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说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吴守春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我从后门抄近回家。
  猛不丁,拴在弟弟后门边搭盖的狗棚里蹿出了“汪汪”的犬吠,吓了我一跳。黄狗两只前蹄腾空,舌头从咧开的嘴巴里吐出来,怀疑一切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谁呀?
  母亲解围。打开门,见是我,母亲脸上漾出了亲切和喜悦。母亲冲着黄狗嚷:小宇,别凶,是大伯嘛,家里人都不认得,饭让你白吃了,孬子。
  黄狗停止了吠叫,迅速调整了姿势,凑到我腿边,又是嗅又是舔的,尾巴高高竖起,一副讨好欢迎的嘴脸。我也腾出手,在它的额头上抚摸,心说,狗子通人性,真乖。
  母亲接过包。我问,妈妈,你刚才叫黄狗啥了?母亲笑而不答。一会儿,母亲说,我把黄狗当你侄儿养呢。
  别人家都把狗子起个赛虎,城里甚至给宠物起个洋名,而母亲却唤黄狗小宇,小宇是侄儿小名。
  母亲和弟弟一家住在乡下老家。弟弟、弟媳长年在北京经商,把侄儿丢给母亲。奶孙俩相依为命。今年,弟弟、弟媳把侄儿带到北京。弟弟捉了黄狗,用来看家护院。
  放下我带的东西,母亲又来到狗棚,叮咛:小宇,那是你大伯,你记住了,不能乱咬,要是乱咬,我可饶不了你。你瞧,你大伯给你带来好吃的,今天,你就能啃猪骨头了。
  我注意到忙活的母亲,总是偷空儿和黄狗说几句话,黄狗懂事似的望着母亲就差没有点头。
  下午,我到村子里转了一圈。回家,黄狗趴在地上,睁眼,见是我,不再有过激行为。
  后门关着。
  母亲在接电话。我住了步,不便打扰,没有叩响门环。
  小宇,我的乖乖心啊,是你呀,你都晓得给奶奶挂电话了。
  黄狗忽然蹿了起来。
  母亲丢过话:小宇,不是叫你,别掺乎,睡你的觉去,夜里可甭装糊涂,我在和北京通电话呢。
  黄狗安静下来。
  小宇,你妈呢?在摊子上卖货。你爸呢?去广东进货。好,你可得在屋里不要乱出门,大城市不像在家,车子多。好好做作业,电视少看,别把按钮扭坏了,当心你妈妈拧你耳朵。作业做完了就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考大学,像你大伯那样,在外干大事情,端公家饭碗。你大伯今天回来看奶奶了,你甭调皮,调皮,你大伯就不喜欢你了。你大伯还给你带了玩具,你要是听话,春节回来,奶奶就把玩具给你玩。小宇,你问你爸爸临走时捉的小黄狗,嘿,长得可大了,你春节回家让你好好和小宇玩。对啦,它也叫小宇。好吧,我还有事,饭锅开了,快挂了电话,节省钱。你爸你妈挣钱不容易,以后,不要动不动就给奶奶打长途,奶奶和家里的小宇都好呢。
  咔嚓,电话终于挂断。
  我就觉得,给母亲装部电话是必要的。当时,母亲坚决不让我装呢。母亲说,装电话浪费钱,我又不会打,装那玩艺儿聋子耳朵摆设嘛。
  吃罢晚饭,母亲说,你帮我打个电话到北京,也不知道他们生意怎么样,小宇那孩子和我在一起呆惯了,我什么事都依他,她妈妈那脾性,还不知道怎么整他呢。
  我说,妈,北京电话不是打过来了。
  母亲一愣,问,啥时打的?
  我说,下午呀,你忘了。
  母亲脸上掠过一丝羞涩,说:哦…你都听到了?他们忙,哪有功夫给我挂电话。你爸死了,妈一个人闷得慌,有什么话就想拿起话筒唠叼两句。每天对着话筒聊聊,心里就好过踏实多了。妈不识字,不会打电话,左邻右舍都羡慕我隔三差五地接你们的电话呢。
  我猛然意识到又有一两个月没给母亲打电话了。这能怪我么,母亲每次接电话,都说她很好,反复叮嘱,没事就甭打,你们有事没事打电话回家,我还得时刻掂记电话,耽误我干事,闹心……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