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无奈的愿望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徐紫娟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3期通俗文学-荒诞小说
  我是一只鸭子,确切地说是一只纯白的北京鸭,身价还算高贵,不像那些雄性水鸭,一从鸭壳里蹦出来,就面临着死神的威胁,不知什么时辰被主人用!”00摄氏度的开水一烫,一命呜乎。
  据我了解,我们的鸭祖先一直生活在水里,吃的是水草,过得是悠闲自得的逍遥生活。
  我多么高兴自己是一只如此幸运的鸭子。
  我的第一个主人用高科技的孵蛋技术代替我妈妈,孵了四七二十八天,我乐颠颠地从那个狭小的空间里,来到了这个充满阳光、花花绿绿的人间天堂。
  从我睁开眼的第一时间里,我就看到了主人那不算整洁但还过得去的鸭棚,棚顶还挂着好几盏圆圆的大灯,鸭棚边上还有一个大池塘。我正在暗自庆幸自己以后的日子,要像我祖先那样在有滋有味中度过了,比我早来这报到的鸭兄却说:别高兴了,你有所不知,这棚上的灯彻夜长明,搞得大伙儿三更半夜也无法入睡,只有不分日夜地吃主人特制的助长饲料,来打发这有昼没夜的辛酸日子。听了鸭兄的话,我还是不明白主人开灯的用意。
  我在这儿仅呆了三天,因为主人这次孵的鸭子数量较以往都多,若全部自己养着怕忙不过了,就决定卖掉一些小鸭,我也被主人运到了市场上。

  不过在这短短三天时间里,我愣是弄明白了先前的疑惑,原来主人就是为了让我的同胞们多多吃食,快快长大,早些出售。虽然主人明知这样高效率的养鸭会影响到我们的味道,但为了钱来快,也顾不了什么肉感差了。
  来到市场,我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会怎么样,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好心有人带走我,给我一个宽松的、正常的、符合我鸭子生长的环境,我就满足了。我也不是胸无大志,只是怕自己想得太理想,会与现实差别很大,让人笑话我好高骛远。
  市场上很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拔又一拔的人驻足在我们的面前,看了看,摸了摸,问了问,还有些人在和主人付价还价。我从来不知道人类做买卖还兴讲价,明码标价多好,哪还要费那么多口水。正当我对人类的行为大发牢骚时,一位讲好了价的中年妇女,开始挑鸭子,我看这位大婶慈眉善目,神清气爽,应是位容易相处的主儿。于是我使出浑身解数,一会儿展翅扑腾,虽然羽毛还没长硬,一会引吭高歌,虽然喉咙还有些细嫩,一会儿翩翩起舞,虽然身材还有些滚圆,但足以引起她的注意,我以我的实力赢得了大婶的好感。

  我来到了第二个主人家,和我一起来的还有另外七个朋友。我想这下我们不用遭罪,不用没日没夜地吃食了,也不用和他们拥挤在一块了。
  主人家门前有一条小溪,不过已经长时间没有水了,因为溪里扔满了垃圾,散发着阵阵臭气。主人和家人商量,“还是在家门口围个鸭栏,反正鸭子还小,占不了多少地方。”于是我们就在家门口的角落里安了家。这家确实够小的,只有半个平方米,而且这不仅是我们大伙儿的家,也是我们今后的活动场所。想到自己就要在这么个小窝里终其一生,我感到无聊至极;想到我的生命里竟连个游泳的地方也没有,真是伤心欲绝;想到以后要成为人人笑话的旱鸭子了,我真恨不得一头撞墙算了。可是想想古人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至少还有盼头。
  后来有一次,听主人说,她也不想把我们圈起来养,只是村子周围实在没有干净的池塘小溪可供我们戏嬉了,而且在村子里,经常有长大了的鸭子莫明其妙地死于非命,可能是人毒死的也可能是吃了脏东西发瘟疫而死的。总之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主人也只有把我们藏养于室内了。慢慢地,为活命,我们也就过惯了没水游泳的日子了,瞧惯了不会游泳的鸭子。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主人给的食物很丰富,有精制饲料,有五谷杂粮,还有新鲜蔬菜。在这种衣食无忧的条件下,我们的身体,噌噌噌地往上长,呼呼呼地向外胀,没过几个月,我们已经长成鸭伙子了。
  原先关我们的鸭栏实在太小了,连走路都要磕磕碰碰了,扑翅时如果劲大,就有可能骨折。于是有一天,主人一家又开始商量,要给我们圈一个大点的栏,至少得有七八个平方米。
  果然,数天后,我们从小窝搬进了现在的大窝。虽然搬了新居,但一切照旧,一样没有嬉水的地儿,一样没有自由,一样一天三餐吃主人精心准备的食物,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走路扑翅不会再磕磕绊绊了。
  到今天,我算是彻底失望了,我向往的那种正常的鸭子生活的环境,这辈子是指望不上了。难道在科技飞速发达的今天,人类素质大大超过祖辈的今天,我们鸭子却赶不上我们祖辈曾经生活过的那种日子了吗?我仰天长叹,如果有来生,就是让我做人,我也不再投胎当鸭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