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寻找半首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余同友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5期通俗文学-新人新作
  重阳节这天,我们这帮打工仔大多没有意识到这是个节日。是啊,对我们来说,一切都和平常一样,照旧要去车间打料、拚缝(我们所在的工厂是家私营鞋厂),食堂里照旧是包菜炒包菜。但同宿舍的丁伟却有些魂不守舍,从早上起来他就一遍遍地对我们说,今天是重阳节呢,今天是重阳节呢。但我们都仅仅哦了一声,就不再多说什么。多年打工生活的苦涩和艰辛,早把我们的心浸泡得粗糙而麻木。
  我们照旧匆忙地洗漱、吃饭,而后准备上车间,只有丁伟还坐在床上怔怔地发呆,我们对他喊,快吃饭啊,迟到了又要扣奖金的。丁伟仍歪侧着头在那里想着什么,忽然问我们,喂,你们谁知道那句诗的上半部啊?就是我们念小学时学的,我记得下半部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是上半部呢?
  丁伟这一问倒把我们问住了,大家伙大眼瞪小眼也没瞪出个名堂来,只觉得这诗好熟悉,可就是一下想不起来。丁伟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忽然对我说,喂,老余,我们宿舍就你是高中毕业,你快告诉我吧。高中毕业后我出来打工已两年多,连书边都没摸过,我一下也想不起来,我摇摇头说,我也忘了。
  丁伟显得很是失望,宿舍里沉寂了那么一会,接着老歪就卟哧一声笑了,说都是劳动人民,不要想什么诗不诗的,快到车间去吧,挣人民币才是重要的。大家一想也是,就都往车间去。丁伟慢吞吞地也跟了出去。那一整天,我们发现丁伟在不停地询问其他的人,喂,知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上半首是什么吗?从上班问到傍晚也没人能答出来。丁伟是从四川山里来的,出来打工是为了挣钱供家中两个弟弟上学,他自己只读了初中,也不知道他怎么忽然就想起这两句诗来。
  到了晚上,上了夜班回来,已十点多了,丁伟仍在唠叨,我以前都记得很清楚的,怎么突然就忘了呢,不行,我一定要找到。丁伟说着,就起床走出去。过了两个多小时,丁伟从外面回来,拉亮已熄灭的室灯,对已睡着的我们喊道:“找到了,找到了!”老歪从被子里露出头说,吵什么吵,找到金子银子了?丁伟说,我到市里书店里查了,终于找到了诗的上半部!丁伟说着清了清嗓子,用蹩脚但却郑重的普通话朗读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丁伟读完,我们看见泪水从他脸上往下爬,看看我们宿舍的人,包括老歪,我们的眼里都潮潮的,也不知是谁带的头,我们不约而同地重又朗读着那首诗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重阳节的晚上,我们把那首诗背了一遍又一遍。
或许您还会喜欢: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witthlove,intheair送给之前陪我一起傻的你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旅行中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对人生和爱也有了新的体会Chapter1很久之前onceIwas安东尼温柔又骄傲懒散又认真关于人生他有很多疑问和感想可是又不觉得要着急解答ItmakesmethinkofaperiodinmylifewhenIwasyounyandst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采桑子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主要人物简介金载源: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三夫人:陈氏,北京市人,贫民出身。 [点击阅读]
金拇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当被我经历过一万七千五百多次的清晨又一次光临我时,我着实感到厌倦。我睁开眼睛,预看上帝分配给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天,我不知道怎打发它。前些年的某天,当我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雷同”这个词时,我马上想到了人生的每一天。世上还有比人生的每一天更雷同的事吗?那张报纸上说,雷同是杀害艺术品的刽子手。照此推论.雷同的生活就成了杀害人生的刽子手。 [点击阅读]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第1节:序(1)序【一】送给亲爱的小茧结束之后写在开始之前是个爱做梦的人幼儿园的时候梦见日本鬼子成群结队的翻过我们家大院的大铁门在深夜放火抢夺小学时候梦见天空忽然暗下来然后远处天边刹那出现耀眼的火焰天好像打开了一样然后看到宇宙星系以及异常绚丽的极光尽管那时我还不清楚极光是个什么东西似乎第三次看罗马假日的那个晚上梦见我和大臣们站在罗马宫殿里众多记者围住我们有个记者问我吃过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然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