有时,人们会踏上未爆炸的S型地雷,在它还未来得及把人炸成两半的时候,还有时间看到它从沙子里跳出来。
  除了在大炮射击时匆忙缩在那里、每三分钟前进百十码和祈祷之外,根本没时间去思索,没时间去做任何事情。噪音、闪光、尘土、烟雾,使人们震颤的恐惧。布雷区还没有结束,从他们这边到那一边约有二、三英里宽。有时,在两次轰击的短暂的间歇,从沙砾炎热的空气中隐隐传来风微凄厉的尖声;在澳大利亚第九师的左侧,第51苏格兰高地师由一个风笛手引导着每一个连队的指挥官,缓慢地通过布雷区。对一个苏格兰人来说,由一个风笛手带领他参加战斗具有世界上最动人的吸引力,而对于一个澳大利亚人来说,则具有极大的鼓舞和慰藉的力量。但是,对一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来说,风笛会使他们勃然大怒。
  这场战斗进行了12天,12天的战斗就不算短了。第九师开始很走运;在通过布雷区以及进入隆美尔占领区的头几天,他们的伤亡相对来说是小的。
  "你知道,我宁愿吃枪子儿,也不愿意当扫雷工兵。"科尔·斯图尔特靠在铁锨上,说道。
  "我可不这么想,伙计;我想他们美透了,"他的军士长咆哮着。"他们等在该死的战线后面,直到咱们把一切都干完,然后他们就摇摇摆摆地带着该死的扫雷器为那些混帐坦克扫清糟糕透顶的小路。"
  "鲍勃,不是坦克有毛病,是大头头们调度无方,"詹斯说着,用铁锨的平面拍着新战壕中他那一段工事上的土。"基督啊,尽管这样,我真希望他们能决定让我们在一个地方就呆上一小段时间!前五天我比一个该死的食蚁兽挖的上还要多。"
  "接着挖吧,伙计。"鲍勃毫不同情地说道。
  "嘿,瞧呀!"科尔指着天空,喊道。
  18架英国皇家空军的轻型轰炸机以标准的航空学校的编队飞到了崖地上空,非常准确地在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中间投下了一批炸弹。
  "真他妈漂亮。"鲍勃·马洛伊军士说过,长脖子上的脑袋翘望着天空。
  三天之后,他死了。在一次冒失的推进中,一大块弹片削去了他的一只胳膊和半个身子,除了从他嘴里把留在那里的哨子拔下来之外,谁都没有时间停下来。现在,人们就像一群苍蝇似地前进着,疲劳得已无法保持初期那种警惕性和敏捷了。但是,他们坚守的是一块多么凄楚荒漠的土地,面对着一支战绩赫赫的部队的精华,进行一场艰苦的保卫战。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进行一场沉默、执拗、拒绝被战胜的战斗之外,什么都顾不上了。
  在坦克部队向南突击的同时,第九师顶住了格拉夫·冯·斯庞尼克和朗格豪森的部队,隆美尔终于被击败了。到11月8日时,他试图在埃及境外重整残部,而蒙哥马利则受命指挥整个战场。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战术胜利;隆美尔被迫丢下了大量的坦克、大炮和装备。"火炬行动"可以更安全地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向东推进了。"沙漠之狐"仍在顽强战斗着,但是他的大部分实力都断送在了阿拉曼。北非战区最大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打响了,而阿拉曼的陆军元师蒙哥马利子爵是胜利者。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是澳大利亚第九师在北非的最后一战。他们终于要回家,到新几内亚岛和日本人对垒去。从1941年3月起,他们或多或少总是处在最前线,训练不足,装备缺乏;但是,现在都满载着只有第四印度师才能超过的荣誉重返乡井。詹斯和帕西安然无恙,毫毛未损地随着第九师回来了。
  当然。回国去。回德罗海达去,他们是满怀兴奋的。鲍勃开着车到基里把他们从贡的维底开来的列车上接了下来。第九师就驻扎在布里斯班,经过丛林地区的训练之后将开往新几内亚岛。当罗尔斯汽车飞快地转过车道时,所有的女人都走出草坪,等候着他们。杰克和休吉稍迟了一步,但是他们也同样渴望见到他们的小弟弟。德罗海达的每一只愿意活下去的羊都能逃脱死刑,但今天是例外。因为今天是节日啊。
  汽车停下,他们走了出来,可是居然没有人动一动。他们的样子变化太大了。大沙漠中呆了两年使他们最初穿上的那套军衣已经全完蛋了;他们换了一身丛林绿的新军装,看上去判若两人。他们似乎长高了几英寸。他们确实长高了。过去两年他们是在远离德罗海达的地方成长的,已经比哥哥们高了。他们不再是孩子,而是大人了,尽管是和鲍勃、杰克、休吉的气质不一样的大人。艰难困苦,闻战辄喜,和充满了暴亡横死的生活赋予了他们某种德罗海达决不能赋予的气质。北非干燥的阳光把他们晒成了赤褐色,儿时的皮色已经尽脱。是的,可以相信,这两个穿着简朴的军服、有朝日的国际妇女同盟标志的帽子耷拉在左耳边的男人曾经杀过人。他们那蓝色的眼睛和帕迪一样,可是悲伤之色更重,没有他那种温和。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呀!"史密斯太太哭喊着,跑向他们,泪流满面。不,他们干过什么事她不在乎,不管他们有多大变化,仍然是她的小宝宝。她曾为他们洗洗涮涮,换尿布,喂吃的。替他们擦干泪水,吻过他们的伤口,使他们觉得好受一些。只是现在他们受过的那些伤,她已经没有能力去治愈了。
  随后,所有的人都围住了他们,英国人的那种自我克制被抛到一边去了。他们大笑着,哭着,甚至连可怜的菲也拍着他们的后背,竭力笑着。接着史密斯太太吻他们的是梅吉、明妮、凯特;妈妈不好意思地紧紧抱着他们,杰克和休吉也不说话,只是紧紧地摸着他们手。德罗海达的人是决不会体验到重返故里是什么滋味,决不会体验到他们是多么渴望又是多么畏惧这一时刻的到来。
  看这对孪生子吃东西时那样子吧!军队里绝没有这样的食物,他们笑着说道。小巧玲珑的粉色和白色的蛋糕,浸巧克力的薄饼中卷着椰肉,带斑点的蒸小红肠布丁,撒着水果片和德罗海达母牛产的奶油的酥皮糕。他们早年的胃口被勾起来了。史密斯太太一口咬定他们会病上一个星期的,可是由于他们没完成了地喝着茶水,把食物冲了下去。他们似乎在消化方面没有碰到会何麻烦。
  "和沃格面包皮有点不一样吧,呃,帕西?"
