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水晶项链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陈笑海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进县城工作那年,我就同梅子谈了朋友。她在供销社做营业员,我则在一家公司做文书。梅子长得不算漂亮,可她生有修长白皙的脖颈,使得她在商场众多女同事中显得毫不逊色。梅子是县城人,我老家则住在偏僻农村,父母都是地里刨生活的中国标本式农民。工资不高的我还得接济正在上学的弟妹,因此在梅子面前显得十分寒碜,有时她的女同伴过生日,别人的男朋友都去了,我却借故逃避。梅子理解,她知道我穷,给她的同伴买不起生日礼物。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纯洁爱情,我们依然像天下有情人一样爱得如火如荼。每当同梅子在一起,看到她那光洁如玉的脖颈时,我心里总会隐隐作痛,要是那上面挂一条金光灿灿的项链该多么美妙埃然而,我没有钱买一条金项链送给她。
  一次,我随公司老总一道去武汉出差,办完事后有人提议去逛超市。于是,我们一路几个便坐出租车前往汉阳一家大型超市。其他同伴都各自上楼溜达去了,老总则让我陪着到首饰柜挑选珠宝铂金首饰。首饰柜里各类首饰应有尽有,款式新颖别致,精美绝妙,令人眼花缭乱。倘若在这些首饰中随意挑选一条项链,戴在梅子脖颈上保准都是一种绝妙的点缀。只可惜口袋里没有足够的货币,就暗自思忖,等我将来有了钱,一定给梅子买一条最好的项链,还要亲手挂在她的脖颈上。
  公司老总给她的老婆买了一只钻石戒指和一条水晶项链,一共花费5800元。天啊,即使是我在公司干一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这些昂贵商品。走出超市,看见斜对面也有一家首饰店,不大,是一栋楼房的转角搭就的小店子。趁老总在超市一楼休息厅等其他几位员工时,我跑到那个转角处的首饰店前,瞧了瞧,也像刚才超市里的首饰专柜一样,里面摆放的各类首饰在日光灯照射下同样眩目耀眼,只是价钱低廉得让人难以信服。站在玻璃柜前看了好一阵子,也犹豫了好一阵子,几经砍价,我终于一咬牙花150元买下一条同公司老总买的那条相比看不出什么异样的水晶项链……晚上住宿宾馆,我几乎一夜未眠,思考着回去后怎样将这条仿真水晶项链送给梅子。
  返回县城,我竟没有丁点勇气把水晶项链给梅子送去。直到梅子26岁生日那天,我才鼓足干劲把那条水晶项链戴在她修长嫩白的脖颈上。她摸了摸项链又取下,看着我颔首一笑,表情复杂地问:“你哪来钱买这样贵重的礼品?”我告诉她,前不久公司发了2800元奖金,那次去武汉出差时就买下了这条水晶项链。我记得清楚,公司老总那次买的水晶项链就是这价钱。梅子鼻子一酸,泪也涌出来,有些伤感地说:“不给弟妹寄钱了,他们的生活费够花吗?”我说:“梅子,就只当这笔奖金没发的。”
  梅子十分喜欢那条水晶项链,平常总舍不得戴,把它放在箱子里,只有在同学朋友同事们的集会上才拿出来挂在脖颈上。
  后来我们结婚了,梅子也便将那条水晶项链戴到小家庭。每每看到妻子戴着那条水晶项链,我总会惴惴不安,心里沉甸甸的充满内疚感。再后来妻子下岗了,干脆在家里带孩子。没过几年,我所供职的公司也宣告破产,孩子要上学,更加没有节余的钱给她添—件首饰。前年,夫妻俩开始在住宅区附近的菜市租门店做日杂品生意。随之,我们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妻子36岁生日那天,我决意给她去县城最大的珠宝商行买一条真正的水晶项链。妻子却说:“十年前,你不就给我送过一条吗?”我支支吾吾好半天,最终还是将埋藏心中十年的谎言吐出来:“那条水晶项链是仿真品!”妻子诡秘一笑,温和而娇气地说:“你给我戴上那天,我就辨出它是仿真品。你忘了,我是供销社营业员。”我惊讶得目瞪口呆,一把搂住妻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