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静静的顿河 - 小说《静静的顿河》电子书——(一)第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章
  八月六日,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鲁科姆斯基将军接到了由大本营第一后勤司令罗曼诺夫斯基将军转来的命令:把骑兵第三军团和土著骑兵师集中到涅维利——新索科尔尼基——维利基卢基地区。
  “为什么要在这个地区集中?要知道这些部队不都是罗马尼亚战线的预备队吗?”鲁科姆斯基大惑不解地问道。“我不知道,亚力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我只是把最高统帅的命令正确地传达给您。”
  “您什么时候收到的?”
  “昨天。夜里十一点钟最高统帅把我叫了去,命令我今天早晨把这件事报告给您。”
  罗曼诺夫斯基踮着脚尖,走到窗前,在占据了鲁科姆斯基办公室半边墙的中欧战略地图前停下来,然后背对着鲁科姆斯基,故弄玄虚地仔细打量着地图说:
  “请您自己去问吧……他现在正在办公室。”
  鲁科姆斯基从桌子上拿起公文,推开沙发椅,用那种所有发胖的老年军人走路时的坚定步伐走去。在门口,他把罗曼诺夫斯基让到前面,显然是正在想着什么,自言自语地说:“正确。是这样。”
  一位鲁科姆斯基不认识的、高个子、长腿的上校刚好从科尔尼洛夫的办公室里走出来,恭敬地给他让路,然后明显地一瘸一拐地顺着走廊走去,滑稽地使劲耸着受过伤的肩膀。科尔尼洛夫略微向前探着身子,两只手掌斜撑在桌面上,正对一个站在他对面的、上了些年纪的军官说话:“……应该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您明白我的意思吗?请您到达普斯可夫后立刻就通知我。您可以走啦。”科尔尼洛夫等那个军官把门关上以后,才用富于青春弹力的姿势坐到沙发椅上;他把另一只沙发椅推给鲁科姆斯基的时候问道:
  “您从罗曼诺夫斯基那里收到我调动第三军团的命令了吗?”
  “收到啦。我就是为这件事来的。为什么您要选定这个地区作为军团的集结点呢?”
  鲁科姆斯基仔细观察着科尔尼洛夫黝黑的脸。一张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冷冰冰的亚洲人型的脸,两颊上,从鼻子到被下垂的稀疏的胡子遮着的冷酷的嘴边,布满常见的、熟悉的斜纹。只有那一缕象小孩的刘海似的垂到额角上的头发,稍微冲淡了他脸上冷酷严厉的表情。
  科尔尼洛夫的一只干瘦的小手掌支着下巴,胳膊肘撑在桌子上,眯缝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只手摸着鲁科姆斯基的膝盖,回答说:
  “我要把骑兵集中在这一地区,使之并非专为支援北方战线,而是为了一旦需要,就能很容易地把骑兵投到北方或者西方战线。我认为,选定的这个地区最能满足这个要求。怎么,您另有高见?说说看,好吗?”

  鲁科姆斯基含义不清地耸了耸肩膀。
  “对西方战线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最好是把骑兵集中在普斯可夫地区。”
  “普斯可夫?”科尔尼洛夫全身向前探着,重问了一遍,皱眉蹙额,略微咧了咧毫无光泽的薄嘴唇,否定地摇了摇头,说道:
  “不!普斯可夫不适当。”
  鲁科姆斯基疲惫、衰老地把手掌放到沙发椅的扶手上,小心翼翼地斟酌着字句说:
  “拉夫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我立刻就下达必要的命令,不过我有这样的印象,好象您还有什么话没说出来……如果是为了把骑兵向彼得格勒或者莫斯科方面调动的话,那么您选择的集结地区是很合适的,但是象这样配置骑兵,对于北方战线的支援,单单由于调动困难这一点就已经无法保证。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您的确还有话没有说出来,那么我请求您——或者让我回到前线去,或者把您的想法完全告诉我。只有在得到首长的完全信任时,参谋长才能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科尔尼洛夫低下头,聚精会神地听着,但仍然顾得上用自己尖利的眼睛注视着鲁科姆斯基,由于激动表面冷冰冰的脸上泛起了一层勉强能看出的、淡淡的红晕。他考虑了几秒钟以后,回答说:
  “您是正确的。我有些想法还没有跟您谈过……请您立即发出有关调动骑兵的命令,火速把第三军团司令官克雷莫夫将军请到这儿来,等从彼得格勒返回后,咱们再详细谈谈这件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请相信,对您,我不想隐瞒任何事情,”科尔尼洛夫特别强调了最后一句话,然后迅速转过身去,回答敲门的声音:“请进。”
  大本营的副政治委员丰·维津和一个身材矮小、须发斑白的将军一同走进来。鲁科姆斯基站起身,往外走的时候,听见科尔尼洛夫对丰·维津提出的问题,生气地回答说:
  “现在我没有工夫复查米勒将军的案件。什么?……是,我要出去。”
  鲁科姆斯基从科尔尼洛夫那里回来以后,在窗户边站了半天。他抚摸着斑白的山羊胡子,若有所思地望着花园里被风吹拂着的浓密的栗树梢和象波浪起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青草。
  一个小时后,骑兵第三军团司令部就收到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发来的准备调防的命令。曾按照科尔尼洛夫的意愿拒绝担任步兵第十一军军长的军团司令官克雷莫夫也在当天被密电召来大本营。

