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古爷(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王克臣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8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村谚说:远亲不如近邻。蔡天祥和古爷两家之间,仅仅隔一堵矮墙,有什么话高声一吆喝就能听到,可蔡天祥不,他两次登门来请。
  古爷两次都向老婆子努努嘴,那意思很清楚:不在家!
  蔡天祥第三次走后,老婆子绷不住劲儿了:“天祥请你咋不动窝!诸葛亮那么大能耐……”
  “老娘儿们家家懂个屁!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拉!啥天祥?还叫他狗剩儿!而今,手里有了俩糟钱儿,就不把我放眼里喽!你家三天两头有客来,啥时请过我?今儿个莫非举人探花驸马爷到了嘛!你狗剩儿把他们敬天神似的,我眼犄角儿还不挟他们哩!”
  “活祖宗,你吵嚷什么?叫人家听见了,吃不了兜着走!”老婆子忿忿地说。
  “二十年前,我当队长的时候,他狗剩儿能啥?割麦子人家回来一遭,他还在地间哭呢,刨棒秧刚地进头手掌先磨下一条子肉,是我派他看场才算给了他个饭碗子!”
  “整天价捣鼓陈谷子烂芝麻不嫌寒碜!撒泡尿也该照照。你也别登鼻子上脸,给脸不张兜。你赶紧去,今儿个来的听说都是有头有脸儿的‘长’!”
  “嘀嘀——”汽车喇叭声从矮墙的那一面传过来。
  古爷抬起头儿,老婆子正用眼睛狠狠地剜他,他叹了一口气,走出家门。
  巧得很,古爷前脚儿迈进门槛,正赶上推推掇掇让席。
  论辈份,论年龄,首席的位置古爷本该当仁不让,可他拿眼一瞟,不由痉挛一下,个个都是皮鞋大氅的,他怯阵了。

  其实,那些人本也没有推让他古爷,似乎事先已安排好了似的,很快打准了自己有位置,只剩下个“桌子腿”留给古爷垫。
  几道菜上来后,“长”们都吆三喝四地挟来布去,古爷不敢,他怕人家嫌脏,原也想用“公箸”张罗张罗,可他只要望一眼那一张张胖胖的白净净的脸,心里就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脸上讪讪的,心里却闷闷的。
  五巡杜康落肚,他的双眼发红,直盯盯地看得人发毛,很自然,他被人劝离了“桌子腿儿”,待他跌跌撞撞地走出来,正撞上蔡天祥。
  “狗,狗剩儿,你,你咋弄来这么一群……”
  蔡天祥慌忙拽住古爷,压低声音说:“哪儿是请的,您佬不见,哪一天不是赶集上庙似的!唉,有啥法子,我这个养狸专业户,过了‘小雪’就关喽!”
  古爷一惊,两只猩红的眼向院内一翻,吼道:“狗,不,天祥,咱上县、进京城告他们去,姥姥的!”
  蔡天样忙不迭地搀扶着古爷往前走,把他送到家门口,刚要返身往回走,只听“扑通”一声,古爷侧歪在地,口中喃喃地说:“这帮子不是东西的,白吃白喝白拿,狗……狗剩儿,下……下回,叫他们给咱爷……爷们儿垫……垫桌子腿儿。姥……姥姥的……”
  枯 井
  宝柱家篱笆小院,有一口井,没有水,老辈子传下来,乾隆年间就有这口井。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有次,宝柱爹把宝柱藏到井底,可白搭,还是给抓走了,古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当年宝柱只有十六岁,精瘦得像个黑猴,也一直未归。

  宝柱被抓前,早拿了小帖的,就是斜对门的黑丫,和宝柱同岁,都属猴。
  入洞房那夜,听房的不必躲在墙外,可大大方方走进洞房里来,窄窄巴巴的小屋小炕儿,炕上捂着两个被窝,中间搭在一块儿,炕沿边上两个花枕头,右边是黑丫,左边枕头上放一只空酒碗,意思再清楚不过。至于这一夜黑丫如何夜宿空房,哭天抹泪儿没有,只有那半截结了泪疙瘩的红蜡烛知道。
  希望,好比日头,今儿在西山没了,明儿个还会从东山冒出来。
  据说,宝柱一个小差儿开到了“八角帽”那边,黑丫心里跳跳的,一天天地盼着。
  梦幻好比月儿,今晚缺了,还会有圆的时候。
  传说前方打了一个大胜仗,宝柱立了什么功,黑丫脸上烧烧的,一夜夜地等。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寒暑易节,日月如梭,终不见宝柱的影子,一家人也就那么过着,天有不测风云,好端端的天儿,一声霹雳,闹起了“文革”。
  乡里闹“文革”,先折腾早成了老头儿老太婆的地富,柳树庄雀蛋个小村,鼻观眼眼观鼻,就那么仨俩老头老婆,热闹不起来,深挖细找,万没想到,黑丫会撞到枪口上,示众也罢,燕飞也好,最损的是在黑丫的胸前挂一串破鞋嘀啦耷拉地游了三条街。
  那日夜里,宝柱爹嘱咐老伴多提防着点儿,黑丫八成要出事。
  宝柱娘耳背,听不清,可还是点点头,钻窝睡。
  宝柱爹趴在炕沿上,巴嗒着旱烟,耳朵却一直支楞着。
  门一响,他就咳嗽一声;风一吹,他就磕打磕打炕沿子,一直到半夜,西屋里再听不到什么动静,他才放心躺下。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宝柱爹突然从恶梦中惊醒,他似乎预感到有些不妙,嗖地站起来,蹬上裤子趿拉着鞋往外跑。巧得不能再巧,黑丫正向枯井边老枣树上丢绳子,宝柱爹一个箭步蹿上去,死死抱住了黑丫。
  直到宝柱爹把黑丫抱回屋里,黑丫才哭出声儿来。
  说到离奇,聋天磕地的宝柱娘一睁眼,连惊带吓,可怜见的,还没等把事儿弄明白,就糊涂涂地谢世了。
  宝柱爹赶半辈子大车,连天津卫保定府都到过,也算走南闯北,心眼宽绰,早劝黑丫另寻个主儿,可黑丫这多年都守了,都受过来了,心早灰了。
  俗话说:柳树庄三多:寡妇、光棍、老婆舌。拉老婆舌是山野村妇的专利,她们一日不生点是非就觉得没有着落。
  “忘说了,三十不浪四十浪。”然后故意乜斜黑丫,压低声音,“正在浪尖上,哈——”
  黑丫脸上无泪,难道她的泪泉也如那株老枣树下的枯井么?
  宝柱爹外出整整七天,可他家的栅栏门一直闭着,也不见了黑丫的踪影。
  有多事的踹开栅栏门,东屋西屋地翻腾,连个人影也没有。
  “会不会跳了井?”
  “咳,那是口乾隆年间的枯井!”
  可是,最终还是从这枯井里把黑丫吊上来报了案。
  法医用白布帐围了个圈圈儿,再三再四地检查,再三再四地化验,第二天传来一张如豆腐块大小的化验单,数了数,寥寥六个字:失足滑落,处女。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