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谁毁了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徐紫娟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3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小米出生在山里,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小米四岁那年,大她四岁的哥哥从树叉上摔下来,落下了残疾,走路有点跛。这事像动手术的刀子一样,在她父母树皮似的脸上又能添了几道沟沟坎坎的皱纹,而且也击碎了他们想住上像隔壁小敏家一样的那种小平房的愿望。
  初中毕业后,小米升学无望,父母就让她像她们家的邻居小敏那样,出去打工,赚很多的钱来养家,造一幢小镇上到处可见的小洋楼。
  小敏比小米大十岁,小米妈妈讲,小敏十六岁出来打工,每年都赚很多钱,她家的小平房就是见证。
  既然上不了学,出去打工也不坏,可以赚钱。而且小米妈妈对小米说:小囡,小敏长得没你高,生得没你标致,也没有你有学问,你会赚比她多得多的钱。
  小米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她憧憬的城市打工生涯。
  小米来到城里不久,凭着毫无污染的先天资源,很快被一家大酒店相中,当了迎宾小姐。
  来大酒店的都是些有头有脸、有权有钱的贵人,当他们每次踏进酒店大堂,看见略施胭脂的小米,总是热切地握着小米的手。虽然小米极不乐意,但无可奈何,因为钱。
  在小米上班后的第二个月,小米妈妈就催着小米往家里寄钱。
  小米把第一个月的工钱,留下一百元后全寄回了家。收到钱的小米妈妈,只对小米说了一句话,你才寄这么点钱,家里什么时候才能造得起小洋楼!
  小米在大酒店当了三个月的迎宾小姐后,被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人看中,不管小米是否愿望,在中年男子的频频“进攻”下,在酒店老板的合谋下,小米被“炒鱿鱼”,住进了小米父母向往以久的小别墅。
  在小别墅里,小米衣食无忧地等候与伺候另外一个女人的丈夫,足足三年。
  三年中,他每个月很有规律地带她出去两次,很有规律地来过六次夜,很讲信用地在每个月底付给她青春补偿4000元。
  三年中,小米每个月出门三次,两次和他一起,另一次是去银行如数把他给的钱寄回家,其余的日子都是寂寞和孤独中熬过来的。
  三年中,小米没有回过一次家,因为妈妈说,等家里造好了小洋楼,你回来才风光。小米知道妈妈是要她继续赚钱,因为他哥哥最近好不容易谈了女朋友,聘礼加彩礼需要很大一笔钱。
  三年中,小米去了三次医院,每次回来,想着从自己身上刮下来的那块肉,小米的心就撕开了一道口子。最后一次,医生说,如果你还要想当母亲,就请你爱惜自己的身体。
  一年后,小米家的小洋楼装饰一新,哥哥的婚事也已办妥。
  小米终于可以回久违的家了。她想做回原来那个阳光的、灿烂的自己。
  离开那个城市,小米就像结束一场噩梦,她轻快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小米刚到家的日子,受到了家人贵宾般的款待,尤其是小米她妈。后来小米流露出要呆在家里的想法,她妈就苦口婆心地劝她,开导她,甚至求她。小米决意不再去,小米的家人开始对她冷眼相待、冷嘲热讽:你曾经做过的事,让我们怎么抬得起头!你留在家里不去做事,白吃饭,我们可养不起你这等闲人!
  小米的心像一件被摔得粉碎的精美瓷器,再高明的工匠也无法使其还原。小米不愿看见她曾经为之付出一切的家人如同一群吸血动物似的,盯着红红的双眼怒视自己。
  小米又回到了城里的小别墅,可是等待她的又是什么呢?不长不短的个把月,小楼已经另有所属了。小米唯一的一线希望破灭了,肚子里的那块肉不仅改变不了她的命运,现在还要剥夺她做母亲的权利。
  第四次从医院出来,小米的心已经不会痛了,因为她已分不清自己该恨谁,该怨谁了。
  小米狠狠地甩甩长发,像她第一次来打工时那样,再一次投进了汹涌的人潮里,把自己淹没。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