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蔓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草屋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9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新兴村的村长非常爱狗。
  新兴村的村民家家都养一条狗。在新兴村,狗和鸡鸭鹅猪等家禽一样放养着,自由自在。有的狗就喜欢跟在家人的屁股后面。家人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新兴村的村民养狗,并不是为了讨好村长。新兴村非常偏僻,靠近草原。一到夜里,就不时地有狼进村骚扰。狗就起到看家护院、保护家禽家畜的作用。
  可新兴村的村长确实喜欢狗,狗也喜欢村长。不管谁家的狗,都把村长当成自己的主人,与他亲近。他把全村的狗都登记在册,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如小翠、小白、大花、大黑、老狐狸等。老狐狸是他自己的狗,起这个名字说明它和狐狸一样精。他喜欢狐狸,却打了一辈子狐狸。也许是为了补偿吧,这只“狐狸”他准备一辈子不打,等它老死了,就给它送终。
  老狐狸是条公狗。一到春天,它就呆不住了,总是去找那些漂亮的母狗交配。村长总是目送它离开家里,希望它能找到一条最漂亮的母狗。那天他正在目送老狐狸离开院子,突然发现了一条他不认识的狗。那只狗双耳直立,尾巴拖在地上,就像狼一样奔向狐狸。老狐狸转身就往回跑。村长一下子判断出那是一条疯狗,不知从哪个村子跑来的。
  村长把猎枪拿出来的时候,疯狗向村西跑去了,迎面遇到了大花。就在村长开枪的同时,大花已经被疯狗咬了一口。
  疯狗咬过的狗也会变疯,村长想。可他在举枪射杀大花的过程犹豫了,他实在舍不得大花。大花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仁义,每次遇到村长,都摇着尾巴跑过来,用嘴蹭着他的裤管。村长想,如果大花不咬别的狗,就证明它没疯。再说,它不咬别的狗就处决它,也不合乎逻辑。他跟在大花的后面。大花左逛右逛,终于遇上了小白。他在小白的身上闻了闻,吭哧就是一口。小白嗷嗷地叫着跑开了。
  村长射杀了大花后,跟在小白的屁股后面。村长想,大花到底疯没疯呢?如果它咬小白,只是为了别的狗咬了它,不过是想报复一下而找错了目标,那就冤枉大花了。就在这时,小白又把大黑给咬了。
  村长把小白处决后,又跟在大黑的屁股后面。村里人就和村长说,把大黑也射杀了吧。这样下去,全村的狗就一个也剩不下了。村长说,大黑还没咬别的狗,连一只家禽也没碰一下。现在就把它杀了,不合乎逻辑。村民们一听也对,就跟在他的后面看热闹。
  就这样大黑咬小翠,小翠又咬了其它的狗。眼看太阳就快落山了,村里的狗就剩下老狐狸没被咬过了。老狐狸跟在人群的后面。村民们就说老狐狸精,它轻易不会被狗咬。可老狐狸听到村民的议论后,就像疯了似的向那只被咬的狗扑去。这两只狗进行了一场决斗,最后老狐狸获胜,把那只狗咬死了。老狐狸也身负重伤,跑不动了。村长就回家取来一根绳子,想把老狐狸拴祝可老狐狸一下跳了起来,咬伤了村长的手。
  村民们都跑开了,远远地看着村长。村民们听说被疯狗咬了的人也会疯,然后像疯狗一样的咬人。
  有个村民捡村长丢下的那把猎枪,跟在村长的屁股后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