  "是的。"
  "沃格是什么意思呀?"
  "沃格是一个阿拉伯人,沃普是一个意大利人,对吧,帕西?"
  "对。"
  这太平凡了。他们很乐意说话,或至少詹斯愿意说话。说起北非,一扯就是好几全钟头:城市呀,人民呀,食物呀,开罗的博物馆呀,运输舰甲板上的生活呀,宿营军帐的生活呀。但是,一说到真正的战斗是怎么回事,加撒拉、班加西、托布鲁克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任你提多少问题,除了得到含糊其辞或顾左言右的回答之外,什么也休想问出来。后来,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女人们发现说起这些时,情况总是这样的;参加过激烈战斗的男人们总是绝口不提这些战斗。拒绝参加退役军人俱乐部和社团,根本不想和那些使人永远无法忘记这场战争的团体打任何交道。
  德罗海达为他们举行了一次宴会。同在第九师的阿拉斯泰尔·麦克奎恩也回家了,因此,鲁德纳·胡尼施牧场也理所当然地举行了一次宴会。多米尼克·奥罗克的两个最小的儿子正在新几内亚的第六师,尽管他们不能出席,比班一比班牧场还是举行了宴会。这个地区的每一个有子参军的庄园都想为第九师的三个孩子平安转回而庆贺一番。女人们和姑娘们成群地围着他们,可是克利里家的凯施英雄们却试图抓住一切机会逃之夭夭,在任何一个战场上他们都没这样慌过神。

  事实上,詹斯和帕西似乎根本不想和女人有什么瓜葛,他们想和鲍勃、杰克和休吉呆在一起。后半夜,女人们都睡觉之后,他们坐下来,和适才被迫留在后面的哥哥们说着话;他们那烦恼、惊惶的心才松了下来。他们骑着马跑遍了德罗海达那些被烤干的牧场——大旱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他们很高兴穿便装。
  尽管这片土地是这样的贫瘠,这样的令人苦恼,但是对詹斯和帕西来说,它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动人之处。绵羊使人心旷神怡,花园中迟放的玫瑰散发着一股令人乐不可支的清香。不知怎的,他们不得不深深地吸收着这永远不会忘怀的一切,因为他们每一次离家是无忧无虑而去的。他们这次再离去的时候,将把这一切每时每刻珍藏在记忆中,要把德罗海达的玫瑰和几株珍贵的德罗海达的草叶夹在皮夹子里。他们对非既和善又怜悯,而对梅吉,史密斯太太明妮和凯特却充满了爱,对她们十分温柔。她们是他们真正的母亲。
  最让梅吉欣喜难抑的是他们喜爱戴恩的那种方式。他们和他一玩就是几个钟头,带着他骑马,和他一起纵声大笑,把他在草坪上滚来滚去。朱丝婷好像怕他们;而他俩则怯于和任何女性接触,他们怯于和任何一个女性,不管是不认识的,还是认识的、此外,可怜的朱丝婷对他们独占的戴恩,和他一起作伴,嫉妒得发狂,因为这就是意味着没有人和她一起玩了。
  "梅吉,他是个了不起的小家伙。"有一天,在梅吉走到外面的游廊里时,詹斯对她说道;他正坐一把藤椅中看着帕西和戴恩在草地上玩。
  "是呀,他是个小美男子,对吗?"她微微一笑,坐在了能看到她最小的弟弟的地方。她的眼睛中含着传爱的柔情;他们曾经也是她的小宝宝啊。"怎么回事,詹斯?能告诉我吗?"
  他抬眼望着她,由于一种深深的痛苦而显得可怜,但是,他却摇了摇头,好像没有兴趣似的。"不,梅吉,这不是一件能对女人讲的事。"
  "等这一切都结束,你结婚之后,你会怎么办呢?连你的妻子都不想告诉吗?"
  "我们结婚?我不这么想。战争把一个男人的一切都拿去了。我们曾渴望去打仗,可现在我们明智多了。我们要是结了婚,就会有孩子,要孩子干什么呢?看着他们长大,被推出去干我们已经干过的事,去见我们已经见过的东西吗?"
