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丁九酒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全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7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丁九酒原名叫丁不三,是某乡政府的一名干部,因其喜欢喝酒,被人称之为丁九酒,久了,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真名叫丁九酒了。
  不久前,丁九酒从乡政府一个部门退了下来,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喝免费酒了,便回到乡下老家去度过余生。但他还是整天往乡政府跑,不久,他就从小道消息打听到其住的那个村庄将成为开发区,回去后便第一个率先修房子。村里的人都学着他的样,也都赶紧修房子。可丁九酒新修的房子却令人不满意,他不像别人那样把房子造成小洋楼,而是修了许多很简单的平房。
  没有一个月,上面的通知真的来了,丁九酒家的周围十里地正式成为开发区。那些修着一幢幢漂亮房子的人们开始恨丁九酒了。都说丁九酒眼光高,占了那么宅基地,一开发,赔给他家的钱很多。人们嫉妒归嫉妒,可上面来了通知后,却没有搞开发的动静。于是,人们开始在房子的周围占用一小地块,修建一些小房子供民工们租用,收取一点租金。可他们还没有修建成功,城建局的人就来,下令他们把刚刚修建的小房子全部拆了,如果不拆就叫人来帮助他们拆,要付拆房费用,还要罚款。然而在这时,丁九酒也修建房子,他不是在已经修好的房子周围占用地方,而是把以前修建的房子加高,从一层加到三、四层。这时,那些人才不得不佩服丁九酒的眼光比他们高。
  丁九酒把房子加高后,开发区陆陆续续有一些投资商建厂。民工就蜂拥而来。没有房子的民工都跑到丁九酒家来租房子,这下,丁九酒家像过年一样热闹。丁九酒手拿酒杯,东看看西瞅瞅,像在乡政府时一样,吩咐谁住这里,谁住那里。虽然这样,丁九酒家的房子还是不够租出去。于是,他租给民工房子时就有了一个规矩:单身男子不租,单身女子不租。只租夫妻们或带有小孩子的。于是有民工骂,有房子就了不起了,等老子挣上钱买一幢比你家更大的房子。村里其他人却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租,而且租金也高。租不到房子的人也没有办法,能租到房子已经不错了,还有谁在乎租金有多高呢?
  令租丁九酒的民工们想不到的是,丁九酒每天喝了酒就会在深更半夜跑到民工的房子里“查房”,说话的声音特大,常常把一些民工在半夜里吵醒。惹得许多民工很反感,说住在他那里一点自由感都没有,要不是租不到房子,他们早已搬走了。有几个大胆点的就骂丁九酒是周扒皮。丁九酒却不分辩,只是一个劲儿地说酒话。
  不久,丁九酒就出租房的大门开了一个小卖部,凡是他家的房客买东西九点九折,但从不赊欠。也就是说买些日常用品,与其他商店相比,便宜那么一两分钱,那些民工恨死了丁九酒,况且也不在乎这么一两分钱,纷纷跑到其他商店里去买,哪怕买到假货也比在丁九酒买强一百倍。丁九酒看着那些民工到其他商店里去买东西,有点不乐意,端着他的酒杯对租他房子的民工说,你们就到我这里来买吧。我们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优惠卖给你们。那些民工白他一眼,说,我买东西是我的自由,我租你房子给了房租给你,我们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关系了,凭什么要让我去买你家的东西?民工的这句话把丁九酒说直皱眉头。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开发区全部要开发,丁九酒的房子也列在拆迁之列。丁九酒在开发区分到一套新房子。在搬迁前的一晚上。丁九酒破例把租他房子的所有民工叫到了酒店里,说他请客。这是这个“周扒皮”第一次请客,民工们都感到很意外。丁九酒喝了几杯说,感谢各位朋友在租住我的房子里这么久,本人没有什么表示的,借这杯酒向大家表示感谢。从明天起,我们都要各在一方了。民工听丁九酒的话,表面上说了些客套的话,他们心里都清楚,丁九酒这一搬,再也租不到他们的钱了,心里不免有些乐起来。让这个狠心的家伙也尝尝没有财发的滋味。喝到最后,丁九酒问了民工一句话,这些年来,你们的房子里有东西丢了吗?民工这才想起,他们确实没有丢过什么东西,而租住其他人房子的民工,不是丢这就是丢那。有的人连内裤都在夜里被偷了。民工们的眼睛有些湿润了,纷纷端起酒杯向丁九酒敬酒。丁九酒来者不拒,在这一晚他喝醉了。
  因为民工们经常看到丁九酒端着酒杯,却从没见他醉过。
或许您还会喜欢: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