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天寒地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黄自林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早上,地上还有一层厚厚的白霜,年近五十的王天放扛了一把钉耙,去马蹄田挖马蹄。他舞着钉耙,在田里翻出大块的泥土,然后用一把小锄子把泥土敲开,把土里的马蹄挖出来。土硬天寒,王天放的双手冻得好像有猫咬一样。王天放挖到日头出来的时候,有一个女人背上背着孩子,在他挖过的马蹄田里翻地,把敲过的泥土又敲了一遍,敲得更细,捡他挖漏的马蹄。
  王天放的老婆四十多岁了,出门时看见有一个女人和王天放在田里,一前一后,像一对在田里干活的夫妻。老婆想到田里去看个究竟,可她没有空,她在一家饭店帮洗碗,她要去上班。
  晚上回家,老婆问王天放那女人是谁。王天放说不知道,她是来捡漏的马蹄的,我没有和她说过话。
  王天放去挖马蹄,老婆早上去菜市场卖马蹄,她看见这个女人也在卖马蹄。这个女人大约还不到三十岁,长得有如鲜嫩马蹄般的可口诱人,只是穿的衣服不大好,背上个孩子,有一岁多了。女人卖了三十斤马蹄,得了三十元钱,走了。王天放老婆便跟在女人的后面,看见女人住在建筑民工废弃的一个破棚子里。

  这以后,王天放老婆天天早上去卖马蹄,看见这个女人卖的马蹄一天比一天多,老婆在心里骂王天放:“八成是他放水,故意挖漏让女人捡,如果王天放没得好处他会放水?”老婆越想越觉得有名堂。
  这还不要紧,有一天,老婆看见王天放抱着女人的孩子,和女人一起往城里跑。
  老婆受不了了,对王天放说:“今天你抱着那女人的孩子跑哩!跑啥啊?”王天放说:“孩子病了,上医院去。”老婆又说“你不是说不认得她吗?”王天放说:“我是不认得她,可她的孩子今天的确是病了,我帮她送孩子上医院。”老婆心里想,只要你们有一手,我一定要捉你们个现场,看你们到时候还说啥。
  吃完晚饭,王天放披上一件厚衣服对老婆说:“我出去摸摸牌,说不定什么时候回。”可老婆不信,悄悄地跟在后面,他果然是往女人住的棚子里去,老婆心里恨王天放,也恨这个女人,她恨不得把这个女人撕成碎片。
  王天放到了棚子边,他没有进去,他咳嗽了一声,老婆想这可能是王天放打的暗号。果然,女人出来开了门,开门看了看,又关上了。
  王天放蹲在棚子外面,不进去了,老婆想王天放是不是发现自己被跟踪了,要看一看才进去。于是也在外面蹲。天好寒冷啊,王天放老婆冷得直打哆嗦,她知道王天放也一定冷得直打哆嗦,可是她一想到王天放一会就会钻进那女人的被窝里,就能捉到奸了,她就挺祝时间过得很慢,王天放蹲在外面就是不进去,他在外面蹲了一夜,老婆也在外面蹲了一夜。老婆奇怪了,王天放怎么一个晚上都不进去啊?

  以后每到晚上,王天放都说出去摸牌,老婆也不揭穿他,他前脚步走,老婆后脚就跟上,可是天天晚上都一样,王天放只是蹲在外面不进去。
  第十天晚上,王天放晚上仍去这个女人的棚子,这晚,女人打开门,对王天放说:“大哥进来吧,外面冷,我知道你天天晚上在外面。我明天就要回去了,早上八点的火车。”王天放一听,却走开了。老婆更奇怪了,这女人明天要走了,他怎么还不进去啊?王天放在棚子周围走了一下,仍然是在外面蹲,老婆都要气疯了,要进去你就进去,要不进去你就回家,害得我跟你受罪。
  天亮了,王天放老婆回家了,回到家一会还不见王天放回来,心想坏了,王天放八成是在她回家的时候进了棚子,就急急忙忙地往棚子走去。
  到了棚子,看见那女人竟拉着王天放不让他走,那女人说:“大哥,谢谢你了,我知道你挖马蹄故意漏一些给我捡,当时我想你莫不是图我的身子,当我开门叫你进来你又不进来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错怪你了,你是为我守夜的,怕我一个女人受欺负。”王天放说:“你别这样,这样人家看见了会误会的。”王天放说了,就要走。

  女人一见,眼泪出来了,她说:“我要走了,大哥,留个名吧,我好记住你啊!”王天放还是没有说,他走回家来了。
  王天放老婆听了,很惭愧,但她不明白,王天放真的会没有所图?她走到马蹄田边等,王天放也走到田边,老婆说:“这个女人捡马蹄大约卖了五百多块钱,是你故意漏的吧?”王天放说:“是啊!”老婆说:“那你就没有所图?”
  王天放看了一眼马蹄田,说:“我当然有所图,你看,这马蹄田的泥土你就知道了。”老婆怎么看也看不出名堂,王天放说:“你看,这泥土整得多细啊,我可以马上种上菜了。”老婆一听就愣住了,原来竟这么简单!
  过后许久,这俩口子总要想这个女人来。为什么要住在工棚来捡马蹄?她又到哪里去了?想了很多,心里就这样牵挂起这个女人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