  "别这样,詹斯,别这样!"
  他的眼光随着她的眼光转向了快活得咯咯大笑的戴恩:帕西正上下举着他。
  "千万别让他离开德罗海达,梅吉。在德罗达,他不会受到任保伤害的。"詹斯说道。
  德·布里克萨特大主教从漂亮、高大的走廊里跑了过去,没有在意那些吃惊地转过来看他的面孔。他冲进了红衣主教的房间,猛地收住了脚步、红衣主教大人正在招待波兰流亡政府主教廷大使帕皮先生。
  "嗨,拉尔夫!怎么啦?"
  "事情发生了,维图里奥·墨索里尼被推翻啦。"
  "亲爱的耶稣啊!教皇知道了吗?"
  "我亲自给卡斯泰尔·甘多尔福打了电话,尽管电台随时都会获得这个消息。是德军司令部的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的。"
  "我真希望教皇陛下已经把细软都打点好了,帕皮先生极隐约地带着一种打趣的口吻说道。
  "要是我们把他乔装成一个芳济各会①的托钵僧,他也许会脱,别无他法。"拉尔夫大主教急匆匆地说。"凯瑟林已经把城市围得铁桶一般了。"
  ①一译"法兰西斯派",亦称"小兄弟会"。天主教托钵修会主要派别之一,麻衣赤脚,云游各地——译注
  他无论如何是不会走的。"维图里奥红衣主教说道。
  帕皮先生站了起来。"阁下,我得离开您了。我是一个德国人的敌国政府代表。要是教皇陛下不安全的话,我也就有危险了。我的房子里还有一些文件,我得去照料一下。"
  一本正经的外交官离开了,留下了两个教士。
  "他是在这儿为他们那受到残害的人民说情吗?"
  "是的,可怜的人,他是这样关心他们。"
  "我们就不吗?"
  "我当然关心。拉尔夫!但是,局势比他了解的要困难。"
  "实际情况是,他得不到信任。"
  "拉尔夫!"
  "唔,这不是实际情况吗?教皇早年是在慕尼黑度过的,他曾经热爱德国人,现在他仍然不顾一切地爱着他们,要是那些被杀害的可怜的尸体作为证据放在他的眼前,他会说,这一定是俄国人干的、不是那些可爱的德国人干的,谁都不会像他们那样富于文化教养,那样文明!"
  "拉尔夫,你不是耶稣会①的成员,但是,你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你已经立下了忠于教皇的个人誓言。你具有你的爱尔兰人和诺曼底祖先的满腔热血,但是我恳求你,要放聪明些!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就等待着斧子②倒台,祈祷领袖将留下来何护我们,免受德国人的荼毒。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性格中有一连串的矛盾,他认为能够成为他的敌人,然则又希望尽一切可能保护下来的,就是两样东西:即不列颠帝国和罗马天主教廷。但是,在事情遭到头上来的时候,他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压垮不列颠帝国。你认为,倘若我们也把逼到那种地步,他不会打垮我们吗?只要我们说出一句谴责的话,就象波兰发生的事那样,他肯定会打垮我们的。亲爱的朋友,你认为我们的谴责到底会得到什么好处呢?我们没有军队,没有士兵。报复顷刻可至,而教皇将被送往柏林,这正是他害怕的。你不记得几个世纪前在阿维尼翁③的那个傀儡教皇吗?你希望我们的教皇在柏林当傀儡吗?"
  ①天主教修会之一。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内顽固地反对宗教改革的主要集团。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创立。1540年,经罗马教皇批准。该会会规强调会上绝对忠于教皇,无条件执行教皇的一切命令——译注
  ②法西斯的标志上有斧子,故云——译注
  ③法国一城市名——译注
  "对不起,维图里奥,我不能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我认为,我们必须谴责希特勒,应该站在屋顶上大声说出他的暴行!要是他把我们枪杀了,我们就是殉难而死,那样影响就更大了。"
  "你简直太愚饨了,拉尔夫!他根本不会枪杀我们的。他明白殉难的影响正是我们的下怀。可是,教皇将被送往巴黎,而我们将被悄悄地送到波兰去。波兰,拉尔夫,波兰!你愿意殆在波兰而不是象你现在在这样发挥作用吗?"
  拉尔夫大主教坐了下来,在两膝之间紧攥着双手,倔犟地凝视着窗外那些面对着他们这个房间的穹顶,它们耸立在夕阳中,闪着金光。他49岁了,比以往更显得清瘦,大部分事情都办得老练得体。
  "拉尔夫,我们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是人,但这只能作为第二位的考虑。我们首先是教士。"
  "这和我从澳大利亚回来时你排列的次序不一样,维图里奥。"
  "那时我指的是不同的东西,这你是知道的。你变得难对付了。现在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像人那样去思考。我们必须像教士那样去思考,因为这是我们生活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管我们作为人是怎样想的,或愿意做什么,我们的忠诚是献给教会的,而不是献给世俗政权的!我们的忠诚只能献给教皇!拉尔夫,你发过誓要服从。你想再一次打破誓言吗?教皇在所有能影响上帝教会利益的事上是一贯正确的。"
  "他错了!他的判断有偏见。他所有的精力都被引导到与共产主义作对上去了。他把德国看作是共产主义最大的敌人,是防止共产主义最大的敌人,是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唯一确实可靠的因素。他希望希特勒牢牢地骑在德国的鞍子上,正如他看到墨索里尼统治意大利而感到十分满意那样。"
  "请相信我,拉尔夫,有些事情你并不了解底细。他是教皇,他是绝对正确的!倘若你否认这一点,你也就否认了你的忠实。"
  门被谨慎然而却是急匆匆地打开了。
  "大人,凯瑟林将军阁下到。"
  两位高级教士站起来了,他们的脸上浮起了微笑,刚才那截然不同的表情消失了。
  "不胜愉快之至,阁下,请坐,来些茶吗?"
