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父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裴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5期通俗文学-新人新作
  傍晚的时候,电话铃响了。电话是王山柱的老婆玉芹接的。打电话来的是王山柱的哥王山根。
  王山根问:“山柱呢?在家吗?”
  玉芹说:“还没回来呢!”
  王山根把事情跟玉芹说了。原来是王山柱的爹快不行了,家里人想王山柱尽快赶回去,好见他爹最后一面。
  王山柱的爹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已经卧床不起了。三个儿子凑了点钱把他送到医院,一查,竟然是癌症。六七十岁的人了,得的又是这种病,住了两天院后,儿子们骗他说他这个病是慢性病,要在家里用中药慢慢调理才行,然后把他接回了家。老头子虽然年纪大了,可是头脑一点也不糊涂,心里明白得很。听儿子们这么一说,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还是乐呵呵地装糊涂和他们一起回了家。
  三个儿子中,王山柱最有出息,在外面做生意发了财,后来在省城安了家。省城离老家坐车要四个多小时,平时王山柱在过年时才回去一趟。现在老头子病了,他也不能多回去,怪只怪老头子病得不是时候。这一年,不仅仅是因为王山柱的生意忙,更重要的一点是儿子王小闯正处在非常时期——他今年读初三。初三一年是相当关键的,这个谁都知道。老头子病了几个月,王山柱只带儿子回老家去看望过一次,算是了个心愿吧。
  八点多钟的时候王山柱才从外面回来。他一进门玉芹就对他说:“你家老头子快不行了,说是人都认不得了。你哥打电话来说让你快回去一趟。”
  王山柱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感到突然。得了癌症,又病了几个月了。他知道这一天迟早都会来的。但是那个人到底是他亲爹,他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他急忙对玉芹说:“那我现在就回去。”
  玉芹听了说:“你现在怎么回去?这个时候了哪里还有车搭?要回去也得明天早上回去呀!”
  王山柱想玉芹说得有道理,于是便决定明天回去。不能马上回去,王山柱开始心里有点不安,但一想大哥二哥都在家里,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天晚上玉芹要上夜班,家里就只有王山柱和王小闯两个人。初三了,家庭作业特别多。王小闯做到十点多钟才做完。等到上床睡觉的时候,都已经快到十一点了。
  第二天早上,王山柱起了床,照例准备给儿子做早点。每年春季,王山柱都不让儿子在外面过早,他亲自给儿子做早餐。春天,各种细菌病毒繁殖旺盛,他担心儿子在外面吃了不卫生的早点会生病,所以宁愿自己辛苦一点,起个早床做给他吃。只可惜,儿子王小闯并不领他的情,认为他这样做不过是为了不给他过早钱,所以经常给他找茬,说王山柱做的稀饭面条煎鸡蛋他吃厌了,再这样吃下去要吃死人的,怪他不会做面包油条千层饼糯米鸡——尽管后来王山柱学会了炸土豆片,有时也会从超市买来水饺给他煮,可儿子还是不怎么满意。
  面对儿子的不懂事,王山柱并不恼火,只是感叹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嘴也叼了。他小时候,哪能吃到这样的好东西?那时候吃的穿的用的都十分有限。为了防病,每到春季他父亲都要在他的脖子上挂一截大蒜。据说大蒜挂在脖子上能防脑膜炎,也有人说还能防很多其它的病,总之听上去很神的。
  他至今记得父亲从菜园里扯回最好的大蒜,切去绿叶和根须,用一根毛线系着挂在他脖子上的情景。刚从菜地里扯回来的大蒜,鲜嫩得像有水要滴下来似的,那上面的气味,也特别浓,特别好闻。
  王山柱把水饺往锅里放的时候,突然记起他今天得回老家去看望病危的父亲。他想马上就走,可是——他看了看在房间里熟睡的儿子,犹豫了。该怎么样,既使我回去了,也一样会怎么样。王山柱这样一想,就决定继续为儿子煮水饺。
  他想,儿子毕竟是儿子,年纪小,需要人照顾。何况,等我老了,到底是要靠他的呀!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