  八月九日,科尔尼洛夫在一个由帖金人组成的骑兵连保护下,乘专列去彼得格勒。
  第二天,大本营里就盛传起最高统帅被撤换的消息,甚至说他已被捕,但是十一日早晨,科尔尼洛夫回到了莫吉廖夫。
  回来之后,他立刻邀请鲁科姆斯基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来。他看完了电报和军事情报,细心地整了整洁白的使橄榄色*瘦削的手腕子显得更加水灵的袖口,又摸了摸领子。这些匆忙的、心不在焉的动作说明他的心情异常激动。
  “现在咱们可以把那天没谈完的话谈完啦,”他低声说道。“我想接着谈谈使我不得不把第三军团向彼得格勒调动的想法,以及与此有关的我还没有跟您谈过的其他想法。您知道吗,八月三日,我在彼得格勒参加zheng府会议时,克伦斯基和萨温科夫提醒我,叫我不要过多涉及国防上的重要问题,因为,照他们的说法,阁员中有些不可靠的人物。我作为最高统帅,向zheng府报告时,却不能谈作战计划问题,因为不能保证我说的话,过几天以后,不被德国司令部知道!这还算个zheng府吗?试问在此以后,我还会相信它能拯救国家吗?”科尔尼洛夫迅速坚定地走到门边,把门锁上,转回身来,激动地在桌子前面来回踱着,说:“由这么一伙可怜虫来管理国家,实在令人伤心、憋气。优柔寡断,意志薄弱,一无所长,踌躇不决,常常简直是卑鄙无耻——请准许我这样说,就是这么些不三不四的玩意儿在指导这个‘zheng府’的一切行动。在诸如切尔诺夫之流和其他一些人的热心参与下,布尔什维克就会把克伦斯基搞掉……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您看俄罗斯就是处在这样的危境中。我奉行的是您熟知的那些原则,我想使祖国不再经受任何新的动乱。我调动骑兵第三军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八月底把它用到彼得格勒去,如果布尔什维克发动进攻,就彻底地镇压这伙祖国的叛逆。我要把直接领导作战的任务交给克雷莫夫将军。我确信,在必要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那些家伙全都绞死。临时zheng府……哼,咱们还要看一看……我没有任何个人目的。只为拯救俄罗斯……赴汤蹈火,不惜任何代价!……”
  科尔尼洛夫突然停下来,站在鲁科姆斯基对面,猛地问道:“只有采取这样的断然措施,才能保证国家和军队的前途,您同意我的意见?能和我共同奋斗到底吗?”

  鲁科姆斯基感动地紧握着科尔尼洛夫干瘦的热手,站起身来。
  “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我要奋斗到底。应当周密计划、慎度局势——择机而行。您就把这件事交给我吧,拉夫尔·格奥尔吉耶维奇。”
  “行动计划我已经拟好。行动的细节可由列别杰夫上校和罗仁科大尉去制定。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要知道您的工作已经够多啦。请相信我,我们还会有时间来讨论一切问题,如有必要,再做相应的修改。”
  这些天大本营里的生活过得简直象发疟疾一样。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穿着落满尘土的保护色*军便服,经风吹日晒,面色*黝黑的军官从前线各个部队来到莫吉廖夫的省长公馆,请缨效命;军官联合会和哥萨克军人联合会的衣冠楚楚的代表来晋见;从顿河卡列金——zheng府任命的第一位哥萨克顿河军区的军司令官——那里派来了几位急使。也出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文职官员。确有些人是诚心诚意想来帮助科尔尼洛夫振兴在二月里崩溃的、老朽的俄罗斯帝国,但是也有些兀鹰,他们嗅觉灵敏,闻到了大残杀的血腥气味,预见到谁的强有力的手将切开国家的血管,满怀希望,云集到莫吉廖夫,想乘机抢到点儿什么。象大地主、黑帮、冒险分子、靠投机发了大财的扎沃伊科和铁杆保皇党徒阿拉金、多布雷恩斯基等人的名字在大本营里,就象是些与最高统帅关系密切的人似的,挂在人们的嘴上。在大本营和顿河军行军司令部里,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说科尔尼洛夫对人太轻信,因而被一群冒险家们包围了。但同时在广大的军官圈子里却普遍认为:科尔尼洛夫是俄罗斯复兴的旗帜。狂热的复辟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面旗帜下来。
  八月十三日,科尔尼洛夫到莫斯科去参加国务会议。
  这是个温暖、-阴-暗的日子。整个天空仿佛是浅蓝色*的铝铸成的,地平线上是一片镶着淡紫色*毛皮边的仔羊毛似的云彩。从云层中向田野、向奔驰在铁轨上的列车、向蒙上神话般秋色*的树林、向远处水彩画似的朦胧的白桦树、向穿了一身寡妇素装的初秋大地——斜洒下映在虹霓的折光中喜人的细雨。
  列车在飞驰,身后甩下茫茫平野,拖着红色*长裙般的烟雾,敞开的车窗边,坐着一位矮小的、穿着保护色*军服、戴着乔治十字勋章的将军。他稍稍眯缝起黑亮的眼睛,把头探出窗外,冒着热气的雨点毫不吝啬地打湿了他那日久天长晒黑的脸和下垂的黑胡髭;风把垂在前额上小孩刘海似的一缕头发向后吹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江户川乱步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再讲一个明智小五郎破案立功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认识明智一年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它不仅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还因为当事者是我的一个亲戚,更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这个案件,我发现明智具有猜解密码的非凡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我将他解破的密码内容,先写在前面。“早就想看望您,但始终没有机会,延至今日,非常抱歉。连日来,天气转暖,最近一定前去拜访。,前赠小物,不成敬意,蒙你礼赞,深感不安。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