  谈话是用德语进行的,因为梵蒂冈的许多高级成员都说德语。教皇喜欢说,也喜欢听德语。
  "谢谢,阁下,请来些茶。在罗马任何地方聊不到这样上好的英国茶。"
  维图里奥红衣主教坦然一笑。"这是我在澳大利亚作教皇使节时养成的习惯,尽我我是天生的意大利习惯,可是我没有抛弃这个习惯。"
  "你呢,大人?"
  "我是爱尔兰人,将军阁下,爱尔兰人也养成了唱茶的习惯。"
  阿尔伯特·凯瑟将军总是觉得和德·布里克萨特大主教打交道象是一个男人的和另一个男人打交道;在与这些瘦小而又圆滑的高级教士打过交道之后,他显得是这样的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他是一个坦率的人,毫无令人难以捉摸或狡狯的作风。
  "大人,我一直对你地道的德国口音感到惊讶。"他赞叹道。
  "我对语言听觉灵敏,将军阁下,也就是说,这和所有的天份一样——没什么可值得赞扬的。"
  "我们能为阁下效些什么劳呢?"红衣主教和蔼地问道。
  "我想,眼下你们已经听到有关领袖命运的消息了吧?"
  "是的,阁下,听到了。"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知道我为什么要来了。我是来向你保证一切平安的,也许能请你向在甘德尔福堡避暑的那些人转达这一信息吧?眼下我忙得不可开交,我亲自造访甘德尔福堡是不可能的了。"
  "这个信息会转重迭的。你很忙吗?"
  "自然啦,你一定能认识到,对我们德国人来说,现在这里是一个敌国了。"
  "这里,阁下?这里不是意大利的土地,除了那些坏人,这里谁都不是敌人。"
  "请原谅。我自然指的是意大利,而不是梵蒂冈。但是,在意大利的事情上,我必须按照我的元首的命令行事。意大利将被占领,到目前为止还是盟军的我的部队将要成为警察。"
  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中的,表面看去似乎生活是中从来没有任何思想斗争的拉尔夫大主教密切的注视着来访者。他知道他的元首在波兰正在干些什么吗?他能不知道吗?
  维图里奥红衣主教脸上做出一副焦急的表情。"亲爱的将军,肯定是不占领罗马本身了?啊,不!以罗马的历史和她的无价的艺术珍品,她不会被占领的吧?倘若你把部队带进罗马城的话,那里的七座小山上就会发生冲突,会被毁灭的。我求求你,不要那样做!"
  凯瑟林将军显得很不自在。"我希望事情不要到那种地步,阁下。不过,我也宣过誓,我也是奉命行事,我必须按照元首的愿望去做。"
  "阁下,你会为了我们而竭尽全力吧?请你一定尽力周全!几年前我曾到过雅典。"拉尔夫大主教向前一俯身,很快地说道;他那富于魅力的眼睛睁得很大,一绺绺白头发落在额前;他很了解自己对这位将军的影响力,并且毫无内疚地运用着这种影响。"你去过雅典吗,先生?"
  "是的,去过。"将军干巴巴地说道。
  "那么,我肯定你是知道这段故事的。让柏林来说是现代的人去破坏古城的建筑会如何?将军阁下,罗马象以前那样屹立着,她是一座人所关心、注目和热爱的2000年的纪念碑。我求求你!不要危害罗马。"
  将军讶然而赞赏地盯着他。他的军服和他本人十分相宜,但是比不上那威严的紫红色的法衣和拉尔夫大主教相配。他也有一副军人的仪表,军人的清瘦而优美的身材和天使一般的脸庞,米迦勒天使长的模样一定是这样的;他不是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温和的少年,而是一个成熟完美的男人,曾爱过撒旦,和他斗争过,放逐过亚当和夏娃,杀死过巨蛇,他站在上旁的右边。他知道他的相貌是什么样吗?他确实是个值得记住的人。
  "我将尽力而为,大人,我答应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承认做决定的是我。正如你所知道的,我是个文明的人。不过,你所要求的太多了,假如我宣布罗马是个不设防城市的话,这就是说,我不能轰炸它的桥梁或强占它的建筑物作为要塞,这将最终对德国人是不利的。假如我待罗马以仁慈,那么我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保证,她不以背叛来报答我呢?"
  维图里奥红衣主教噘着嘴唇,向他的猫发出了亲吻的声音——现在这只猫已经换成一只暹罗猫了,他温和地笑着,望着拉尔夫大主教。"罗马绝不会以背叛报答仁慈的,阁下,我可以肯定,当你确实有时间去访问一下甘德尔福堡的时候,你也会得到同样的保证。喂,肯茜,我的宝贝儿!啊,你是个多么可爱的姑娘啊!"他用双手把它按在自己那鲜红的膝头,抚摸着它。
  "一只非同一般的动物,阁下。"
  "一个贵族,将军阁下,我和大主教的姓氏都是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姓氏,可是比起她的门第来,我们的就一钱不值了。你喜欢她的名字吗?这是中国人对绢花的称呼。很贴切,对吗?"
