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秤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于心亮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5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确切地说,老乐早晨出门的时候心中很愉快,面对着初升的朝阳,老乐站在门楼底下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还十分响亮地打了个饱嗝儿,然后也就乐呵呵地上班去了。
  老乐的办公地点设在市场上。大老远,小贩们就喊:老乐,今天乐啥呢?
  老乐心中的欢笑就飞快地流淌出来:老婆子知道疼人,把刚开张的小母鸡蛋煮给我吃,嫩得很。
  小贩们就笑:是鸡蛋嫩还是老婆子嫩啊?
  老乐很正经着面孔说:都嫩。
  小贩们哗地一下又笑。
  老乐憋不住,也笑,笑得嘎嘎的。
  口中说笑着,手底下却有工作要干。小贩们说:老乐,看在今天心情好的份儿上,税就免了呗!
  老乐依是笑:行,不过,你得送二斤闸子蟹贿赂我。
  小贩跟着笑:老乐你蛮精细嘛,我的闸子蟹四十块钱一斤呢!
  老乐乐呵呵地撕票:要不国家还要谢您们呢!这市场修得多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钱哪里来的?税钱。公路修得多好,闸子蟹活鲜鲜运来一个不死,钱哪里来的?税钱……
  小贩们又笑:老乐,大道理我们全懂,要不,税交一半,票据你也甭撕,钱你那个了,咱们俩不都那个了?
  老乐还是乐:我那个不起呀!回头你们把我一告,我那不完蛋了吗?多冤!
  人们又是一笑:老乐成古董了!
  乐呵呵地大半个市场转完,老乐瞅见一个新设的摊位,老乐就过去聊:新来的?怎么称呼?
  卖菜的!
  老乐就笑:百家姓里有姓卖的?没听说过呀?
  今天不就听说了么!
  好。老乐笑呵呵地说:称呼你声老弟可以吧?
  谁稀罕和你称兄道弟!
  老乐就打一下自己的脸说:得,咱攀不起你,就称呼你卖菜的?
  卖菜的。
  老乐就说:卖……,老卖呀,你也知道我是干啥的,你就别为难我了吧?
  卖菜的说:我没为难你呀,你走开就是了!
  老乐就笑:老卖真是会说笑,都是实在人,何必呢?
  卖菜的乜斜着眼光说:那得瞧和谁实在,一块儿与我在泥巴里滚大的兄弟,把我的头摘下来当球踢也行,可与你们公家人,嘿嘿……
  老乐就平展了一下脸面说:老弟你被某些事给弄灰心了吧?
  卖菜的看了一眼老乐,没说话。
  老乐说:二元税钱,顶不上一盒好烟,老弟你,还是交上吧。
  卖菜的很干脆地接话说:要钱,没有;要命,嘿嘿……
  老乐说:我是吃这碗饭的,没办法,老弟还是痛快点儿吧。
  卖菜的嘿嘿冷笑,不说话。
  老乐就笑嘻嘻地看着四周说:收不到钱,我不会走,回去,不仅交不了差,而且周围的摊贩们也不会服气,最重要的一点,咱俩这么一耽搁,谁还来买你的菜呀?这工夫耗不起呀!
  卖菜的就把一张纸币摔在老乐脸上说:怕了你!回去买药吃吧!
  老乐捡起纸币,严肃着面孔说:我要不是穿着这身衣服有工作要干,我非和你好好理论一下不可,你爹妈没教你如何尊重人吗?
  老乐转回身,笑容依旧挂到脸上,挨个摊子收税,和一个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笑嘻嘻地搭着话。
  后来突然听到一声喊:抢钱啊!市场上的人都扭头望。老乐也望,瞧见一个青年在前头跑,卖菜的那个人在后面追。
  人们自觉地闪出空当让两个人在其中奔跑,都在瞧热闹。老乐也瞧,瞧明白了,然后“噌”地窜出身,拔腿就撵。老乐跑得快,一会儿就撵过卖菜的,追上那个青年了。老乐伸出手去抓,却见那个青年一转身,把手中抢到的钱兜朝老乐头上抡过来,就听“嘣”的一声,市场上的人们确确实实听到一声很沉的闷响,老乐就倒下去了。
  ——钱兜里有个秤砣,一个用来作弊的假秤砣。老乐不知道,抢劫的青年不知道,市场上的摊贩们不知道,只有卖菜的知道,可在失去钱兜的那一刻,他只记得钱兜里的钱,忘记了里面的秤砣。
  老乐,就这么死了。不过,人们在说起老乐,都爱提及老乐活着时最喜欢说的那句话:秤砣虽小,压千斤,人哪,千万别小瞧了自己。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