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雨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纪富强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大雨。奔驰中的车缓缓停下来。
  男人烦躁地打开车门跳下车,前后查看。别克车的右后轮扎胎了,硬走下去是不可能了。
  男人从后备箱里拽出千斤顶,摇把,费力地拖出备用轮胎。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接下来一向养尊处优的男人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样糟糕的天气里,男人除了生气就只剩下无奈地叹息。男人在靠回忆妻子甜美的笑脸来温暖自己。
  此时,从远方跑过一个人来。
  男人求救似地朝来人喊:“喂,麻烦一下,请问你会修车吗?”
  来人也是个男的,极瘦,看了下情况后回答说:“换轮胎吧?没问题!”
  “快点,给你200块!”男人兴奋地说。
  “不用,你拉我一程就行。”瘦子说。
  瘦子动作非常麻利,很快就换好了轮胎。两个人都被冷雨浇透了。
  一上车,男人还来不及对瘦子说声“谢谢”,瘦子就抢先说:“快,请送我去西盛!”男人的警惕性空前高涨起来。在异地,在这样瓢泼似的雨夜里,自己竟让一个陌生男人搭乘自己的车,这是多么铤而走险的事啊!

  男人握着方向盘的手开始颤抖起来。万一这个陌生男人是拦路抢劫的凶犯可怎么办?他要去西盛倒的确和自己同路,可谁知道在去西盛的路上会不会有他的同伙正等待着实施抢劫?男人的心忽悠得厉害。
  瘦子一颗接着一颗地抽烟,男人渐渐被笼罩在雪白的烟雾当中。男人心想这下完了,瘦子是想通过扔烟头或用明灭的烟火通知车外的同伙呢!甚至这瘦子想用烟雾扰乱我视线,让我分散注意力,他好实施抢劫呢!
  男人的心悬得老高,可瘦子却睡着了,打起了鼻鼾。
  男人觉得好笑,瘦子的头才靠接背垫几分钟啊就打鼾睡?想制造放松的假象也做得太假了!男人一手抓紧方向盘,用另一只手从座位底下摸索出一把粗长的扳手来。男人把扳手掖在大腿下便于随时抽出。
  瘦子的鼾睡打得越来越响,的确像是假的一样。男人暗想你就装吧,如果你不报信通知你同伙,量你一个人也拼不过我!兀自将油门踩得咆哮如雷。
  突然,瘦子的手机响了。手机铃声竟用的是电影《偷天陷阱》的片尾曲!男人的心霎时缩成了一团。这样的雨夜,这样恐怖的铃声让人浑身发紧发冷。男人的手不时伸向大腿一侧,以防万一。前方究竟是不是个天大的陷阱呢?

  瘦子一个激灵坐起来接听了电话。
  “喂?蓓蕾吗?”
  “真是你吗,蓓蕾?请问你是叶蓓蕾吗?声音听不太清楚!”瘦子的声音近乎大喊大叫。
  “不可能吧?我现在不可能马上见到你啊,我还在路上!”
  男人的心立即就像遭受了电击一般!从瘦子嘴里反复出现的女人的名字竟然跟自己妻子的名字分毫不差、一模一样!男人的娇妻也叫叶蓓蕾!
  “亲爱的,要学会忍耐啊!我现在实在太忙!今后还有太多幸福时光等着我们呢-…注意隐蔽啊!”瘦子得意忘形地煲着电话粥。
  男人几乎要崩溃了,他从驾驶台上摸起手机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关机了。再往家里打,竟然占线!占线!
  “蓓蕾,你怀孕了我怎么办啊?我可是急性子,呵呵……小心我出轨哦!嘿嘿……”瘦子开起了近乎婬荡的玩笑。
  “……不会是他的吧?肚子里的女儿是不是我的啊?嘿嘿……蓓蕾你千万别生气……我开开玩笑。实在太想你啦!”

  “上班、下班、逛街注意隐蔽哦!我的小宝贝!我爱你!吻你!抱你!早点睡!拜拜!”
  在瘦子通话期间,男人往家里挂了四次电话,每一次竟都是忙音!更令男人震怒的是男人的妻子也正有孕在身!天下竟然有这么巧合和残忍的事情!男人此刻正巧拉着自己妻子的情夫!男人觉得头脑中天崩地裂了,自己的妻子居然跟眼前这个令人作呕的瘦子有染!真是太恶毒、太悲哀、太出乎意料了!
  男人的心里充满了憎恨,他绝不能接受娇妻竟会如此侮辱他们的感情!一时间,妻子所有的可疑点也都一一暴露在男人眼前,男人几乎毫不费力就找出了妻子出轨的可疑之处。男人愤怒地失去了理智。
  车子在雨夜中狂奔,车轮溅起的污水常常满怀怒仇地撞击在前窗上。五分钟后,男人在别克车驶过西盛路牌的那一刻猛然举起手里的扳手朝瘦子夯出致命一击!瘦子的脑袋像一朵娇嫩的莲花盛放在午夜的车仓内。
  男人将车子拐到护城河边,将瘦子轻盈地丢进河里。
  此刻男人的手机炸响了。是家里的保姆打过来的。
  叔叔,快啊!叶阿姨生了个儿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