  茶已经端上来了,正在分派着,他们默默不语,直到摆茶的女仆离开房间。
  "你不会为宣布罗马是不设防城市而感到后悔的,阁下。"拉尔夫带着温柔的微笑,对这位意大利的新主人说道。他转向了红衣主教,那迷人的魅力就像脱下了伪装一样地消失了,对这位可敬的人是用不着来这套的。"阁下,你打算做这个母亲,还是我来掠美?"
  "母亲?"凯瑟林将军茫然地问道。
  迪·康提尼-弗契斯红衣主教大笑起来。"这是我们这些独身人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不管是谁倒茶,都被称之为母亲。一个英国的说法,将军阁下。"
  那天夜里,拉尔夫大主教十分疲倦,不得入睡,紧张不安。对于帮助结束这场战争,他似乎一无所为,只是在保护古迹方面尽了绵薄之力,并且越来越厌恶梵蒂冈的这种惰性了。尽管他天性保守,但是占据着教会最高位置的那些人蜗牛般的谨慎有时使她感到一种无法容忍的恼怒。除了那些当侍者的低级修女和教士之外。几个星期以来,他只是和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说着话,这个人无论在政治上、宗教上或军事上都别无所图。这些日子,似乎连祈祷对他都变得不那么顺心了,上帝似乎也躲到了几光年之外的地方,仿佛退而任人类放手毁灭这个他为他们创造的世界。他觉得,他需要的是来一贴梅吉和菲的那种兴奋剂,或是某个对梵蒂冈和罗马的命运毫无兴趣的人的兴奋剂。
  大主教阁下走下了秘密的台阶,走进了对彼得①的方形大教堂,漫无目的地随便走着。这些天来,夜幕一降临,它的门就会部锁上了、笼罩着罗马城一派宁静,比一队队身穿灰军服的德国人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更令人不安。一丝微弱幽暗的光照亮了空荡荡的东边的圆室;当他走动的时候,那空室足音在石头地面上回响着,他停下来在高圣坛前屈膝时,足音便消失在静寂之中,随后,又回响起空荡荡的脚步声。这时,他在脚步声之间听到了一阵喘息声。他手中的电筒猛地抬了起来,把光柱平平地照着发出声音的地方,好奇心大于恐惧。这是他的地方,他可以无须恐惧地保护它。
  ①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原为渔夫。见《圣经·彼得书》——译注
  他认为所有的雕塑中最漂亮的一件是米开朗基罗①雕塑的圣母玛利亚抚耶稣的尸体而哭的雕像;现在,手电筒的光柱就在这座雕像上晃动着。那静止的、极漂亮的手指下面多了一张面孔、这面孔不是大理石雕成的,而是肉的,完全隐没在空荡荡的阴影里,象死人的一般。
  ①布奥那罗提·米开朗祺罗(1475-1564),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与达·芬奇,拉斐尔和提提昂并称"文艺复兴四杰"——译注
  "你好。①"大主教微笑着说道。
  ①原文是意大利语:Ciao——译注
  没有回答,但是他看到那衣服是一件军阶最低的德国步兵的军他;一个普通的人!不要紧,他是个德国人。
  "你好,①他依然笑着问道。
  ①原文是德语:Wiegehts——译注
  那人一动,朦胧中那宽宽的、知识分子式的额头上汗水闪了一下。
  "伤病了吗?①"他随后问道。由于那人没有再动,他心里怀疑这家伙是不是病了。
  ①原文是德语:Dubistkrank?——译注
  终于,传来了一个声音:"没有。①"
  ①原文是德语:Nein——译注
  拉尔夫大主教把手电放在了地上,向前走去,把手放在那士兵的下巴下面,托了起来,望着那双黑眼睛,这眼睛比周围的黑暗还要黑。
  "怎么啦?"他笑了起来,用德语问道。"喂!"他接着用德语说着。"你不了解,这是我生活中的主要任务——问人们:怎么啦。我告诉你吧,这个问话使我在生活中遇上了许多麻烦。"

  "我是来祈祷的。"那小伙子用一种深沉得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声音说道,他带着浓重的巴伐利①口音。
  ①德国的一个州——译注
  "出什么事了,你被锁在了里面?"
