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吃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宋新华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4期通俗文学-怀旧小说
  我太爷是卖冰糖水儿的。到我爷爷这辈,早已换了行当。我记事的时候,在我家残破低矮的东厢房里,吊着一捆一捆的冰棍筒子,也不知沉寂了多少年,从没见过我爷爷做过一回冰棍儿。
  有一年,三伏天,我爷爷被生产队长派去看冰窖,冰窖您懂吗?就是冬天,用钢镐、冰镩打成大块大块垫脚石样的方冰块,用马车拉到事先挖好的窖里,裹上一层层麦秸保温,就可以储藏到夏天。我觉着爷爷得了一份美差!想起来怪凉快的,大热天儿,没准还能给我带回几块冰吃呢!
  一连几天,每当中午爷爷回家吃饭的时候,我都盼呀盼,令我失望的是,每次爷爷都是空手而归。
  “爷爷,我真的想吃冰!”我用舌头不住地舔着干裂的嘴唇,贪婪地望着爷爷。
  爷爷把筷子往桌上一放,愣了一下:“海子,晚上爷爷一定给你带回冰棍吃!”
  爷爷这顿饭没吃消停,他简单地划拉几口,急忙闯进东厢房里,找出早已经生锈的冰棍筒子,用水冲了一下,还用剪刀剪了大把大把的细苇杆儿放到竹篮里,又跟奶奶要了小包糖精,便匆匆出了家门。
  晚上收工,爷爷给我挎回一篮子冰棍。爷爷先在脸盆里放上些水,泡一下,然后,左手攥紧冰棍筒,右手捏住苇杆儿向上一提,一根甜甜的、凉凉的冰棍就脱壳而出。我一连吃了足足有十根儿!最后还剩一根儿,我抓起来就跑出了家门。正撞上队长家的小宝。
  我以炫耀的口气说:“小宝,我家有甜冰棍儿!”
  小宝说:“我瞧瞧。”
  我举着冰棍走了过去。
  小宝一把抢过去跑回了家。
  第二天,队长一大早跑过来,气势汹汹地通知我爷爷别去看冰窖了。
  爷爷像丢了魂儿似的。
  中午的时候,一批戴红袖章的人不由分说带走了爷爷。奶奶追了出去。我也跟了出去。
  天热得喘不过气来,毒辣的阳光晒得我一会儿汗水湿透了全身。
  爷爷被红卫兵带到他看管冰窖的地方。空旷的野地里连一间歇息的茅棚都没有。真不知道爷爷这么多天是怎么度过来的。
  红卫兵先是叫爷爷扒掉脚底穿的鞋子,然后他们从冰窖里抬出了一块厚大的冰石,强令爷爷站在了上面,弯下身体。这一招可真损,不一会儿爷爷的脑门儿吧嗒吧嗒掉起了汗珠,腿和脚却被冰得打起了哆嗦……
  “黄有江,你还偷不偷冰吃?”
  “我吃的是凉水做的冰棍儿!”
  “你还嘴硬?没有集体的冰,哪儿有你个人的冰棍儿!”
  奶奶上前出面去解释,却被人拦了回来。
  爷爷没站多会儿就扑通倒下了。
  我再也忍不住一头扑倒爷爷身上,哭喊着:
  “爷爷——!”
  红卫兵把我从爷爷身上拽起来,并勒令我和奶奶赶快滚开。
  天黑的时候,爷爷才被放回家,他急忙从那件破旧的背心里取出一小块冰递给我,说自从我和奶奶走后,这一帮子人把冰杵成小块,有人把冰放在他头顶上取笑,有人把冰渣撒在他脖子上,有人把他当成投掷的靶子。正巧,有一块冰掉进他背心里……
  爷爷催促我赶快吃,奶奶在一旁说趁没人。
  我望着那亮晶晶化得越来越小的冰块,“哇”地哭出声来:“爷爷——我再也不吃冰了!”
  爷爷抹了一把汗说:“海子,别怕!快吃吧,下次红卫兵折腾我,没准还能带回大—点的冰块给你吃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