  "是的,不过要紧的并不是这个。"
  大主教抬起了手电。"喂,你不能整夜呆在这里,我没有拿着门的钥匙。跟我来吧。"他一边往回向通往教皇宫的秘密楼梯走去,一边慢吞吞地说着,声音柔和。"事实上,我也是来祈祷的。感谢你们的最高统帅部,今天是一个令人相当不愉快的日子。这儿,从这儿上……我们不得不希望教皇的职员们不要认为我已经被捕了,明白我正在搞护送工作,而不是你护送我。"
  说完这番话之后,他们默默无言地走了十来分钟,穿过走道,走到一个露天的庭院和花园里,在一个门厅中走上了台阶;那年轻的德国人似乎并不急于离开他的何护者的身边,紧紧地挨着他。最后,大主教打开了一道门,把他的迷路人让进了一间空荡荡的、陈设简陋的小起居室,拧亮了一盏灯,关上了门。
  他们站在屋里互相凝视着,谁都能看清楚谁了。德国兵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人,面容清秀,一双湛蓝的、洞察一切的眼睛;拉尔夫大主教看到的是一个小青年,身上穿着整个欧洲看到都会感到恐怖和畏惧的服装。这是一个孩子,肯定不超过16岁。中等个,少年的体材十分清瘦,他的身重日后肯定是个大块头。气力过人,胳膊很长。他的脸庞颇有些意大利人的特点。黧黑而有教养,极有吸引力;大大的、深棕色的眼睛上长着长长的黑睫毛,头部漂亮得惊人,满头黑色的波浪发。尽管他的地位普普通通,但他浑身上下无不显出非同寻常的样子。大主教很感兴趣,也顾不上他本来是渴望和一个普通老百姓谈一谈的事实了。
  "坐下吧。"他对少年说着,走到一个橱子前,找出一瓶马沙拉酒①。他往两只玻璃杯里倒了一些酒,给了那少年一杯,拿着自己的酒杯向一把椅子走去,在那里可以舒舒服服的望着那迷人的面庞。"他们艰难到要派孩子们给他们打仗了吗?"他交叉起两腿,问道。
  ①产于法国西西里岛的一种白葡萄酒——译注
  "我不知道,"那少年说。"我以前是在一家孤儿院里,所以,无论如何我很早就会被征入伍的。"
  "小伙子,你叫什么?"
  "雷纳·莫尔林·哈森。"那少年极其骄傲地说了出来。
  "一个极好的名字。"教士郑重地说道。
  "是吗?是我自己起的。在孤儿院的时候,他们管我叫雷纳·施米特,可是,参军之后,我就把它改成了我一直想叫的名字。"
  "你是个孤儿?"
  "修女把我称作私生子。"
  拉尔夫大主教使劲忍着,没有笑出来;这孩子是如此自尊,镇定,现在他已经不再害怕了。,刚才他怕什么呢?既不是怕被人发现,也不是怕锁在方教堂里。
  "雷纳,你刚才为什么那样恐惧?"
  那少年小心地啜着他的酒,带着愉快的有情抬起头来。"好,酒真甜呐。"他使自己更轻松了一些。"我想看看圣彼得教堂,因为修女们常常对我说起它,并且给我们看过照片。所以,在他们把我们派到罗马的时候,我感到很高兴。我们是今天早晨到这儿的。我一能离营,就来了。"他皱了皱眉。可是,它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本来以来,在我们上帝自己的教堂里,我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本来以为,在我们上帝自己的教堂里,我会感到离他更近些。可它只是又大又冷。我感觉不到他。"
  拉尔夫在大主教微微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你知道,圣彼得教堂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教堂。和大部分教堂的概念不一样。圣彼得教堂是教廷,我记得,我用了好长时间才对它习惯了。"
  "我想为两件事祈祷。"那孩子说道。他点了点头,表示他已经听到对方的话了,但那并不是他希望听到的。
  "为了使你恐惧的事而祈祷吗?"
  "是的,我想,呆在圣彼得教里是会得到帮助的。"
  "雷纳,使你恐惧的是什么事?"
  "他们会判定我是犹太人,而且,我的团最终会被派到俄国去。"
  "我明白了。难怪你害怕。确实存在着他们会判定你是个犹太人可能性吗?"
  "嗯,请看看我吧!"那孩子直截了当地说。"在他们说了我的特征时,他们曾说,他们得查一查。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去查,不过我想,修女们对我的了解比她们告诉我的要多。"
  "要是她们说了的话,他们是不会放过这件事的。"大主教放心地说道。"她们会明白为什么问她们这事的。"
  "你真这么想吗?哦,我希望这样就好了!"
  "有犹太血统的想法使你这样心烦意乱吗?"
  "我的血统是什么倒无关紧要,"雷纳说。"我是德国人生的,这是唯一重要的事?"
  "可他们偏偏不这么看,对吗?"
  "是的。"
  "那么,俄国呢?肯定,现在没有必要担心俄国了。你现在在罗马,南辕而北辙。"
  "今天早晨我听我们司令官说,我们早晚会被派到俄国去。在那儿情况就不妙了。"
  "你是个孩子,"拉尔夫大主教突然说道,"你应该上学。"
  "不管怎么样,现在是不行的。"那少年莞尔一笑。"我16岁了,所以我愿意工作。"他叹了口气。"我本来一直是想上学的。学习可是件重要的事。"
  拉尔夫大主教笑了起来,随后,站起身,又将杯子斟满。"别总是注意我,雷纳。我没有任何意义。沉思吧,一件事接一件事地想。我就是用沉思来打发时光的。我不是个很好的主人,是吗?"
  "你很好。"那孩子说道。
  "那么,"大主教又坐了下来,说道。"给你自己下个定义吧,雷纳·莫尔林·哈森。"
  那脸上浮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骄傲。"我是个德国人,一个天主教徒。我想使德国成为这样的国度,在那里不会因为种族和信仰面遭受迫害,只要我活着,我就要为这个目标而献出我的生命。"
  "我将为你祈祷——你会活着,会成功的。"
  "你?"少年腼腆地问道。"你真的愿意以你的名字为我个人祈祷吗?"
  "当然。事实上;你已经教给了我一些东西、在我的职位上,我所能支配的唯一武器就是——祈祷。我没有其他职责。"
  "你是谁?"雷纳问道,酒劲开始使他昏昏然地眨着眼睛了。
  "我是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大主教。"
  "噢!我还以为你是个普普通通的教士呢!"
  "我就是个普通教士。别无其他。"
  "我和你商定一件事吧!"那孩子说道,他的眼睛闪闪发亮。"你为我祈祷,神父,要是我能活到实现我的目标,我会回到罗马来,让你看看你的祈祷起了什么作用的。"
  那双蓝眼睛闪着温柔的笑意。"好吧,就这么说定了,你来的时候,我会告诉你在我祈祷时,我想了些什么。"他站起身来。"在这呆一会儿,小政治家。我去给你找些吃的。"
  他们一直谈到曙光照在穹顶和钟楼上,鸽子在窗外啪啪地扇动着翅膀。这时,大主教领着他的客人穿过了宫殿的公开房间,看到了他那欣喜的敬畏之情,便让他走进了清冷的空气之中。尽管拉尔夫不知道,但那姓名响当当的少年确实到俄国去了,带着异常愉快的回忆,并且肯定:在罗马,在上旁自己的教堂中,一个人正在以他的名字每日祈祷。
  眼下,第九师已经作好开往新几内亚岛去的准备了。除了扫尾工作,一切都已就绪。令人不安的是,澳大利亚军事史上这支无比精锐的师只盼着在其他的地方再建功勋,希望到印度尼西亚把日本人赶回去。瓜达尔卡那一仗完全粉碎了日本人争夺澳大利亚的希望。然而,他们像德国人一样,是满怀悲痛地、不情愿地屈服下来。尽管他们是供应线拉得很长,部队由于缺少供给和增援而垮了下来,但是,他们使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每夺回一寸土地都要付出代价。在退却中,日本人放弃了本纳、高纳和塞位蒙,悄悄地溜到了北部海岸,溜回了北海岸和弗莫斯加芬。
  1943年9月5日,第九师在里依正东的海上登陆了。天气很热,温度达到了百分之百,虽然离雨季还足足有两个月;可是每天下午都要下雨。疟疾的威胁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很服用阿的平①,这种小黄药片使大家就好像真得了疟疾似的,总是感到恶心。毫无变化的湿度就意味着靴子和袜子总是湿的;脚变得像海绵,脚趾之间露出了血痕,血淋淋的。毒虫和蚊子叮咬过的地方开始发炎、溃烂。
  ①治疗的药——译注
  在莫斯比港,他们曾见过新几内亚岛士著居民的悲惨的状况,而他们如果不能顶住这里的气候,不使雅司病、脚气病、疟疾、肺炎、各种慢性皮肤病、肝肿大和忧郁症蔓延起来的活,对白人来说就没有多大希望了。在莫斯比港还有科科达的幸存者,牺牲在日本人枪下的倒不多,可是死于新几内亚岛的各种炎症和因发烧而谵言妄语的倒不少。由于只穿着热带的衣物,在9000英尺高的地方冻得肌透骨彻,得了肺炎而死的人比被日本人打死的多十倍。泥浆粘稠而阴冷,天黑以后,神秘莫测的森林中含磷的真菌闪着幽冷的鬼火,顺着一条扭曲盘踞的树根攀上峭立的山崖,意味着一个人一秒钟也无法抬头往上看一看。这简直是狙击手的活靶子。任何一个地方和北非都迥然相异;然而第九师一点儿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他们宁愿和科科达的崎岖小路博斗,也不原意打两次阿拉曼战役。
  里依是一个被茂密的森林和草原包皮围的海滨城镇,是远远低于海拔1万1千英尺的腹地。作为一个盆地,它比科科达更有益于健康。这里只有寥若晨星的几幢欧式房子,一个加油站和一片土著人的棚屋。日本人还是采取以往的那种战略;不过,他们人数少,给养枯竭,像和他们打过仗的澳大利亚人一样,筋疲力竭,被疾病折磨着,在北非经过与重炮和机械化程度极高的部队较量过之后,连一门迫击炮或野战炮都看不到,只有上着刺刀的欧文枪和步枪,真是叫人感到奇怪。詹斯和帕西愿意肩并肩地打仗,挨得紧紧地前进,互相保护。在经过打退非洲军团的战斗之后,这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虽然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矮个子的黄种人似乎全都穿着草绿色的衣服,长着龈牙,根本没有军人的威武气派。
  第九师在在里依登陆两上星斯以后,再也看不到日本人了。春天已经来到了新几内亚岛。这一天,风和日丽,温度降到了20度。阳光普照,雾蒙蒙的天空突然变成了瓦蓝,城外的分水岭上一片姹紫嫣红。纪律已经松驰下来了,每个人似乎都想趁着这一天玩玩板球,散散步,逗弄着土著人,让他们大笑,露出血红的、无齿的牙龈,这是嚼摈榔的结果。詹斯和帕西在镇外的深草中散着步,这使他们想起了德罗海达:这草也像德罗海达的草地那样,婬雨季节过后,就如同被洗了一遍,黄褐色的,非常深。
  "帕西,现在离回去的日子不远啦。"詹斯说道。"我们已经把日本人和德国人赶跑了。回家,帕西,回德罗海达的老家去!我简直等不得了。"
  "是啊。"帕西说道。
  他们肩头肩地走着,比一般男人们之间允许的程度要近乎得多;有时,他们愿意互相抚摸,他们并没有发觉这一点,只是觉得像一个人抚摸着自己的身体,这中间的那种痒酥酥的感觉,似乎使他们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太阳不再像是土耳其浴室①中的模糊不清的圆珠了,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这有多美啊!他们不时仰脸冲着太阳,张着鼻孔饱吸着灼热的阳光照射在像德罗海达一样的草地后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他们有些沉入梦想了,梦想着自己回到了德罗海达,在令人迷茫的正午,向一棵芸香树走去,全身完全松弛地躺在那里,看看书,打个盹儿。他们在草地上打着滚,透过皮肤感觉到了友好而又美丽的大地,觉得在地下某个地方有一颗巨大的心脏在搏动着,就好像沉睡的婴儿感觉到了母亲的心脏一样。①即蒸汽浴室——译注
  "詹斯!看!一个地道的德罗海达长尾鹦鹉!"帕西惊讶地说道。
  长尾鹦鹉可能也是里依本地的鸟类,但是,今天的心情的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令人回忆乡井的东西,突然在帕西身上触发了一阵狂喜。他大笑道,觉得草棵弄得他裸露的腿直发痒。他追赶着那只鹦鹉,一把从头上抓下了破旧的、软塌塌的帽子,伸手出去,好像他真的相信能捕捉住那只逐渐消失的鸟似的。詹斯微笑着,站在那里望着他。
  当一挺机关枪把他身边的草叫打得乱飞的时候,他大概离帕西有20码远;詹斯只见他两臂向上一扬,身子一转,那伸出的胳臂就像在祈求一样。从腰间到膝盖都是一片殷红的血,汩汩流动的血。
  "帕西,帕西!"詹斯惊叫着;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到挨了子弹,感到他自己正在垮下来,就要死去。
  他大步流星地跑了过去,越跑越猛,随后,他那军人的警惕心发生作用了。恰好在机关枪又开火的时候,他一头向前趴在了草地上。
  "帕西,帕西,你觉得好吗?"他看到了血,竟愚蠢地喊了起来。
  然而,真是叫人难以置信。"好。"传来了微弱的回答声。
  詹斯一寸一寸地穿过芬芳的草丛,吃力地向前爬着,听到了由于自己向前爬而发出喘息声。
  当他爬到兄弟的跟前,他的头靠在那裸露的肩头上,哭了起来。
  "别哭,"帕西问道。"我还没死。"
  "严重吗?"詹斯问道,他拉下那鲜血浸透的短裤,看着流着血的肉,浑身发起抖来。
  "不管怎么样,我好像没觉得要死。"
  人们全都出现在他们周围了,板球手们还戴着护腿和护手套,有的人回去取担架,与此同时,其他的人把空地远处的那挺机关枪打哑了。这一行动进行得极其残忍,因为大家全都很喜欢哈普。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詹斯就再也不会是老样子了。
  这是风和日丽的一天;长尾鹦鹉已经远远地飞去了,其他的鸟儿在啁啾鸣转着。它们毫无畏惧地叽叽喳喳,只是在战斗打响时才无声无息。
  "帕西真走运,"过一会阵儿,军医对詹斯说道。"他身上一定有十来颗子弹,可是大部分都打在大腿上了。有两三颗打高的似乎嵌入了骨盆或肌肉。就目前我能判断的,他的肚子里有一颗子弹,膀胱里也有一颗。唯一的麻烦是……"
  "呃,什么?"詹斯等不及地催问着;依然在颤抖着,嘴周围发青。
  "当然,现在这个阶段,要肯定什么是困难的,而且我可不像莫尔斯比的某些家伙那样,不是个天才的外科医生。他们会告诉你多的情况的。不过,他的尿道受了伤,会阴部的许多小神经也受了伤。他会痊愈如初的,这我相当有把握,也许除了那些神经以外。遗憾的是,神经不会恢复得很好。"他清了清嗓子。"我试图说明的是,他生殖器部位恐怕再也不会有多少感觉了。"
  詹斯垂下头,透过朦胧的泪幕望着地面。"他至少能活了。"他说道。
  他得到批准,和他的兄弟一起飞往莫尔斯比,并且呆到帕西脱离危险期为止。那些伤口大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子弹散布在下腹部,没有穿透。但是,第九师的军医是对的,下骨盆的神经伤得很厉害。日后能恢复得如何,谁也不能打保票。
  "没什么太要紧的,"帕西在担架上说道,他将要躺在这个担架上飞回悉尼去。"反正我对结婚从来都不很在意。现在,你得自己照顾自己了,詹斯,听见了吗?我真不想离开你啊。"
  "帕西,我会照然自己的。基督啊!"詹斯咧嘴笑了笑,紧紧地握着他兄弟的手。"想不到在失去了我最好的伙伴的情况下去打剩下的仗了。代我向史密斯太太、梅吉、妈妈和哥哥们问好,嗯?你真有点儿幸运,要回德罗海达老家了。"
  菲和史密斯太太飞到了悉尼,来接从汤斯威尔运帕西来的美国飞机。菲只停留了几天,但是,史密斯太太却在紧挨着威尔士亲王军医院的一家兰德维克旅馆住了下来。帕西在那里住了三个月。他在战斗中的任务算是结束了。史密斯太太洒了许多泪水,但是对此也感到谢天谢地。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再也不能过完满的生活了,但是他可以做其他所有的事:骑马啦,走路啦、跑啦。毕竟,克利里家族在成双配对这类事上似乎是不大行的。在他出院的时候,梅吉开着罗尔斯汽车从基地来了。两个女人把他安顿在后座的毯子和杂志中,祈祷着另一个恩赐:詹斯也会回家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